教育培训 > 一般化疗为什么要做4至6次?只做2次行吗?

一般化疗为什么要做4至6次?只做2次行吗?

2020-11-14 05:03阅读(60)

一般化疗为什么要做4至6次?只做2次行吗?:每一种癌症都有自己最佳的化疗方案,是根据癌症的特性,化疗药物的特点,患者的身体承受能力能多种因素来制定的。并不

1

每一种癌症都有自己最佳的化疗方案,是根据癌症的特性,化疗药物的特点,患者的身体承受能力能多种因素来制定的。并不是所有的癌症都是化疗4至6次的,需要看肿瘤类型,分期,以及所用的化疗方案。

如果是肿瘤已经被手术切除,术后的化疗称为辅助化疗。

辅助化疗的次数,不同肿瘤和不同化疗方案,次数是不一样的,以结直肠癌为例,如果采用奥沙利铂+希罗达的三周方案,一般需要化疗6至8次,如果采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的两周化疗方案,需要化疗10至12次。总的疗程半年左右。

化疗次数的多少,需要平衡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按道理来说,化疗次数越多,越能够杀灭体内可能残留的癌细胞,但是,很多化疗药物都有累积毒性,使用到一定剂量之后,就不能再用了,否则会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整个人的身体都会垮掉。

如果肿瘤已经发生广泛转移,没有办法根治,只能做姑息性化疗

对于姑息性化疗的患者,化疗的作用是控制肿瘤生长,或者尽量减缓肿瘤生长和转移。肿瘤非常的狡猾,一种方案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出现耐药的情况,需要不停的更换化疗方案,我们称之为一线化疗,一线不行换二线,二线不行换三线化疗方案。

由于没有办法根治肿瘤,这些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化疗,一般要选择毒副作用小的,尽量是口服的化疗方案,例如长期口服希罗达,替吉奥等化疗药。

如果医生建议你做4-6次化疗方案,那肯定是根据大量的临床试验总结而来的,4至6次的治疗效果最好,最好能够完成所有的化疗方案。如果身体条件不允许,化疗副作用太大,可以考虑减量或者更换化疗方案,如果至做了两次,有可能会影响预后,有可能会出现复发和转移,只能够定期复查,如果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可以及早处理。

2

应该说,癌症的内科治疗并不是随意而为,任何治疗药物的选择、治疗方案的制定都是有据可查,这个称为循证医学依据。化疗通常采用的是NCCN指南,NCCN是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的简称,每年会发布的各种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不断的更新、完善,所以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遵循。化疗一般做4到6次,指的是癌症术后辅助化疗,这个是根据NCCN指南来进行的。就像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一样,每个公民都要遵循,肿瘤科医生在治疗病人时也是遵循医学的法规,这个法规就是各种肿瘤治疗指南,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包括身体状况、经济状况等做适当的调整,但大的框框是不变的。

那有人要问为什么指南规定是4至6次,而不是2次,8次,这其中有什么奥秘。

指南怎么来的,并不是一堆专家坐下来碰个头,讨论一下得来的,而是无数临床试验中得来的数据,经过归纳总结。这些临床试验都是多中心的大型临床对照研究,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并经过严谨的统计学分析而得出的数据。指南认为,4至6次的化疗是最合适的次数,过少的话无法消灭体内残存的癌细胞,而过多的增加化疗次数并不能使复发转移几率下降,反而由于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太大,而使得患者免疫能力下降。

一般来说,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术后辅助化疗次数为4-6次,肺癌一般提倡4次,消化道肿瘤静脉化疗建议6次为好。而乳腺癌如果使用AC-TH方案的化疗一般为8次化疗,恶性淋巴瘤也是一般为8次化疗。不过,这个也不是完全绝对的,如果患者体质很差,仍然死板的按4-6次化疗,可能患者根本无法耐受而使情况变得更糟。所以具体病人具体对待,具体病种也会有所不同。而对于晚期病人来说,化疗次数是无法预估的,一般进行2-3周期化疗后会全面复查,评估化疗疗效,疗效好可以继续使用原方案,如果疗效差,病情进展,而患者体质尚可,可以换用其他化疗药物和方案继续化疗。临床上甚至有晚期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卵巢癌病人经历十几二十多次化疗,因为这类疾病对化疗效果比较好,但容易复发,所以打打停停,病人有时自己都戏谑生命不息,化疗不止。

3

各大医院的拿手赚钱手段,切除,移植,放化疗,靶向,一针等等都是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一起杀的,但有病乱投医的急切心里都可以理解,但我个人不接受,有病看病去医院无可厚非,但也要因病而异,因人而异,有些保守治疗的心态良好的反而比用尽医疗手段的存活率要高一点,所以现实很残酷,且行且珍惜吧!善待自己和家人!远离高危食物,合理安排膳食和合理运动让疾病远离我们!谢邀,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4

我总结,主要只有下面三个原因:

1.要知道化疗不可能完全把癌细胞杀光,只能消灭增殖细胞,而休止细胞对于化疗并不敏感,有些即使敏感缓解期也很短,一旦停止化疗,这类癌细胞又会死灰复燃,造成癌症复发、转移。还有的化疗药物是对细胞周期这一阶段产生敏感。

化疗药物的目标就是有这样的特征的细胞和有这样的阶段的细胞。化疗药物也是有半衰期的。癌细胞的这种特征或阶段没有显现出来,那就会漏网之鱼,所以根据不同的肿瘤要计算时间用几次以及量。

问题是人体的许多好的细胞瘤,比如消化道细胞和毛发细胞都有这样的特征和周期,误伤也是一大片。

2.化疗药物的毒性太大,一次性人体耐受不了,分几次尚能应付。可以给予时间去挽救一次用药所带来的损失,比如说升白,加强营养。

3.肿瘤到了后期体内的状况是非常复杂的,肿瘤释放出众多的腐败因子,坏死因子,酸性物质,化学药物被阻挡在外围,并不一定能完全击中肿瘤。所以用化学药物还要边用其他药,发现一轮冲击是不够的,所以要连续几次。

重点:

化疗是个双刃剑,点到即止,掌握时机,结合综合疗法,使患者体内的内环境发生逆转,不利于新的癌细胞的生长和复制,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这个掌握好的,胜算就大。

点击关注,共同成长进步。




5

一个化疗方案,对于晚期患者来说,做4-6次大部分会出现耐药。化疗时间太长也容易出现免疫力太低及其他相关并发症。对于术后辅助化疗,这个时候体内肿瘤已经完全切除,但血液里可能残留癌细胞,化疗的目的是彻底杀灭残留的癌细胞。一般4-6次化疗已经可以达到效果。

6

化疗方案的制定完全是按照肿瘤细胞的生长规律来制定的。肿瘤细胞在人体内也是分批苏醒,然后开始复制、繁殖,转移,我们制定化疗方案时是根据肿瘤细胞苏醒的时差来制定的,即在肿瘤细胞刚刚苏醒时给与杀灭,这是肿瘤细胞最容易被杀死。

肿瘤细胞杀之不尽,就像割韭菜一样。

您可能会问,为什么化那么多次怎么还有肿瘤细胞复发?

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因为我们无法完全准确预测所有肿瘤细胞的活动规律,做不到完全杀死所有的肿瘤细胞,而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漏网的肿瘤细胞就会再次扩增、转移。 1立方毫米的癌组织含有 100 万个癌细胞开始,在 1~3 年内肿瘤可以从 1cm 增大至 2~3cm,重量由 1g 增加到 100~300g

肿瘤细胞是以几何数字增值的。

另外,同一个肿瘤组织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肿瘤细胞,如我们通常会得到鳞癌、或腺癌的病理结果,但往往还有腺鳞癌、鳞腺癌的结果,通常不会将所有的肿瘤细胞都一 一报告出来。而我们选择的化疗方案大多是针对主要致病的肿瘤细胞而制定的。而占主体的肿瘤细胞被压制后,那些占少数的肿瘤细胞已经变成了瘤体的主要成分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化疗方案的原因。

所以,当系统治疗肿瘤性疾病采用化疗时 ,要按照肿瘤内科医生制定的系统化疗方案进行,并根据治疗效果进行调整。

7

这是长期的循证医学和临床医学总结出来的规律化疗次数不少的话,起不到杀灭大部分癌细胞的作用,过多的话有可能对正常细胞造成更大损害,也就是弊开始大于利,所以总结出来4~6次为一般比较合适的次数。

8

我也纳闷!我在确诊鼻咽癌之后。先在外科把已经转移癌细胞的鼻咽癌切掉!然后再指定化疗放疗方案的,医生就和我说要6次化疗,30-35次放疗!如果淋巴结没有切除那就要8次化疗,我总感觉内科化疗的次数比放射科和头颈外科化疗的次数要多一些,当然医生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记得有一次化疗用药,两个医生为药的剂量产生了分歧。为了保险起见,主任医师拿来了一本2019肿瘤治疗指南这样一本书,哦。原来医生用药也是按章办事,不是随意乱来的

9

化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正常细胞,会让人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但通过化疗确实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让许多癌症患者获得了长期的生存。

化疗按治疗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姑息性化疗、根治性化疗。每种化疗方式的次数也不尽相同。

术前新辅助化疗:在手术前予以化疗。目的是降低肿瘤分期,及早消灭微小转移灶,消灭可能的远处转移。时间一般是采用2个疗程。

化疗

术后辅助化疗:现在国际通用的指南指出:大多数的癌症4至6次的化疗是最合适的术后辅助化疗次数。过少的话无法消灭体内残存的癌细胞。

姑息性化疗:对于癌症晚期,已经不可能治愈,化疗只为延长患者的生命或提高生存质量,一般认为化疗有效可以考虑4-6个周期之后暂停化疗。

根治性化疗:某些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绒毛膜上皮癌等对化疗药物敏感,通过化疗可以达到治愈。这时就需要加大化疗药物剂量,彻底杀死病变细胞,达到根治。

所有的化疗次数并不是绝对的,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肿瘤控制情况来制定,将化疗的利益保持最大化。

白血病儿童

如有疑问欢迎留言咨询,更多医学科普,请关注我的头条号。

10

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一种传统方法。化疗是通过静脉输入化疗药物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虽然化疗药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正常细胞,会对人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但化疗确实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许多癌症患者获得了长期的生存。

化疗按治疗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姑息性化疗、根治性化疗。每种化疗方式的次数也不尽相同。

术前新辅助化疗:在手术前予以化疗。目的是降低肿瘤分期,及早消灭微小转移灶,消灭可能的远处转移。通过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和完全切除率,若能达到病理分期降低,还可增加患者的治愈几率或延长生存期。对于新辅助化疗,一般是采用2个疗程。

术后辅助化疗:其目的是消灭残存的微小转移灶,减少复发的概率,消灭手术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局部种植,提高外科治疗的治愈率。现在国际通用的指南指出:大多数的癌症4至6次的化疗是最合适的术后辅助化疗次数。过少的话无法消灭体内残存的癌细胞,而过多的增加化疗次数并不能使复发转移几率下降,反而由于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太大,而使得患者免疫能力下降。

姑息性化疗:对于晚期癌症,已经不可能治愈,化疗的目的主要是控制癌症的发展以延长患者生命,或者通过化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姑息性化疗方案目前有争议。一般认为化疗有效可以考虑4-6个周期之后暂停化疗,这时肿瘤没有出现进展则定期复查就可以,一直到肿瘤出现进展之后再考虑进行化疗。

根治性化疗:某些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绒毛膜上皮癌等对化疗药物敏感,通过化疗可以达到治愈。这时就需要加大化疗药物剂量,彻底杀死癌细胞,达到根治目的。

所有的化疗次数并不是绝对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肿瘤控制情况、化疗用药方案来制定个性化的化疗方案,将化疗的利益保持在最大化。

原创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转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