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何康熙不直接灭了沙皇俄国?

为何康熙不直接灭了沙皇俄国?

2020-11-11 09:31阅读(61)

为何康熙不直接灭了沙皇俄国?:(康熙剧照)看到这样的问话,我笑了,估计躺在坑里的康熙也笑了,而泉下的彼得大帝可能已经皱起了眉头。康熙所在的时期是清朝的:

1

(康熙剧照)

看到这样的问话,我笑了,估计躺在坑里的康熙也笑了,而泉下的彼得大帝可能已经皱起了眉头。

康熙所在的时期是清朝的最鼎盛时期,而同一时期的沙俄,也在彼得大帝的掌控下,纵横驰骋。

不过,康熙在位时的清朝,可是和沙俄打了一仗的,那就是雅克萨之战。结果是,大清教会了罗刹国(俄国)如何“做人”,并且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那有人就不解了,为什么不一鼓作气,北上把沙皇俄国灭了,横跨欧亚大陆,创建不朽的功业呢?如此不好吗?

(一)俄国的中心在圣彼得堡,太远。



俄国当时的中心,在十八世纪初,已经迁到了圣彼得堡,这距离波罗的海很近,距离大清太远,有一万二千多里地,光是骑兵天天急行军,就得至少两个月以上的时间,打仗怎么可能一直急行军呢?一定是打打停停。所以说,这距离有点夸张,风险太大。

如此情况下,派出去的人少了,会被俄国人包了饺子。派出去的人多了,大清很有可能被灭国。

想一想,大清入关的时候,也就100来万人,国内局势还不稳定,派出大队人马征战苦寒之地,不说消耗的物资和钱粮甚多,而且很有可能造成国内的各个起义,就像穷兵黩武的隋朝,三年连征高句丽,成了灭国的导火索。

如此一来,征战在外的结果怎么样不好说,但女真在华夏的根基肯定会被动摇了,这是康熙等人最不愿意看到的。

(二)女真族回头北上,不符合他们的目的。


(西伯利亚的冬天)

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也好,女真也罢,南下侵略的目的就是为了逃离苦寒之地,享受人间富贵,看尽华夏风光,尝遍中华美食。

现在,这一切都已经得到了,女真怎么会愿意北上过曾经的苦日子?

这就像一个穷人,靠出众的“武力”,在城里打拼出了自己的事业,房子大,老婆漂亮,孩子可爱。此时,你让他会老家农村,种些农作物,养些牛羊,就算地不少,就算牛羊也不少,这人也 是大概率不会回去了。因为城市带来的享受,带来的便利,是农村不能比的。

当时的大清女真,大多也就是相同的心境。

因此,不是康熙不去,是看不上北边的苦寒之地,不愿意折腾。

(三)元朝蒙古人的教训,清朝看得很清楚。



当一个国家强盛的时候,武器先进,战术优秀,攻克别国容易。但是,占领后,那是要管理的,管理起来并不容易。

蒙古人就是一个例子,靠着圆月弯刀,良马弓箭,一路西征,所向披靡,占据城池无数。这是一个嗜土成性的民族,喜欢霸占地方,但是占了,不见得就能完全的控制。

蒙古人鼎盛之时,横跨欧亚大陆,旗下除了蒙元外,还有四大汗国,风头一时无两,乌克兰俄罗斯等都是旗下的区域。一个大蒙古,震惊了世界。但又能怎样?

元朝历经九十多年,就已经挂了。其它汗国也没有走远,最负盛名的金帐汗国,也就是二百多年轰然倒地。

一切说明,地盘大,不代表国力强。就像如今的美国和俄罗斯比,完全就是两个层次的国家。而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就是美国的两倍左右,那又能如何?论对世界的控制力,美国强得太多。

不说美国,俄罗斯和我国相比,除了军事实力更强,还有更强的没有?没有。

无疑,康熙是看见了元朝的覆灭,也看见了蒙古的失败,占有太多,如果不能控制,一切白搭。

所以,去耗尽心血,占据北方更多的苦寒之地,不符合康熙和女真族的愿望。

话又说过来,如果当时的老康熙知道有一个东西叫“石油”,还有一种东西叫“矿石”,那么,不说俄罗斯全境了,至少西伯利亚一定会被康熙带人打下来,把俄罗斯拦腰砍断,这,大清当时是大概率能做到的。


(西伯利亚的夏天)

综合说来,康熙时期,不直接北上灭了俄国,有三个原因:一是俄罗斯都城太远,不容易灭,搞不好把自己搞没了。二是女真几代人的梦想就是南下,既然南下成功,又怎么会北上再去争夺苦寒之地呢?三是有前车之鉴,占得多,未必就是好事,管不过来一样坏菜。

2

清朝与沙俄的第一次交锋,俄国人更加狡猾,军队战斗力更加强悍

综观清朝三百年,有一件可悲的事实,就是从来没有一次赢过沙俄。一代圣主康熙大帝在位期间,曾与沙俄发生过第一次正面交锋,也就是著名得“雅克萨”之战。

当时,两千多清军围困百十号人的雅克萨小城,在敌方弹尽粮绝、后继无援的情形下居然久攻不下,甚至损兵折将,要知道当时的清军还是驰骋中原的满洲八旗劲旅,最终勉强算是打了个平手,可见沙俄军事力量之强。

两国在签订《尼布楚条约》条约时,清朝又被沙俄狠狠摆了一道。狡猾的俄国人欺负清方谈判代表对尼布楚一带地理名词不了解,在画定边界时故意多吃多占,让清朝生索的部分领土又被无形中划走。

康熙的战略意图不在北方

满人是女真族的后裔,发源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日常生产生活条件本身就十分艰苦,入主中原是他们几代人的梦想。向北,则是遥远的西伯利亚,更是荒无人烟、未经开发的苦寒之地,对满清统治者缺乏吸引力。

此外,欲要想灭亡沙俄,清军就要经过长途跋涉,跨过数千公里的西伯利亚,边际成本太高。更何况,康熙登基主政后,其主持的撤三藩、收台湾、平葛尔丹,每一件事都倾全国之力,已经无暇他顾。

康熙和彼得大帝相比

与清朝同时期的沙俄君主,是著名的彼得大帝。其在位期间,多次到西欧学习先进社会、经济、文化制度,并在沙俄推行一系列改革,通过办学校、开邮局、修铁路,成功将沙俄从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向资本主义国家转变。

沙俄强大之后,彼得大帝为了谋取在大西洋的出海口,又发动了对西欧国家的侵略,并打败芬兰等北欧强国,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

而康熙虽然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但对内大兴文字狱,外却采取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加速落后于世界。论实力,清朝与当时的沙俄还不在一个档次,彼得大帝更胜一筹。

结语

康熙在位期间没有发起对沙俄的进攻,主观上是将精力都放在巩固中原政权上,客观上还是实力不允许,所以我们要庆幸康熙没有北上征俄,不然《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很可能就要提前一百年签订了。

3

这个问题我只能说基本不可能吧,难不成满清从西伯利亚无人区一路杀过去,看看后期乾隆的大小金川战役就知道军费的开销有多巨大,康熙时期的八旗兵想打到东欧,我看满清一年的收入都不够支撑一个月的军费开销吧。除非康熙开挂(向天再借五百年)。


康熙时期随着“三藩之乱”的平定,台湾问题的解决及王朝内部逐渐趋于稳定,康熙帝开始

着手处理黑龙江流域沙俄的历史遗留问题。康熙帝派大军讨伐雅克萨,由于双方实力对比悬殊,加上清军实行屯田筑城,调集红衣大炮,还开展长达几个月的围困,这就导致俄国毫无希望获胜。



此时的清廷本可占领雅克萨,但是康熙却下令撤围,将军萨布素甚至发放补给给了被围困的哥萨克人,清廷罕见的恩威并用,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沙俄和仍未投降的蒙古厄鲁特部结盟,加上清廷此时需要休养生息,延长战争不符合清廷自己的利益。

沙俄此时也意识到这个东方大国的实力加上原本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和满清开展贸易,清廷此时释放和解的善意他们也乐于进行谈判。最终双方在平等的情况下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虽然此条约在如今看来有点不平等,但是在当时来说双方都能接受也相当满意。



《 尼布楚条约》划定两国国界,让两国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康熙帝也能腾出手解决悬而未决的葛尔丹问题,为乾隆时期完成对整个西域的征服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康熙时期的满清自己都还得处理内部领土的问题,满清这个庞大疆域的奠定还得到乾隆时期,康熙帝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派一只大军远征,分分钟会让沙俄联合敌对满清的各个势力,到时候可不是满清远征沙俄,而是满清抵抗沙俄和敌对势力入侵中原,虽有个人觉得按当时清朝的国力和实力,大概率会惨胜,但是自己内部绝对混乱不堪。

满清与沙俄的交好是那个时候的必然选择,根本不存在远征沙俄的幻想举动。

4

导读:康熙灭掉沙俄既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同样缺乏全球视野的格局所以也没有这样的动力。首先满清自身都应接不暇:三藩叛乱刚刚结束、收复台湾也刚刚几年,而准噶尔汗国已经雄踞西部,雄心勃勃的葛尔丹有志于入主中原恢复蒙元版图。此时康熙应付准噶尔都有点力不从心,还有灭掉沙俄的想法?况且此时的八旗战斗力已经严重下降,以绿营步兵为主的清朝军队怎么跨越辽阔的西伯利亚去政府沙俄欧洲本土?无论是机动能力还是后勤保障都不现实,所以康熙灭掉沙俄基本就是梦想。


沙俄崛起后在明朝时期迅速越过乌拉尔山抵达西伯利亚,到崇祯时期已经占领了整个西伯利亚并向南方的黑龙江流域殖民。而满清此时连入主中原的想法都不敢有,此时只是想在明朝军事压力下保证生存。而入关后繁华的中原腹地远比北方的西伯利亚要强的多,到康熙时期在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的目的也是稳固后方好腾出手来与葛尔丹决战。况且此时的八旗战斗力已经迅速下降,以步兵为主的绿营兵怎么可能越过西伯利亚去攻打沙皇。

康熙在雅克萨击败沙俄目的是稳固后方,清朝的心腹大患还是准噶尔汗国的葛尔丹

清朝在雅克萨之战中击败沙俄后迅速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出于两个目的:第一、东北是满清的龙兴之地,如果放任沙俄南侵自己的老家可能不保。出于对龙兴之地的保护也要击败沙俄,防止对方对于祖地的觊觎和垂涎。第二、康熙击败沙俄迅速停战只是为了自保,因为清朝的心腹大患始终是卫拉特蒙古的准噶尔汗国的葛尔丹。曾经的清朝曾经危机四伏:三藩中的吴三桂占据西南半壁江山;东南沿海盘踞台湾的郑经不断袭扰清朝东南沿海的财税重地;西北的准噶尔利用清朝平定三藩的机会,不断蚕食蒙古喀尔喀部和叶尔羌;东北的沙俄逐渐沿黑龙江逐渐向南扩张。所以清朝处于危机四伏的紧要关头,而立志入主中原恢复蒙元版图的葛尔丹才是康熙的心腹大患。


所以平定三藩后康熙接着就是平定台湾,在平定台湾后两年就发动了对沙俄的战争。在击败沙俄签订边境条约后,当年的四股势力被康熙一一击破。只剩下已经占领喀尔喀蒙古的准噶尔汗国,宜耕宜牧、熟练使用热兵器且弓马纯熟的准噶尔精锐骑兵才是清朝的心腹大患。因为葛尔丹的最终目的不是平分天下,而是入主中原恢复蒙元版图。说白了就是奔着灭亡清朝而来的。所以康熙不可能放着心腹大患不动,而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与沙俄较劲。


康熙此时以骑射冷兵器为主没有根本没有能力灭掉在彼得一世西化改革后的沙俄,况且以步兵为主的满清如何保证后勤又怎样能灭掉逐渐以热兵器为主的沙俄军队和哥萨克骑兵?

要知道准噶尔汗国的国力、版图和沙俄无法相比,但就是准噶尔都耗费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长待70余年的时间才最终平定。而此时的沙俄已经横跨亚欧两州,在南欧开始与奥斯曼帝国争雄的庞然大物。当然纵横不是说清朝国力不如沙俄,而是清朝此时的军队是以绿营步兵为主没有机动性、无法保证后勤充足供应无法远征沙俄欧洲部分。而沙俄在远东的兵力同样受制于后勤保障,所以无法和以逸待劳的清朝相比。


再说此时的以步兵冷兵器为主的清朝军队在机动性上远不如哥萨克,虽然有清朝哥萨克之称的尚武的索伦部但是毕竟人数太少了。况且亲征以后的彼得一世全盘西化,用热兵器武装起来的沙俄实力快速增长北部吊打瑞典、南部与土耳其争雄。虽然清朝有准噶尔这个心腹之患,但是沙俄也同样是两线作战啊。可惜由于信息不对称,沙俄知道清朝的动向而闭塞的清朝很难及时收到沙俄在其他战线的消息。此时的清朝虽然曾经也是弓马骑射起家的八旗战士,但是此时已经和一个中原王朝几乎没有任何区别。所以深受农耕文化熏陶的清政府,根本没有雄心和能力去进行对沙俄征服的尝试。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5

这个问题与“康熙为什么不征服火星”的答案是一样的。

6

康熙帝在中国历史上功绩仅次于秦皇汉武,而且相对他们,他的功劳更大一些,原因他奠定了今天中国大国的地位,清朝棠叶版的皱型是在他时期形成的。平定三藩,这是康熙帝自亲政以来,第一个遭受这样的统治危机,一向老练爱叛变的吴三桂试图将大清打回原型,让其退出东北关外,可却没料康熙这个少年天子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一下连带自己被康熙帝平定了,这也让他明白,康熙帝和他曾经对手李自成,康熙爷爷皇太极,多尔衮要厉害得多,大清统一之势不可逆转。

其次就是打击准噶尔汗国东进,消灭雄心勃勃的噶尔丹,也让喀尔喀诸部依附大清,从此外蒙诸部一一归属,也是中国历史除唐,元未有,消除了自明以来北方草原长年的威胁,长城也不再起作用。接着派施琅收复台湾,证明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实。

再后来就是我们所要提得拒沙俄,雅克萨之战对于大清而言意义重大,让沙俄知道疼,不敢百年入侵中国,也从而粉碎了沙俄妄图南下推进的野心,明白大清也是一个大国,这相对于他对待欧洲,中亚的肆虐侵边的态度完全不同,很长一段时间留守在西伯利亚这个不毛之地。所以康熙帝英明之主在这个时期算做得不错,将沙俄赶出了黑龙江,让东北重新推到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一带。

可有人会这样问了一向以天下中心自居的大清应当彻底消除沙俄隐患,而不是以防御手段为主,就这样作为胜利者大清居然在《尼布楚条约》签订还将黑龙江额尔古纳河及贝加尔湖割让出去,这是为什么?但要细想,其实大清由于闭关锁国并不是愚昧无知,它也并不是根本一点不知道沙俄实力。清朝明白罗刹国肯定之意就是来自欧洲,和东南沿海的欧洲殖民地一样属于外部威胁,由于西方火器先进,之所以不准片船下海就是怕大清商人与其勾结,威胁统治,而大清却勾不着欧洲列强的动向,所以只是防御为主。同时在康熙平定这前三者势力都与欧洲列强有关,尤其是噶尔丹,之所以如此放纵敢妄言东进,就是有沙俄撑腰,试图借助沙俄的帮助恢复蒙古霸业,沙俄也正如此时刻在西北活动,所以清朝西北面临两方势力的威胁。

而沙俄却相比于大清而言不是一个朝代,而是一个像欧洲国家一样是一个殖民者,到时候将大清拖衰,开始了入侵行动。所以康熙对于沙俄威胁,那可是认为第一大痛,他明白沙俄属于欧洲国家。而且国都在遥远的伏尔加河畔以北,波罗的海,大清在面临周边准噶尔威胁同时,怕他们联合所以只是敲打而已,所以在安定内部同时根本就不可能有直接消灭沙俄的用意,也不现实,因为清朝已入住中原成为定居农耕封建国家,而不是游牧民族四处迁徙的蒙元王朝。

7

直接灭了沙俄,清朝根本没那个实力,虽然雅克萨之战,大清胜利了,但不代表大清就能灭了沙俄,和康熙同一时期的沙俄在彼得大帝的带领下,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发展潜力来看,沙俄的发展潜力是远超过大清的,因为沙俄在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都在变化,但大清固步自封,还在为封建统治修修补补。

一、沙俄的变化

13世纪末期,莫斯科公国诞生于东欧平原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国,此后,莫斯科公国国势日渐强盛逐渐吞并周边城邦国家,并接受了来自欧洲草原北部钦察汗国的册封,取得代征全俄贡纳的绝对权力。

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一举击溃金帐汗国,并以莫斯科为中心逐步统一了东斯拉夫地区,并最终成为沙皇。

之后即位的彼得一世,深感沙俄的落后和欧洲大陆上的先进,所以,亲自去欧洲大陆周游学习,并将西方工业革命的理念和成果带回了沙俄。开启俄罗斯西化运动先河不久,沙俄的国力有了质的飞跃,彼得一世倾尽沙俄舰队与当时的北欧强国瑞典展开激烈的战争,并最终以《尼斯塔特和约》取得了对瑞典的绝对完胜。

这一时期的沙俄综合国力在彼得大帝的西化改革效应下得到了逆天的增长,沙俄势力藉此加强了东扩的步伐,并于大明崇祯五年翻越外兴安岭抵达黑龙江流域,多次展开罪恶滔天的杀戮和禽兽般的食人行为,当地边民称其为“食人恶魔”。

然而,此时的中国正值改朝换代之际,明朝和大清在山海关外的宁锦附近展开着激烈的厮杀,双方都无法顾及在背后捅刀的沙俄势力。

至1636年,满清入关顺治皇帝在北京登基,清王朝正式在法理上取代了明王朝。清王朝初期始终内战不断,无暇分身顾及北部边疆问题。

二、雅克萨之战

到康熙时期,沙俄已经凭借着先进的火器在黑龙江流域的雅克萨建立了坚实的据点,并以此为前进的桥头堡步步蚕食东北黑龙江流域的领土。康熙在平定了三藩之后,收复了台湾之后,开始把目光转向北部边防。最终,取得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并以独特的战法和果决的勇气将称霸欧亚的沙俄打得七晕八素遣使求和。此战奠定了康乾盛世稳定的外部环境,提升了大清国的国际地位,同时也遏制了沙俄南下的勃勃野心。

但是,大清也没有实力远征沙俄,要知道,沙俄首都迁到了圣彼得堡,这距离波罗的海很近,距离大清太远,有一万二千多里地,光是骑兵天天急行军,就得至少两个月以上的时间,打仗怎么可能一直急行军呢?一定是打打停停。所以说,这距离有点夸张,风险太大。

女真族不可能回头北上,不符合他们的目的。(西伯利亚的冬天)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也好,女真也罢,南下侵略的目的就是为了逃离苦寒之地,享受人间富贵,看尽华夏风光,尝遍中华美食。现在,这一切都已经得到了,女真怎么会愿意北上过曾经的苦日子?当时的大清女真,大多也就是相同的心境。因此,不是康熙不去,是看不上北边的苦寒之地,也不符合大清当时的利益。

8

清朝没有这个实力灭掉整个沙俄。

当时沙俄国土横跨亚欧大陆,东部绝大部分是西伯利亚,地广人稀,常年寒冷,人烟稀少,清军不可能穿过西伯利亚,因为那个时候的交通,补给,是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保证的。

其次是从新疆朝中亚和西北亚方向打,但就国内而言,兵线太长了,你要从各地调兵,集合,再往新疆运兵,到了新疆再整军攻击。

即使攻入沙俄,依然面临超过2000公里的兵员运输线和补给运输线,这个在当时的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历史上只有唯一一次,是蒙古骑兵打到多瑙河流域,但是蒙古骑兵的作战方式和中原相差很大,他们本身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随时补给,随时作战,打完就跑,不像中原军队,还要安营扎寨。

9

多读书,多看报,实在不行,买张世界地图量量北京到莫斯科多少距离。

刨除距离不说,清朝可没有这么多钱远征沙俄。

清前期,光与葛尔丹之间的拉锯战就已经耗费了大量银两。

从康熙中期到乾隆二十年前后,为了彻底解决准噶尔问题,其间清朝政府投入了大量的军费,其总数达亿两。

清朝前期,特别是康熙中期三藩之乱平定之后,从乾隆到嘉庆期间,士兵多数是绿营,六十万左右,兵晌总额一千三百万两到一千七百万两。这个数目在清朝国家的总支出项目中是最大的。

根据清朝人自己的统计,光清朝与准格尔的作战耗费的军费就大约为三千三百万两,包括兵晌、粮食、各种牲畜的饲料、运送经费等。

有比较详细记录的乾隆二十年大军进发准备计划的记载,与西路军营相关的开支总额达二百二十八万两,其中与运费相关的费用达一百一十万两,占总额约一半。

承担北路军粮运输任务的商人范毓馥完成百万石以上的运输任务,运往科卜多的费用,每石二十五两至二十八两,而运往鄂尔昆的费用则每石十一两五钱至十九两。

而且,运输军粮沿途的各个要塞都要设置堡垒,各处驻兵四千确保运输的安全。进军士兵在进发时每人携带两个月的月粮,以官驼装载。

不止运输价格高,而且路途遥远,由察罕瘦尔至科卜多每年倒毙的运输牲畜就死亡千头。

清朝前期,清朝政府为了对准噶尔作战,从康熙中期到乾隆二十年前后这么长的期间,仅按雍正年间就使用了五、六千万两的军费。你觉得远征俄国需要花费多少钱?

10

清朝和沙俄接触就是因为雅克萨,雅克萨就是不愿接受女真统治的契丹后裔建立的,后来归到清朝。属于苦寒蛮荒之地,如果不是逃难也不会有什么城寨。

大清把满洲定做龙兴之地予以保护后雅克萨更是孤悬在极北地区,少人问津。

入侵雅克萨的是沙俄重刑犯,只有八百多人。叶卡捷琳娜派他们去西伯利亚殖民,于是他们非常顺利地到达了雅克萨。当然他们走过的地方都算作沙俄领土了。后来打仗,八百多人几乎全部被干掉,只剩了六十多人。

然后是尼布楚条约,别说俄罗斯,就是对整个西伯利亚清朝都是不关心的。重在稳定边界,通过审讯战俘和谈判他们当然能够得知沙俄距离遥远,而且也是苦寒之地,兴趣缺缺也是能够理解。

开矿之前的世界各政府对于没有人烟的土地是极其轻视的。如法国为了筹措军费低价把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又去沙俄低价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以现代人的眼光来估算价格都低的离谱。

再说康熙朝的领土已经足够广大,民族也众多。从游牧地区到农耕地区,只顾内政都应接不暇。

所以,攻取沙俄的心思是不可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