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广东谚语“风吹鸡蛋壳,财散人安乐”,是什么意思?

广东谚语“风吹鸡蛋壳,财散人安乐”,是什么意思?

2020-11-09 12:01阅读(61)

广东谚语“风吹鸡蛋壳,财散人安乐”,是什么意思?:和中国各地方言一样,广东有很多象这样顺口又诙谐的歇后语、顺口溜,这些歇后语还非常形象生动、直白、琅琅

1

和中国各地方言一样,广东有很多象这样顺口又诙谐的歇后语、顺口溜,这些歇后语还非常形象生动、直白、琅琅上口,听来让人哑然失笑,或者哈哈大笑,透露很亲切的乡音。


然而按广东人地道的说法,这些不叫“谚语”,也不说“歇后语”、“顺口溜”那么拗口,通常我们挂在嘴上的是“俗语有讲”、“讲开又讲”。讲的人好起劲,好听得象听说书一样,附图大家试着会讲几句?



象题主问的这句“风吹鸡蛋壳,财散人安乐”,在顺德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老辈人之间会说,而我们只会听,只秒懂意会。

问过老人,这句话通常有两个意思:

一是赌博的人输光了离场。


自嘲或者自我安慰的时候就会来上这么一句,别人也会拿这句话揶揄他,也算是离场打的招呼。意思是输完了带的钱物,身体轻了,魂也轻了,也没了来时怀里揣钱的气势,走路好象无肉的蛋壳一样轻飘飘,蔫蔫的;

二是做生意失败的人。


有时候也挂在嘴上感叹,投入的都打了水漂,做生意也是一场赌博啊,好彩(广东话:幸好)!亏了至少人还在,叹一口气;


三.然而,细品之下,这句话也是正面的意思,也有本地人的乐观在里面。


钱没了,至少人是安乐的,也寄托了破财消灾、未来会好的期望,就象我们打碎了碗的时候,我们会说“岁岁平安”。那么为什么是“鸡蛋壳”呢,电视里财经专家经常会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栏子里”, 鸡蛋就比喻“自家钱财”。


广东话分广州话(也就是广府话)、客家话、潮汕话,内地朋友听不懂,就叫广东话叫鸟语,但实际上广东话比普通话直白有趣得多,想想那些香港粤语歌曲,就特别好听吧,还有王者荣耀的《一人我饮酒醉》,没听过的去找来听听。

近二十多年,因为推广普通话,现在一些俗语已在逐渐失传,现在的广东话,已经自然改良得更象“普通广东话”。


其实各地方言俗语是历代这一方水土上繁衍生存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积累沉淀的思维结晶,如同当地的风俗和土特产,也应该属于华夏民族或至少地方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人心里其实都不想地道的广东话失传,很多本土新生代都不会听说粤语,顺德的一些小学已经开设粤语课,有意愿让孩子们把这项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2

从前有一个人非常小气,一次出门,坐船而行,需要三四天的时间。为了省钱,自备干粮,只带了一个咸蛋。三天过去了,咸蛋还没有吃完。这天,他吃饭的时候,不小心将蛋壳掉到了河水里。他非常的惋惜,望着蛋壳吟到:“唉,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

这句话前半句的意思是:人们之所以担心鸡蛋打碎,是因为鸡蛋一碎,,就只剩下鸡蛋壳。只剩下鸡蛋壳的话,风再大也不怕,摔碎了也不会损失什么。“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则是说,财富就像鸡蛋一样易碎,如果人不把财富看得那么重的话,不用对财富患得患失的话,心境自然就会快乐。

3

人们担心鸡蛋打碎,是因为鸡蛋一碎,蛋清和蛋黄就没有了,只剩下鸡蛋壳。但只剩下鸡蛋壳的话,风再大也不怕,吹倒摔碎了不会损失什么。“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则是说,财富就像鸡蛋一样易碎,如果人不把财富看得那么重的话,不用对财富患得患失的话,心境自然就会快乐

4

视金钱如鸡蛋壳,就轻飘飘散去!

就如另外的广东话说法:破财挡灾。财是身外物!生命永远是在财物之上,在遇到“破财”时,就要安慰自己“财散人安乐”!避免人财两空。

广东人,尤其是生意人,比较相信“财运”,所谓的命理学,也有财有五重之说,认为人的一生中,遇“劫”运也是正常的!从心理学来说,人有难,生意有遇阻时,用财散人安乐来安慰自己或亲友。是有利于心理回复的!

广东粤语地区有“家肥屋润”的好意头。家庭都以玉为温润。所以,玉也视为财。身带玉镯,玉环也是旺财挡灾的吉祥物。

5

谢邀。我不是广东人,但这句话的意思很浅显,还可以懂得。一个鸡蛋,内里的黄和清才是主体,蛋壳只是一个包装,没有了主体的黄和清,壳将无一用处,被风吹跑就算了,有没有完全可以不放在心上。象钱财一样,身上有时,千般计算,万般担心。一但钱财失去,却象卸去心上的千斤重担,会有一种轻松和快乐。话虽是这般说,钱总是人的心头肉,失去了怎么会不心疼,如此说也不过是强打精神的自慰或自嘲,给自己一个台阶。此等情况下自己人相劝慰时也可用之。至于外人,尽量就不去说了。别无故惹人不高兴。

6

广东谚语“风吹鸡蛋壳:财散人安乐。这话说明广东人在汉语使用上非常生动精辟。风吹吗蛋壳不是指蛋壳有无用的事,这样理解太下了,这里是指一堆鸡蛋壳落地,由于它太轻,被风一吹哇啦啦发出响声一下子吹走不见了。这是一句形容词,形容一个赌仔突然有一笔钱,于是整夜想着明天什样发财,结果到赌场后一两下就愉晒了,实在太快了,就象风吹鸡蛋壳一样,这样都好不用想了,安乐晒了。这是非常精辟的自叹式的自我安慰吧了。不象有一些人生意失败或赌钱愉晒了就去自杀啦离家出走等等。太不必了,失败了自叹一句“风吹鸡旦壳,财散人安乐\"。天掉下来当被冚的大气,等有机会再翻身才能笑对人生。

7

就是赌博或者丢钱了,想开一点就是了。不要被钱财的失去而心不安!直接翻译为破败挡灾就是了!

风吹鸡蛋壳,财散



人安乐

8


我是西北人,广东语一点也听不懂,无法问答。谢谢。

9

风吹鸡蛋壳,财散人安乐,这不叫俗语,这是民间口头阐。多省份均有此说法。

这句话有两种形容概念:一是以物喻人,一是以人论事。它的宗旨是辨别一个人的智商高低与一个人遇到不可预测的或是灾难性与处境时的反应应对能力。

以物喻人者,鸡蛋也。而民间鸡蛋一词往往是会和石磙放在一块而论事的。鸡蛋犹如庶民,而石滚就是人物也。鸡蛋软物也,石磙硬器也,以软碰硬是毁灭性的,而鸡蛋不能碰石磙是有吏以來,人间不可颠復不破的处世真理也,鸡蛋若強要碰石磙,那就是自身必会粉身碎骨而石磙则会毫发无损也,以物比人:识时务者为俊杰也。

而以人论事者,它是在说,某人在特定的气侯,环境,时间的范围之内,受到小特性的限制,有一笔本來你不该出的财或物,而在不得已的形势下,为了家庭,为了保命而不得不出此财或物以获自由是也。虽然失去了一笔甚之是一大笔财或物而保住了生命即一大幸事,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吗。财去人安乐者即此也。比如:遭遇抢劫,拐骗,人质,图色,遭遇恶霸,混混,敲诈,勒索等。他们大多为财为色而來。在此种无力反抗或生命受制的情况下,应以保命为重,不得不抛财买平安是也。此语虽有背于人间正道,但你不得不如此也。丢一个芝蔴,保一个西瓜也是值得的。

浅论。谢谢。

10

北方有个相近的故事,一人在集上买了家用食杂,扁担挑着回家。其中后边一瓦罐装了油,半路上只听″呯\"的一声。他头也不回径直前行,路上喊他\"油罐子打了″!他边走边回应:″打了就打了,油也收不回的;倒好,走着轻松!下一集再买过就是了!\"于是就留下一句成语,″瓦罐既破,反顾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