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东吴四大都督,谁最厉害,谁最差?

东吴四大都督,谁最厉害,谁最差?

2020-11-02 15:33阅读(62)

东吴四大都督,谁最厉害,谁最差?:东吴的大都督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位,陆逊之后不再设大都督。我个人认为:周瑜排第一,陆逊、鲁肃并列第二,吕蒙排第

1

东吴的大都督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位,陆逊之后不再设大都督。我个人认为:周瑜排第一,陆逊、鲁肃并列第二,吕蒙排第三。本文只说最厉害的周瑜,和排名最末的吕蒙。

都督:在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主要是指军中执法和办理事务的武官,职位高低参差不齐,地位低至偏裨将校﹐高至一军主帅。在军队当中掌握实权并且是一军主帅的,为了便于前线指挥朝廷将颁发黄钺代表皇权,管理皇亲国戚,封疆大吏为军事的最高统帅被称为大都督。

周瑜(175-210)字公瑾

图·影视剧当中演员洪宇宙扮演的周瑜

独具慧眼识英雄

周瑜东吴的第一任大都督,同江东小霸王孙策是结义兄弟。可以说东吴的建立,周瑜功不可没。世人皆知周瑜文武双全,却不知周瑜独具慧眼素有识人之名。孙策之父孙坚被称为江东猛虎,孙策在与刘表交战当中去世以后为孙策留下大批虎将如程普、黄盖、韩当、朱治、吕范、蒋钦等人孙策所招募收服之人主要以武将为主比如周泰、太史慈等人。孙策所缺之人为内政和智谋人才,周瑜为孙策推荐了东吴的内政顶梁二张――张昭、张纮。

《三国演义》第15回:瑜谓策曰:“吾兄欲济大事,亦知江东二张乎?”策曰:“何为二张?”瑜曰:“一人乃彭城张昭,字子布;一人乃广陵张纮,字子纲。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因避乱隐居于此。吾兄何不聘之?”

孙策去世以后,将自己的位置传给了弟弟孙权。此时的周瑜在东吴名声和地位都达到了最高位置,倘若他要继位恐怕东吴无人不服。周瑜恪守本分,不仅尽力辅佐孙权还向孙权推荐了东吴的战略大师也是第二任都督的鲁肃。由周瑜亲自去请的鲁肃回来拜见孙权。

《三国演义》第29回:权曰:“先兄遗言,内事托子布,外事全赖公瑾。”瑜曰:“子布贤达之士,足当大任。余不才恐怖依托之重,愿荐一人以辅将军。”权问何人。瑜曰:“姓鲁名肃之字子敬,临淮东川人也……”

这一次推荐对于东吴来说是至关重要甚至是关乎生死的一次推荐,如果没有这一次推荐慢一步东吴的都督将会少至少两人。因为只要孙权慢一步,南阳的刘子阳也就是刘烨,就会把鲁肃推荐给曹操,鲁肃若去了曹操一方,吕蒙之才就不会被发觉。这样一来,对于东吴而言人才就会断层,缺乏衔接,损害可见一斑。

图·经典游戏三国志11当中的周瑜头像

文武双全与孙策共铸东吴版图

很多人认为孙坚去世以后,孙策以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得兵马3000,并率领孙坚的老部下,就平定了江东。我只能说看的很不周全,如果没有周瑜,切莫说3000兵马,就是给孙策30000兵马也不见得可以平定江东,孙策虽猛但缺谋略。当时江东有几大势力曲阿太守刘繇、吴郡德王严白虎、会稽太守王朗,但是大家却刚好忽略了一个最厉害的角色丹阳太守周尚。周尚本人本不厉害,但是手下的丹阳兵大名在三国却是响当当的,可与虎豹骑、西凉铁骑、无当飞军、陷阵营比肩。而这个周尚恰好就是周瑜的叔叔,相当于周瑜一来就送了孙策一个丹阳郡,还送了一只特种部队。在此后对战刘瑶、严白虎、王朗过程中丹阳兵英勇善战与孙策性格相符激发出最大的作战潜力。而在这几场作战当中周瑜都充当的是军事和策应的位置,为平定江东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孙策和周瑜的配合成就了东吴划长江而治,使得东吴占据了东汉末年最为富庶的地区有了稳定的大本营。

图·经典游戏三国志13的周瑜头像

孙刘合兵赤壁大都督火烧80万曹军

赤壁之战的孙刘联军总指挥应该是孙权,副总指挥刘备,但实际前线总指挥是东吴大都督周瑜。大家都觉得诸葛亮借来的东风特别重要,这不可否认。但是火船到达曹军营寨也是火攻的重要一环。这里就衍生出了一个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为了取得胜利,周瑜和黄盖为曹操演绎了一出精彩的苦肉计。黄盖得以顺利的将火船推进到曹操的水军大寨。这一把火把曹操的80万大军烧得精光,这把火将曹操南下的野心烧得斗志全无,这一把火将天下纷争烧成的三足鼎立!无论是在三国志还是在三国演义原著当中都将火烧赤壁这一役的功劳全归功于周瑜。赤壁之战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经典的以少胜多的范例。

图·影视剧当中演员洪宇宙扮演的周瑜

东吴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赤壁之战以后,周瑜一心想为东吴夺得荆州之地。并且亲自领兵冲杀,一马当先,被曹仁用毒箭所伤。哪怕在养伤阶段,也不忘为君主出谋划策献计献言。先后又为孙权献出了美人计、假途灭虢、投鼠忌器……虽然计谋都为诸葛亮所破,但从种种表现来讲,周瑜之于东吴的作用,真的如诸葛亮之于蜀国的重要性。只是过于操劳国事,英年早逝。所以说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不夸张。

综上所述周瑜慧眼识珠、智勇双全、恪尽职守,奠基东吴、火烧赤壁让天下三分若非诸葛亮强撑蜀国可造就天下二分。所以四位大都督周瑜理所当然排第一。

吕蒙(178年-219年)字 子明

文化素质最低

图·新三国当中的吕蒙

吕蒙是东吴四个大都督当中文化素质最低的一位,其他三位都是旧的门阀,家资殷实背景雄厚。拿现在的话说都是富二代,有名有面。吕蒙是基层出身,但是在我们熟悉的“孙权劝学”以前,吕蒙只能算得上一个冲锋陷阵的勇将。在鲁肃和周瑜的帮衬之下,不断学习兵法运用逐渐成熟,所以也算得上是文武全才。

生不逢时,不懂变通

吕蒙的志向和周瑜的志向是相当的,也就是要为东吴夺得荆州之地,让天下二分。但关键是周瑜的天下二分是成立的,因为赤壁新败,曹操元气大伤,刘备势力才刚刚建立,立根未稳,此时的东吴拿下刘备是最佳时机。到吕蒙接任大都督的时候,天下局势已经陡然发生变化,此时的三国魏强蜀吴均势,甚至吴国军事实力稍稍低于蜀国。正因为此鲁肃才一直强调孙刘联盟,这种的对蜀国政策一直持续到鲁肃去世。而接任第三任大都督的吕蒙不知道变通,还是一心想要为吴国夺下荆州。由此可见吕蒙的战略眼光是远不及鲁肃周瑜的。

图·经典游戏三国志13当中的吕蒙头像

立功心切,破坏吴蜀联盟

也有人讲吕蒙白衣过江可以展现出他的军事实力和谋略,这里我们要分清一个问题。吕蒙之所以可以白衣渡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关羽的掉以轻心,而造成关羽掉以轻心是因为陆逊的计谋。陆逊首先给关羽写信称关羽为长辈,相当于自降身份显示胆怯,助长关羽的嚣张之气。当关羽开始进攻襄阳以后,再将都督的位置让给吕蒙。吕蒙才能够白衣渡江成功,所以说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智谋功劳应该归功于陆逊而非吕蒙。

从孙权个人来讲他是非常想要得到荆州的,但是他并不想杀关羽吕蒙并不能有效地理解主公的心思。荆州从名义上讲还是属于蜀国借的吴国的土地,就算攻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杀死关羽,就是杀死了蜀国的二号人物就将蜀国逼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当吕蒙白衣渡江成功以后,潘濬、糜芳、傅士仁投降其实就已经取得荆州的实际控制权。当关羽进攻受阻,败走麦城,其实吕蒙完全可以放关羽条生路,但是吕蒙立功心切穷追不舍并且斩杀了关羽父子。

吕蒙杀死关羽导致了蜀国刘备起兵伐吴,如果吕蒙不死以吕蒙的军事才能,几乎不能够抵挡蜀国大军的进攻。荆州之地很有可能得而复失。但是吕蒙去世了陆逊接替大都督的位置很好地完成了对蜀国的战争,这进一步说明了吕蒙的才能不如陆逊。但因为这场战争也造成了,吴蜀两国势力的消耗,两家就算合力也不能够对抗魏国了。究其原因,这个罪还得归咎到吕蒙身上。

图·网络游戏当中的吕蒙形象

综上所述吕蒙总体来说算是一个得力的武将,但相较于大都督的职位其战略眼光和谋略都显不足。虽然斩杀关羽,扬名立万但是破坏了孙刘两家联盟,导致两家相互攻伐,造就了曹魏的一家独大,为蜀国灭亡和东吴的灭亡埋下祸根。所以说吕蒙排在四位大都督的最后一位。

文/淦珩 图/网络

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

《三国志》

《汉书》

2

路过:

东吴四大都督,周愉打了赤壁之战,在三国的前半部可说是一枝独秀,连诸葛亮仅是在联盟的位子上敲敲边鼓,什么三气周愉,诸葛吊孝纯属扯犊子,一代天骄可惜早夭折,周愉的概率是二分天下,并非诸葛的三分天下,可见胸怀宽广,远大志向。

放下鲁肃,吕蒙,不一一交待,单三国志作者陈寿(做注的裴松之),在三国的军事人才中唯孔明,陆逊单独做注,现在咱白东吴都督谁利害了吧,政治上鲁肃响应了诸葛的联吴抗曹,没鲁肃根本办不到,这是何等眼光,吕蒙白衣渡江收回荆州,斩杀关羽,所以说东吴能人辈出。

若非分高低,那周愉与陆逊平分秋色,先周愉,再陆逊。

3

东吴四大都督最厉害的莫过于陆逊,其次周瑜,鲁肃第三,吕蒙最后。说到厉害这个标准应该是综合能力和应起的作用。陆逊虽是晚辈,但战略眼光,运筹谋划,知彼知己,不骄不躁等全能方面可傲视东吴。夷陵一役打败枭雄刘备便可证明。比周瑜多了些老谋深算,少了些不自量力。特别是对诸葛亮的认知和态度上。在度量上更是强于周瑜,周瑜在初识刘备后便劝孙权除去后患,似乎不合时宜,大敌当前,孰轻孰重?显得气量狭窄。陆逊深知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因此,取胜后也不敢长驱大进,更要防曹。周瑜赤壁大战得益于东吴老将黄盖的两番妙计而成功。孙、刘联军协同作战所取得的结果。由于苏轼的一首《念奴娇》后世人把功劳笼统地归于周瑜一人。鲁肃忠诚笃厚又不失胸怀韬略,极力促成孙、刘联盟,此战略眼光还在周瑜之上。虽未为东吴扩张裂土,奉献金瓯,但能自保疆界,已是难能可贵。吕蒙虽取了荊州,但也是行险侥倖,靠阴谋诡计,背信弃义,为东吴蒙受信誉上耻辱作了代言人。因吴、蜀最大的战略就是联合,凡破坏这个大计的都是导致亡国的罪人。因此,吕蒙不齿于人的功劳,并不为后人所看重,这与兵不厌诈不是一回事,因为诈的是盟友。

4

长话短说,总评东吴四都督,虽各有千秋,但全面衡量必有优劣之分:①周瑜跟随孙策平江东创伟业,在赤壁之战中力克曹兵立下不世之功,虽雅量高致,但又过于自信,气量狭小。②陆逊受任于动乱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战略形势极不利时,能大度忍耐,最终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又能知己知彼,见石阵而退兵,算准魏来攻吴,真乃有统帅之风,儒雅之将才,《三国志》中,将陆逊与诸葛亮平起平坐,名标青史。③吕蒙虽小有奇谋,施诡计夺取荆州,但与周瑜和陆逊相比逊色多矣!④鲁迅忠诚老实刚直不阿,若论用兵用事,决非将帅之才,守业尚可!四人排位是1陆逊,2周瑜,2吕蒙,3鲁肃。

5

所谓的“四大都督”,除了鲁大夫未入祀武庙,其他人都入列,也确实各有千秋。


“厉害”具体指哪方面,还是要更清楚、具体才好。其实孙权最有发言权,因为这几位都是与他共事的下属:

论风度、智谋,周瑜领先。他是江东根据地的奠基者之一,“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没有周郎,既不会有江东根据地,又不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他是江东割据势力的形象代言人,是鲁肃“三步走”战略中,第一步的代表人物。

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

论武勇、治军,首推吕蒙。几位都督似乎更加风流倜傥、文质彬彬,吕蒙可是阵前厮杀、好勇斗狠的主儿,只是后来听了孙权的劝导,更加的机锋内敛,老谋深算;为严肃军纪,老乡的小过也绝不容情。是鲁肃“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的代表人物。

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

论战略、外交,鲁肃当先。《榻上对》堪比《隆中对》,“三步走”的称帝规划成为东吴的基本国策。没有鲁肃,就没有孙刘联盟合立抗曹,以及后来的孙权称帝。鲁肃的战略布局能力远超苏秦、张仪,孙权将之比作东汉初年的邓禹。

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

论综合、定力,陆逊第一。“四大都督”中唯一的单独立传,在《三国志》群臣传记中的地位,堪比诸葛亮。他是鲁肃“三步走”战略中,第三步的代表人物。没有他在猇亭、石亭的两次大捷,能不能保得住江东都是问题。


孙权拥有“四大都督”,绝对是幸运的,他们也都完成了各自使命,都不可或缺,各有擅长,且相得益彰

6

最厉害的应该就是周瑜,虽然周瑜是这几人中死的最早的一个,但是不了否认周瑜为东吴立下的汗马功劳。

东吴的四大都督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而周瑜是这四人当中唯一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而且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可谓是以一己之力打败了曹操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的人马比东吴的人马多了几倍,如果不是周瑜深谋远虑,并且利用当时的环境进行战斗,东吴肯定会是一个惨败的局面。

不仅仅是赤壁之战,周瑜在其他的战争中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孙策打下的江东,一大半都是因为有了周瑜才打下来的,周瑜应该是战功赫赫。

周瑜不仅仅具有军事才能,在计谋上面周瑜也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物

因为周瑜曾经策划了一个反间计,让曹操杀了张允等人,使曹操的军队变弱了不少,而且在这之后,周瑜又使用苦肉计,与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让曹操中了计。

孙策在死之前就曾经说过“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所以孙策对周瑜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而且孙策与孙权都非常的相信周瑜,苏轼的诗中也曾经描写过周瑜英姿飒爽的形象,而且也给予了他非常高的评价。

而且周瑜曾说过“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可以表明周瑜在当时唯一一个赢不过的人就是诸葛亮,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话,周瑜可能会帮助东吴统一江山。

7

东吴的四任大都督,其实各个都不差,而且都是孙权直接任命的。孙权,刘备和曹操之所以能成三分天下,他们的知人善任起了很大作用。

早期袁绍势力最大,之所以被曹操大败,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能做到真正的知人善任,最后手下文臣武将也是做鸟兽散。

孙权手下的四个大都督,两头的最强,中间的两位稍弱。按我的理解可以这样排序:

榜首:陆逊

无论是夺取荆州还是夷陵之战,还是后来的石亭之战,都获得大胜,这都充分展现了陆逊的军事才能。陆逊一生守卫东吴,东吴防线固诺金汤,牢不可破。

第二名:周瑜

其实周瑜完全可以媲美陆逊。早期随孙策平定江东,后赤壁大败曹操,战功卓著。可惜周瑜英年早逝,如果能再活十年,他的功绩肯定能超过陆逊。

第三名:鲁肃

鲁肃是联刘抗曹的支持者。终其一生都在不破坏孙刘联盟的基础上处理问题,哪怕跟刘备和关羽在湘水陈兵对峙,也没有闹翻脸。反而是从刘备和关羽手里硬夺了湘水以东的三个郡。

这也是延续了周瑜的战略方针。当时虽然有吕蒙等好战分子,老想着夺取整个荆州,但是有鲁肃这个大都督在,还是力保孙刘联盟不破。他和周瑜考虑问题很长远,那时候的孙刘两家的实力都在增强,而北方的曹操其实一直都不稳定。

第四名:吕蒙

之所以把吕蒙排在最后,就是因为他不该夺取了荆州后把关羽直接杀害。夺取荆州已经完成任务,再杀关羽又有何益?这一点跟曹操比就差的很远。曹操在徐晃打败关羽后,就停止了追击。曹操都想放关羽一个活路,吕蒙偏偏就要杀关羽。你说你蠢不蠢?再说了,偷袭荆州也是陆逊出的主意,他只不过是个执行者而已。

吕蒙这是勇猛有余,智谋堪忧。结果关羽一死,他也一命呜呼。他的死估计跟孙权脱不了干系。最大的可能是,孙权要活的关羽,他就阵前擅自做主给杀了。让孙权很是为难。

后来刘备借关羽之死攻打孙权就是佐证。虽说夷陵之战陆逊获胜,那也是得不偿失。搞得以后的孙刘联盟一直处于风雨飘摇和貌合神离之中。跟周瑜和鲁肃的时候相比,差的太远。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速联,秒删。)

8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三国时期东吴出了不少统兵的帅才,其中以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为代表,他们都是东吴在前线带兵统帅,被后人称为大都督的称呼。作为东吴的高级军事将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的军事能力又如何排名呢?这一点在历史中早有答案,按照能力排名应当是周瑜、陆逊、吕蒙、鲁肃。


周瑜,一个完美的军事统帅;

历史上周瑜完全不同于《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实际上周瑜心胸非常宽广,而且为人谦虚,《三国志》中记载,其“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而程普后来被周瑜的行动感化,他后来对人说:“与周公瑾交,若饮美酒,不觉自醉。”,这足以见得周瑜的人格魅力十分强大。


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显身手,在分析局势时,他对孙权说:“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得出曹操必败的结论。



在正式开打后,周瑜又利用黄盖的苦肉计,一举打败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周瑜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都是以为顶级的人才,他提前预见刘备必定“不居人下”的性格,也准备攻打益州,力主为东吴开拓疆土,可惜未及进行就去世了。

周瑜在军事统帅上是一位完美的人,他深谙谋略,又有战略谋划,同时积极听从将领的建议,实属四大都督之首。



陆逊,出将入相的全才;

《三国志》中只有两位臣子单独列传,即为诸葛亮与陆逊,陆逊能有这样的地位,主要得益于他彪悍的人生。

陆逊是一位战略大师,也是一位战术大师,他的最精彩表现当属于夷陵之战。此战陆逊对付刘备采取了以静制动的策略,而这种策略就是坚守不出,因为当时刘备作为远征部队,他的粮草供给困难,长期的消耗必定会漏出破绽,这是从战略方面的考虑。



陆逊在与刘备对峙的过程中,也并非盲目的据守,而是完全看穿了刘备的计谋。当刘备上门挑战的时候,当时手下的将领都想出战,但是陆逊却说:“此必有谲,且观之。”,结果正如陆逊所余料的,刘备已经做好了埋伏,现在看到陆逊不上钩,刘备又佯装撤退,然后伏击陆逊,结果也被陆逊看穿,陆逊对部下说:“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从陆逊与刘备的两次较量来看,刘备的计谋都被陆逊看穿了,刘备却在此时漏出了破绽,连营700里。这就是陆逊等待已久的机会,陆逊命令部队全面出击,火烧连营,最终取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



陆逊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率领部队追击一段后,见好就收。因为他明白,自己如果进攻蜀汉,部队的战线就会拉长,这时候北方的魏国若南下,那么东吴更危险。事实也如陆逊所余料,曹魏果然大举南下,但是陆逊早已经准备好,最终打败曹魏。

从陆逊的情况看,他是一位战略、战术高手,他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质高尚,最后他出将入相,位极人臣,都显示了陆逊强大的存在。但是陆逊在进攻战态度则表现的较为保守,石亭一战朱桓曾劝说用他的部队断路,使得曹休自动投降,就可乘胜长驱直入,进而攻取寿春,割据准南。但陆逊认为不可,结果没有实行。

这就是陆逊在战争中的弱点,也是排在周瑜之后的原因,孙权把他比做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与“王佐之资”的周瑜相提并论。


吕蒙,战术大家,实战能力派;

吕蒙是一位战术大家,他在战略方面的规划相对少一些,但是他的实战确实非常强。当年赤壁之战之后,周瑜与曹仁相据于南郡,当周瑜分兵甘宁进攻夷陵时,曹仁派遣部队去围攻甘宁,周瑜准备去解救甘宁,吕蒙建议周瑜说:“留凌公绩,蒙与君行,解围释急,势亦不久,蒙保公绩能十日守也。同时分遣三百人柴断险道,贼走可得其马。”


周瑜听从吕蒙的建议,果然很轻松的就夺下了南郡。你们的战术水平当然还不止在于此,当年吕蒙与鲁肃论及如何防备关羽时,鲁肃并无良策,但是吕蒙一下子提出了五条策略,让鲁肃大吃一惊,立马与吕蒙结拜。

偷袭荆州是吕蒙的一场大戏,这里他首先是装病麻痹关羽,然后是鼓励关羽与曹仁决战,最后在关羽精疲力尽的时候,率领部队偷袭关羽的后方,一举将关羽的根基摧毁,并擒杀关羽,夺回荆州。


纵观吕蒙的作战特点,他是一位从实战中成长高级将领,更能注重战术的谋划,而孙权对他的评价也是:“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故而在孙权严重,吕蒙比周瑜差,但是比鲁肃强。


鲁肃,战略规划大师;

鲁肃是一位与吕蒙完全不同类型的军事将领,鲁肃是一位战略高手,东吴版的“三分天下”就是出自他之手。

鲁肃第一次见到孙权就告诉了孙权帝王之业的建议蓝图:“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这就成为了孙权也可以说是东吴以后的发展规划,此后的东吴就是在鲁肃的战略方针下前线、壮大,也是因为此鲁肃力促“孙刘联合”。但是鲁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他的实战经验不足。

周瑜打了赤壁之战 ,鲁肃有合肥之战,吕蒙有奇袭荆州,陆逊有夷陵之战。四战中只有鲁肃主导进行的合肥之战失败,这就是鲁肃军事实战能力不强的体现,所以孙权说吕蒙比鲁肃高明,也不无道理。



总体而言东吴的四大都督都是顶尖人才,而关于他们实力的排名,实际上孙权早有定论。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的时候说:“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 邈焉难继,君今继之。”也就是说周瑜是最厉害的一位,你(陆逊)可以和他相提并论,但孙权此种说法明显是心中默许周瑜强。


孙权谈到吕蒙与鲁肃的时候,他说:“(吕蒙)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 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可见在孙权心中,吕蒙弱于周瑜,强于鲁肃。

《三国志》作者陈寿也认可孙权的说法,“孙权之 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故而东吴的四大都督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周瑜、陆逊、吕蒙、鲁肃。

9

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这四个都督除了周瑜是孙策任命的外,其他三个都是孙权任命的大都督。周瑜做大都督历经二主,其实力是四个都督中文韬武略俱全的一个,周瑜辅佐孙策时期就立下了大功,协助孙策打下了东吴半壁江山,统一了南方,奠定了东吴三分天下的基础。其能力是四人中最强的!

四人中实力第二的应该是陆逊,陆逊所取得的战绩就是夷陵之战,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三次战役之一,本次战争又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为数不多的!面对刘备大军的入侵,鲁肃镇定自若,在虢亭使用火攻取得了巨大胜利,挽救了东吴的危机。只可惜陆逊这样的人才,解除蜀国对东吴的危机后就香消玉殒了。

实力第三的应该是鲁肃,鲁肃在开疆拓土、重大战争上虽然没有立下大功,但是他联蜀抗曹的理论与诸葛亮不谋而合,他的战略眼光是其他三人都无法比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在他做东吴大都督的时候,吴蜀两国相安无事,和平往来,这才是大智若愚。

最差的应该是吕蒙,吕蒙谋略不足,勇武有余。鲁肃死后,东吴无人可用,只得启用吕蒙。吕蒙的最大功劳是夺回荆州,杀了关羽,后遭到蜀国大举入侵,因此给东吴造成严重的国力损耗。

以上排名仅个人观点。

10

车吴四大都督谁最厉害,谁最差,四大都督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逊最厉害,吕蒙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