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什么《三体》的读者大多讨厌为人类做了不少贡献的程心,而不是很讨厌始作俑者的叶文洁?

为什么《三体》的读者大多讨厌为人类做了不少贡献的程心,而不是很讨厌始作俑者的叶文洁?

2020-11-01 15:31阅读(61)

为什么《三体》的读者大多讨厌为人类做了不少贡献的程心,而不是很讨厌始作俑者的叶文洁?:昨天刚回答了个《程心这种人为什么被讨厌?》,算是对今天这道题的前

1

昨天刚回答了个《程心这种人为什么被讨厌?》,算是对今天这道题的前半部分的回答吧。接下来再说说叶文洁为什么没那么讨厌。

先要说明一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并不是每个人都讨厌程心而不讨厌叶文洁的。诚如题主所言,程心还真的是实心实意为人类做贡献,虽然结果不敢恭维,那也叫好心办坏事,不是有意的,而叶文洁呢,是真的故意引进外星人来侵略地球的,或者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人类叛徒、地球“球奸”。所以,肯定也有一些读者从她们做事的出发点和结果考虑,认为程心没有大过,而叶文洁确实可恶的。

就我个人而言,这两个人物的所作所为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从结果来看都是难以原谅的。如果一定要说哪一个更“讨厌”一些,我觉得还是程心。理由如下:

1.叶文洁遭受了人生中巨大的苦难,出于感情的互通,人们会觉得她的报复性行为情有可原,容易理解。相比之下,程心的很多行为是没有必要的,她高调而主动的姿态就显得缺乏动机,给人以虚伪做作的感觉。

叶文洁不幸在人生最出彩的年华,碰到一个最疯狂的年代,经历了许多在正常年代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她十几岁的妹妹为了一个所谓的信仰死于两派“战斗”,她亲眼目睹父亲被四名同样十来岁的中学生活活打死,母亲为了苟活而与父亲划清界限,好好的家庭支离破碎……家破人亡后,本应在大学里从事科学研究的叶文洁被下放到大兴安岭的林场伐木,在这里她又亲身经历了好心帮人却遭致背叛和出卖、在狱中还被迫在出卖良心和丧失生命中进行二选一的选择……

那个疯狂的年代,许多人的心灵都被扭曲了,人性之恶被激发出来,做出的事情疯狂而残忍。叶文洁就因为始终不肯同流合污而遭受诸多无辜的苦难,她有错吗?一点都没有。在她向太空发射出呼唤外星文明的信号之前,她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受害者。经历了那么多那么大的苦难,任何人活下来都会像叶文洁一样变得心灰意冷,心中不复存有任何温情。

这一点,人们很容易理解。所以,虽然叶文洁主动引来三体人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对全人类的报复,但由于她的苦难实在太重了,这种报复还是显得情有可原。毕竟,要求一个在人生中遭受了那么多残酷折磨和背叛的人依然“以德报怨”,似乎是有违人性的圣人要求。叶文洁不是圣人,是凡人,就像防卫过当也还是防卫,虽然该负的罪责不能推卸,但除此之外人们也难以指责她什么了。

而程心呢,明明也不是圣人,是凡人,却偏偏老是要摆出一副拯救苍生的圣母姿态。虽然她这么做的心理基础也很容易理解,因为成长过程中太顺遂,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自然和叶文洁相左,觉得世界很美好,自己有保护世界和人类的责任。但问题是这种责任不是平常人能负担的,程心事实上就有心无力一再搞砸,偏偏她一再搞砸还要一再坚持,明明是凡人之姿,姿态上却有意无意以圣人自居,自然就会有一种用力表演的矫揉造作感,惹人生厌。

总之,叶文洁报复人类是很“坏”,但她给人以真实的感觉,容易让人有同理心。而程心保护这保护那的是很“好”,但总有点像虚伪的表演,容易让人有疏离感。

2.叶文洁理性且清醒,罪行虽重,但动机掷地有声,对人性的拷问有理有据,让人无言以对。相比之下,程心稀里糊涂,打着维护人性的旗号一再酿成大错,就会给人一种成人强装小可爱的厌恶感。

叶文洁是因为遭遇了太多残酷的事情才对人性失望的,而且她以自己科学家的冷静理性的思维对这种失望背后的逻辑进行了剖析,才会得出已经无法靠人类自身的力量进行拯救、必须依靠外力介入的结论,这是她在得到三体监听员的警告后依然义无反顾按下按钮的真正原因,也是她受邀加入ETO担任统帅的原因——说白了,叶文洁的行为固然是引狼入室,但动机还是为了拯救或者说净化她认为已经被扭曲的人类社会。

这有点类似于极端的宗教思想,为了某个看似崇高的目标而采取“必要”的手段。事实上还是有很多人认同这种观点的,要不然ETO组织就不会那么强大,而且吸纳的还基本上都是人类社会的精英。

所以,叶文洁的行为固然是反人性,但只要一句“人性那么恶劣,凭什么不能反”,就足够让人无言以对。诚然,作为地球人类,我们天然的感情以及所接受的主流教育都告诉我们,人性纵有再多缺点,也不能去破坏和摧毁,那不就是反自己吗?所以,不管怎样都要爱护人性,保护人性,这是无须理由的真理和信仰——程心接受的就是这种大部分人普遍接受的信仰。

(网友心目中的程心)

但叶文洁是科学家,科学的特点本来就是打破一切无理由的设定,质疑一切,剖析一切,要不然哪来那么多“疯狂科学家”呢?而人们一边谴责疯狂科学家会毁坏人类文明,一边却也依赖和享受着科学带来的点点滴滴。这种矛盾一直都存在,理性的人即使站队也是有理由的,比如叶文洁。而不够理性的人站队纯粹出于“感情”和“信仰”,有点像没长大的孩子,说纯真也可以,说愚蠢也可以。程心就是这样。

人们对于成年人,对于每个人基于各自的身份背景所应有的表现还是有所期待的。叶文洁充其量就是那种“疯狂的科学家”,令人害怕但还是能够理解。程心名义上也是高知分子,行事风格却像天真小女孩,不出错也便罢了,还一遍遍出错,当然就会让人有强行卖萌、一把年纪装可爱的违和感和不适感。

3.叶文洁并非天生冷血,她的无情建立在心灵受伤的基础上,而且后来她还是尽力弥补过失,并且几乎通过罗辑完全成功。而程心的善良建立在自恋的基础上,她沉浸在自己的人设中执迷不悟,拒绝进步,最后也因此导致一切无可挽回。

如上所述,叶文洁并非天生冷漠无情,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她自身所遭遇的巨大苦难和不公。这样的背景很容易招致人们的同情,人们会觉得叶文洁固然够狠,但被她所伤的人类也算不上无辜。

况且,叶文洁并非一直黑化到底。只要自身境遇有所好转,能够感受到哪怕是一丝丝的人间温情,叶文洁还是愿意挽救人类的。尽管发出了那条邀请外星人来地球的信息,但她并没有从此换上一副“地球人,你们就等死吧”的甩手姿态。事实上终其一生,叶文洁都在尝试救赎,救赎世人,也救赎自己。

(网友心目中的老年叶文洁)

引进外星文明,本来就是救赎世人的举动,至少在ETO拯救派成员看来是这样的。而叶文洁虽然是因为自身被“人类”伤害才做出这种极端举动,过后她还是试图和“人类”和解。在林场脚下的小村子生下杨冬后,叶文洁体会到了村民们对她的善意和照顾,就因为这一点暖意,她冰封的心一度复苏,才会做出回城后主动和母亲恢复联系,甚至主动联系那四个打死父亲的中学生的举动。在她的心里,只要听到她们一声道歉,她就打算把过去的事情翻篇,不再追究了。

然而,自私的母亲害怕叶文洁的出现影响自己重组家庭后的生活,通过第二任丈夫之口拒绝了叶文洁相互走动的愿望。那四个已经成人的中学生也以自己也是时代的受害者为由拒绝对当年打死叶文洁父亲的事进行道歉和忏悔。人性的丑陋再次赤裸裸地展现在叶文洁面前,让她能怎么办呢?

这一次,叶文洁本来只是想通过一句道歉,救赎他人也救赎自己,结果失败了。错在她吗?不是。所以,书里说,从那以后,叶文洁对自己发出信号的行为再无一丝悔意,也就很可以理解了。

尽管如此,随着对三体人了解的深入,叶文洁最后还是放下了这份报复人类的执念。她在杨冬墓前把黑暗森林法则的推导前提隐晦地传达给罗辑,而后者最终根据她的提示成功悟出黑森法则,建立威慑,争取了几十年和三体人对等相持的美好时光。要不是程心出来打岔,说不定事情可以顺利过渡,由罗辑交棒给维德是可以放心的。如果这样的话,人类本来有希望继续对峙下去,直至超越三体,成功凭实力解除危机。

真要是这样发展了,叶文洁的功劳就非常大。她一手引进三体不假,但也可以一手解决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叶文洁纵有万般不对,也算功过相抵了。读者了解这当中的原委,自然对叶文洁生不起怨恨之心。

反观程心,也有一个“执念”,那就是保护人类。但是她并没有因此下大力气去钻研,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达到这个目的。叶文洁确实偏执,但也没有停止过纠偏,包括对自己的纠偏。而程心看似善良无害,却像鸵鸟一般把头埋在沙里,不肯认真了解真实的世界,总是在别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时候以一副无辜的姿态出来“摘桃子”,还顺带制造新的麻烦让人去收拾。

归根到底,程心就是潜意识里公主病太厉害,自我感觉太良好,沉浸在自我幻想的状态中醒不来。她从未真正付出心力去突破自己的思维盲区,去学习去进步,固步自封却不自知,还一直把握着关键决策权不肯放。心志虽高,能力却有限,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而人们对这种“何不食肉糜”的人物也自然会生厌,这就是为什么程心比叶文洁更不受欢迎的原因了。

参见之前的相关问答:

《为什么<三体>中人类中只有叶文洁真正的想出了“黑暗森林法则”?》

《看过<三体>的人,谁懂叶文洁的那句那他们是什么?他们是历史?》

《程心这种人为什么被讨厌?》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2

接下来的话只代表个人观点,可能不好听,勿怪

如果程心胜利了,还会有人讨厌她吗?

不会。

所以,“结果论”出来了:出去挡子弹的人,挡住了就是英雄,挡不住,让子弹飞过来的人,就是凶手。

可怕。

程心是在阳光下成长的,一心向善,代表着人性当中的善。

叶文洁是在黑暗里求生存的,她代表着人性中的恶。

对叶文洁的谅解,就是对自身“恶”

的谅解。

换句话说,我们都能原谅自己的罪恶。

却原谅不了人性中的善——程心。

就因为结果不随人愿。

可程心的背后是整个人类,她是被选出来的。抛弃上帝视角,抛弃一个读者的身份,现在你是一个选举人。

一个是不走寻常路还企图杀害竞争对手程心的韦德,一个是正直善良充满正义感的程心,你会选谁?

经三体人说出,韦德对三体人的震慑力极高,甚至超越了罗辑。

程心是人类的代表,叶文洁是时代的“产物”。

不要妄图抹去背后每个始作俑者的罪恶——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不要把罪责推给最后落下的那片雪花。

这里哪有什么讨厌和喜欢,需要的是反省和谦虚。

有可能说讨厌程心的人,恰恰是最会选程心的人。想想,《三体》里,地球人都选了程心,而我们,不就是地球人吗。

3

叶文洁和程心就是小盗和大盗的区别,关注三体很久,看大家这么讨厌程心,说实话,吾心甚慰,至少在我们国家,政治正确这个词不是主流,圣母婊倒是人人厌弃。

打个比方,叶文洁是因为过往凄惨的身世对社会绝望,引入了外部的恐怖分子,主流社会都知道这是错的,也会集世界之力去制止、纠正,确实在后续的故事中地球至少有两次完美纠正的机会(广播威慑,光速飞船),所以叶文洁只是点了一把火,而这个火是可以扑灭的,这是小盗。

再说程心,扯了旗就要负责任,不可能没事的时候把你当圣母一样崇拜,有事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最无辜。因为恐怖分子力量太强大,人类当时最好手段就是同归于尽,说起来残酷,政治不正确,但方法恰恰是正确的。程心是个白左,有舆论大势支撑,和平、共同发展占据她脑子里99%的容量。同归于尽?好血腥,人家只是个小女生啊,喵喵喵。于是有了全人类在澳大利亚同类相食。到光速飞船,程心没有吸取教训,为了完美的道德感,扼杀了人类逃离的最后机会,太阳系被画进画里,而她倒是施施然会情人去了。

往大了说说,为什么讨厌程心式的人物,她是个典型的\"大盗\",披着政治正确的外衣,占据道德高地,带领愚民走向死地,如果不是小说不是三体设置的极端场景,这种人物还会获得圣人的称号,吸引无数的白左信徒。杀一人是小盗,杀百人千人也是小盗,真正需要我们警惕的是那种“大盗”,不要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政治正确洗脑了。

4

有一个说法:人最讨厌的对象是自己;


程心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投影,她有爱心正如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同情心,普通人做不到一些极端的事情,维德、罗辑、章北海、丁仪、史强等等出彩的人物都可以算作是精英,他们用自己的思想、行动,包括叶文洁也是,他们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一些事情,不论好坏,甚至是无法分辨好坏的情况,然而程心却不一样,我读书不仔细,只记得她的圣母属性,包括维德对她无条件的信任,包括云天明对她无条件的爱,包括人们对她无条件的信任,甚至智子都要保护她,二相箔攻击下的太阳系还是靠违背她的意愿造出来的光速飞船才得以逃脱。


其实可以理解,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想要拥有她所拥有的一切,而这一切的东西需要的条件太简单了:只要圣母(表达一个态度)就可以了,因此犯下的错误却不需要承担任何后果;我们的现实世界没有三体文明入侵的威胁(这个也是个人臆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无奈,我们努力工作(可能有些是自己以为的努力工作)却得不到期许的回报(可能很多人对自己的期许是很宽容的),我们大多数出身不好没有王思聪的起点,我们更多的是不被认可,绝大多数人连被人骂的资格都没有;


而程心的圣母光环自动拥有了这一切,想一想多像瑞典的环保小公主啊,人们都觉得你不比我强,但你拥有的比我多,这就是人类讨厌程心的原因。


回到第一句话: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把我们的位置放到程心的位置,大概率做出的决定是程心的决定,也许都没有勇气去站到那个位置;人们讨厌的不是程心而是自己。

5

《死神永生》开始的时候,地球人和三体人之间保持着一个微妙的平衡。地球人无法正面抗击三体舰队,三体人也畏惧地球人的同归于尽。这个时候出现了两个执剑人的候选,一个是被读者痛骂的圣母程心,一个是激进主义者托德。最后程心当选了执剑人。结局大家都知道,程心在三体人发起进攻的时候没有按下发射三体坐标的按钮,把地球拖入了毁灭的深渊。接着程心又制止了光速飞船的制造,导致了人类的灭亡。

怎么看,程心都是毁灭地球的罪魁祸首。几乎所有的人都恨她。但是为什么刘慈欣要创造程心这么一个角色呢?

大刘的作品一向以厚重,内涵著称。他的著名作品《流浪地球》《乡村教师》等都深刻挖掘过人性的悲凉与柔软。他笔下的角色感情激烈,行为与三观都是十分符合读者的标准。程心在刘慈欣的笔下出现就显得那么的突兀,不能理解。

刘慈欣十分善于讲述寓言。在《死神永生》的开始和中间都有过寓言故事一般的描写。那么我们不妨剖析一下程心这个人物出现的寓言意义。

在程心与托德角逐执剑人这个位置的时候,程心的立场已经十分的明显。程心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平和温柔,善待每一个人,是一个圣母般的人物。她的对手完全相反,激烈冲动,战争主义者。这就是人类自进化出智慧之后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托德代表的是以人类的本能为基础,确信人性本恶,直面人类的缺点并制约人性黑暗的本能文化。程心代表的则是以圣人为偶像,并以之为模板,崇拜模仿来达到自我救赎的君子文化。

本能文化直面人性,理智分析人类的缺点,并用制度来修补,提倡法制,手段直接。君子文化的人性乐观主义容易得到人心,用道德来规避人性之恶。所以程心当选执剑人是在长期的儒家文化熏陶之下,群众选举的必然结果。

本能文化和君子文化并没有对错之分。只看在不同的时期,哪一种文化更加的合适。

刘慈欣在《三体》中探讨的也是在特定的时期,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普通大众的选择。这种大众投票的选择结果几乎是注定的。在读者的上帝视角看,自然该选择托德的当机立断。而处在那样环境下的民众对激烈的托德是害怕的,忌惮的,则一定会选择程心。最后地球的毁灭并不是程心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大众一起造成的结果。程心和托德的形象都是单薄的,片面的。但是从他们两个折射出的大众人性却是复杂的,丰富的。

在第二次有机会保存人类的时候,托德最后听从了程心的建议,放弃了制造光速飞船。这也间接表明了作者的态度。也许本能文明能够拯救与人类于危难,但是总有一些需要坚守的东西,比如道德,比如爱。

6

因为观众群体近年来审美喜好的转变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复杂度,以及她们在关键情节上不同应对,综合带来的影响吧。


一、观众审美喜好转变:“圣母白莲花”VS“美强惨”


如果给她们俩贴标签,那么程心对应“圣母白莲花”,叶文洁对应“美强惨”

现在说起“圣母白莲花”多是讽刺意味,不过曾经,这也是观众群体的一大喜好


善良、热情、坚持公平正义;

天真、无畏、坚信世界美好。


这些因素天然容易引起人们好感


所以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经常赋予女性角色类似特质。


但好的特质,好的动机,却不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


特别是为了推动剧情,彰显男主的时候。

职场剧里,小白花女主各种不小心导致全团队心血毁于一旦,靠男主救场。

刑侦剧里,小白花女主各种不服输导致被绑架行动计划大乱,靠男主救命。


即使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也有无数人为其开脱免责。


观众对此日渐反感


而“美强惨”则越来越吸引观众。

既有对其悲惨过往的同情怜悯,又有对其强大心灵地位的折服。


叶文洁的过错,会让读者内心深处觉得情有可原。

而程心的过错,“错的不是你,是世界”,会让读者郁闷、憋屈、心塞塞。


感官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二、人物形象


叶文洁的形象,立体丰富,有着时代印记,有着迫不得已,有着爱恨情仇。

丰富而真实,她的动机抉择,也让读者们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共鸣


叶文洁就是要报复人类文明,她的目标清晰,冷静理智,偶有动摇,为人类留下了一丝希望。


程心的形象,有种缥缈的美好神圣,但却给她的爱慕者和世界推向冰冷深渊。

她认为自己是守护者,却扛不起相应的责任,没有自知之明,感动了自己,葬送了世界。


三、关键情节


对于地球文明覆灭的进程而言,

叶文洁是开端是导火索,程心就是致命一击


叶文洁是有意如此,程心却仿佛被敌人牵引。


智子曾对她说,“你的威慑度在百分之十上下波动,像半条爬行的小蚯蚓”,“请代我向罗辑博士表达三体世界的敬意,他是一个强大的威慑者,伟大的战士。”


被敌人都不屑嘲讽,程心在读者这,不自量力、虚荣自我膨胀、将大好局面付之一炬的印象,多多少少都会有的。


四、结论


三体塑造的群像,特别是人类整体的应对变化,很值得深思品读


叶文洁和程心,在某种意义上,不单单是推动剧情的人物,更是人类意识流派的投射


故事精彩,让人刚开始看就眼前一亮。

蕴意丰富,让人细思恐极、背后发凉。


值得每个人都去看一看。


至于更喜欢谁,更讨厌谁?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由此延展出的想法观念,讨论碰撞出的多样差异,引发出的反思和改变,都是宝贵的收获哦。


7

程心这货害得全人类几乎都被二维化了,还能叫“为人类做了不少贡献”?

8

程心在书中给人的形象就是圣母,常常好心办坏事。

现在大部分的人进入社会,慢慢的成熟,他们不相信世上还有这样无私的人,觉得这样好假。

也因为程心没有一次做对,觉得她没有能力,太圣母了,程心的所作所为也助长了这样的想法。

所以大部分人不喜欢程心。

而叶文洁,身世可怜,容易获得同情。

且她的所作所为也只是因自己的经历而想纠正一切,从而借助外来力量。

若是外来力量是正义的,那么她成功了,地球会出现新的变化。

只是不凑巧,外来力量是毁灭性的,但她知道这股力量是毁灭性的后,她也曾后悔,后面更是帮助主角理解黑暗森林法则,从而间接帮助了人类。

而对于普通人来看,叶文洁更加接近自己,有血有肉,敢爱敢恨,更贴近生活。

所以我也不反感叶文洁,我觉得她所做的一切,对于她来说理所当然,更多的我们只能反思,是什么让她走上这一条道路。

当把自己放在她的生活经历中,自己又能做的如何。

9

这个其实是人们内心的映射吧,一个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另一个是不知人间疾苦,圣母心泛滥

叶文洁是始作俑者,一手拉开了后来种种跌宕起伏大事件的大幕,但读者仔细回顾叶文洁的生平,可以说,把事情全部怪罪在她身上是毫无道理的

现在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很多,对于那段特殊时期的动乱大致都有了解,而叶文洁就是那个特殊时期的受害者,从她个人的角度来说,她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她要报复,似乎没错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说过,如果俄罗斯都不存在了,那还要地球干什么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有一个超级大国不顾一切对俄罗斯发动核打击,然后俄罗斯反击,核弹清洗地球 ,人类死亡百分之九十九,接近灭亡,那么,那些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该怨恨谁呢?

是发动核弹清洗地球的俄罗斯,还是率先攻击俄罗斯的某个超级大国

有句话说得好,枪响之后 ,没有赢家

时代洪流席卷了人们,无数个叶文洁被洪水各种拍打,不同的是,叶文洁拥有报复的能力而已

再来说说程心,人们讨厌她,是因为她极度的自私,来看看作者大刘是怎么说的

刘慈欣:写这个人就没想过让读者喜欢,这不是读者会喜欢的人。她其实很自私,但这种自私和普通的自私不一样,因为她自己觉察不到。遵循道德的人其实很自私,因为他们除了道德和良心什么都不管,程心恰恰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她会认为自己很崇高,认为自己不自私,认为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是普世的、正确的。至于遵循它会带来什么后果,她只考虑能不能让自己的良心得到平安。这种人有牺牲精神,能够为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牺牲生命,但这也不能改变他们自私的本质。在小说里,真正做到“大爱无仁”不自私的人,会从人类的整体去考虑,因为牺牲良心是最难的事情,比牺牲生命要难得多。

事实证明大刘塑造的极其成功,基本上读者都很讨厌程心




10

三体虽然说是一部科幻小说,但是从某种角度来看还是一部讲述人性的书

叶文洁是带来三体灾难负绝对责任的人,在其它人看来,这场灾难损害了人类,所以叶文洁是“罪人”,人类因叶文洁的行为无辜遭受这场灾难。但人类真的无辜吗?从叶文洁自身的遭遇来说,大刘已经告诉我们:正是也因为人性中“恶”的一面来推动的。大刘通过“叶文洁事件”把人性“恶”的一面描写得淋漓尽致。

在大多数读者看来,已经潜意识的把自己代入到叶文洁的身上去,把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曾经受到的一些不公平的对待加注于这个角色身上,所以会觉得她不是绝对错误的。

而程心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有点“伪善”的味道,当然这种“伪善”不是她刻意做出来的,只是她太过于理想主义,不想去承认人性有“恶”的一面,简单来说就是逃避现实。正是因为这种过于理想主义化的思想得不到大众的认同,也是因为太过于理想主义化把人类推向了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