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班主任如何应对无理取闹,出言不逊,素质低下的家长?

班主任如何应对无理取闹,出言不逊,素质低下的家长?

2020-10-31 16:07阅读(61)

班主任如何应对无理取闹,出言不逊,素质低下的家长?:我想用我朋友的亲身经历的故事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朋友是一所乡村幼儿园的老师。她向我讲述了发生在她身上

1

我想用我朋友的亲身经历的故事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朋友是一所乡村幼儿园的老师。她向我讲述了发生在她身上的真实故事。


朋友新接了一个中班。发现班上一个叫乐乐的的小男孩脑子挺聪明,就是学习习惯不好。集体活动时,喜欢开小差。自由活动时,也总是喜欢招惹别的孩子,经常有孩子来告状!

晚上放学时,老师便和乐乐奶奶交流,首先老师表扬了乐乐的聪明,接着委婉地指出了孩子的缺点,让她回去多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乐乐奶奶一听立马不高兴了:我的孙子在家里很好的!老师有些尴尬!

后来一次户外活动时,一个孩子骑自行车骑得好好的。乐乐突然从一旁冲出来,那个孩子吓了一跳,车子倒了下来,把乐乐的腿碰青了。

放学后,老师向双方家长讲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乐乐奶奶认为对方家长应该带她孙子去医院。而对方家长则认为:是乐乐先不好的,乐乐责任自负。

双方不欢而散。乐乐奶奶带孩子去了医院。

第二天一早,乐乐奶奶将医药费发票带来,说别的家长不赔,就得老师赔。

老师没办法,打电话给骑车的小孩家长。

那个家长说:我不可能赔医药费,只能买一点吃的表示一下安慰。

后来,乐乐和班里很多孩子都发生了类似的冲突。乐乐的奶奶总是认为自家孙子是对的,别的孩子都是错的。



老师被这样一个蛮不讲理的奶奶缠得身心俱疲。后来遇到诸如此类的事就打电话让乐乐爸妈来。

可是乐乐爸妈总以工作忙为理由,不来幼儿园,任由乐乐奶奶胡搅蛮缠!而且,她还升级:要老师保证她的宝贝孙子不能在幼儿园受伤。

老师也尝试着心平气和地和乐乐奶奶交流,可是这个奶奶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泼妇。跟她压根没法交流!

后来,老师就变得佛系了:集体活动让乐乐坐旁边,要爬就让他在地上爬!只要不影响其他孩子。户外活动,就让他坐在老师旁边或是牵在老师手上。

去年,孩子上小学了。小学老师对于乐乐奶奶的光荣事迹也有所耳闻,现在也是如此对待他!

2

这个问题很尖锐,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感或者不好的情绪,但现实中这样的问题是存在的,而且也不是个例。所以这是个问题,应该放到台面上来说道说道。

1、无论什么身份不重要,但首先大家都是个人

  • 现实告诉我们,无论什么身份,都有无理取闹、出言不逊、素质低下的人,不管家长群体中还是教师群体中,但都是占比较小比例的。他们除了把自己的人生弄得一团糟以外,也能让周围接触过的人对于人本身有新的认识和见解,最重要的是会严重危害到下一代无辜的孩子们。所以无论家长如何,教师不可以把对家长的看法迁移到孩子身上,给孩子们小鞋穿。

  • 既然是人,就一定会分层,那么在每个职业生涯中,也一定会和不同层级的人打交道,会遇到这样糟糕的家长也是概率大小的问题。躲不过,也不能躲。家长的层级低不是现在孩子的老师造成的,所以对于他们老师没有教育的责任,但有教育他们的孩子的责任和与家长沟通的责任。做好自己的本分这是正常人该做的事。

2、这么糟糕的家长的前因后果

也许了解了这些人的成长经历心里会稍微轻松点,很大程度上这样的家长都来源于家族的代际遗传,可以理解为其家庭的家族遗传,包括智力的、情绪的、意志的、思维的等等。在这些生理的、心理的、文化的遗传之下,想要突破是很难的。所以从客观意义上说也不能全怪现在已经成为家长的这代人,需要往上揪一揪。这类家庭出来的人一般生活、工作、婚姻都面临很大的问题,可以说处处都是问题,很难会有幸福、爱、温馨的正面力量的感受和经历。说白了,有些人甚至不知道原来家庭生活还可以如此幸福,人与人之间还可以如此好好说话。现在的言行举止都早已成为习惯和固化的思维。那么由此家庭出来的孩子更是可怜的,似乎从一出生就被活生生剥夺了成为一个幸福小孩的权利。从善的角度看,这样的家长、孩子、家庭是非常可悲的。

3、班主任如何应对

  • 人之所以会无理取闹、出言不逊,一个是因为受教育程度低,从来没有人教过他们应该如何沟通,如何有效解决问题,另一个很重要的是由于生活的持续不如意和繁重压力使人长时间生活在负性事件中累积出来的负面情绪没有合适的出口,只能在生活各处到处发泄。那么老师要通过了解其家庭背景来搞清楚大致属于哪一种,只有知道了成因才能找针对性的沟通方法。
  • 无论多么糟糕的家长,大部分还是希望孩子能够在学校得到老师较多的关注的,也就是说,对于孩子的教育目标双方应该是一致的,只是在某些事情的看法和处理方法上有差异,老师需要向家长真诚地表达清楚立场和想法,需要多理解家长认知层面的局限性,耐心地为其解释,但凡是真心为了孩子好的还是愿意去听的。

  • 老师需要坚定立场,向家长表达可以理解家长焦躁的情绪,但对于其表达的错误方式可以不接受,因为这给孩子亲自做了一个很坏的示范,这样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未来会重复家长现在的生活状况,人际交往会成为很大的障碍,问问家长希望将来孩子面临这样的困境吗?看家长怎么说。同时老师也需要给这样的家长思考的时间,因为这样的家长通常把面子看得比命都重要,所以当时希望能软下来是不可能的,不过对方如果迟疑了一下下就说明还是触动了,后续多关注孩子多主动关心其家庭他们可能会慢慢转变的。


和这样的家长沟通不是说忍忍吧,少搭理就可以了,毕竟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还是希望自己班上的孩子能够成长得更好的,也就少不了有很多需要和家长沟通的机会,躲是躲不掉的,不如去面对,用自己的专业,对于孩子的爱心和未来美好的祝愿来争取其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愿您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幸福一生!

欢迎点击关注【旮旯里的神仙洞】,专注个体成长研究,更多原创作品等您阅!


3

谢谢邀请。

我是个班主任年龄等于教龄的人,我确实在工作过程中确实遇到过无理取闹的家长,但真的不多,绝大多数的家长还是讲道理的。我只能说一下我的做法。

很多人都认为,遇到无理取闹的家长,只能是退而求其次,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嘛!但如果你真的遇到了“无理取闹”的家长,那么你退一步就不定一定是“海阔天空”,很可能是“万丈深渊”。因为既然这位家长是无理取闹,很可能你退了一步,他就会进两三步,甚至是你永远不可能让他满意。所以,当我遇到无理取闹的家长,我会强硬的据理力争。也就是说,我占理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比他强势一点。当然了,这还要取决于你没有在惩戒学生上面严重犯错误的情况下。

综上所述。如果某位家长的特点是“无理取闹”,那么你退一步不一定能够令这位家长满意,甚至是你退好几步都不能令这位家长满意。所以呢,我建议你强势一点,据理力争。

个人观点,谨慎采用。期待你的认可和关注!

4

不知道哪里出了错,医患关系紧张罢了,家校关系也有了问题,越来越让老师有所顾忌,不敢管理学生了。

前几天,某校某班,一个学生因为不守纪律,不认真学习,被班主任批评,学生不服,公开顶撞老师。班主任一怒之下,把他撵出教室,让他在走廊里站着。家长得知后,大发雷霆,认为班主任体罚了自己的孩子,就来学校闹事。

家长闹事的方式,首先在家长群里历数班主任老师的“罪状”,鼓动其他家长一起到学校找班主任“理论”。群里无人响应,家长又立刻联系校领导,要求取消班主任的职务。校领导没答应,家长夫妻俩一怒之下杀到学校,先找班主任吵架,被政教处劝阻,接着又在政教处吵闹。好在家长都是公务人员,没有采取更激烈的方式。吵闹只是显示自己声音高言语辣而已,等他们吵累了,校领导和他们辩论,由于本不占什么理,家长很快败下阵来。班主任是年轻老师,受此惊吓,暗自垂泪伤神,束手束脚,不知道该怎么管理班级,也向学校提出辞去班主任一职。

此事一出,众言纷纷,道出许多“更胜一筹”的“校闹”来,其中不少分明就是无理取闹。现在学校不愿意把事情闹大,怕有影响,往往采取妥协做法,导致老师很“受伤”,而教育部门面对家校冲突,也常常是“关起门来打自己孩子”。如果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可以找出学校和老师的许多“不是”,可是按照《教育法》,似乎老师又很有理。但现实中,老师们找不到依靠,没有底气,放不开手脚管理,处于被动地步。

题中所说的“无理取闹,出言不逊,素质低下的家长”,一定是社会上横行惯了的人,凡事都得占上风,别人全得让着他。和他们讲道理,是“秀才遇上兵”,你若不让步,事情就没完。仅仅以“班主任”的身份去应付,根本没有招架之力。如果能以学校之力出面,运用法律保护,或许还有胜算,就是不知道一旦发生冲突,学校会不会保护自己的老师。

有件事印象深刻:有位高中学生不守纪律,家长也无奈,就和班主任私下商量,用“罚款”办法惩治学生,每有错误,就交罚款,然后班主任再悄悄地把钱交还家长。可学生根本不在乎这个,错误越来越严重,最后要被学校劝退。家长着急了,为要挟学校,就举报班主任“经济制裁”。这下班主任跳进黄河也说不清楚,因为罚学生的钱,是他在班上公开的,而还家长的钱,则是双方暗中进行的。最后结果,当然是学生被劝退,老师被处罚。

所以,最明智的做法,老师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要知道“法不容情”,不论你怎样想教育好学生,千万不要和家长有什么“私下协议”,也不要越雷池半步,做出格的事情,不然,一旦上纲上线,因你有错在先,很容易“吃亏”。要严守教师的行为法则,坚守教师的道德底线。面对家长的“闹事”能解释解释,能劝解劝解,没能力解决的,就交由学校去处理。自己不要一时莽撞,去和家长硬碰硬,比高低。

不惹事才能不怕事!

5

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家长除了不予理会,还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去年春节我在班级群里发了一个红包应个景,很多抢了红包的家长都乐呵呵地说了谢谢,钱不多但也是图个高兴和热闹。可后来有一个家长突然发了信息在群里说老师居然好意思发那么小的红包,为了抢这个红包他还不小心把手机弄掉到地上摔坏了屏幕,抢到的钱还不够修手机的零头,然后还骂了一句脏话。我一时间愣住了,确实不知道该作何反应了。还好班群里有其他家长看不过眼就直接说了他,他看到那么多人都在怼他,就再也没出声。完了还有很多家长来安慰我,让我不要理会这种人。对待这种人其实还真的不用理会,跟他互骂也有损自己的形象,直接忽视他才是最好的反击方式。

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这两天发生的事情:

某小学一年级的班群里炸锅了,就因为一个女家长经常在群里询问老师孩子的作业有哪些,另一位男家长看不过眼就出来怼她,认为孩子才一年级还没适应呢,她总是在群里问老师有什么作业,不就是提醒老师要布置作业吗?[捂脸]言语间有些过激,女家长也不是个善茬,立即语音脏话回骂。男家长也不甘示弱,立即语音回骂,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骂,顿时群里热闹非凡。

家长的互怼,老师也表示很无奈,班级群是方便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地方,如今却成为了家长宣泄个人情绪的场所。

对此,你有何看法呢?欢迎留言。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d696000b2bac61808646\

6

老师如何应对出言不逊,无理取闹,素质低下的家长?

第一,做好自己的本分,不卑不亢。

老师本来就是教书育人的,在学校教会孩子相应的学科知识和做人道理,但是对于他们的家长,我们不负有责任。

老师为人谦和,做事情有理有据,对大学生不偏不倚。

对待学生家长也应该不卑不亢,不要因为对方是家长而委曲求全。

因为作为一名老师,实在是不需要这样,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也不允许任何人随便侮辱。

第二,不要过分与家长斤斤计较。

有些家长素质低,或者是没有文化,所以对于老师的一些方针不太了解,有的时候会对老师产生误会。

有的家长过分尖酸刻薄,而且一再强调老师必须要围绕他家孩子转,态度强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这种家长,老师最好不要多加搭理,只要把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反映给领导,剩下的就听领导的指令做事。

教育行业的人面对的不单只是熊孩子,有的时候是熊家长,所以其实大部分学校领导也见怪不怪。

学校领导对于这种无理取闹的人,自有自己一套做人做事的方法。

第三,不要与学生家长硬碰硬。

作为一个公职人员,或者在编人员,有的时候一些无理取闹的家长总是会抓住一些所谓的证据,进而去举报。

动不动就说去学校领导还有教育局举报老师,这种家长其实也是愚蠢的人。

在学校闹开了,家长名声传扬开来,还有哪个老师敢和你家孩子沟通?大家都是人,大家都怕摊上事儿惹上这种无赖

7

对付难缠家长,第一要诀是知“退”。

退才能避其锋芒,缓解矛盾;

退才能保全自己,伺机反击;

退才能反思问题,寻找突破。

只知进不知退,一味蛮干,急躁冒进,往往问题不能够解决,老师和家长都很受伤。

1、退首先是一种风度。

这种风度就是理解和宽容,不计较家长的语气和态度。

上学期初一年级家长会,有个别家长说话语气生硬、言辞苛刻,让人很不舒服。

但我没有生气,也没有指责家长,因为我理解她是为孩子成绩不理想而着急。会后,我心平气和地与她谈了两小时。分别时,她对我的工作非常满意,并从内心深处表达了真诚感谢。

所以,面对难缠的家长,我的体会是不要把他们气急败坏时的语言当回事,教师的冷静、宽容和大度,往往能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的不妥,使后面的问题很好处理。

2、退其次是一种反思。

家长难缠,其实很多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对此,我们要深刻反思。

如有的班主任盛气凌人:“通知你那么长时间了,怎么才到啊?”

有的把学生错误迁怒于家长:“这就是你的孩子,怎么教育的,一点教养都没有!”

有的处理问题简单粗暴:“把学生领回去吧,别再来了!”等等。

这样不恰当的言行往往会引起家长对班主任、对学校的反感和抵触,甚至不再配合班主任和学校工作。

3、退还是一种思维方式。

女儿上一年级了,我也摇身一变成了“家长”,亲身的经历解开了我曾经的“迷惑不解”。

以前看到学生作业本上家长那潦草的签名时,总是埋怨家长不负责任;而今,当我守在家人的病床前、拿过孩子递给的作业本,没做任何检查就签上潦草的姓名时,才发现做家长其实也不容易。

以前让家长给孩子听写单词,可课堂检查却仍错误百出时我总怒发冲冠;而今,当女儿问爸爸单词却被告知错误读音时,旁听的我才恍然大悟……

有些家长的“难缠”不正是从老师主观化的指责开始的吗?

从此,我学会了从家长角度去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结果,很多难缠家长不但不再“难缠”,还成了我教育学生的同事和朋友。

4、退更是一种修养。

很多老师遇到难缠家长,自己就乱了方寸,不是针锋相对,就是消极躲避。

其实,这都不是应对难缠家长的妙诀。

应对难缠家长,最好的办法是用我们教师的修养去打动他们,影响他们。

我们要通过修炼自己的言行,用知识分子应有的气度和胸怀来去影响家长,用我们足够的耐心、谦和的细心去感动家长,不因学生的过错而迁怒、责备家长,对其充分尊重,我相信“难缠”家长会变得越来越少。

8

可以和家长约架,让校长、家委会、学生代表见证??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