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什么我每次蒸馒头总是没弹性?也就是正常用酵母发面的啊,还有什么窍门吗?

为什么我每次蒸馒头总是没弹性?也就是正常用酵母发面的啊,还有什么窍门吗?

2020-10-30 02:44阅读(69)

为什么我每次蒸馒头总是没弹性?也就是正常用酵母发面的啊,还有什么窍门吗?:以前我蒸馒头也是常常遇到这个问题,后来我慢慢的总结,知道了如何把馒头蒸好。第

1

以前我蒸馒头也是常常遇到这个问题,后来我慢慢的总结,知道了如何把馒头蒸好。

第一酵母粉的量要合适

一般要酵母和面粉的比例为1:10,冬季气温低时,可以加2-3克,夏季可以适当少些。酵母粉的量不能过多,有些人怕面粉发酵不起来,就多放酵母粉,其实这是不对的,酵母放太多容易引起发酵过度,面粉里产生的气泡过多,使面筋支撑不住,这样的蒸的馒头自然也就没有弹性了,而且表面还不光滑,有气泡。

第二发酵好的面要揉搓到位

所谓的揉搓到位,并不是让你用力的使劲揉,揉面是有技巧的,把面团的边缘稍微往中间拉,手掌的鱼际不能使劲往下按,要稍微用力,类似用手捏的状态,实在不会揉,你就用擀面杖擀,或者把面搓长了,换个方向再搓长,只要不让它使劲折回来就行。你用力把面往回折,使劲往下按,会把刚刚形成的面筋折断,这样的面没有面筋自然也就没有弹性,而且使面表面有裂痕,一点都不光滑,这样的馒头不但好吃还难看死了。

第三蒸的时候的火的大小控制

过去生活条件不好,家家用煤炉做饭,从来没见谁家的馒头蒸不好,我记得小时候我妈蒸出的馒头又白又大,表面光滑,放在嘴里吃有嚼劲,越嚼越甜。现在我们的条件好了,很多人反倒不会蒸馒头了,为什么?我们现在家里都用煤气,煤气的的火力比煤炉大N多倍,蒸馒头只要几分钟就开锅了,没给面一个足够的时间来发酵;火力过大,加上现在用的锅密封性都好,多数是不锈钢锅,使蒸汽在锅盖的内表面形成水滴,水滴变大,滴落在馒头上,面还没发酵就给烫熟了,这样蒸出的馒头一定是“死面的”。

第四蒸好了以后几分钟后再出锅

我们蒸馒头的容器密封性好,里面的温度和压力和外界都不一样,蒸好里立刻开锅盖,会导致因内外的温差和压力差让馒头回缩,这样的馒头自然也是没有弹性的,解决的方法是要等一会儿,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别着急,等晾凉了再打开。

这些是我这些年蒸馒头慢慢总结出来的经验,希望对你能有帮助,如果有遗漏的地方或你有更好的经验欢迎在评论去留言,感谢收看!

2

我也是正常用酵母发面的,为什么每次蒸馒头总是没弹性呢?其实这种情况很常见,蒸出来的馒头没弹性,很硬,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发酵不足引起的,让面团没法膨胀导致的。很多人没有进行二次发酵,并且面也没有揉好。


馒头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都会经常食用,特别是北方人家家户户都会蒸馒头吃,但是,真正能蒸出好吃的馒头,还是有很多技巧的。下面我详细分享下蒸馒头过程及注意事项

一、和面

1、面粉选择

蒸馒头的面粉需要用高筋面粉,高筋面粉里面蛋白质含量丰富,面筋网络较多较好,做出来的馒头会更筋道,更暄软,馒头里面气孔会更多,吃着更好吃。


2、水温选择

和面的水也很有讲究,“夏季凉水和面,冬季温水和面”夏天温度高,用凉水和面即可;冬季温度较低,用30度左右的温水和面更佳,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出面的筋性,并且更容易发酵。


3、和面技巧

和面采用三加水法,做到三光(盆光、手光、面光),就是水不要一次性倒入,分三次加入,并且边加边搅拌,这样和面能使面粉中的淀粉与蛋白质,与水有更密切的混合,利于面团的发酵,蒸出来的馒头也更有嚼劲。

二、饧面

上面面团揉至光滑面团后,这一步就是饧面了,饧面的关键就是环境温度,酵母发酵的效率取决于温度,温度高发酵快,温度低发酵慢,一般30度左右温度是酵母最喜欢的温度,这个温度,酵母活性更强,繁殖更快,这个温度下,大约80分钟左右即可饧好,就是面团发酵至两倍大。


也可以头天晚上和面,放冰箱,低温情况下,发酵时间会更长,刚好第二天发酵好,就可以蒸馒头了。所以这个发酵时间可以自由控制,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面团发酵至两倍大,里面出现蜂窝状,就算发酵好了。

三、制作馒头胚

面饧好后,面团变大,这时候我们要继续揉20分钟,进行排气,因为在发酵时,面团里面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这时候一定要揉透,一般至少要揉10分钟以上,像我家一般都是揉 20分钟左右。


这一步非常非常的关键,很多人说面发好了,但做出来还是奶硬,其实就是这一步揉面揉的时间短,没有把面充分揉透,只有揉透了,馒头才更蓬松,暄软,并且馒头还白。


一直把面揉到,用刀切开面看切面,没有气孔了,就可以了。然后切出小面剂,再揉圆,做成馒头模型,做成馒头胚之后,可以直接用湿布盖起来,也可以直接放入锅内。

四、二次饧面

上面馒头胚制作好后,这时可以把馒头放入锅中,继续饧发15分钟,饧发后馒头会明显变大,并且变轻,这就是二次饧面,非常重要。


五、开火蒸

这一步就是开火蒸,慢慢加热,大火蒸30分钟,时间到后,火可以停掉,不要开盖,继续焖5分钟,这样做,一方面以防热馒头受热胀冷缩影响,馒头回缩;另一方面可以让馒头更蓬松,有嚼劲,更好吃。

需注意的重点(非常重要)

1、第一次饧面,一定要把面饧好,饧发至两倍大,出现大师蜂窝状。


2、第一次饧面后,接下来就是第二次揉面,揉20分钟,把面揉透。


3、做出馒头模型后,放入锅内,继续饧发15分钟,让馒头变大变轻。


4、馒头蒸熟后,关火但不开盖,继续焖5分钟再出锅。

3

馒头这个名字相传最初叫做“蛮头”,是诸葛亮征伐孟获的时候发明的,用来代替头颅祭祀泸水(金沙江)。不过那个时候的馒头还是带馅的,后来才慢慢有了馒头和包子的分别。现在馒头最大的卖点就是其暄软蓬松、弹性十足的口感,那么这次我们就来解答一下这个关于馒头弹性的问题。

本期问题:为什么用酵母发面蒸馒头总是没弹性?有什么窍门吗?

馒头没弹性的常见情况有两大类:其一是馒头紧缩瓷实没弹性,其二是馒头松散没弹性。不同情况的没弹性是由不同原因导致的,想要对症解决问题也就有不同的窍门,下面我们就一步步来分析、解答这个问题。

馒头的弹性是怎么来的?有哪些密切相关的因素?

做馒头的流程大家都是知道的,添水和面、静置发酵、上锅蒸制等步骤都算不上有什么难度,但是其中一些细节还是需要注意的,否则的话就可能会导致馒头失去弹性。馒头的弹性来源于其内部好像海绵一样的密集储气结构,而这就涉及到馒头的发酵膨胀原理了

馒头膨胀的原理:简单的说就是面团中的酵母菌等微生物,通过分解馒头的营养物质、增殖自身。在这个微生物自我增殖的过程中,它们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就会把馒头像吹气球一样给鼓胀起来。但是光膨胀起来了还不行,馒头毕竟不是真正的气球,它内部需要有足够的支撑力才能在膨胀之后保持形状 ,这个支撑力的来源就是面团本身蛋白质(谷蛋白、醇溶蛋白)。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关于“馒头弹性”的两个关键点:

  1. 酵母要产生足够的气体,以此来让馒头有弹性
  2. 面团要有足够的筋性,以此来保留馒头的弹性

与这两个关键点直接相关联的就是发酵过程和揉面过程,所以导致馒头失去弹性的关键,也就发酵步骤的错误和揉面步骤的错误,下面我们分开阐述一下。

酵母的错误使用,导致馒头失去弹性

酵母菌是发酵效果的根源,如果酵母失活了的话,那么面团的发酵几乎就一定会失败,从而导致馒头蒸出来没有弹性。

⑴溶解酵母的水温不对:

酵母这种微生物喜欢温暖的环境,所以很多朋友都知道可以用温水来溶解激活酵母,让发酵速度更快。但是酵母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在20到30度之间,当温度在0度以下40度以上的时候,酵母都会被明显抑制。而温度超过55度低于0度的时候,酵母菌就会被大量杀死、失去活性,所以如果用于溶解酵母的水温比较高,那么就会导致酵母失去活性,从而导致发酵失败,蒸出来的馒头没有弹性。

解决办法:现在的很多酵母其实都不用刻意去溶解了,直接在面粉里拌匀就行。但是如果想要用温水激活酵母、稍微加快发酵速度,那么水温就以人的体温为准即可,手指试水感觉不到明显的温度差别就足够了。

⑵添加物抑制了酵母:

蒸馒头其实只要水、面粉和酵母就足够了,但确实有一些物质能够改变馒头的某些特性,或者是加快发酵、增强效果。比如盐能让面团更有弹性、糖可以让发酵速度明显增快。但是如果盐和糖的用量太多,或者是直接跟酵母先接触、溶解在一起,那么可能会适得其反。浓度较高的盐和糖会让渗透压增高,从而让酵母菌快速失去自身水分而被灭活,同样会导致发酵失败,让馒头失去弹性。

解决办法:一般情况下蒸馒头是不会用到盐的,如果想要筋性更好的话,可以选择蛋白质更高一些的面粉,这样比较保险。而糖的添加一般控制在不多于酵母的情况下,也就是面粉量的1%左右即可,最多不要超过5%。如果想要做出特别香甜的面食,那么可以选择比较耐高糖的酵母来制作,避免发酵失败。

⑶酵母保存不当:

酵母一般都是干燥、密封保存的,如果包装破损,或者使用一次之后剩下的没有保存好,一旦接触到水分、较高室温它就会开始恢复活性。但是这种活性会随着酵母菌接触到的营养物质被耗尽而慢慢消失,随后酵母也就失效了。

解决办法:家庭使用的时候建议还是选择5克装那种最小包装的酵母,一次性就可以用完,就算用不完舍弃了也不算浪费。如果觉得大包装的比较划算的话,开封之后没有用完的话就要注意保存的环境,干酵母需要密封好保存在干燥或者低温的环境下;鲜酵母最好是保存在0到4度之间的环境当中,如果低于0度或者高于6度以上,鲜活酵母菌就会被长时间的低温灭活,或者慢慢的失去活性。

检查酵母活性的方法:将酵母溶解在一小碗温水里,如果几分钟之后水面浮起一层泡沫,那么就说明酵母还都有活性。泡沫出现的越快、越稠密,基本上就代表酵母的活性越好。

2、面团的筋性异常,导致馒头失去弹性

“面筋(醇溶蛋白、谷蛋白)”这个词被用来形象的形容面食那种弹性、筋道的口感,在馒头被发酵产生气体的时候,其中的面筋就会形成一个个的储气结构,让馒头能够像气球一样膨胀。一般来讲面团筋性越强、弹性就越好,但是与此同时制作出来的面食也会偏韧、硬,所以制作馒头我们一般使用的是筋性恰到好处的中筋面粉(普通面粉),但是也有一些错误操作会让面团的筋性异常,导致蒸出来的馒头失去弹性。

⑴判断失误导致发酵过度

面团的发酵过程就是一个内部产生气体的过程,但是如果这个发酵进行的过头了,面团内部的面筋组织就失去了延展性和支撑力,进而也就没有了保持气体的能力。那么在蒸制的时候存不住气体的馒头就会变得绵软而没有弹性,就像气球被放气了一样,软趴趴的。

解决办法:判断一个面团是不是已经发酵到可以蒸馒头的程度,只需要用手指蘸点面粉,在面团中间戳个洞。这个洞如果很快回弹了,就说明发酵还不够,但是这个洞的周围如果开始塌陷萎缩下去了,就说明已经发酵过度了。

⑵没有揉面排气

刚刚发酵好的面团,它内部的气体充盈,但是与此同时面筋也差不多快被拉伸到极限了。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揉面排气,将里面的大量气体揉出去,使得面团的筋性、弹性恢复到最佳状态,这样在蒸制的时候才能重新膨胀起来。不然的话在馒头蒸制的时候,气体进一步膨胀就会让面筋超出自身可承受的范围,从而馒头就会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没有弹性。

解决办法:在确认面团发酵好了之后,要进行充分的揉面排气,我们老家都说“好馒头是揉出来的”。揉面的过程会让面团中的大部分气体排出去,但是一直处于拉伸状态的面筋会恢复到最佳弹性状态。不过进行过揉面排气的馒头需要静置一会进行短暂的二次发酵,让馒头生坯中重新产生一些气体,这样在受热蒸制的时候才能更好的膨胀起来。

3、其他相对少见的,但也可能会导致馒头没有弹性的原因

除了上述两大类原因会导致馒头失去弹性之外,还有一些不太常出现的小错误,同样也会导致蒸出来的馒头没有什么弹性。

⑴开水上锅、火力太猛

馒头在蒸锅中的膨胀还是需要一点时间的,尤其是非泡打粉蒸制的馒头,需要的时间就更多一点。如果开水直接上锅、大火猛蒸的话,馒头可能还来不及膨胀就已经凝固定型了,最后变得好像一个“死面”的面疙瘩一样,没有什么弹性。

⑵蒸锅里水量太多

这种情况一般只会发生在有些朋友初尝试蒸馒头的时候,可能为了怕蒸锅烧干而加了太多的水。但是这样的话在水沸腾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会喷溅到上面的蒸屉,从而让沸水将馒头生坯打湿、烫熟,同样可能会导致馒头变成没有弹性的“死面”形态。

⑶在冬天的时候蒸好直接开盖

冬天的时候室内温度比较低,蒸好之后立刻开盖的话,温度的骤然变化可能就会让馒头急速收缩成一团,变得皱皱巴巴的。

对于美食、健康饮食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

4

为什么我每次蒸馒头总是没弹性?也就是正常用酵母发面的啊,还有什么窍门吗?今天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喜欢做饭或者经常做饭甚至是特别喜欢吃各种美食的朋友大概脑海里都有这样的一个印象那就是馒头和烙饼、米饭一样牢牢地占据着老百姓主食餐桌的三分之一的份额。

从上面的内容中各位读者不难看出老百姓在主食领域对馒头的喜爱,刚出锅的馒头,入口香甜软糯,热气腾腾。而且馒头可以和很多菜肴搭配来吃,非常的美味好吃。

蒸馒头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说一下蒸馒头。有人会说,蒸馒头还不简单,谁不会蒸啊,不就是放面粉、加水、放酵母、和面,揉捏成型、上锅蒸、出锅、开吃。这几步吗?

没错,基本步骤就是这样的,但要想做到看着饱满、吃着软糯香甜,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这里面是有一些应该注意的地方,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窍门在里面的,掌握好了,你也可以成为蒸馒头的高手,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做饭都能收到家人和朋友的赞美呢。

蒸馒头没有弹性是怎么回事

正如提问的朋友在问题中提到的那样,有些小伙伴在蒸馒头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蒸出来的馒头没有弹性,也就是不软糯,老百姓把这种现象叫做“死面疙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我自己发面做馒头的过程和经验的总结,蒸馒头没有弹性这个问题或者说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水

水,和面的水是很有讲究的,有句老话说的好,“夏季冷水和面,冬季温水和面”。这个冷水不用解释了。就用凉白开就可以了。这个温水的水温要控制在35-45度左右,太高了烫手,太低了起不到应该有的作用。

2、酵母

蒸馒头和面要加入适量的酵母粉,或者老面肥都是可以的。老面肥就是上一次蒸馒头和面剩下的一块面。用老面肥发面的时候要注意适量的加入一些碱水中和一下,要少量多次添加。揉出的面团表面光滑不粘手就证明碱的用量合适了。

3、和面(揉面)

这里蒸馒头用的面是中筋面粉,不要用高筋或者低筋面粉,高筋用于包饺子和做面条,低筋是饼干或者蛋糕之类的食物。面粉准备好后放入适量的酵母后,分多次少量加水和面,揉到面团表面光滑,盖上表面浸湿的屉布,常温下醒面40分钟左右,夏季天气热20分钟左右就好了,如果你家已经来暖气了,室温在20多度,也可以缩短醒面的时间,大概控制在20-25分钟。面团醒发到原来体积的两倍大小就是正好了。撕开表面,可以看到比较均匀的蜂窝眼。

4、再揉


发好的面团不要马上就揪成剂子做成馒头,要继续再使劲儿揉个3-5分钟,把面团揉透,软硬适中,表面光滑,用手抻拉有韧性就是揉好了。

5、蒸馒头

揉成馒头之后就要上锅蒸了,上锅蒸一定要用文火或者小火,大火或者猛火是不可取的。锅中加的水一定要用冷水,冷水加热能够让馒头长时间的均匀受热,更有利于馒头的发酵,饱满。

6、掀锅盖要等待

蒸好馒头以后,一定不要着急掀开锅盖,要在关火之后,焖个3、4分钟再掀开锅盖。

认真的做到以上6点钟的内容,就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每次蒸馒头总是没弹性这个问题的出现。同样的,上面6点内容中加粗的部分就是我根据自己蒸馒头的经验总结出的蒸馒头的窍门。


好了,今天的这个问题,为什么我每次蒸馒头总是没弹性?也就是正常用酵母发面的啊,还有什么窍门吗,就回答完了,各位读者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


5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是在家里蒸馒头,每次蒸出的馒头都没有弹性,那就要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是面粉的选择,尽量选中筋面粉做馒头,如果喜欢吃松软可口的,还可以加点低筋粉进去。

另外,选好面粉后,水也要加的合适,一般面与水的比例是2:1。正常馒头面团揉起来有弹性,软硬适中,水放少了就偏硬。如果是做老面山东馒头,面团可以和得硬点。下图就是老面馒头。

最后一点最重要,一定要看下馒头成型后的二次醒发是否成功。

馒头的二次醒发是蒸馒头过程中的最后一次发酵。这次醒发看似简单,却是最难控制的环节,也是整个蒸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为了能更好的完成二次醒发,下面详细说下醒发的目的、条件、方法以及如何判断醒发的完成。

一、醒发的目的

面团经过揉至整形后,产生了很强的筋力。因此要醒发一会,馒头生坯才能回软,恢复其延伸性。这样才能够让酵母菌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使馒头膨胀起来。所以二次醒发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二、醒发的条件

在二次醒发过程中,我们要营造出一个让酵母容易繁殖的环境。原则上讲,酵母菌的生存环境是,温度在30度到40度之间,湿度是80%左右。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掌控温度和湿度这两个条件。

1、 温度

酵母菌最适宜的温度是30度,但是在36度左右酵母菌的产气能力最强。为了防止因醒发时间过长而导致馒头生坯软塌,馒头的二次醒发温度最好在36度左右。醒发温度过低时,醒发的慢,馒头成品不够挺立。

2、 湿度

关于湿度这个问题,我们平时可能不太关注。其实在二次醒发过程中,湿度还是挺关键的。湿度过小的话,馒头表皮干燥,馒头生坯膨胀的也慢。但是,如果湿度过高,馒头表皮容易产生水泡,成品外观也不挺立。

三、醒发方法

在家里蒸馒头时,一般没有专门的发酵工具。想要控制好二次醒发,具体该怎么做呢?

可以在锅里事先烧些温水,水不要烧开,四十度左右就够用了,然后把笼屉放上面醒发。

四、怎样判断二次醒发好了呢?

用时间来判断是不准确的,由于温度、湿度及面团软硬等不确定因素,时间只能作为参考。看时间的同时还要看看馒头的外观。醒发适度的馒头生胚膨胀到至少1.5倍大小。醒发好的成品明显变大,变轻,表皮还有点湿润。

小提示:

1、醒发时间不足的馒头,成品体积小,表皮不光滑,严重没醒发好的会像死面馒头。下图是醒发不足的馒头。


2、醒发过度的馒头,成品内部有蜂窝状空洞,组织粗糙,表皮会出现不平或者有塌陷。下图是醒发过度的馒头。

感谢大家的阅读,记得点赞,收藏,分享给更多的朋友。您如果有好的建议,也可以给我留言,感谢关注,一起分享交流吧!

6

主要原因是没有揉到位,再一个蒸馒头的时间可能不够,再就是关火后闷三到五分钟再掀锅,这样可能就蒸出白白胖胖的大馒头了。

为了让你蒸出松软香甜的大白馒头,我教你一个简单易学的酵母发酵法:

一,取500克面粉,加入2克酵母,5克白糖,加入240克水(冬天用40度的温水),揉成面团。

二,把面团放在面板上,用劲揉面,尽量揉面时间长一点,揉的力度大点,一定要揉透,这是馒头松软澎松的关键一步,这一步揉不好面,可能蒸出的馒头死死踏踏的。一定揉到不粘案板,表面光滑白亮,这样就揉到位了。

三,把揉好的面团做成100克一个的剂子,揉成馒头,进行醒发。在醒发过程中,一定不能开窗,馒头上盖上毛巾,不能透风,醒发一个小时左右(夏天大约在35分钟到40分钟左右),要及时细心观察,馒头剂子变大,用手掂一掂,馒头变大变轻就证明发酵好了,就可以上锅蒸了。

四,锅内加水,烧开,把馒头放入锅内,大火烧开,上汽后大约12分钟,馒头就蒸好了。如果时间不够,不澎松,吃起来也粘牙。关火后,3到5分钟后揭开锅盖,馒头就蒸好了,一般情况下,都能蒸出白白胖胖的馒头的。

尽量按我说的每一步做,每一步都要做到位,这样蒸出来的馒头应该不会有问题,你试试看吧!





7

蒸馒头当然是有窍门的!与其说是窍门,不如说是制作的细节。只要多花一点心思,就能做出如媲美市场上卖的馒头,指尖一压、收回、顷刻回弹,萱软蓬松!或者揉面时多呛点干粉,就能做出“古法”馒头,层层拉丝!何止是弹性,且扎实,麦香悠悠!

如果蒸出来的馒头没有弹性,原因有好几个方面,例如:①揉面的不充分,②没有二次醒面,③面团成了“半死面”。提问者在哪个环节出错了?实话实说不太清楚,那我把整个制作流程说一下,以及讲解下避坑指南,让您少走弯路,做出虏获众生芳心的馒头(不要脸???( ˙ ? ˙ )???so what)。

馒头的做法

1、面粉就用普通/中筋的,或者低筋粉(口感偏软,一般小孩子更爱吃)。如果是一家三口的话,用一斤面粉就足够了。然后面粉和水的比例是2:1,实际情况还得取决于面粉的吸水性,注意水一边下子倒完,慢慢的加入,利于观察。


2、酵母粉(5克)要先放在小碗里,同时放10克白糖,有利于发酵(不喜欢可不选)。再加入少许的温水,不能烫手,不然把酵母烫死了,水温的标准是以能喝下去舒服的那种,然后静置10分钟,让酵母激活过来。

也可以放盐能提高面团韧性,也可以加猪油,蒸出的馒头更白。

3、面粉放入盆中,倒入酵母水,一边搅拌成絮状,下手和面团了,可能刚开始会有点黏手,不要在意,继续揉着很快就过去。注意要不断折起,用掌心用力去压揉,如此才能起筋,馒头才有弹性!而且酵母能分散于面团的每一处,发酵更快!当揉至“三光”时,第一个制作要点收工啦!


4、面团盖上一层布,或者上锅盖,或封上保鲜膜都行。然后放在温暖的地方。例如,放在烤箱里(不通电),或者放在有热水的锅中并上盖,或者放在被窝。总之酵母生性多疑,不,是喜欢暖和,发酵就更快,时间为一个小时。

5、时间到后,第二个制作要点来临了,先观察面团醒好了没,标准为发酵到2倍大,戳个孔不回弹,和面团内部有蜂窝网,表示醒面完成。


然后取出面团,继续揉面至发酵前大小,分成大小适中的剂子,揉成馒头胚。讲究的人则把每个剂子单独揉一会,这样蒸出的馒头特别好吃。这一步主要是起到排气的作用,许多人忽略了“二次揉面”,导致蒸出来的馒头偏小、弹性不够等等缺点。

6、锅里添水烧至40度左右,熄火,放入馒头胚,上盖。进行“二次发面”,15分钟后馒头胚大了2倍。此时,点火将水烧开,转中火蒸20分钟。而不是大火或者小火,原因是大火蒸的馒头容易出现硬芯,而中火蒸呢,酵母还能活跃一会,蒸出来的馒头更大和萱软。

传统的做法由于是用“面肥”加碱面发酵的,则要用大火蒸,不然会跑碱,导致口感发酸,色泽发黄等。

7、关火后焖5分钟再取出,馒头不会突然遇冷而塌缩。

总结

(1)酵母加糖和温水化开激活,利于发酵。

(2)面团要进行“二次揉面”和“二次醒发”。

(3)要用中火蒸馒头,且蒸好后焖5分钟。

(4)馒头要想扎实分层,在揉面时要呛粉。

佘小厨(完)

8

为什么我每次蒸馒头总是没弹性?也就是正常酵母发面啊,还有什么窍门吗?

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的,蒸出来的馒头没弹性、很软,多数的原因就是其发酵不足引起的,让面团没法膨胀导致的但是很多朋友说,我也是正常酵母发酵的,为什么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要考虑自身做馒头时发酵的时间是否充足,有没有进行第二次发酵,面粉的选择是否正确,还有就是“揣”面很重等下面我就详细的介绍我做馒头的一些方法和小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馒头操作步骤:

1、首先把面粉倒入碗中,中间弄成空心的,酵母用温水化开后从面粉中间倒入,搅拌成絮状。(根据面粉干湿程度适当的加入水)

2、然后用手把面絮揉成团状,放置等待它发酵,直至面团发酵约为之前的两倍大即可。(根据室温情况,来调整发酵时间,热约为2小时,较冷就要延长时间)

3、案板上撒上一些干面粉,再放上面团,开始排气,反复揉,这个时候多用些力,多揉一会,再用拳头摁压(反按按“揣”面),蒸出来的馒头就会筋道好吃。(切开看揉好的面团有无蜂窝状,没有就继续揉)

4、接着把揉好的面团分成小面剂,再搓成圆形,这个时候就要进行二次醒发了!!!在常温下面,让面团松弛约20多分钟左右,可以用纱布把馒头盖上。

5、最后锅中放入凉水,再在蒸锅上刷一层油,一个个放上小面剂,蒸上约2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

做馒头的小窍门:

1、如何判断面团是否发酵好:用手再面团上搓进面团中,抽出来,面团不立刻回缩,或者塌陷就是面团发酵好了。

2、中间弄成空心的倒入酵母:如果你添加了别的调味道,这样做可以避免酵母别粗别的,影响发酵。

3、面粉选择:不同面粉制作出来的口感是不一样的,建议使用高筋面粉,制作出来的口感很有嚼劲。中筋面粉是松软里带着嚼劲,根据自身喜好吧。

想要获取更多的美食菜谱,欢迎关注头条号:家味美食菜谱

9

为什么我每次蒸馒头总是没弹性?也就是正常用酵母发面的啊,还有什么窍门吗?

蒸出来的馒头没弹性,原因有两个,一是面团揉得不够久,二是没有二次醒发,这俩个小技巧若没有掌握好,蒸出来的馒头容易没弹性,不松软,且口感变硬。

那么蒸馒有什么小窍门呢?

一、酵母的使用方法

有人在做馒头时,将干酵母倒入面粉中直接揉面,这种方法酵母的作用没办法发挥出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用温水将酵母搅拌均匀,再加入面粉充分揉合。

二、面粉的选择

蒸馒头的面粉可选普通面粉,或是中筋面粉,其他类面粉不建议使用。

三、揉面

揉面时加的水要用温水,大约在49度左右,水的量要控制好,不要一次性倒入,应边倒边将面粉搅拌成面絮,先将酵母水加完,不够再加适量水,最后揉成三光面团,即:手光、盘光、面光,将揉好的面团放着醒发,发至1倍大,大约可放个2小时左右。

四、再次揉面

第一次醒发好的面团,在案板上再次揉成长条,切成面剂子,最后将切好的剂子放入蒸笼,再次醒发,发至原来1.5倍或2倍大,这个时间大约在半小时左右。

五、蒸馒头

将充分醒发后的面剂子,上锅大火蒸上20分钟左右,最后再焖5分钟,要记得蒸熟后的馒头不要马上打开锅盖,会出现馒头回缩。

最后附加馒头小配方,喜欢的朋友可以试试哦。

馒头的做法

食材:面粉200克、盐2克、酵母粉3克、温水120克、糖10克

制作方法

1、碗中倒入适量温水,倒入酵母粉搅拌均匀。

2、将拌好的酵母倒入面粉中,用筷子边搅拌边加水,最后搅成面絮,再加入盐、糖,最后将面絮揉成三光,放置醒发至原来的2倍大。

3、将醒发好的面团再次揉成长条,并切成等份大小的面剂子,将面剂放入锅中,二次醒发,时间大约在30分钟,大火蒸上20分钟,熟后再焖上5分钟即可。

最后结语

关于为什么我每次蒸馒头总是没弹性?也就是正常用酵母发面的啊,还有什么窍门吗,就分享到这里了。蒸馒头记住两个小窍门,一是揉好的面团要第一次醒发,二是切好的面剂子在再次醒发,这样做出来的馒头蓬松、柔软,不回缩不软塌。

一屋三人,三餐四季,我是李家妈妈美食,期待您的关注,感谢您点赞、转发和支持。

10

我认为诀窍只有一个字:揉!!这是我做的馒头,普通面粉,白亮喧软有嚼劲,百吃不厌[大笑][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