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中西方绘画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中西方绘画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2020-10-29 00:32阅读(62)

中西方绘画本质的区别是什么?:中西方绘画本质的区别是中方以写意为主格调,西方以写实为主格调。中国画追求的是画家主体的意,情,思,追求画不周而意周,画有:

1

中西方绘画本质的区别是中方以写意为主格调,西方以写实为主格调。中国画追求的是画家主体的意,情,思,追求画不周而意周,画有尽而意无穷,是在画故事,而对人物的象与不象不考虑,是在写故事或叙事。

西方绘画追求的是画得逼真,画得立体,画得特写,画的是剧情。西方油画作品突出的是一种画家当时心中之美。画得越真实越美,越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人和事越好。

中国的人物画根本不追求象真实,用大写意去表达人物形象,很多人和物与现实很远,但成了众人欣赏的名画。

西方油画作品实行大特写,逼真立体本色象真的一样。是油画艺术作品的一种独特艺术风格。

中国画讲究诗意意象意味意境。中国画既讲诗意,又讲故事有大背景。

有人说西方油画作品画的是美女佳丽,东方中国画画的是山水景物。

中国的山水画有意境,比人物画真实,是一种诗意的美。

西方油画作品的的美纯属表现在人物肤色,五官服饰的美上。

中西画各有所长,是美术门类最成熟,艺术性最高,最古老,最有前景的艺术门类。

西方油画作品象雕塑,中国绘画作品象自然山水。

(认同请关注诚谢)。










2

我们说,每一种艺术的产生都有它产生的文化背景,文化是艺术的根。

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绘画画种产生于各自的文化体系中,由于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中西方绘画上的诸多差异,包括绘画理念、绘画工具材料、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绘画的形式表现、绘画的题材选择等等。

中国文化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或者说特征是含蓄、内敛、中和、自然。在这种文化支配下,中国画从传统上就确立了以“写意”为主以表现自然为主的绘画理念,注重画面深沉旷达幽远博厚的意境的表达,给人一种心旷神怡宁静致远抒发情怀陶冶情操的感觉,而并不刻意追求画面的形象逼真效果。由于这种绘画理念支撑,中国画形成了“书画同源”的笔墨艺术,形成了“画书诗印”一体的外在表现和丰富内涵。

西方文化中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或者说特征是开放、张扬、直接、直观。在这种文化支配下,西方绘画(主要是油画)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以科学严谨的造型具象比较真实的还原客观物象本真面貌以表现人为主的“写实”绘画理念,从创作技法到表现手法上穷尽智慧运用科学刻意追求画面的逼真效果,形成了以古典主义写实油画为主导的西方绘画体系。

有人说,中国画美在意境,妙在似与不似。西方油画美在形象,妙在直观立体。如果说什么是中西方绘画本质的区别,那就是绘画理念上的不同。

但是,尽管中西方绘画有很多区别或者说不同,但它们没有孰高孰低孰优孰劣之分。应该说中国画和西方画都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是绘画艺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它们各有特点,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各有精妙深奥引人入胜之处,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享受。


3

中国画多为写意,西洋画注重写实。这是近乎固定的艺术思维模式的形成,其实是依赖于一定的美学观念、审美传统与文化起源的影响。

我认为笔墨对于中国画来说很重要,中国画离不开笔墨,离开了笔墨就不叫中国画。中国画有一套语言体系,中国画有其特有的形制,和对工具材料使用的规矩。中国画有自己笔墨语言,找到一种结构,这种结构是带有个性的,也是带有情感的,带有中国文化特有的属性,因为中国文化就是诗意化,并不过多注重物质表达,但是作为这种材料,本身注重书写性。

中国画,是精神意象的表达:画画不是告诉别人这是什么,或者你看到了什么,在这个层面上绘画就没有意义了,我觉得绘画应该是贴近内心,你是不是真的感动过,是不是注入了什么,或者画出了什么,画出什么可能比画了什么更重要,是带有情感的。中国画是“写意”,是“书写”。中国画都非常讲究画面有意境,画外有精神,画外有画;格局版式讲究密不透风,疏能跑马,即疏密有致;除此以外,还希望能诗、书、画、印俱佳,因为画完画后还有题跋、落款、印章…… 到了元代(1271年-1368年),水墨画占据了绝对地位,水墨画上只有黑白两种颜色,通过墨色浓与淡、线条的粗细来表达对象,会有一些单调,此时更讲究题跋、落款和印章了。此外,画面强调留白,通过留白,增加画面的空间感。而西方绘画,尤其是发现了一系列光和色彩的原理后,还强调通过颜色的饱和度、透明度、虚实关系构造画面空间感。

中西方绘画具体在表现形式上,比如中方常用线条表现,西方则多用色彩明暗对比; 材料上国画依赖的是水,西方更多的是油墨 。方法上常拿出来说的就是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的区别 。

中国画用散点透视,就是观察点不局限在一个点上,视角可以随便移动,每个点上看到的东西都可以容纳在画面里,因此常有咫尺千里的效果; 焦点透视就是跟照相一样,在一个点上看到什么如实画下来,看不到的就不要表现,强调的是画面的立体感和实感; 技巧上国画里是点、染、皴等等,西方流派比较复杂,技巧也比较多样;到了近代中国画其实也吸收了很多西方绘画的技巧,集中西方特点比较明显的就是徐悲鸿。

最重要的区别其实还是要看具体作品,宽泛的说肯定主要仍集中在对形跟意不同的崇尚相关。




4

绘画从生活中来,自有生活的痕迹。东方西方的生活方式、内容不同,人们的审美观念,对美的表现技法总有差异。东方含蓄,西方直接。

东方绘画人物、山水、花鸟皆备,又各有细分。比如人物,有工笔,有写、白描;有普通,有仕女,有释道,有写真,还有戏剧人物等等。具体表现技法可以是勾勒填色,可以是没骨、点厾,泼墨泼彩也可以。

中国画用色单纯,墨是其重要的“色彩”。

诗书画印四者有机结合乃中国画的最高要求,而且应当让读者读到画面之外的信息,因此,学养的丰厚、广博,是中国画作者的努力方向。

西方绘画造型准确、生动,色彩十分丰富。特别是人物画,远超中国画之人物画。西洋无山水,他们以风景画去表現大自然。焦点透視使风景画逼真,但缺少生趣。——莫奈、柯罗的风景也很好。西洋静物宛若标本,与中国画之花鸟画不能同日而语。










5

表面看好像是绘画材料工具的不同造成的区别,其实不然。


一般绘画形式都是以绘画工具的特点命名,比如油画,水彩画,钢笔画等等,虽然中国画的命名有点特殊,但也许就是因为中国画绘画材料工具的独特唯一性,大家最直接的联想也肯定是水墨,也正是这些造成中西方绘画的一些不同。


一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方画线条都不显著。

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又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中国画画家盛用线条,中国工笔画更是将线条运用到极致,不但有十几种线条的描法,甚至白描完全是线作为作品。

西方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虽然也有素描速写,但以前都是作为练习和打稿,并不是当做作品,19世纪末,西方人看见中国画中线条的飞舞,非常赞慕,便模仿起来,即成为\"后期印象派\"但后期印象派以前的西画,都是线条不显著的。

二中国画讲气韵,西方画重色彩。

《古画品录》中谢赫提出绘画的“六法”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或作“传模移写”)。

“气韵生动”是排在首位,虽然是指表现的目的,但也是中国画创作时的特点,因中国画必须一气呵成,不能涂改。

西方画创作时可以慢慢堆砌,甚至覆盖,更讲色彩的重要,所以西方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不像实物,一望而知其为画。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

三中国画不重背景,西方画很重背景。

中国画不重背景,例如写梅花,一支悬挂空中,四周都是白纸。写人物,一个人悬挂空中,好像驾云一般。故中国画的画纸,留出空白余地甚多。很长的一条纸,下方描一株菜或一块石头,就成为一张立幅。

西方画就不然,凡物必有背景,例如果物,其背景为桌子。人物,其背景为室内或野外。故画面全部填涂,不留空白。

其实这只是由于材料工具不同的反映,当然就本质上来讲,中国画与西方画最大的差别,是由于写实与传神的不同而生,而这就与中国哲学的道有了很大的渊源。

一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方画极注重透视法。

透视法,就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因为中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哪里,画到哪里,不求形似更重传神,不受透视法的拘束,也称为散点透视。例如画庭院深深的光景,则曲廊洞房,尽行表示,好似飞到半空中时所望见的;且又不是一时间所见,却是飞来飞去,飞上飞下,几次所看见的。故中国画的手卷,山水连绵数丈,好像是火车中所见的。中国画的立幅,山水重重叠叠,好像是飞机中所看见的。

西方画力求肖似真物,故非常讲究透视法。所以西方画中的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形体都很正确,竟同真物一样。若是描走廊的光景,竟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丈的距离来。若是描正面的(站在铁路中央眺望的)铁路,竟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里的距离来。

二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方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中国画在汉代以前,也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但到了唐代,山水画即独立。一直到今日,山水常为中国画的正格。就是人物画也不讲解剖学,目的只在表出人物的姿态的特点,却不讲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西画自希腊时代起,一直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中世纪的宗教画,大都以群众为题材。例如《最后的审判》《死之胜利》等,一幅画中人物不计其数。直到19世纪,方始有独立的风景画。风景画独立之后,人物画也并不让位,人物画在今日仍为西画的主要题材。就是自然的题材,也主要力求写实。

如果从本质上说,文化历史无疑会有很大的影响,最终的更应该是思维的不同,中国画更受哲学的影响,西方画更是科学的思维,而工具材料方法等并不能造成最本质区别。

就像中国以徐悲鸿等一批学了西方绘画技巧的中国画家,虽在造型上更趋于真实,但创作的无论国画还是油画都更重传神和气韵,据说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也感叹中国画的魅力,后来临摹了中国画,有五大册,每册三十多幅至四十多幅不等。后来,他又用毛笔学齐白石的画,画了二十本。

6

国画和油画都是空间造型的视觉艺术,具有艺术的相似之处与不同的区别。中西方绘画艺术本质的区别是“写意”与“写实”的审美理想。国画是东方艺术的瑰宝,油画是西方艺术的奇葩,它们之间产生的社会背景、民族风俗、文化信仰完全不相同,所以国画和油画应有本质的区别。



一、国画 以毛笔、墨、国画原料、宣纸和绢帛为工具材料,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画种。国画再现客观对象与表现主观情感上,讲究“写意”、“意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简洁的构图与形象调动欣赏者情趣的联想,获得诗情画意的审美理想。欣赏国画艺术人们应具备掌握历史、文学、国画综合知识的素养,才能有欣赏国画艺术的能力。



二、油画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的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并要求表现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效果。油画的色彩异常丰富,能充分表现对象的复杂性,有力地展示雄浑阔大的场面和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三、油画和国画是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有本质的区别。油画注重形象性的“写实”,国画讲究“写意”的审美。从绘画材料到构图及艺术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别,这两种绘画形式是不同的艺术。作为艺术爱好者,应选择自己有兴趣能看懂的一种绘画进行欣赏,专心致志地学习、体验、品味绘画艺术的魅力,就能够满足自己对绘画艺术的审美需要。

7

西画和中国画的区别是什么?这个问题画家杨西先生早就解答过,我觉得他说的非常好!他说:西画讲焦点透视,而中国画则讲散点透视;西画以明暗关系塑造形体,而中国画则是用线条塑造形体;西画注重写实技巧的运用,而中国画则讲究写意的追求。简而言之,中国画是在中国艺术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国特有的笔、墨、纸、砚描写观察到的事物,同时以诗入画、以书法入画、以印入画,甚至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就叫中国画。


早年张大千拜访毕加索时,毕加索认真地说:“我最不懂、最莫名其妙的事,就是你们中国人,何以要跑到巴黎来学习艺术?不要说巴黎没有艺术,整个西方,白种人都没有艺术。如果把东西方绘画比作一块精美的大面包,那西方的不过是面包碎屑罢了,真正的艺术在东方,在中国!”一席话让张大千很是吃惊,后来张大千画了一幅墨竹送给毕加索,毕加索视若珍宝,足见他对中国画的喜爱,也足见中国画之博大精深!


毕加索

8

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区别:

1、工具材料的不同,中国绘画主要工具是笔墨纸砚,西方主要是油画颜料、油画布

2、绘画形式不同,中国画追求诗书画印一体,追求意境感;西方绘画追求写实

3、中国画以线造型,西方追求色彩和块面


9

中西方绘画本质

时至今日,中西方绘画的种类已经很多了,就以中国画和西方油画来举例说明中西方绘画本质的区别吧。所谓“本质的区别”,就是最具代表性、最具核心价值的区别,很显然,绘画艺术有属于它的文化元素或是价值,它反映了艺术家所处地域、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思想精神,这其中也包括了艺术家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主观或客观)与个人情感。即便绘画艺术的“功能性”很多,但是中西方绘画本质的区别是文化元素的不同,中国画是“写意”,西方油画是“写实”,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画的“写意”与西方油画的“写实”也是一种表现形式,是给观赏者的视觉感受,简单的讲,“写意”的画面会显的含蓄点,若隐若现的情境;“写实”的画面则显得直白,清晰饱满的情境,这也是中国画与西方油画的区别之一,视觉形式的区别。视觉形式的区别主要是因为中国画和西方油画的载体不同,前者是墨,后者是色彩;虽然“墨分五色”,但还是墨,以黑色存在,然而,色彩有冷暖色调之分,明度、纯度……。

我们简单分析理解,中国画的“写意”文化,它反应的是人们的精神境界与万物哲理,也就是说越高深的精神素养,越能体会到国画的笔墨文化底蕴与自然界万物的生命哲理关系,艺术家将自然界万物的生命迹象(不是万物的形体)用笔墨工具在国画作品中呈现出来,这种让人似懂非懂的画面形态,就是写意效果,又是国画艺术的文化底蕴,带浓烈的抒情感受,没有任何一点批判的意味,

西方油画的“写实”文化,它反应的是真实的现实场景状况,这包括了所描绘物象的形态神态,就好比,西方人根据自身的文化而选择适合的着装打扮;也包括了现实社会的真实状况、人们的思想观念,艺术家通过色彩载体,塑造人与物的形象、表现作品的主题、烘托画面情景的氛围,目的就是让人们能很直观的读懂作品表达的寓意,这寓意带有深刻的哲学思想,有批判或颂扬的强烈情绪,引发人们的反思,从而改变某种思想观念或领悟理解所处社会已发生存在的现状,这就是西方油画的“写实”文化。

综上所述,中西方绘画(国画、油画)本质的区别,由浅入深,从视觉形式到艺术文化,中国画和哲学毫无关联,西方油画和哲学紧密相关。有趣的是西方油画的“写实”,不局限某个国度区域,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都可以在油画艺术作品中体现出自身的文化元素,这和油画纯粹以“色彩”为创作载体有关,不像国画艺术那样,要遵从“书画同源”的艺术理念,书法以汉字为表现对象,在独特的线条造型中反映人们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换句话说,画好国画就要有扎实的书法基础,具备书法的审美能力,才能以书法的笔法入画,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无法创作出具有笔墨精神的国画艺术作品。

10

关于中西方绘画的区别,我从书画鉴赏角度分享几点:

1、中国书画一般采用散点透视的角度创作,而西方绘画一般采用焦点透视法创作。

2、中国绘画的布局一般不考虑黄金分割比例的尺寸,而是采用横竖立轴,西方绘画长宽比例一般采用黄金分割比例。

3、中国绘画不追求“像”,更看重神韵、内涵,以及内心世界的表达,往往以物喻人,以景言志。

4、中国传统绘画不表达光线的变化。西方绘画比较看重光线的变化,有高光,也有阴影。

5、中国书画的着色往往都是采用天然矿物提取的颜料着色。

本质上去看中国书画与西方的区别,应该是地域和民族文化的差异,一切绘画作品都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表达,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点也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