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乔致庸晚年有白银一千万两,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乔致庸晚年有白银一千万两,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2020-10-29 00:01阅读(62)

乔致庸晚年有白银一千万两,相当于现在多少钱?:我是野谈杂论,都别抢答!我来回答!乔致庸晚年大约是在同治年间到光绪年间这段时间,根据记载乔致庸是在同治初

1

我是野谈杂论,都别抢答!我来回答!

乔致庸晚年大约是在同治年间到光绪年间这段时间,根据记载乔致庸是在同治初年开始购买地皮盖乔家大院,他是在光绪三十二年去世的,同治初年是1862年,光绪三十二年是1904年,所以我们就以光绪年间来算做乔致庸的晚年时间段。

清朝一石为一百升,一升大米重约一斤八两,一石为一百八十斤。而在光绪年间,由于各种因素,米价是非常不稳定的,《高给谏庚子日记》记载,光绪十五年的时候,白米是三两二钱一石,第二年大雨过后,涨到了三两六钱一石。

影视剧中的乔致庸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保守按照三两来算,也就是说三两可以买来一百八十斤的大米,一两可以买六十斤大米,我查了一下今日大米价格,大约维持在5块钱左右,但这是公斤,也就是说一斤需要2.5元,购买六十斤需要150元人民币。

也就是说在光绪年间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150元。

根据题主所说,乔致庸有一千万两,1000乘以150等于150000,等于15万,15万后面再加四个0,等于15亿。

综上所述,乔致庸的一千万在现代大约等于15亿人民币。

本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联必删。


我是野谈杂论,一个喜好历史的乡野村夫,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关注我,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历史知识。

2

乾隆初年,人口暴增现象趋于明显,人田比例业已失调,康熙帝“永不加赋”的利好政策已经难敌人多地少的窘迫现状,而封建王朝中后期土地兼并情况大多比较严重,所以大批内地农民迫不得已只能背井离乡以闯关东的方式安身立命。

对于失去土地的破产者,清廷深知一味打压只能造成民乱,所以其一直严控的关外政策也随之改变,自此与内地贸易方面日趋频繁,商品交易增多,刺激了一部分人到包头这个小特区、蒙汉交易集中地来讨生活、求机遇。

乔贵发,山西祁县人,他就是众多“淘金者”之一,起初只是普通农民,眼见包头贸易日趋繁荣,也想在这大好势头下捞上第一桶金。靠内蒙打工存钱的乔贵发,大本钱自然是没有的,只能支起了小摊子卖些面制品、豆制品和杂货等等。

合伙人:秦肇庆,亲如兄弟,乔家发迹初期都有秦家合作、合股,但以乔家为主线,秦家不多赘述,因为广盛公初次陷入债务危机并复兴后,乔秦两家的产业有了区分。

这也属于一种小资本运作,也是生意,既可以带来少许的收益充作资本积累,也能从中汲取一定经商经验,并且在人头攒动的市场中,自己得到充分历练的同时,容易掌握市场最新的消息与贸易动向,所以生意虽小,但对乔贵发了解整个包头贸易市场起到一定作用。

乾隆二十年,清廷的政策初见成效,各种粮食作物大丰收,但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粮食交易价格大幅下跌,这是市场规律没办法的事,在众多作物中,尤以黄豆的跌势最猛,这一切都落在有心人乔贵发的眼中,买卖虽小,但多年的经商活动给他带来了丰富的市场经验以及敏锐的商业眼光。

乔贵发大量收购黄豆的原因在于,今年跌破底价的行情势必会造成来年农民对黄豆的弃种,如果自己手中有囤货的话,自然可以在高需求而低产量的市场中大赚一笔,果不其然,黄豆的行情大涨,而乔贵发捞到了平生第一桶金。

关外特产药材、皮货较多,乔贵发利用地域资源与内地贸易更是大赚特赚,在扩充规模的同时,因为资金方面还是短板之一,所以不惜牺牲股份换取资金,以求快速占领市场先机和渠道,多年的经验和对市场的了解,让乔贵发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开设“广盛公”字号终于成为包头本地的实力富商。

但这一切在乔贵发的三个儿子接掌生意后发生了改变:

乔秦二人从事最暴力的项目就是“买树梢”,可以简单理解为“买青苗”,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最期望的是旱涝保收,而乔秦二人就提供给他人这种服务项目,相当于把农民的青苗买下来,如果赶上水涝,农民也不赔钱,如果价格翻倍,自然与农民也没关系,都是乔秦二人的利润,关键在于独到的眼光,年年持平的粮食他们是不会买的,赚不到钱的话,亏一次就是赔死的局面,他们买的就是个低买高卖的行情。

乔贵发的三个儿子走眼一次,负债三年,那时候土匪多,大掌柜拼命一样的带货喀尔喀蒙古,深入草原交易,三年下来才解决资不抵债的局面。

对乔家来说这是因祸得福,广盛公起死回生完全都是乔家功劳,按照规则乔家占据了八成以上的股份就此另外生成一份产业“复盛公”,这份产业属于独立经营,一切利润都归乔家所有,但与广盛公还有一些业务联系。

当时包头地区的经济被盘活,人们手里普遍有了余钱,所以赌博业发展迅速,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条产业链,赌博业兴盛了,那么当铺也就应运而生,这也是乔家产业之一。

大多数人还是要拿自己的收入或利润寄回老家贴补家用,所以银号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做,于是兄弟三人又开设了钱庄复盛全。

到了乔家三代,乔贵发三子只有两个儿子,乔致广、乔致庸,老大接掌生意,老二乔致庸考中秀才,想以科举入仕光耀门楣,毕竟那个年代商人虽然很享受,但地位着实不高,可惜天不从人愿,乔致广身体不好,英年早逝,乔致庸的仕途计划被迫中止,无奈接掌了家族生意。

此时的包头城内,有一半店铺都属乔家,实力雄厚,主要经营复字号二十多个钱庄、当铺、菜园、粮食经营、皮草、马匹、酿酒、茶叶等等,其中皮毛贸易远销海外。

乔家产业能在乔致庸手中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家族经营的而一贯诚信的传统和他本人的儒商本色,乔致庸经商首先重承诺讲信誉,这是重中之重,其实就是道义或说义气,再次才是一般商人最看重的利润。

对无力偿还债务的客户,乔家从来不恃强讨要,也极少因此牵扯官司,不会以势压人。(某段时期包头警察局是由商会提供资金,而乔家人在商会中有绝对的话语权。)

以粮店为例,包头人大多去乔家的店号去购买,因为乔家为保证分量足多给一成,而且经常在低价面粉中掺入高价面,规矩、仁义、有信誉、有口碑。

产业中出了败类,在胡麻油中掺假从中获利,乔家发现后立刻召回所有胡麻油并退款。

乔致庸在稳固先辈产业并持续扩张的情况下,开设“大德通”、“大德恒”票号,都是业内佼佼者,二十多个大型网点遍布全国,他还冒着生命危险打通了包头---俄罗斯的茶道达成了一直以来乔致庸汇通天下、货通天下的职业理想。

至于说乔致庸晚年有一千万两银子,这种说法不够准确,因为这钱是产业流动资金,并非自身存款可以任意取用,他也不敢开这个先例,他的生活来源或者说纯私人存款还是以产业分红为主,具体有多少,人家也不会敲锣打鼓的和外人说。

不过咱们就以一千万两为乔致庸自有现金来算的话,可以这么算:

光绪年间1两=37.301克;

以3.7元/克计算=138.01元×10000000≈13.8亿,如果算上所有产业和固定资产的话,大概40亿以上。

这是以银子本身价值计算,其实算法非常不科学,因为本身纯度就有差异,物价有波动的话,银子的实际购买力也会有相应调整,而以粮食计算1000万两银子价值的话,更不合适,清末到民国时期因为战乱的原因,粮价忽高忽低,而且差异非常大,即便是清末的银子与民国银元的兑率也都有波动,更可况现如今的人民币呢。

40亿如果换做今天,无法与顶级富豪相比,但时代不同,在那个时代横向对比的话,能超过乔致庸的人也不是很多,算是富豪,但乔致庸胜在优秀的经营能力,他接手乔家产业后,乔家的财富整整翻了200倍。如果非要和洛克菲克比石油产值那实在太不公平。

.

3

乔致庸是不是当时我国的当时i首富我不知道,但拥有1000万两白银的现银,在当时来说,不敢说比大清朝财政收入更高,但是比任绝大多数省份的财政收入都高。

清朝末年,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超过了1亿两白银。其中在所有省份中,江苏和广东的税收收入是最高的,可能也就在1000万两左右,其他绝大部分省份也就是几百万两白银。那也就是说乔致庸一个人的财富抵得上大部分省一年的财政收入。

如果放在今天,那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江西省算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省份吧,他的财政收入在全国大概排在第15位左右,去年是4000亿元。好像中国大陆地区没有哪位富豪的财富超过了4000元人民币吧。马云和马化腾也只有2000亿元左右。

以上对比的是相对收入,就是一个人的财富相和一个省的财政收入做个对比。就是乔治庸一个人能够调动的财力,比一个省的巡抚更多。

来看看在清朝末年1000万的白银相当于现在多少钱?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在清朝末年白银的购买力和清朝中期相比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可能只相当于现在200块钱左右。那么1000万两白银折算过来大概就是相当于现在20亿元。

20亿如果放到现在还是属于富豪,但远远算不上顶级富豪了。像马云,马化腾,许家印这样的顶级富豪财富都在2000亿元甚至更高。

4

古人常说白花花的银子,看看是多么的诱人呀!

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有点自己的小看法!也看了很多人的回答,又是结合当时的物价了,又是银子的比例等综合因素! 其实这个问题,各有看法,各有理解!谁都没错,就算是专家来回答这个问题,你认为他是对的,他就是专家!

最近也又重看了一次乔家大院,对于提出的白银1000万两的问题,在他早期接手乔家生意,他哥赌气,在包头做高粱的霸盘的时候,就差不多的侧面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乔致庸所借陆家的、本身自家的、他哥外借的, 再结合影视作品里的表述:调动20W两、一起和陆家借50W两,做高粱霸盘! 我自己认为10W两就等于现在1000W元人民币! 也就是1万两白银等于100W人民币! 那一千万两白银 相当于1000*100万人民币!

别忘了 那时 还有个胡雪岩!

5

1,000万两银子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乔治庸作为晚清时期的著名商人,通过他的经商能够积累这笔财富在当时称得上是一位响当当的商业奇才。

那么,他这1,000万辆银子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可以通过当时的物价和人工费来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本人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各抒己见,一起探讨一下。

晚清时期虽然是一个银本位的社会,但是因为银子的价值太高了,平时大家买基本的生活用品和做工的时候领的钱还是以铜钱为主。

当时,通货膨胀导致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2000铜钱。

至于物价和人工费不同的地方也不一样,东南一带商业发达,物资流通、人员流通远超过乔治庸的老家山西,所以当时在东南沿海一带物价相对来说比较高一些,但是用工成本却比较一致。

一般情况下当地做一个长工一年的收入最高可达七万铜钱,这在山西地区是很少能达到的。



在乔治庸的老家,一年长工的收入能达到5-6万铜钱,已经算是不错了。

至于短工,多的可以赚到每天两百个铜钱,少的只有五六十。

至于物价,各地因为物产丰富和匮乏的情况也有所不同,例如,同一时期山西地区一斤猪肉只卖10个铜钱,但是更贫瘠的贵州地区猪肉的价格竟然能达到一斤50个铜钱。

当然了,这是山西地区风调雨顺的时候,物产比较丰富。

赶上灾荒时期,山西的物价也会飞涨,一斤猪肉的价格往往会超过70个铜钱。

毕竟灾荒年间不要说老百姓养猪,连自己的口粮问题都解决不了,需要挖草根、树皮了,哪还有足够的物资去养猪呢。

这种情况下,猪肉的价格肯定会飞涨了。



以上的价格年限是道光后期,贯穿乔治庸的青年时期,并不是他财富的最高峰,所以仅作参考。

按照当时一两银子换2000枚铜钱来计算,乔治庸1,000万两文银大约相当于200亿铜钱。

从乔致庸青年时期的物价来看,他这200亿铜钱的财富可以最多在当地购买20亿斤猪肉,或者最多可以雇佣4亿个工人给他干一天活儿,或者雇佣40万长工给他干一年的活儿。



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因为整个大清王朝只不过有四亿多人口,他的财富可以让全国帮他干一天活,而且还不会拖欠工资。

与此同时,乔致庸在他的财富达到顶峰的时候,大清王朝每年的国库收入大约为一个亿,也就是说乔治庸他的财富大约相当于同时期大清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

通过以上物价、工资和国库收入的比较推断一下乔致庸当年的1000万白银大约等于今天的财富额!。

今天1斤猪肉大约20块钱,20亿斤猪肉就是400亿人民币,乔致庸的财富大约相当于现在的400亿!

如果以人工费为参考对象,2018年山西人均年收入是2.2万,乔致庸的资产相当于今天的88亿!

如果按照国库收入作为参考,2019年我国财政收入为19万亿,乔致庸的资产相当于今天的1.9万亿!

6

前言: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乔致庸就是清朝末期晋商的代表人物之一。

原本无心经商,也不志在科举的乔家二少爷,最后由于家中发生了变故,不得不违心去经商。

由于生在商家,无论是平时的耳濡目染,还是来自商人父母的基因,乔致庸开始涉及商圈时,那一套组合拳就证明了乔致庸就是一个经商的天才!

事实证明!后来经商成功的乔致庸不但大大的发迹,盖成了久享盛名的“民宅看乔家”的乔家大院,还实现了“汇通天下”的伟大经商的梦想!

到了后来,无论是《乔家大院》的小说中,还是电视剧中,都提到当时乔家的库银房有千万两白银,那等于现在多少钱呢?

下面分析一下!



一,乔家的生意,和收入!

自从乔致庸成为东家后,就第一站力挽狂澜在包头的生意!

从当时情况来看,改变同迖盛昌搏弈的劣势,乔家投入了近三十万两白银!也就是说,一场高梁霸盘之争,乔家投下了过百万两白银!这仅仅是乔家在包头总号的投入!

在包头,乔家的生意涉及多方面。像油,盐,米,还有当铺……这些都是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意,自然是易耗品,流水数目大!

在处理好包头的生意后,乔致庸就贩卖茶叶!

当时资金不够,向水家,元家借了一些,那次茶叶交易银子超过500万两!

此后,乔家的生意越来越大,还跟俄罗斯那时叫沙俄也搭上线了,特别是汇通天下的成功后,乔家的生意到了鼎盛时期!



二,乔家的银子究竟是多少?

乔家的生意有个规矩:四年一度的账期到了,东家,掌柜和伙计的分红!

在汇通天下成功后,第一个分红期到了!

北京总号潘为严掌柜,包头的高瑞掌柜……全部集中到了祁县乔家堡。

那一年,大得通每股红利达一万七千二百三十四两银子。就是伙计顶一厘股分红也有一千多两银子。

就样计算下来,乔家一年的收入流水上千万两!

乔致庸就在大孙子乔映霞的搀扶下看了银库,当家的孙子告诉了爷爷:流通的银子就近二千万两!



三,那放在现在是多少钱?

按照光绪年间的计算方法:

当时一两银子可以买200斤左右的米。那么,放在今天,200斤的大米在500元到600元之间!

这样:10000000两x500元/两,就等于近50亿!

当然,这仅仅是在祁县乔家堡总部的流通资金,还没有计算乔家在全国各地的商铺的生意!还有计算固定资产!



由此可见:当时的乔家的生意用富可敌国形容一点也不算过!不得不说乔致庸就是一个经商的天才!

【古今多少事,都在历史中。欢迎关注!我是媚之夭夭!】

7

我是莫地方,我来回答。

乔致庸清末山西商界的传奇人物。

乔致庸是乔家第三代传人,原本不想从商,只愿考取功名混个一官半职,无奈兄长病故要其只能弃文从商,以护家业。

乔致庸为人谦和友善,讲诚信及道义,这要其经商过程中始终坚持“诚信为本”,这要其生意越做越大,其中茶叶和票号业务已发展到全国范围,乔致庸时期为乔家商业顶峰时期,这期间他到底多有钱呢?

乔致庸时期有这样一句话“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乔致庸他旗下大德通、大德恒两个票号的活跃于国内各个重要城市均有分号,并在左宗棠收复新疆战役中,不是军费都是通过旗下票号领取,并在左宗棠军队紧张时,由借款左宗棠以解燃眉之急。

乔致庸去世前,可以说乔家的资产是处于巅峰期,哪个时候清廷腐败无能,国家遭遇外地侵扰,但是乔家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而是收益更加充足,可以从一组数据看出来:1884年大德通每股可分红850两,1888年是3040两,1908年是1700两,从这里可以看出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至于有人说乔致庸晚年有一千万两白银,这个我认为为商之人,不少属于产业流动资金,这部分钱并不是可随意支取,他所能拥有的只有四人存款和分红,乔致庸肯定是有一定分红款,具体多少只有他知道。

乔致庸手上的财富均为固定资产,并不是私人资产,以其商业规模有一千万白银作为流动资金必然是有可能。

不过咱们就以一千万两为乔致庸自有现金来算的话,可以这么算:

光绪年间1两=37.301克;

以3.7元/克计算=138.01元×10000000≈13.8亿,如果算上所有产业的话,大概40亿以上。

乔致庸家族财富,在按个时代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他都能算排的上名号,毕竟他的前辈伍秉鉴就是那个时代世界首富,也人选了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近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可以看出以乔致庸财富虽闭上伍秉鉴,可绝对在清末中国可排上名号。

乔致庸是个成功商人,毕竟他能在成功之后不忘记回报社会,在那个混乱年代中很是难能可贵。

8

乔家兴起于乾隆年间,乔致庸作为乔家大院的第四位当家人,在他的带领下把乔家的生意做大做强,现在白银是一克4块左右,按照这一两银子大概是现在人民币149元,那么一千多万两大概是15亿元,这还不算他的房子 土地 当铺 钱庄等资产,不愧为天下第一大富翁

9

乔致庸的家产到底有多少钱?这是看过《乔家大院》后的观众最为感兴趣的问题吧。

乔致庸是晚清最为著名的晋商,人称“亮财主”。

他的祖上就是乾隆年间走西口而发家致富的商人,等到乾隆末期,乔家已经拥有了百万两的家产。

作为这样一个商业家族的传人,乔致庸自幼就接触了商业,在他执掌乔家事业的时期,乔氏的商业规模与日俱增,收入日进斗金,是山西富甲一方的大财主。

乔致庸在包头延续了祖宗的基业,经营复字号的票号,其商业之成功以至于当地传出了“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

除此以外,乔致庸打开其他销路,生意是越搞越大。

不只是传统的根据地包头,他还在北京、江南等地开设多家票号、钱庄、当铺、粮店。此外,还有大德通、大德恒两大票号驰名于全国各地的商埠、码头。

这些隶属于乔家的商号总共有200多处,为乔致庸累积了高达数以千万两白银计的丰厚资产。

我必须要说的一点是,这些钱是没办法直接和今天的人民币相互等价的,只能对比同时代的生活。

总而言之,乔致庸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富翁。

10

乔致庸是清朝末年的大富翁,他晚年的家产有一千多万两白银,是当时数一数二的超级富豪。如果仅仅通过米价来换算白银的话,清朝末年一两白银大约相当于150元人民币,乔致庸一千多万两白银的资产,折合人民币只有15亿左右。当然对于白银和人民币的汇率,我们不能简单的用米价来衡量,需要考虑到很多综合因素。


用米价来换算比较片面

由于古代人和现代人都需要吃米,很多历史学家在换算古代货币的时候,习惯用米价来平衡购买力。实际上古人的消费水平非常低,在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普通家庭购买大米的支出,占到了一个家庭支出的一多半。因此简单的用米价来换算货币,是一种十分片面的做法。

拿清朝末年的人均收入和房价来举例,清朝末年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只有十几两白银,去掉吃喝穿衣的花费,最后能够剩下来几两银子。清朝末年北京城内一个四合院的价格,大约是几百两白银。

如果简单用一两白银等于150人民币来换算,清朝末年一个普通家庭的年收入只有不到两万人民币,清朝末年一个四合院的价格,只有不到十万人民币。因此用米价来换算白银和人民币的方式,显然是一种片面的换算方式。


乔致庸在清朝时期属于什么水平的富豪

乔致庸相当于清朝时期的马云和王健林,在清朝末年的富豪里面,除了红顶商人胡雪岩之外,没有一个人的财富能够跟乔致庸相提并论。乔致庸晚年的时候,清朝的国库收入大约有2亿两白银左右。

乔致庸的财富占到了清朝国库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可以称得上是富可敌国了。而且乔致庸除了拥有一千多万白银之外,还拥有大量的房产和地产,这些房产和地产都是固定资产,全部变现后的价值至少有上百万两白银。


乔致庸的财富分析

笔者认为,乔致庸一千万两白银的资产,放到现在至少有一千亿人民币。毕竟我们的米价一直都比较稳定,而货币针对其他物品的购买力一直都在下降。

实际上乔致庸家里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放到现在也十分的可观,仅仅乔致庸家里的房产地产,放到现代也能够卖几百亿。假如乔致庸用一千万两白银投资四合院,那么乔致庸现在肯定是中国首富。


乔家大院的兴衰

乔致庸凭借着精明的经商之道,积累下了富可敌国的财富。在乔致庸去世之后,乔致庸的后人经营不善,屡次投资亏损严重,最终导致了乔家大院的衰落。再加上民国时期战乱四起,乔致庸积累下的家业,最终在投资失败和战火波及的双重打击下被消耗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