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东南互保意味着大清已对东南汉族权臣失去控制了吗?为什么慈禧不追究?

东南互保意味着大清已对东南汉族权臣失去控制了吗?为什么慈禧不追究?

2020-10-28 09:31阅读(65)

东南互保意味着大清已对东南汉族权臣失去控制了吗?为什么慈禧不追究?:1900年6月21日,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向英美法俄德日等十一国同时宣战。当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

1

1900年6月21日,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向英美法俄德日等十一国同时宣战。当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担任邮政大臣的盛宣怀第一时间将诏书扣押,没有昭告天下,只是暗中发给各地督抚一级官员,并且电告他们不要服从此命令。

东南督抚们不傻,以卵击石的道理他们不会不懂。所以五天后,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十位督抚暗中达成协议,宣布不奉诏,“东南互保”自此形成。



东南督抚宣布不奉诏后,慈禧大怒,因为当时天津前线激战正酣,拱卫朝廷的武卫军几乎快要打光了,急需要东南的支持,而此时东南督抚互保,拆朝廷的台,这让慈禧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所以从6月底开始,一直到8月15日北京沦陷,慈禧在期间不停的给袁世凯和李鸿章拍电报,语气和措辞一次比一次严厉。

慈禧给袁世凯拍电报,是因为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离北京最近,慈禧催促他尽快出兵进京护驾。

慈禧给李鸿章拍电报,是因为她也知道这仗打不赢,所以她想让李鸿章快点进京,跟洋人谈判。毕竟当时的中国,洋人只买李鸿章一个人的面子。

不过李鸿章和袁世凯不鸟慈禧,袁世凯每次接到电报就慌称义和团作乱,他实在抽不出兵力支援,到后来实在蒙混不过去了,就派了四千炮灰去送死,结果他派去的兵马还没赶到,北京就沦陷了,他保因而存了实力。

相比袁世凯,李鸿章态度更坚决,他说“国事未定”,你慈禧要我去可以,那麻烦你先把军机大臣刚毅、端亲王载漪等人(顽固派)的差事给撤了先,否则我在前面谈判,他们在后方说我坏话,我去了也是白去。

慈禧很想让李鸿章来,但她又不想撤掉刚毅这帮马匹精,一来二去一耽误,一直到八国联军打到北京城下都没做决定,所以北京城沦陷之前,李鸿章都没有任何实际行动。

不过慈禧逃出北京后,发了一道旨,宣布义和团是叛逆,并催促李鸿章尽快赴京,李知道事情闹大,所以也就不再坚持己见,于八月下旬离开广州,踏上了艰难的谈判之路。



1900年10月11日,李鸿章抵达北京,然后他以背锅侠身份跟八国联军展开谈判。两个多月后,协议达成,即《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内容不用多介绍了。清政府除了赔款本息一共9.8亿两白银外,还要拆除天津的炮台,以及驻军,并且承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彻底沦为洋人压迫中国人民的走狗。

此条约可谓是丧权辱国。

当然李鸿章在谈判期间也提了要求,那就是八国联军不能追究慈禧责任,曾经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加处死的官员共几百人,唯独慈禧这个祸首在李鸿章的据理力争下,没有承担任何责任。

事后李鸿章被国人骂为:“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又替慈禧背了黑锅。所以慈禧事后怎么可能还追究李鸿章鼓动东南督抚互保的责任呢?她谢谢李鸿章还来不及呢。

至于其它几位东南督抚,慈禧也不能追究他们的责任。因为一方面,东南互保使得南方得以保全,没有受到战乱的影响。慈禧在战后面临的第一件要紧事是凑钱赔款,南方九省保持了元气,这在慈禧看来,督抚们也算是立了一件大功。

第二方面,慈禧手上无兵可用,她在戊戌变法之后组建了的武卫军被八国联军打残,驻留东北的九万关外八旗被沙俄消灭,因此慈禧在当时实际上是一个光杆司令。她可以以皇太后的名义继续号令东南督抚,但要她想治东南督抚的罪责,已经没资本了。

PS:武卫军一共分为五部。领导人分别是荣禄、宋庆、袁世凯、聂士成、董福祥。其中荣禄的部队被八国联军全歼;聂士成战死在天津前线,其部被宋庆收编;甘军董福祥部因为得罪了洋人被联军列为黑名单,被强制解散。袁世凯是东南互保的参与者,不可能支持慈禧整自己。而宋庆跟袁世凯又穿一条裤子。他的毅军和北洋新军有很多军官都是拜把子兄弟,也不可能帮慈整袁世凯。



另外还有一方面,东南互保十省的督抚关系盘根错节,基本上穿一条裤子。比如李鸿章是淮军领导人;刘坤一是湘军旧将;张之洞与湘军和淮军的关系都很好;盛宣怀的父亲盛康是湘军旧部,盛本人与李鸿章关系也非常好;袁世凯就不用说了,他是李鸿章的门生故吏。就连不太出名的闽浙总督许应骙也跟湘军有良好关系。(许应骙的族叔许祥光曾与湘军一起镇压过太平天国)

这些东南督抚们的关系盘根错节,多少都有点关系牵连,是绑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慈禧敢动一个,互保的督抚们怕是要造反。事实上在当时东南督抚中,当时确实有人提出过造反建议,这个人就是张之洞。

张之洞在收到宣战诏书后,第一时间就暗中推举李鸿章当大总统。即一旦北京不保,他们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的总统,主持东南大局。而李鸿章的幕僚刘学询暗中也写信给孙中山,请他回国帮忙。(原话是“因北方拳乱,欲以粤省独立,思得足下为助,请速来粤协同进行。”)

所以说,庚子国难之后,慈禧心对东南九省的态度就是一个字“稳”,先稳住再说。追究责任什么的,不现实,也没必要。这也就是慈禧没有追究东南互保的原因。



不过慈禧没追究不等于她不想追究,因为东南互保毕竟是是各地第一次公开的对抗朝廷的上谕,意味着东南已经有了与中央对抗的实力和资本,慈禧如果不打压,东南迟早要造反。所以1902年回鸾北京后,慈禧对东南开始了打压与疯狂敛财。

当时李鸿章病死,刘坤一病死,支持洋务派的荣禄也病死,随着一大批元老的去世,年轻的满蒙贵族登上了政治舞台,这为慈禧打压东南地方实力派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从庚子之后历任两江、湖广、四川、闽浙、两广总督的调动频繁看,就可以看出慈禧当时的打压力度。

庚子之前,南方督抚往往一干很长时间,有的直接干到死,而之后,则是走马灯似的频繁更换。

PS:因为镇压太平天国有功,南方诸省一直被默认是湘淮两系的地盘,所以像曾国藩等人一般都是干到死。东南互保后,慈禧被触动了神经,打破了不成文规矩,借着政治手腕又收回了东南各省的控制权。

1904年8月至1905年2月,见时机成熟,慈禧派铁良两次南下,打着清查各省财政和整顿兵工厂的名义进行练兵摊派,对东南各个省份,尤其是两江辖区进行大举搜刮。淮系控制的小金库江南制造总局,一次就被铁良搜刮出了80万左右的存银。而东南九省也被摊派了600万两练兵经费,湘淮两系的私房钱可谓是被搜刮一空。



这事之后,打压还没完。当时铁良被慈禧当作棋子,处处与袁世凯暗中较劲,比如袁世凯编练的北洋三、五、六镇就被铁良收入囊中,袁世凯被铁良气的不行,联合庆亲王奕劻参了铁良一本,说铁良要是不滚蛋,新政没法搞(“若不去铁,新政必有阻挠”)。结果袁世凯弄巧成拙,被慈禧明升暗降,任命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失去了军权。

1907年,地方督抚中权力最大的袁世凯和张之洞被慈禧调到北京,此举表明,七年前的东南互保局面在慈禧的操作下,彻底瓦解。

不过仅仅一年后,慈禧因腹痛而亡,没有她这个操盘手,满蒙少壮派玩不转政治,又过了三年,昔日东南十位督抚之一的袁世凯成为这场博弈的最终赢家。

2

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李鸿章在条约上签字后,回到府内就开始吐血不止,不论是医官如何医治,都不能止住李鸿章吐血的情况。李鸿章知道自己快要不行了,临终前给慈禧上了的最后一道奏折,原文较长,摘其要语。

……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久,遂成眩晕。去夏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入都后又以事机不顺,朝夕焦思,往往彻夜不眠,胃纳日减,触发旧疾时作时止。
和约幸得竣事,俄约仍无定期,上贻宵旰之忧,是臣未终心事。每一念及,忧灼五中……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

李鸿章在晚年参与策划的一件事,让在北京的慈禧一直如鲠在喉。李鸿章健在之日,朝廷虑及影响,亦缺少实际本领,不能问责。一旦李鸿章驾鹤西去,朝廷日后追究起来,李家难保有平安之日。于是,李鸿章在奏章中追述起40余年来兢业体国,及至故去仍然心系朝廷,以此来取得朝廷谅解。李鸿章确实达到了效果。这份预期说是奏章,不如说是遗书,据说慈禧太后读罢,大为动容,心里的梁子也就解了。

(辛丑条约签订后不久李鸿章就去世了)

慈禧与李鸿章晚年的一点恩怨,就起源于“东南互保”事件。

东南互保的始末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的逐渐加深,阶级压迫越来越沉重,普通的贫苦百姓饥寒交迫,他们在反对外国教会势力的旗帜下秘密结社,最终形成了义和拳的民间结社组织。他们大肆攻击教会、西洋人、西洋事务(如电线、电报、邮局等都在毁坏之列),信仰基督教的中国人也在攻击之列。鲁西北的义和拳被袁世凯铁腕镇压之后,转而向河北发展,在1900年的时候蔓延至京津地区,自称“义和团”。

(袁世凯曾铁腕剿杀义和团)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一开始防范查禁,到控制利用,一直到最后的剿杀。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对义和团始终存在严重的分歧,以至于朝廷下发各地的命令都是含混不清。他们一方面让地方督抚们不能放纵义和团行凶闹事,又交待他们不能一意剿杀,免得激起更大的民变。这样的上谕让地方官员无所适从,最终也能以一句“自当悉心设办”敷衍过去。这种情形最后导致的结果即是义和团越闹动静越大,直到闹进了外国人势力扎堆的京津地区。

慈禧本意向借义和团民意向洋人施压,结果发现义和团进京之后,已经根本没法控制,不但连京城治安被义和团全盘接管,连朝政都已经有失控的走向。义和团的种种行为,彻底激怒了列强,西摩尔联军磨刀霍霍,准备直接开进北京。洋人还放出话来,对慈禧准备废帝表示不满,准备干涉,这让将废掉光绪另立新君看作自家家事的慈禧感到怒不可遏。多少年来,饱受洋人欺压的痛苦一齐袭来,使得慈禧在那一瞬间成了爱国愤青的总代言,她几乎立刻获得了舆论和道义上的制高点。随后,慈禧下达了对11个国家的宣战书。义和团在清朝政府如此的支持下,立刻进入了战场,对外国使馆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围攻。

(义和团围攻外国使馆数月不下)

其实,现在说慈禧发布的是宣战书,从字词来看,顶多是一份对国民的动员令,而且宣战之后宣战的作战方式和作战地点都很难说是正常的战争动员。在华使馆被义和团围攻(义和团几万人围攻一百多人驻守的大楼一个多月毫无进展),各国政府即以保护使馆侨民的理由出兵,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正式打响。

战争在酝酿的阶段,英美等国就已经在考虑如何在群情激愤的中国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尤其是英国,他们在长江流域的商业利益要比其他国家大的多。英国驻华总领事在取得本国政府同意后,率先向中国长江流域的地方督抚伸出了橄榄枝,“去通知两江总督,假如他采取了维持秩序的方法,他将获得帝国海军的协助”。

(东南互保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

英国人为何急着向中国地方政府表态愿意协助维持秩序呢?这是因为英国当时深陷在布尔战争(也就是这场战争把英国打成了债务国),国内无兵可调。一旦中国事态发展巢湖预期,乱城一锅粥,其他列强必定乘机而起,英国人无力维护其既得利益。同时,富于殖民经验的英国人对于挑拨殖民地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是行家里手,他们希望扩大地方督抚与清朝的矛盾,实现分而治之,因此对地方督抚提出的“东南互保”的偏安主张推波助澜。

李鸿章主政的广东,对慈禧太后的诏命答复了八个字“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李鸿章的财经助手盛宣怀积极奔走,串联了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一起与西方列强商议出了一个“东南互保”的方案来。由于这三个总督的分量之重,他们发起的号召,也引起其他地方督抚(主要是南方省份)的跟风。这使得清政府在于列强拼命时,实际上只是靠着直隶一个省的军力来作战。西方列强因为分化瓦解了中国最富庶的省份不参与战争,不仅使清政府断绝了军饷来源,他们也无需分兵去应付南方的勤王军队,从而可以专心在北方攻战。慈禧被赶出紫禁城,一路仓皇西逃,惶惶然犹如丧家犬,其心里的真实想法,自然恨极了洋人,却也对自己阵营的背叛者不会有什么好印象。

(东南互保省份)

英国人要派海军协助的主张引起了地方督抚的极大警觉。他们认为其他列强也觊觎长江流域的商业利益很久,只是畏惧英国而不敢去争夺,英国人亦顾虑各国干预也不敢强占,以免此例一开,其他国家纷纷跟进,英国的整体商业利益将会受损。所以,有着列强的互相牵制,这三个封疆大吏就是事情做圆满了,不仅与英国谈“互保”,还跟美、俄、日、法、德等国都谈了“互保”。

互保的内容是中国方面拟写,主要内容包括了《东南保护条款》以及《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即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意思就是,列强与各督抚两不干涉,各守一方。

地方大员为何与清政府唱起了反调?

东南一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自宋代开始就已经是中国最大的钱袋子,与北方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由于靠近沿海,受资本主义冲击较早,当地的人们经世意识很强,对西方文明的接受程度要高过北方。虽然也会有列强资本侵略下,小农经济破产,可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又给了那些毫无生活出路的农民“工人”的身份,社会秩序较为安定。

与此同时,自太平天国动乱结束以后,清政府启动的洋务运动的主战场就放在东南一带,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已经颇具规模。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开始放松对民营经济的管制,中国民族资本有较快发展。到义和团运动前夕,全国新设工矿企业多达300个,这些工矿企业需要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

由于投资地方上的各种项目,市场受到限制,银行业发育的不充分,中央财政资源不足,加上外国资本的激烈竞争,民营企业家往往地方官合作,建立起工商业的保护体系。自然而然地,地方督抚大员们有利益牵涉其中,不管是官办还是民营,在清政府给予他们的顶戴花翎之外,他们又有了民族工商资本的代言人的身份。在这个意义上,真正赋予他们权力的,是地方而非中央。如果没有地方的经济实力的支撑,他们在朝廷的位置也不会如此稳固。


(洋务运动使地方具备了经济实力)

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以及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中国社会政治格局也发生的重大变化。汉族官僚和买办阶级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力量,同时,从前文所述,他们也获得了相应的经济地位。他们手里有钱,心里不慌,而且还利用地方自筹的资财购置军火,发展军事工业,有了更为雄厚的军事实力。此时该着慌的,应该是清政府了。当清政府下令沿江各口岸原来准备给西方列强的赔款银两,转而用作军饷解运北方时,东南督抚直接抗命拒交。因此,在“互保”事件前后,反映出来的是东南地方在经济上已经崛起,使得他们能够脱离清政府中央集权控制,从根基上动摇了慈禧太后几十年苦心经营的满汉和权的中央集权的统治制度。

无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满清政策在西逃的过程中,已经窥探到这样一个落后的末日政府,已经没有统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了,他们甚至都不能提供国民安全保证,作为一个外来政权,他们还能够争取的仅仅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后来的辛亥革命能够取得成功,不仅仅是因为革命党的理念多么深入人心,而是南方地方大员们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同时作为立宪派的他们也对清政府的预备立宪的骗局不抱希望,从而才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南方省份在2个月内几乎全部独立,成立革命政府,满清统治顷刻间瓦解。

“东南互保”公案,做的对吗?

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之后,淮军系基本被打压一空(袁世凯接手的即是整编后的淮军系),李鸿章个人承担了几乎全部罪责。在马关被日本暴徒枪击伤了脸颊,御赐的黄马褂沾染了血迹。归国之后,慈禧太后听到了,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难为他了,还留着呢”。后来李鸿章几乎赋闲,直到1900年4月重新启用广东,用他的雷厉手段打击黑社会,维护南方稳定。李鸿章在半年时间,确实做了很多工作,也杀了很多人(德媒称李鸿章铁腕扫黑,杀了有5、6万人)。他在遗奏中说的“冒暑北上”,说的就是在广东地方工作半年之后,回到北方主持和谈大局的事。

李鸿章能够在广东杀人,这也是得到广东立宪派和维新派的默许支持,如梁启超就曾经说过李鸿章在广东杀戮过重,但盗匪也因此收敛很多,广东地方赖以小安。当时,有维新派人士甚至找到李鸿章,意图劝说他割据岭南,乃至于江南,众人推举他做“大总统”。只是李鸿章年级太大,一辈子仕于朝廷,不愿意接这个茬子。实际上,李鸿章当时的能量未必能够号召一些督抚共同抵制“乱命”,却未必能够让他们俯首称臣。

(李鸿章主政广东时梁启超曾拜会)

所以,在这里就可以看出,东南互保事件前后,南方一带已经有了足够实力与意愿与清朝决裂了。而东南互保事件本身,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他确保了中国江南的半壁江山没有牵连到庚子拳变的战乱中去,使我国东南地区成长中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以保存和发展,并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尽管,东南互保事件本身有保护自己,不顾全局的弊病,但是东南互保合乎民心,顺应民意。同时,互保事件,还为战后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了助力。

从这个角度去看,慈禧太后也不能说地方大员们做的不对,在下发的诏命中,承认了此前各地督抚的做法正确,清朝政府的盘子虽然是千疮百孔,慈禧有满腹怨气,却也只能隐忍图存,徐图后事。清朝在后面的十多年间,编练新军,用以维持专制统治,却不想执政的摄政王年轻气盛,朝廷内部纷争不休,腐朽败坏,革命党在东南一带日渐崛起。

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3

慈禧不追究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东南互保实际上就是满清中央政府丧失了对东安南富庶之地的控制。但也正式如此,也使得满清没有在辛丑条约之后崩溃。至少维护了形式上的统一。慈禧的不追究恰恰是慈禧智慧的体现。因为慈禧知道,她一旦追究起来,不仅大清要亡,就连她自己恐怕也有性命之虞。

东南互保是在慈禧向十一国宣战,导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以后,以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和邮传部大臣盛怀宣组成东南互保抗命不遵。使得东南地区免于战火,没有让局势彻底糜烂下去是有积极意义的。以至于慈禧宣战时,两广总督李鸿章直言,“此乱命也,粵不奉诏。”等八国联军打过来直接搞了个东南互保,单方面和八国联军停战。而且甚至一旦慈禧完蛋,李鸿章将西方列强和张之洞和刘坤一等人支持下成为大总统。

慈禧不知道吗,她知道,慈禧不明白吗,她明白,慈禧比谁都明白,比谁都懂。正因为慈禧什么都懂,慈禧才知道她只能忍,只能认。现在满人已经彻底废了,无论中枢还是地方督抚已经是汉人的天下了,以慈禧政治敏锐应该知道,如果她敢处分三大总督。顷刻之间大清就得分崩离析。就来自己也有性命之虞。所以视而不见是唯一办法,甚至还不得不给予肯定,而东南地区也是有政治头脑的,东南有实力,有条件独立。但慈禧在北方还是具有影响力。而东南独立以后,也就彻底是天下大乱。三大总督虽然未必会忠于慈禧,但还得从现实考虑“服从”于慈禧的领导。东南崎岖和慈禧之间维护着一个微妙的政治平衡。

清末跟汉末有点类似,都是地方实力大于中央,但汉献帝是没实力但有威望还保留着,慈禧是有点实力但没有任何威望了。东南互保的出现,证明满清和慈禧对地方的约束力已经没有了,太后与皇室的虚弱乏力展露无遗。这是地方军阀化的雏形,过去就是藩镇,满清已经是覆灭的边缘。在政治上第一次真正打破”皇命不可违“。如果慈禧处理东南互保三大疆臣,势必加速满清的覆灭。慈禧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回避,并且同意东南做法,只有如此才能延续满清的寿命。中央政权完全是丧失威信 汉人地方军阀集团势力和新的利益集团将代替旧有的利益集团。慈禧面对这种局面惶恐无助,也只有认命。

最后一点就是,只要保护了自己富贵。其他都无所谓,自私也许慈禧不敢处置三大总督的主要原因。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4

一、 东南互保的基础

太平天国的兴起,极大打击了本来就已经十分衰弱的清朝政府。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政权,清廷不得不启用一直处于被压制的汉人官员,并由他们组织军队,代替毫无战斗力的八旗军和绿营。这样就产生了湘军、淮军等汉人地方武装,而这些带兵打仗的将领后来就成为地方大员。1860年,曾国藩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官辖着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的军务。这还不算,曾国藩又推荐了总督三人,另有九人担任七省巡抚。

清政府中的满人对汉人掌权惴惴不安,可是又无法收回他们的权力。因为打仗要靠汉人军队,朝廷收入要靠这些督抚缴纳,否则政府的运转都要成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乐得有吃有喝,苟且快活。1873后,设置了南洋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总督的权力进一步扩大,有了外交权。

朝廷财政越来越紧张,无力给各地督抚拨款,便权力下放,给了地方很大的自主权,让地方自收自支,“就地筹款”,用自己筹来的款项养军队开工资发福利。时间久了,督抚们有了人权、财权甚至外交权,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独立性越来越强了。但是,在这些督抚中,还没有出现赵匡胤式的政治家。他们所求的不外是荣华富贵,而不是要夺取满人的江山,他们与朝廷有着互相依存和利用的关系。只要汉臣不威胁到朝廷的切身利益,朝廷对督抚们的做强做大也就听之任之了。正是这种格局,为后来的东南互保奠定了基础。

二、 东南互保前后李鸿章的表现


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身体上都开始走下坡路了。赴任两广总督时,他已是年近八十的高龄。这个时候,有人给李鸿章出了上中下三策,要他选择。上策是要他占领两广地盘,拥兵自立,在亚洲开创一个新政体。这人胆子够大,分明是在唆使李鸿章造反,就像当年有人劝曾国藩自立为王一样。李鸿章偌大年龄,已经没有年轻时的气魄了,自然不会去自找麻烦。中策是率军北上,剿灭义和团。这个主意倒不错,可是此时的李鸿章手里已经没有当年的北洋劲旅了。另外,大张旗鼓地动用军队,极有可能被反对派指控为率军作乱,后果不堪设想,此计也是行不通的。下策是奉朝廷旨意,进京勤王,如羊入虎口,杯水车薪,为大清国殉葬。李鸿章最后的选择是只身一人进京,与洋人和议。

在此之前,清廷发布宣战诏书,声称要与洋人一决雌雄,并要各地督抚进京勤王。李鸿章并不买账,他在给盛宣怀的电报中说,清廷的上谕为伪诏,既然是伪诏,李鸿章告诉盛宣怀“粤不奉诏”就很正常了。李鸿章还让盛宣怀把他的“粤不奉诏”的意思转达给“岘、香二帅”。岘帅,岘庄刘坤一,湘系军阀,两江总督。香帅,香涛张之洞,湖广总督。李鸿章的目的就是要刘坤一、张之洞与他保持一个口径。李鸿章此举正合盛宣怀的意,盛宣怀正在为义和团运动蔓延到南方而蒙受巨大损失发愁。他恰好借此机会,促成使南方督抚们结成统一战线,与洋人达成协议,互不侵犯,避免南方战乱,保全资产。于是,盛宣怀开始行动了。

三、盛宣怀穿针引线促互保

盛宣怀是李鸿章的老部下,他从1870年进入李府,被李鸿章委以办理洋务的重任,李鸿章极力支持他大力创办实业。到1900年,盛宣怀已经控制了轮船招商局、上海电报局、华盛纺织总局、中国通商银行、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等企业。特别是他的上海电报局,为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督抚们的联络起到了很大作用。

盛宣怀知道,只要做通了刘坤一、张之洞的工作,东南互保就算大功告成。于是,他对这两个总督对症下药,各个击破。他请张骞去做刘坤一的工作,请赵凤昌去找张之洞。张骞与刘坤一、张之洞与赵凤昌都有着极好的私交,办理此事,马到成功。

盛宣怀又把闽浙总督许英骙、浙江巡抚刘树棠、山东巡抚袁世凯、四川巡抚奎俊等拉了进来。在盛宣怀的穿针引线下,东南各省官方代表、江浙士绅代表与英美驻上海领事经商定后,出台了《东南互保章程》。该章程的核心内容是:“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督抚保护,两不相抗”。

盛宣怀促成东南互保后,知道得罪了朝廷,心里也有后怕,赶忙向朝廷表白,此举完全是为了保住朝廷饷银的来源,否则将全局瓦解,不可收拾。盛宣怀的表白,让离京逃难中“上至太后,下至臣僚均衔恨极深,无不切齿痛恨”

可是,木已成舟,朝廷鞭长莫及,只能干生闷气,听之任之。不久,慈禧太后发布了一道“罪己诏”,等于变相承认了《东南互保章程》,也就等于不再追究盛宣怀等人的责任了。

参考书目:

《李鸿章传》(梁启超)《晚清裱糊史》(袁灿兴)

5

导语:

所谓东南互保,其实也就是东南各省的巡抚总督们,在清末时期,做出的一个保住江南半壁江山的策略。

早在太平天国时期,清政府就已经失去了南方的统治权。尽管湘军、淮军和楚军奋勇努力之下,将江南地区收归清政府掌管,可是各地总督巡抚已经全都变成了汉人,满人的统治已经过不了长江了。

尤其是以李鸿章为首的两江总督,更是差点被推举成为了东南各省的总统。不过在名义上,东南各省依旧受到清政府掌管,毕竟李鸿章对清朝是非常忠心的。

01满清从太平天国时期,就开始失去了南方的控制权。

南方尤其是江苏浙江地区,是清政府赋税的重要来源之地,可是太平天国太牛了,他们打不下湖南长沙,所以绕开这里,一路东进,将金陵城给打下了。

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清史稿》

打下了金陵以后,太平天国就在这里建都了,而整个江南地区,几乎也都成为了太平天国的地盘。这对清政府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因为没有江南地区的赋税,清政府根本无力支持各种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满清八旗的战斗力又显得不堪一击,所以慈禧太后在万般无奈的时候,选择将练兵权交给了汉人曾国藩。

  1. 这是在满清历史上,第一次将招募士兵的权力,交给一个汉人来掌管。曾国藩回到湖南已经,开始招募乡勇,训练出了一支足以跟太平天国相抗衡的湘军。
  2. 这帮人当然也不代表正义,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清政府发不出军饷,曾国藩又没有钱,所以答应士兵们打下一座城池,就抢掠一座城池,打来打去,伤的还是老百姓。
  3. 后来李鸿章和左宗棠也都相继创立了淮军和楚军,这些人马共同出手,终于平定了太平天国。然而对清政府来说,问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兵权始终都在汉人的手里。

满清是从关外入主中原的,所以他们在统治天下的时候,丝毫没有安全感可言。这就是为什么清政府不放心汉人掌兵的重要原因。

曾国藩是一个接受儒家教育很深的人,他主动解散乡勇,自己不久也被架空。可是湘军的那些将领,包括淮军和楚军的各路将领,都成为了封疆大吏,在南方各省做官。所以说南方从这个时候开始,基本上全都被汉人控制住了。

02慈禧太后向11国宣战,南方各省表示不奉诏。

1900年,这是在历史上比较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正式进入了20世纪,也正是这一年,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了一道圣旨,表示要向11国宣战。

大乱之后,公私荡然。鸿章奏陈善后诸务。开市肆,通有无,施粥散米,中外帖然。并奉诏行新政,设政务处,充督办大臣,旋署总理外务部事。积劳呕血薨,年七十有九。事闻,两宫震悼,锡祭葬,赠太傅,晋封一等侯,谥文忠。入祀贤良祠,安徽、浙江、江苏、上海、江宁、天津各建祠以祀,并命於京师特建专祠。汉臣祀京师,盖异数也。---《清史稿》

这个故事有很多版本,有人说这就是慈禧太后本人的意思,而且是有明诏的。有人说这是慈禧太后随口一说的事情,不具有可靠性。还有人说慈禧太后对各省总督巡抚下发了密诏,并没有公开宣布。

不管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调查清楚了。当时有这么一种说法,密诏是通过邮电局发出去的,而邮电局的管理者是盛宣怀。

  • 盛宣怀是谁呢?继胡雪岩倒台以后,清王朝的首富,当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曾经的李鸿章大秘书。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盛宣怀是地地道道的李鸿章门人。
  • 盛宣怀知道了这件事以后,立刻秘密将这些密诏发往南方各省,所以张之洞、李鸿章等人,是率先知道这个消息的。
  • 大家都表示先不表态,都在看李鸿章的意思。李鸿章作为当时的两广总督,第一个表态,表示不奉召,认为这是假诏书。

从这儿开始,张之洞、刘坤一等人一个个都表示不奉召,认定了这是假诏书。与此同时,以张之洞为首的江南各省总督巡抚,开始支持李鸿章作为江南地区的总统。

一旦清政府与十一国正式宣战,那么李鸿章就可以领到江南各省采取自保行动,以此避免一场中华浩劫。

03东南互保到底是为了民族大义,还是个人利益?

现在很难讲清楚,东南互保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当时李鸿章被推出来成为了江南地区的领袖,其实并不合时宜。

因为清政府还有11年的统治时间,而李鸿章对慈禧的忠诚又是旁人难以估量的。所以这件事有两个错误。

  1. 首先不应该在这个时间段提出来东南互保,毕竟清政府依旧对这里拥有管辖权。所谓东南互保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独立,又有什么实质性意义呢?
  2. 其次东南互保的领袖不应该是李鸿章,他虽然是汉人大臣中的佼佼者,可是他对清政府非常忠诚,这就无法真正构成东南互保的局面。
  3. 所以说这是把李鸿章往火坑里推,至于谁能真正获得好处,没有人知道。这次行动的背后,到底谁是始作俑者,后来也没有人去调查这件事。

不过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东南互保并没有构成现实意义,只是名号叫得响亮罢了。慈禧太后对东南地区依旧掌握着控制权,这是不可忽视的。

清政府的这些总督巡抚,对当时的清政府还有多少感情?或者说他们早就想要推翻清政府了?只是表面上不敢表达出来而已。

十月,出督两广。二十六年,赏用方龙补服。拳匪肇乱,八国联军入京,两宫西狩。诏鸿章入朝,充议和全权大臣,兼督直隶,有“此行为安危存亡所系,勉为其难”之语。鸿章闻警兼程进,先以兵剿畿甸匪,孑身入京,左右前后皆敌军,日与其使臣将帅争盟约,卒定和约十二款。二十七年七月,讲成,相率退军。---《清史稿》

至于民族大义,我认为这里面是有一部分拥有这方面情怀的,但是这不代表所有清政府的官员。这帮人里面有投机者,他们想要通过这次东南互保成为地方上的诸侯,那也未尝不可。

总结:东南互保之后不久,李鸿章就去世了。

作为东南互保的领袖人物,其实李鸿章并不想造成这样的局面。虽然太平天国被平定以后,汉人逐渐掌握了南方的政权。

可是这不代表汉人就一定要反叛满清政府,在李鸿章看来,汉人依旧可以效忠满清政府的。毕竟他的老师曾国藩,曾经完全可以推翻满清,不是也解甲归田了吗?

可是这次的事件将李鸿章推向了风口浪尖。慈禧太后立刻将李鸿章封为直隶总督,成为清政府中官位最高的封疆大吏。

这是在试探还是在拉拢?亦或是真正的信任?李鸿章都不愿再考虑了。因为没过多久,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后,就带着遗恨离开了人世。

参考资料:《清史稿》

6

中央权利变小,地方派系拥兵自重,已经脱离了清政府的管制,这就是东南互保的原因。1900年清政府以光绪帝的名义向十一个国家宣战,与此同时,英美帝国主义因为担心此次战争会波及到他们所涉及的势力范围长江流域,便谋划着和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展开合作,此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在自身不太强大的同时,还要向同时11个国家发难,着实是一件很不理智的事。当然,东南各省的官员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了保护他们所管辖的地区,河北,山东以外的地方,让他们免于义和团和八国联军战争的侵害,于是他们和让各国达成了协议即东南互保。

面对清政府下发的作战任务,各省官员皆声称所谓的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所以不予遵从,这一举措虽然让河北山东地区得到了安稳,但却也让地方的政治与军事势力进一步扩大,也意味着中央权利的下降。东南各省在名义上违抗清政府的命令,实际上也是否定着清廷的管理,让清政府顿时颜面扫地,而此时各地的革命势力也逐渐发展起来。后来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更是让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则每况愈下。所以说东南互保其实也意味着大清权利地位已逝。

至于慈禧为什么不许追究,其实不是因为她不想追究,而是因为这时的慈禧也无能为力。其实早在清政府还没有向各国宣战之前,东南各省的地方政府就已经针对地方的稳定想好了方案,而这里面还包含着若北京失守而天子、太后不测这种状况,要知道,如果是在往常,他们的想法可是要杀头的,而现在他们却可以堂而皇之的谈论并思考后果,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清政府对于各地的管制已经不起什么效果了。所以面对李鸿章在清政府宣战时的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的消息,慈禧除了气愤,更多的却是无可奈何。

后来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京城各种奇异宝均被列国抢掠带走,而慈禧太后只能和光绪皇帝逃跑以保护性命,在这次战争后,清廷的损失甚是严重,没钱没势的他们,只能凭借皇帝皇太后这个头衔下发着一些损人不利己的诏令,像剿灭义和团的命令。但同时和列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越来越多,这在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同时,也让这个政府摇摇欲坠,根本在无暇顾及其他。所以说当时的慈禧根本就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再去对付东南各省的地方势力,况且他们也都可以强大到能够与清政府抗衡。

再者东南各省势力虽然说违抗了清政府的命令,但是确实也保护了方土地的安稳,而且再怎么说,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此时她更需要面对的更多的是来自其他领土的侵略者。

7

1900年6月21日,慈禧一意孤行,召集义和团,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向十一国宣战,并且向全国各地下旨向北京派兵“勤王”。

早已达成共识的东南各督抚直接“抗旨”,时任两广总督李鸿章直接通电全国:“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湖广总督张之洞甚至提出,一旦北京无法保全,则推举李鸿章为大总统,继续与列强和谈。

随后,两江总督刘坤一、山东巡抚袁世凯、闽浙总督许应骙、浙江巡抚刘树棠、广东巡抚德寿、安徽巡抚王之春等纷纷响应,在铁路大臣盛宣怀的牵线搭桥下,各督抚与列强订立条约,另有陕西巡抚端方、四川总督奎俊鼎力支持。

正当身处北京的慈禧和光绪面临列强一锅端的危急时刻,这些本该保家卫国的地方实权督抚们,却与清政府的最高决策进行切割,保证东南各督抚绝不会侵犯列强在华利益。

从理智上来说,东南各督抚的行为虽然可能有些争议,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

慈禧用义和团“刀枪不入的神话”与列强宣战,可谓滑天下之大稽。如果东南各省真的跟着老太太瞎胡闹,跑去跟列强打,团结一心的时候打不过(之前的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等都充分说明了问题),现在居然让一群“神棍”打头阵,结果可想而知。

况且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算起,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已经半个多世纪,西方的势力由沿海渗透到内地。东南各省兴起买办经济,各地的钱袋子都和列强息息相关,贸然出兵攻打列强,无异自断财路。

在这些或多或少与洋人打过交道,清楚清朝与外国之间巨大差距的地方督抚们看来,军事上打不过,财政上不敢打,民生上更不能打,不跟着北京城内那个瞎指挥的老太太胡闹,无可厚非。

但是,无论理由多么正当,东南各督抚直接违抗朝廷命令的行为,在中国古代显然是被视为抗旨不遵的重罪。可是,他们受到了什么惩罚吗?

完全没有!相反还一个个加官进爵。毫无疑问,至少在那段时间,清政府确实失去了对东南督抚的控制。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清政府兵权、财权都控制不住。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养尊处优的八旗老爷兵和沉迷于大烟的绿营兵全都不堪一击,加上对外战争的赔款,清政府已经无力应对大规模的平叛战争,便号召各省举办团练,用“民兵组织”对抗太平军。

从此,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勇、李鸿章的淮军等地方武装纷纷登上历史舞台。

要知道,朝廷虽然鼓励兴办团练,却没有银两来支付军饷。军队的日常开支都是由各军主帅自己想办法,比如靠着自己的面子向周边各省借饷,比如通过朝廷的授权卖官鬻爵筹钱,比如依靠各地的富商捐献。

但这样不稳定的军饷来源,根本不是供养军队的正常状态。久而久之,清廷在下放军事权的同时,又不得不下放地方财政权,曾国藩、李鸿章他们这时手上真是有兵有钱又有粮!

就这样,湘军、淮军的将士只知主帅而不知朝廷,毕竟对这些“书生+农民”组成的地方武装来说,有奶就是娘,谁让朝廷不给钱呢。

湘军、淮军击败了太平军、捻军,光复了这些起义军占据的地盘,朝廷也没东西可以赏赐。加上他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土地,又怎么可能拱手让人。于是,团练的将领们摇身一变,成了各地的封疆大吏,尤其是江南半壁,都是这些将领打下来的,自然成了他们的大本营。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自不必说,其他将领也一个个成了各地督抚,同时也是各军“大帅”。钱自己弄,兵自己养,那个名义上的朝廷还能把他们怎么样呢?在他们眼里,大清朝廷、慈禧,不过就是个象征罢了。

慈禧也不是省油的灯,自然晓得清廷和曾国藩等人此消彼长的势力变化,双方各守自家边界,都尽量明面上不红脸,维持着彼此间微妙的平衡关系。即便有像“张文祥刺马”那样的悬案,慈禧明知案件背后有曾国藩的瓜葛,但也尽量保持着和湘军表面上的一团和气。

在东南互保的督抚中,“精神领袖”李鸿章本是淮军创始人。两大支柱:刘坤一是湘军江忠源部将领出身;张之洞虽然出身清流,但在中法战争中力主抗争,前往前线担任两广总督,此后兴办洋务筹建新军,更是稳固了自己手中的兵权。

这就注定了这些爷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才有了“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之类的激烈言论。他们是吃定了老太太没本事把他们怎么样。

那慈禧难道不生气吗?当然生气。可是生气又能怎么办呢?老太太自身都难保了!我们都知道,在东南互保之后,义和团面对列强的洋枪洋炮不堪一击,清军也节节败退,八国联军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打到北京城下,慈禧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

万般无奈之中,慈禧指定东南互保的精神领袖李鸿章作为清朝全权代表,与列强议和,东南督抚的“抗旨之罪”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慈禧何许人也?真能容许东南督抚永远这么无法无天蹬鼻子上脸吗?当然不行!八国联军侵华时,老太太不过是短暂的屈服罢了。等到事态平息,慈禧腾出手来,当然要把权力夺回来。于是出现了铁良南下改革事件。

早在清廷设立新军,袁世凯担任会办练兵大臣期间,从日本考察回国的铁杆保皇派铁良被任命为练兵处襄办大臣,辅助(实为监视)袁世凯,这是慈禧向东南各督抚夺权的第一步。

次年,铁良受命南下考察江南制造局移厂,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慈禧的目的是让他以考察为名,剥夺东南各督抚的权力。当时,李鸿章、刘坤一已死,督抚们的顶梁柱倒了一大半,继任两江总督的魏光焘无能,被铁良抓住做假账的把柄,江南制造局的财权、人事权被尽数收缴,断了东南督抚的最大财路,而他和张之洞的亲兵武装也被铁良收编解散。

随后,风烛残年的张之洞又被调离湖广,入京担任军机大臣。自此,东南最强的督抚们彻底土崩瓦解,东南互保宣告结束。

因此,东南互保,是清末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各督抚逐渐壮大的必然结果。但这种“独立”也是基于督抚们的个人能力,一旦几个强势人物逝去,清廷必然跨越边界去占东南地方力量的地盘,双方的探底直到袁世凯逼迫隆裕太后和溥仪退位,才终告结束。

8

其实早在清末“刺马案”的时候,满清王朝对湘军的处理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已经对东南汉族权臣失去控制了。后来的东南互保,是在慈禧太后同时对11国开战后,东南汉族权臣顺水推舟而已。

东南互保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五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对八国联军宣战,诏书记载: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洋人欺我太甚,竟至国之将亡。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何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朕,今日庄严宣示:向英吉利国开战;向法兰西国开战;向美利坚国开战;向德意志国开战;向俄罗斯国开战;向意大利国开战;向奥地利国开战;向日本国开战,钦此!

随后还有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参战,共对十一国同时开战。当时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召集义和团民及宣战诏书扣押,只给各地督抚观看,并且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

在慈禧太后宣战之前,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邮政大臣盛宣怀等即商议如何保存东南各行省的稳定,避免列强有借口入侵;同时密议盘算倘若北京失守而皇帝、太后不测,当由李鸿章出任总统支撑局面

李鸿章时任两广总督,听到慈禧太后同万国宣战,北上勤王,严厉地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李鸿章这封电报也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时局日益糜烂,湖广总督张之洞随后提出“李鸿章大总统”方案:

一旦北京不保,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

随后,清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帝国主义达成\"东南互保\"协议,即《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核心内容如下:

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

总结

东南互保意味着清廷在东南方的权利丧失殆尽,慈禧太后颜面扫地。然而当时的清廷,内忧外患,忙着逃跑保命,根本无暇顾及南方汉人总督。

战败后,慈禧太后忙着保命,一边向八国联军摇尾乞怜: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一边忙着请“东南互保”的发起者李鸿章北山谈判,这个时候求着李鸿章还来不及,怎么会追究他们呢?

东南互保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汉族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满人朝廷,为了国家而不是为了满清王朝,保护了祖国东南半壁江山不被外夷入侵,也为辛亥革命保留了人才和赢得了时间。

9

所谓的“东南互保”,应该是经过慈禧太后默许的,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事件!因此慈禧太后才会在事态平息后,没有再去追究那些大臣的责任。

而这却并不意味着,参加东南互保的各省督抚们,已经准备抛弃慈禧太后,甩开清政府搞单干!恰恰相反,这些以李鸿章为首的督抚们都是大清的忠臣!这一点可以从李鸿章甘于涉险远赴京师,同盘踞于此的帝国主义列强们谈判,为了挽救远遁于西安的老佛爷讨价还价中得出!

倘若李鸿章不忠于清政府和慈禧太后,又有何必要涉险与洋人谈判呢?难道这位因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失败,而被逐出了朝廷中枢的老臣,会不知道同八国联军谈判是一件费力不讨好,且必将留下卖国污名的苦差事吗?

李鸿章能够如此做,足以证明他对清廷的忠心,以及他并没有抛弃慈禧太后搞单干的野心!而据史传:所谓的东南互保,力推李鸿章为“总统”的流言,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即一旦两宫(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遭遇不测之事,清朝混乱无主,李鸿章才会为保东南菁华不失,而出头担当主持局面之大任!由此可见,所谓东南互保的出发点有二:其一是为了保住东南菁华地区,不被战祸波及。其二是为了应对万一两宫遇难,清朝出现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因此只是权宜之计而已!

而从事态平息之后慈禧太后的态度来看,她对于东南互保也是没有异议的。毕竟在1900年那个极端混乱之际,谁也无法预知事态究竟会向何处发展!所以尽管慈禧太后或许会对东南督抚,拒绝派兵入京勤王而心存芥蒂,但依然选择了不去追究李鸿章等人的责任!事实证明慈禧太后的选择是正确的,因此当慈禧太后返回京城之后,不必为东南人事大调整而担忧,从而得以从容推动清末新政!使清朝在1900年之后,又延续了十余年寿命!

10


朝廷以国家的名义宣布,对各国列强宣战,而几个重要而且富庶的省份商量之后,却认为朝廷的命令是乱命,不应该服从。所以,当列强真的打过来的时候,东南各省督抚组织起来,和列强进行谈判,让列强继续北上,去打天津,打北京,不要打自己的防区。虽然客观上朝廷的命令确实是乱命,但是作为统治者,这时候心理阴影面积还是很大的。

慈禧之所以悍然向列强宣战,确实也是之前被列强欺负的时间太久了,很压抑,尤其是戊戌政变之后,列强对慈禧的谴责,和对康梁的庇护,都让慈禧如鲠在喉。加上这时候各地的汉人督抚在戊戌政变中多数都对软禁光绪虽然表面上不说,内心却都非常不满,慈禧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当一些她身边的满洲亲贵大臣把义和团推荐给她的时候,一拍即合,就让她热血上涌了。

八国联军入侵后,从大沽口登陆,一路直奔京城,慈禧下令各地派兵勤王,但是卖命的却只有从甘肃赶来的甘军董福祥部,而坐拥重兵的东南各省督抚却眼瞅着北京沦陷,两宫西狩,惶惶然如丧家之犬,而完全无动于衷,继续作壁上观,隔岸观火。这时候慈禧心里的凄楚当然是不用多说的。从她的角度看,这就等于东南地区脱离了朝廷控制,和叛变有啥区别?


八国联军之后和清朝谈判时,仍然是东南互保的核心人物李鸿章领衔,而且列强指定只和李鸿章谈判,不接受其他人作为全权谈判代表,而慈禧本来想派去谈判的是她更加信任的满洲亲贵庆亲王,但却被拒绝了。城下之盟已经是奇耻大辱,连谈判代表都要由对手指定,而不能完全自己委任,这对慈禧来说,当然是更大的打击,更会怀疑李鸿章和洋人之间有什么默契。

谈判结束后,两宫回銮,李鸿章也死了。虽然慈禧冷静下来以后很快就明白了,如果没有东南互保让东南财赋重地免遭战祸,让朝廷还能继续维持表面上的统治,但对朝廷来说,东南互保对朝廷威信的挑战和打击还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朝廷一方面要继续享受东南互保带来的好处,但另一方面也要开始着手收拾参加东南互保的那些汉族大臣,来重新加强朝廷的统治力。

更巧合的是,东南互保的两个核心人物中,李鸿章不久就死了,张之洞也被调入中央,名义上算是升官,但实际上是调虎离山。只有袁世凯算是一个例外,但是他坐拥北洋军,和京城近在咫尺,却没有在危急之际派一兵一卒,所以,虽然袁世凯后来也升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之后朝廷也开始下令各地普遍编练新军,以稀释北洋军在全国军队体系中的重要性。


而且,就在在这个时期,朝廷也增加了公派留学名额中满洲亲贵的比例,同时加快了对满洲亲贵的提拔和培养,比如荫昌,载涛,铁良等一大批满洲亲贵这时候明显的加快了提拔的速度,用他们来执掌陆军部等重要部门,在地方上也大力提拔满洲亲贵担任重要省份的督抚,以压制汉人大臣。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在预备立宪之后才会形成一个大失人心的皇族内阁,从而导致汉人大臣和朝廷完全离心离德。

从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这些人的角度看,东南互保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他们也不认为八国联军真的就要灭亡大清,灭亡中国,但他们在做出东南互保的决定的时候,当然都是知道最后还是要由他们来收拾这个烂摊子的。所以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背叛了朝廷,而且他们是为中国保留一线生机,为战争结束后重建和进一步的改革做好准备。

但从朝廷的角度看就完全不是这样了。对我的命令有意见你可以提,但在我生死存亡,命悬一线之际,你们隔岸观火,这和叛乱有什么区别?对任何一个官僚体系喝组织来说,这种内部的纪律性都是非常严重的,即便是乱命,也应当通过朝廷来纠正,而不是自作主张,直接绕开朝廷和洋人议和。无论客观上是否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朝廷,这种做法都是不可能被容忍的。

像李鸿章,张之洞和刘坤一这种老于世故的封疆重臣来说,他们当然明白东南互保的政治风险有多大,但是他们仍然按照自己的判断,做出以自己个人的政治前途为赌注来做于国于民都更加有利的选择。而他们在这个时候的东南互保,在十年之后朝廷做出的回应就是皇族内阁,完全失去了对汉族大臣的信任。在这个意义上,东南互保也是让绵延整个清朝的满汉冲突清楚无误的浮出了水面,为清朝最后的崩溃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