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在农村,夫妻同去打工,把小孩丢给老人,孩子成绩越来越差咋办?

在农村,夫妻同去打工,把小孩丢给老人,孩子成绩越来越差咋办?

2020-10-24 12:31阅读(64)

在农村,夫妻同去打工,把小孩丢给老人,孩子成绩越来越差咋办?:谢悟空邀请:这是一件很现实、很残酷、也是很令人心疼、也需要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事情,他涉及

1

谢邀请:这是一件很现实、很残酷、也是很令人心疼、也需要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事情,他涉及到我国农业后继有人的问题。

08年,我在企业办理了内退手续,因为当时还年轻,再加上内退生活费少,于是通过培训、考试取得了工程监理人员资格证书,在外面又找了一份监理工作。

在工地上经常看到两口子在一起打工的现象,每当放署假时,他们的家人就会把留守在老家的子女,带到工地上来与父母团聚。看到他们颜色单调的衣着、肌黄呦黑稚嫩的小脸,再看看城里的儿童,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同样都是有父母的儿童,为什么他们每逢到节假日才能和父母团聚在一起呢,不用细想,如果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谁愿意撇家舍业,弃父母和子女而不顾,到外面挣几个寥寥无几的血汗钱呐!有的时候还冒着被老板拖欠工资,坑害的风险。

“相见时难,别亦难,”放暑假孩子到工地上与父母见面,看到孩子那种心花怒放、朴在妈妈怀抱里撒娇、开心的样子,实在让你感到温馨。但是,一旦假期到了,他们该分手的时候,看到大人小孩哭哭啼啼、难舍难分的的样子,内心又充满了许多惆怅和无奈。

现在孩子的学业逐步加深,有一般文化水平的父母,都很难辅导孩子的作业,更不要说当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了,孩子的作业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窍不通。如果父母在孩子跟前,还能监督他们的学习,假如父母双方都在外面打工,孩子的学习成绩肯定是上不去的。

要想进一步提高农村儿童学习成绩,必须加大精准扶贫的力度,多立项目,扩大经营规模,让外出打工的父母尽快回到子女的身边,一边在本地就业,一边监督辅导孩子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出本地就能挣到钱。才能保证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2

现在在中国农村,他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啊!也是一个大难题,打工是要以后整个家庭生活过得更好。重要的问题就是老人喜欢宠着小孩、惯着小孩。

父母大多数都不能陪在身边,就算父母陪在身边,也不一小孩成绩就能好,现在小学的很多题目父母都不懂了,当然有一部分小孩也比较聪明,就是爷爷奶奶惯着他、宠着她,小孩照样读书也很厉害。

我家的例子:我把我的儿子给我妈带,然后我和我老婆都在外打工,但是每年都回去看儿子,现在儿子长大了读书了,一年级数学和语文都是80多分,二年级数学竟然考了30多分,语文也是50多分。当我们在广东听到这么一个成绩以后,也说过我老妈和儿子。

刚好我老婆也怀孕了,于是我们俩做了个决定,回家呆一个学期,能不能把大儿子的成绩比较好?于是我辞职回家。

我在家的这段时期,终于看清我妈是怎么带的小孩?真的像人家所说的,宠着小孩,惯着小孩,什么都依着小孩。我真的气不打一处来,我小时候怎么不宠着我?惯着我呢?

现在我具体说一下,我妈是怎么宠小孩的?惯小孩的。

小孩还起床时,衣服帮小孩拿,小孩都七八岁了,然后还给他打洗脸水,更离谱的是放学回来我老妈还给她玩手机。当我看到了说我老妈,对话如下:

我说:妈你不要给他玩手机嘛,把手机给收起来,这样小孩子会被宠坏的。

妈竟然说:是你儿子自己要玩的,我说了 你儿子也不听啊!我还能怎么办?

我说:他要玩手机、你就给他玩呀!那他要杀人放火,那你还不是要给他点火拿刀啊?他拿手机,你就教育他呀,揍他呀。

妈说:教育了也不听啊,揍他也揍过就听一下,就恢复原样了,管不了了,

我说:我管的时候他怎么听呢?

妈说:你揍他揍那么狠了,

我说:你不会揍他,揍狠一点

妈说:我可不像你那么狠心,下得去手

我现在就发现跟老人家讲道理,好像讲不通了。我管教我儿子的时候,老妈又在那里说我揍的太狠了,儿子都很好像不是亲生的一样。只看到这种情况,马上就跑到他奶奶后面躲起来了,大家说一下,这是不是宠?是不是惯坏?

后来被我严格的管了一个学期后;儿子的学习好了一点点,两门功课都有七八十分。不好的习惯也改变了很多。

这时我和老妈说:“你看这样管不住,管得住吗?什么叫他不听呢?就是你宠着惯着他”。

老妈说:你是他爸,他怕你啊,他不怕我啊!

我说:我要出去赚钱,我不能时时刻刻都在家呀,你不会教孩子读书没关系,我跟你说的目的就是不要宠着他,惯着他,就那么简单。

这种现象应该有很多人家都有,这就是我们在外打工的无奈,谁想出去打工受苦受累呢?谁都想把小孩教育好,家庭的生活,家庭的经济怎么办呢?农村附近又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为了整个家的生活,过得去,只能选择去外打工,

个人认为,这就是我们80后,90后的悲哀和无奈。

@劉小小满 关注我

3

随着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年轻夫妻一同外出务工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他们由于在城市无法扎根、没有固定住所,户口落不上--、再加上经济方面的压力、无法把子女一同带到身边、只能把小孩丢给爷爷奶奶、由老人来负责孙子孙女的生活和教育。但是这些老人由于上了年纪、一边要负责孙子孙女的衣食住行,一边还要负责农业的生产和管理,本已疲惫的身体、无法再抽出更多的精力和体力来照顾孙子孙女的学习。小孩由于得不到父母的教育和老人再小孩教育的缺失、致使儿童在生活习惯、学习成绩、人身安全、个性和心里方面产生很多的问题。

由于父母的双双外出,导致小孩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他们缺少父母的关怀,缺少与父母间的情感沟通、而这正是对小孩的身心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家庭环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由父母变成了爷爷奶奶。他们的教育理念有很大误区、农村老人一般认为农村孩子不会有太大的出息、只要稍微认识几个字,读个初中毕业就行了。反正读多少书最后一样都要出去打工。他们认为读书没多大用,所以对孙子孙女的教育会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

这些家庭由于夫妻双双在外、家庭条件相对会好一点。老人为了弥补小孩缺少的父爱母爱、会更多的溺爱孩子,放纵孩子、小孩要啥买啥、对小孩是百依百顺。使小孩从小养成了娇生惯养、臭脾气大,不爱学习的坏习惯。

有些家长隔个一年半载的回来发现孩子成绩差了,就想方设法的去补救、严家管理。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容易使小孩产生逆反心理。

要想孩子成绩好,(至少不差)我们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他们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好的家庭氛围。这方面、父母如果都能在家对孩子是最好了。外出挣钱是很重要、但子女是否成才才是关系到家庭的未来。做父母的对这方面一定要考虑周到,妥善的安排好子女的事情。要考虑好老人的教育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如果老人确实无法教育好下一代、实在不行就把子女带到自己身边来。做爷爷奶奶的也要改变一下思想、学习怎么教育好小孩、不要溺爱孩子,放纵孩子们。做父母的平时在外一定要多给孩子打打电话、连线一下视频、了解一下孩子平时的表现,学习成绩怎么样,作业是不是按时完成。多给孩子一些生活上的关心,感情上的沟通,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是爱着他们的、关心她们的、要让孩子心理上有安全感,归属感。

4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农村人的经济收入都来源于城市的掘起,绝大多数人都背井离乡去城市创业养家糊口过日子,对于哺养和教育孩子的重任都落在爷爷奶奶的肩上。这些孩子我们通常称之为“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是国家的财富,是关係中华民族一代人的教育和成长的重大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爷爷奶奶这些老人年纪过大,缺少精力和管理儿童经验,尤其是老人过于宠爱孙儿孙女,没有父母的严厉管教,让幼小的儿童偏离了导向教育的视线,忽视了儿童的家庭教育课题,一味地靠学校方面的辅导教育,是难以让这些留守儿童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

如何关爱留守儿童是一件不可忽视的大事。应以扶贫攻坚的力量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理、生活、心理健康及受教育的现实问题。




5

说说我的真实故事吧,我于2006年喜得贵子一个,一直都在外工作,把儿子交给60多岁的父母带养,一年就回家几次,实在没办法,因为生活所逼,只能与孩子分隔两地。

我每次回家都十分珍惜与小孩子的相处,喜欢讲故事给小孩子听,故事里的情节与主人翁都是如何做一个男子汉,如何生活自理,如何去做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如何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等等内容,只不过是用小孩子的世界去将故事表达出来而已,小孩子特别喜欢听我讲故事,甚至我在外地工作,临睡前我都会打电话与他讲故事,可以说,小孩子是听我的故事长大的,在小孩子没上学前,他都十分懂事,十分独立,没怎样让我操心。

小孩子上学三年级的时候,因考虑到老人家对小孩学习的引导辅助作用有限,我回家的次数就增加了,三年级的时候成绩一般般,主要是对学习兴趣没培养出来,还有学习习惯没安排妥当,当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一:带他去最苦的乡村,让他体验乡村艰苦的生活,这个过程让他自己去感受,同样,在沟通过程中,也引用以前故事情节与真实案例。

二:与他一起玩,但是在玩的目的就是让他感觉到他知识的不足与知识的重要性,因为小孩子永远都玩不过成年人。

三:制定好学习习惯,陪伴他一起遵守学习计划,并以谁做不到就让对方惩罚,加大对

学习的习惯性。

在整个过程中,小孩子的成绩真的比以前进步神速,在小学阶段,总能在级别中保持前3名。

在培训小孩学习了过程中,我还很重视有两点:

1,每次参加完家长会后,我都会在他的座位留下一张字条,并写上鼓励,不要骄傲,怎样学习等内容的字条,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他小初中。

2,在小学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很棒的,特别在知识方面,给他竖立一种知识广阔榜样,其实小学6年级的课题我真的不懂,但我会偷偷地去上网查。

现在小孩子已上重点中学了,他还是学习习惯很重要,要常常与孩子沟通,共同去沟通如何解决问题,解决困难。

最后,我个人认为,从小培养生活习惯,个人价值观,懂得感恩,培养学习兴趣,让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父母在旁边鼓励支持他,没在身边培养,就利用视频讲他喜欢听的事,小孩喜欢听你的声音一切就简单明了,以上属个人个案,如有建议,可以关注?评论,谢谢大家

6

在农村,夫妻同去打工,小孩丢给老人,孩子成绩越来越差咋办?到现在可能你们都不看书看报看新闻,已经有好多家长都意识到教育好孩子比赚钱更重要,夫妻俩更应该认识到孩子成绩差都是你们造成的,应赶紧釆取措施,要么妈妈必须回来陪伴孩子,要么都回来在家创业,办法是人想出来的,路是人走出来的,好孩子也是好父母认真教育出来的。

孩子是未来你们的希望,千万不能丢下不管,当父母的都是为了孩子,如果孩子成绩太差,你们赚在多能买的到孩子的未来和前程吗?

下面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大约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改革开放刚开始,好多单位就裁员,有一对夫妻同时下岗,整天矛盾突出,小两口吵架离婚了,为了有口饭吃,孩子妈妈就丢下四岁的孩子,交给老人看管就出去打工了,每年只能过年匆匆忙忙回家看一眼孩子,因为那时候的人什么也懂, 朦朦胧胧只以为能赚钱给孩子一个好生活就可以,可谁知道谁知道一切一切的根源就是老人没有能力也不会教育孩子,没有吃的,拿钱给孩子去买,也没有教育孩子这钱是你妈辛苦挣来的,要学会节约,更没有教育孩子如何应对社会善恶,因为老人也不懂,孩子在这样环境的养大了,后来悲剧发生了,因为孩子的任性大手大脚,把她妈给她买的房子车子,包括她妈给她那么多钱,都被人利容连骗带哄全部一分都没有剩下,孩子最后带着不舍留遗言,(我被骗了)年轻轻走向了天国。

都说有妈爸的孩子 像块宝,投进爸妈的孩子幸福的不得了,真的很心疼,如果现在不管管好“孩子的行为,礼仪,人品,习惯,认知’等等,等到你后悔都来不及,都说父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抓紧时间现在还来得及,听人一句劝,赶紧行动起来,多陪陪孩子们吧!

图片来自网络#北京头条#欢迎各位友友们讨论点赞评论谢谢

7

您好!我是\"浅墨文巷″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当今农村,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涉及到每一个孩子的教育问题。

现在农村里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成为社会一种普遍现象,各大新闻媒体发出呼吁关爱留守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的口号。

一:哪种原因至使农村夫妻外出打工

1:农村夫妻选择外出打工的原因。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不断上涨。在农村农耕深作的农民,从里地里刨不出太多的经济收成。每家每户那几亩地,一年忙到头最多只能填饱肚子,解决温饱。

种庄稼是一个看老天脸色吃饭的行业,哪天老天不高兴了,来个旱涝灾险,一年的努力变成颗粒无收。农村家庭的,小耕小作并没有多余的粮食,可以卖出去换成金钱,继续种地只会让农村家庭陷入贫穷的绝境之地。

2:城市在高速发展,各用人单位,急需务工人员,农村大量闲置的劳动力,正好填补了这项需求。为了改变家庭的贫穷现状,农村青年力壮的人们都选择,去城市里务工,通过奋斗来实现自身的目标。

没有青年人打理的田地,变成一片片荒野,而留守的老人因体力不支,也力打理耕种。农村土地宁愿荒废,也没人去耕种,说明种地确实没有利润和前途。

点评: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农村的农民,眼界更加开阔,农村的狭小空间,很难满足年轻青年的发展与追求,而是许许多多的年轻青年,背着匆匆的行囊,投入到陌生的城市,追求自己的梦想与未来!

至始农村也基本只剩下那些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二: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的心酸与无奈

1:辞别家乡的农民,为了在城市里寻找一个立足安身之地,多大在城市的边沿中苦苦奋斗与挣扎。过着背进离乡,流离失所的日子。城市的房价和车轮碾碎着一个又一个人的梦想,很难扎根在这个自己选择的城市。

2:,城市生活的激烈竞争,工作上的忙碌,生活条件的限制,孩子接受教育学习上所面临的困难等等因素,使得这些离别家乡的人们,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把孩带在身边共同生活,也心无力照顾自己的孩子。唯一的选择只能把孩子留在农村,让自己的父母帮忙来看管。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这也是每一个为人父母心酸与无奈。也是父母心中隐忍的痛疼!

点评:

城市的生活总是,充满机遇与激情,许多人通过自己的奋斗与努力,在城市里扎根落户,生活逐渐安稳下来安稳下来的人们,就会把自己的孩子,父母,接到生活的城市一起居住,从而改变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现象。

生活是一种磨练,总能激励着每一个人的意志与坚强!

三: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引发每一个家庭对待孩子教育上的思考

1:孩子的教育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

01: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每一个家庭的适龄上学儿童,在孩子的教育上,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玩劣是孩子们的天性,每一个孩子根本都做不到严律己身。父母的严励管教会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成型,在孩子今后的学习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句经典名言:″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一个不注重孩子教育的家长,他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除非是那种天才儿童,自己能撑握一套很好的学习方案,但这种孩子少之又少,如果你家碰到了,那么恭喜你!这样的孩子会让家长省不少心。

02:留守儿童孩子们的成绩,大多不是很好,原因就是缺少父母的严励管教,爷爷奶奶带大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爷爷奶奶基本都帮不上忙,因为老人的知识水平有限,自己也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再加上老人对孩子的溺爱,所以留守儿童的成绩大多不是很理想。

2:对孩子培养教育上,家长千万不要去省钱

01:有人说:″最好的投资,是把钱花在孩子的教育上“。许多家庭中的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还能当孩子的辅导老师,孩子一旦进入初中,高中以后,许多家长就力不从心了。这个时候你就为孩子报几门培优班,让他接受专业的辅导。孩子的学习知识就像那顺水长流的小溪,中间不能拥堵,一旦出现拥堵,就会越积越深,最终导至溃堤。而补习培优班能及时清除拥堵现象。让孩子的思路畅通无阻。

02:现在许多家长都非常反感,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也有人会认为我是补习班的托。那么我告诉你,你这思想是错误的。从我自己女儿上培优班的效果来看,成绩明显显著,我女儿从三年级开始到现在六年级,我跟她报了多个培优班,特长班,每年课外学习上的费用在3万左右。而她的成绩总能进入班级前十名。

点评:

孩子在接受学习教育的年龄,家长千万别去省教育经费,孩子一旦走过学习的年龄,你就是想花钱买知识让他学,那时己经晚了。从小把孩子培养强大,只有孩子自身强大了。孩子在今后的社会上,才能立足不败之地!

在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成绩的比拼,就是家长之间责任的比拼。不要抱怨自己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你应该扪心自问,你对孩子的教育付出了多少责任?

小结:

近年国家教育部门,也在不断调整教育入学方案,外来子女可以跟随父母,在所居城市择近就学。可见国家教育部门,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的重视。尽可能的减少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

8

在农村,夫妻同去打工,而把孩子交给老人照看,这也造成村里只剩留守老人和儿童成普遍现象!

由于隔代教育,不能严格要求孩子;老人普遍文化水平低,没有办法辅导孩子作业,再加上平时比较溺爱孩子,对其听之任之,慢慢造成孩子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性格也越来越任性!

题主想问解决办法,个人认为为了提高孩子成绩,从下面两点入手:

1.夫妻两人留一人在家管理孩子

为了孩子的前途,只能牺牲夫妻俩都去打工赚钱的机会;留下一人,严格管理孩子,父母管理孩子要优于老人,毕竟隔代管理是溺爱大于教育;而且有父或母陪伴成长,孩子的心理是快乐健康的。

2.把孩子一起带走

把孩子带到打工的城市接受教育,也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办法。这个可能要关系到入学困难,学校借读费等一些问题,多了解这方面的政策,应该能解决。能让孩子在身边不脱离视线接受教育,还不影响自己打工赚钱,岂不是一举两得!

请记住;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才是最长远、最有效益、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不能因忙于赚钱而荒废了孩子的学业,因小失大,到时候后悔晚矣!

9

这个问题确实困扰了很多外出务工的朋友。我也是其中一位,我也尝试了几种办法,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起初我们是把父母和小孩一起接到身边,共同教养。但由于我的工作时间长,上班又累,所以也没什么时间照顾小孩,再加上父母在外面生活不习惯,三天两头说要回农村,所以没到一年时间又上他们回了老家。

然后没过半年我也就决定辞工回家带小孩,留老公一人在外面打工,我也就在家全职教养孩子。

目前的形状是老公在外打工我在家做点散工,重点还是教育小孩,现在小孩上5年级,成绩大幅好转,也听话懂事了很多。

10

导致青少年孩子厌学的原因多种多样,如网瘾、叛逆等。而在这群厌学的群体中,留守儿童占据了极高的比例。为何留守儿童更易产生厌学情绪?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要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厌学问题?接下来德智少年小编为大家做一一分析。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由此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全国现有流动人口已超过1.3亿,像安徽、河南、四川这样的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在外的农民工都在1000万人左右。在一些地区,和祖父母或者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的儿童,已占到7成左右。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近2000万人,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而且还有增长趋势,其中14周岁及以下农村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的86.5%。

这些儿童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要面临前有未有的境遇。有的不适应,感到孤独无助,有的承受不了新的压力,诚惶诚恐,有的劳累过度,力不从心,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能导致孩子厌学。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成了研究当今教育问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厌学问题,成为教育工作中的一大难点。

留守儿童正处于认识人生的关键时期,由于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帮助,他们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偏离。事实表明,这些孩子心理容易产生多方面的缺陷,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生活散漫,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据调查,历年刑事犯罪中,有近20%的青少年是这类孩子。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农民外出打工的目的是为了脱贫致富,可是如果“教育”出了“问题孩子”,一个家庭就毁了,多少年的心血付之东流。然而,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外出打工农民对子女的关爱大多停留在表层,给零花钱、买新玩具……但对他们心灵上的需要关心得很少,导致出现了“道德真空”。因此,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健康成长,已经成为一个亟需正视的社会问题。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除了可以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也能解除农村外出打工者的后顾之忧。

诱发留守儿童厌学的主要原因有四点:

首先,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不能落实。

在父母都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当中,与父母的监护行为相比,隔代监护和亲戚监护有着明显不足的地方。

江月住在安徽省凤台市,从他出生没多久,父母就已经到北京经营一些小生意,把他寄养在奶奶家里,从小爷爷奶奶就一直特别护着这个小孙子,爸爸妈妈因为常年在外无法照顾江月,所以在物质上都尽量满足他。

江月很聪明,上小学以后在班上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一次考试江月马虎做错了一道题,被老师批评了几句。如果父母在家的话,一般都会和老师沟通一下,孩子的学习很可能会更上一层楼。但是江月的奶奶并没有这么做,她认为是老师“欺负”了她的小孙子,到学校大闹一场。

就这样,老师对江月的看法就改变了,平常江月在学习、思想上出了什么问题也不愿意和家长沟通。而江月自己呢,则认为老师偏心,一些事情专门针对他,认为老师是在给他“穿小鞋”。越来越不喜欢上学,经常逃课,等到春节父母回家的时候,江月的成绩已经一落千丈。

隔代监护,一是心理代沟太深,祖孙难于沟通,二是祖辈过度溺爱,百依百顺,三是没有教育理念;亲戚监护,日子一长,孩子或多或少有过失,只要亲戚批评责备,他们之间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隔阂,严重的甚至闹矛盾;没有人监护,不仅这些孩子心理没有安全感,而且很多事情就有可能因拿不准主意而失误。

第二,是父母亲情淡薄。

我们对3500例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有36%的留守儿童与父母不是经常联系;孩子与父母双方经常打电话的占18%;父母经常给孩子打电话的只占46%。

父母亲情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元素。这种东西是任何事物都无法代替的。然而,现在的许多父母,由于没有教育知识和教育经验,有的因为生活所迫,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甚至连电话联系都做不到。这样孩子就很容易感到没有根基没有依靠,没有自主没有目的,如空中的落叶,时常感到无所适从,从而丧失学习的动力,造成厌学。

南南在学校一直是一个很乖的孩子,成绩也是中上,王老师一直很喜欢他。可是最近的一段时间王老师发现,南南开始不喜欢学习了,由开始的上课精神恍惚,到后来干脆就逃课。

为了弄清楚原因,王老师对南南进行了家访,却发现南南住在小姨家里。原来南南的爸爸妈妈都外出打工,只好把南南寄养在亲戚家。为此,王老师同南南的父母取得了联系,最后南南的父母特意从外地赶回来。原来南南这么做的原因竟然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然后老师找家长就可以和爸爸妈妈见面了。父母了解到南南厌学的真正原因以后十分内疚,最后两人商量,不管多忙都要尽量经常回家看看孩子。在老师和父母的共同帮助下,南南终于走出了厌学的阴影。

第三,是家务劳动繁重。

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适当地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道德水平和独立能力,这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好处的。

但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家务劳动不是太少,而是过于繁重,留守儿童做家务劳动大都是在被动进行。调查显示,80%的留守儿童在双休日要做家务劳动;52%的留守儿童要在双休日做饭。90%的留守儿童自己洗衣服。

燕子就好像她的名字一样,是个开朗活泼的女孩子,成绩不错,对同学也很好。可是有一段时间老师发现燕子经常不到放学的时间就开始动张西望,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一下课就拿着书包往外冲。早上也经常迟到,上课的时候呵欠连天。老师找燕子谈了很多次话,但是都不管用,终于有一天燕子对老师说想要退学。

经过调查,老师才发现,原来燕子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家里只留下14岁的燕子和6岁大的弟弟,还有年迈的奶奶。每天在家的时候燕子都要照顾弟弟和奶奶,前段时间燕子在学校的时候奶奶不小心摔伤了腿,燕子觉得十分内疚。而且家里的压力更重了,所以还不到放学的时候燕子就开始想着早点回家照顾奶奶,自然也就没有心思学习了。

了解情况以后,老师在班上成立了爱心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去燕子家里帮忙,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鼓励下,燕子的学习终于回到了正轨,人也开朗了起来。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因为家务劳动等非感情因素引起的厌学,真正的原因往往不是家务劳动本身,而是在于外界对孩子的理解和关心不够。长期以来,46%的留守儿童还没有老师找他谈过话,了解一下孩子是否有什么困难。

第四,与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更大。

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虽然具有了独立意识,但毕竟经历不够、能力不足,对父母还具有很强的依附性。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孩子往往遇事拿不定主意,加上思念父母,而感到孤独、失望、烦恼、得不到理解,遭人歧视,甚至为今后的生活着急,等等。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压力就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