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92式重机枪射速偏慢,比马克辛还重,日军为何依然坚持装备?

92式重机枪射速偏慢,比马克辛还重,日军为何依然坚持装备?

2020-10-19 17:07阅读(63)

92式重机枪射速偏慢,比马克辛还重,日军为何依然坚持装备?: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其实原因还是比较复杂的。最初日本使用的也是马克西姆水冷式重机枪,都是购买

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原因还是比较复杂的。

最初日本使用的也是马克西姆水冷式重机枪,都是购买而来的,价格非常昂贵。



当年义和团,就吃了日本重机枪的大亏,大家看图

但当时马克西姆这老家伙很聪明,把所有关键的技术都申请了专利。

日本开始是购买重机枪还好说,无非是花钱而已。

但随后日本开始武器全面自产,就涉及到一个设计问题。

重机枪其实非同小可,以马克西姆水冷式重机枪为例,零件高达一二百个,比火炮还复杂。

以当时的日本来说,没有全新设计的能力,只能仿造。

经过研究以后,日军认为马克西姆水冷式重机枪的性能更好,但价格昂贵,制造复杂,水冷系统维护难度大,需要保持冷却水供应。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价格高,制造难度大。

相反,日本却认为当时购买的一批法国重机枪性价比更高。

这是著名的哈奇开斯水冷式机枪,结构简单,只有几十个零件,造价较低。

哈奇开斯机枪因马克西姆申请了很多专利,被迫使用了性能较差的弹板等东西,性能有一定下降。


但是,哈奇开斯机枪仍然具有不错的压制性,射击精度,加上价格比较便宜,制造又简单,法国人还愿意低价转让技术和生产许可。

最终,日本选择哈奇开斯机枪,仿造了著名的明治三十八年式重机枪。它最大特点是以30发装保弹板供弹,采用气冷式,不用冷却水。


随后在明治三十八年式重机枪基础上,自行研发改进,推出了大正三年式重机枪,后来有改进出口径更大、威力更强的92式重机枪。

客观来说,92式重机枪的压制性比马克西姆水冷式重机枪,还是差了一大截,主要是它是气冷,射击一二百发后枪管开始变热。

另外就是这个要命的弹板,它不但只能容纳几十发子弹,需要射击副手不断装填,影响射速,更重要的是弹板还容易变形,导致机枪卡壳。


这是一个很垃圾的设计,二战后也没有人再使用。

客观来说,92式重机枪性能中庸,不算出色的机枪,比起马克西姆水冷机枪有一定差距。

但实战性还是可以的,能够大体满族日军作战需要,而且还可以完全自产。

2

马克沁机枪是自打它问世以来全世界杀人最多的一把机枪,而92式重机枪在他面前连提鞋的资格都不够,既然如此,为何日军还要坚持使用92式重机枪?

其实日军早注意到了马克沁机枪,并且模仿过马克沁机枪,奈何自己技艺太差,最终也没搞出个像样的东西来。

日军曾仿照着英国版马克沁机枪的样子设计了一款机枪——98式重机枪,使用30发保弹版和弹链供弹,但因为只生产了1500挺,所以只存在于东北的永备工事之中。但是这样的机枪也只是达到了550发每分钟的射速,远远比不了马克沁机枪。

甲午战争后,日军开始模仿法国的哈奇开斯机枪,因为当时机枪的发展趋势逐渐由水冷式偏向气冷式,所以日本自然也往这个方向努力,其实说到底还是自己没有掌握水冷式机枪的关键技术。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军自认为掌握了哈奇开斯机枪的关键技术,并且觉得自己仿制的并不比原版差,因此决定在此基础上设计一款属于日军自己的机枪,92式机枪就此问世了。

92式机枪总共生产了45000余挺,是日军的主力装备之一。

虽然武器生产量大,可是92式机枪却被士兵吐槽不断,首先一个机枪小队需要十个人来负责,四个人负责抬运机枪,四个人负责搬运弹药,两个人负责枪管。光那散热片就有够笨重的。

92式机枪射速理论上是450发子弹每分钟,实际只能发射180发每分钟。92式采用了30发的铜弹板供弹,这个设计使得众多日军吐槽不已。

这是仿制的哈奇开斯机枪的供弹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帆布弹链寿命短,易损坏而设计的。但是新的保弹版也有很大的设计缺陷,不仅容易磕损还容易供弹故障,这样法国人就放弃了保弹板,奈何日军一根筋地坚持到了二战。

之所以坚持如此换弹方法,是因为日军实在经不起如此大规模的挥霍子弹。日军对精准度的过分痴迷,导致机枪强大火力支援的特点成为妄想。因为在战斗中子弹时不时的故障,还有那傻缺的设计导致机枪声断断续续,因此被国军形象的称为“野鸡脖子”。

如果日军不是拥有步兵炮、掷弹筒、迫击炮等重火力压制我方部队,仅拼轻武器的话,凭借国军民二四式机枪就可以压制九二式机枪。

抛开日军92式机枪别的问题不说,光重量就够呛。

它需要四个人抬行,这还是不算配件、弹药的情况。这些都是为了提高机枪的稳定性而做的牺牲。而这些奇葩的设计都是源于日本的国情和军事体系制定的。马克沁虽好,可是奈何自身实力不允许,对于日军也只能是一种奢望。

3

92式机枪是二战时期日军步兵主要装备的机枪,它的最大特点是重,当时各国的重机枪一般都在30公斤左右,机枪巨无霸也不过49公斤。(改进后的马克沁只有27公斤)但是92式重机枪重量高达55.3公斤(改进后的92重量达63公斤),是名副其实的“重”机枪。

92式机枪是以法国机枪哈奇开斯为蓝本研制而成的,具有散热性好(枪身和枪管布满散热片)、射击精度高(在200米外射击精度不低于70%)、威力大(动能3700J,500米内击穿8毫米厚钢板)等优点,所以一经问世深受日本陆军欢迎,一直服役到日本投降。

说起92式机枪,很多中国抗战老兵都记忆深刻,因为在中国战场上,92机枪作恶多端,罪孽深重。成千上万的抗日战士死在了它的枪口下,被它打死的无辜百姓更是难以计数。


但是熟悉92式重机枪的人都明白,该枪毛病很多。

二战重机枪家族中,它的名声不咋地,可以说是最垃圾的一款重机枪。那么,92缺点都有哪些?

一、重量太大,携带不便。

一挺92式重机枪,需要10多个人侍候,包括1名士官、8名士兵、2匹马的机枪分队,以及1名士官、8名士兵、8匹马的弹药分队。

在战斗中移动的时候,需要两个人抬着机枪,灵活性确实太差,因此也只能当做固定火力点使用。

二、射速太低,持续性差

由于92机枪不是采用比较先进的弹链供弹,而是采用较落后的弹板供弹;因此在射击的时候,要有一名副手在一旁更换弹板,而弹板容量只有30发。

这就意味着,每打完30发就要更换弹板。

这样一来,火力持续性就受到制约,射速也明显减慢。

92机枪理论射速很吓人,每分钟500发;但实际上很稀松,每分钟能达到200发就不错了,因为时间都消耗在更换弹板上了。

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当你更换弹板的时候,很可能给对手以反击机会,把自己秒杀。


三、操作麻烦、成本较高

弹板实际使用寿命短,一般来说使用2-5次就报废了。跟弹链相比,运行成本太高。

其次为了保证供弹顺畅,供弹手负担很重,还要不停地刷油。而且供弹手在机枪跟前,也容易成为对方的活靶子。

四、射程较近、安全性差

普通机枪射程大都在1000米以上,马克沁机枪射程甚至高达在2000米。

这就等于说,敌人的机枪可以在你的有效射程之外向你射击,对方可以打到你,而你却不能准确打到他。这就非常可怕,战场上不能有效保护自己,还如何消灭敌人?


可是就这样一款缺点多多的机枪,为什么能成为日军的香饽饽,被奉为至宝?

首先是射速低但精度高,日军射击水平高。

凡事有利就有弊,92正是采取了弹板供弹,机枪射速低,射击精确度才相对提高。

日本军队对士兵要求非常高,士兵军事技能很优秀,陆军的基本原则是一枪要一命,两枪要一命就是不合格士兵。

说白了,日军士兵射击水平很高,射程命中率在百分之几十以上。即使是每分钟只有200发左右的射速,也能消灭140名对手。

而射速高的机枪,稳定性差,射击精度没法保证,即使是发射600发子弹,也不一定产生这样的效果。这样一来,不但节省子弹,还减轻了后勤压力。


其次是面临的对手不同。

92机枪虽然火力持续性差,射速低,但是大多是在中国战场使用。

谁都知道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如果装备一样,日军就不可能在中国那么放肆。

当时国军装备不如日军,八路军就更不行了,有的连甚至都没有一挺机枪。

这样一来,对付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92机枪已经绰绰有余了。事实上这款机枪也大多用在了中国战场,是日军侵华作战主力重机枪。

二战时92机枪一共生产了4万多挺,其中有3.5万挺投入到中国战场。说白了,日寇就是欺负中国军人手里没像样的武器。

最后一点是改进力不从心、不太重视。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不久,就受到了美国一步步制裁,日本的战争资源出现短缺。


这时候日本军方把重心放在了提高海空作战能力上,因为偷袭珍珠港就是联合舰队完成的,太平洋战场上它们也是主角。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不想将有限的资源用在92式重机枪进行改造升级,即使想,也做不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92式这款缺点很多的重机枪就伴随着日军侵华,也见证了日军灭亡,直到最后日本战败才寿终正寝。

4

92也没比马克沁重,它带三脚架的总质量是55.3公斤,而马克沁系,比方德国MG08带三脚架重62公斤,毛子1910带轮架重64.3公斤。

就射速而言,92是450发/分,而MG08是450-500、M1910是550,也属于同种水平,差距不大。所以说,92整体参数上和马克沁差不多,只是供弹方式和冷却方式上和马克沁有很大差异。而这个差异来自于日军自身的需求

这么想,九二式重机枪属于三式重机枪的口径放大版(三式是6.5mm,九二是7.7mm),而三式重机枪设计抄的是法国哈奇开斯M1914。日本人当年的选择很少,毕竟在1914年那会,重机枪除了马克沁式就是哈奇开斯式。法国人之所以用气冷而非水冷的原因之一就是法国人考虑到他们有大片北非殖民地,那块地方不是那么容易搞到水。


反观日本,他们当时想抢的就是东北,那地方同样缺水,因此选择哈奇开斯而非马克沁是有道理的。


另外就是哈奇开斯式的保弹板供弹,很多人会觉得保弹板30发太少,火力持续性不够。其实这就当时来说,马克沁的帆布弹链经常会有供弹可靠性上的问题,而保弹板虽然持续性差,但可靠性高,况且重机枪组都起码有5-6个人伺候,副手供弹及时,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5

为何坚持装备?因为穷呗。在旧日本帝国里陆军马鹿是苛待惯了的单位,海军住着大和旅馆吃军舰寿司,陆军马鹿只配用着比一战水平好不了多少的装备,尤其是轻武器。九二式射速高一点,就意味着战场上撒出去的子弹换成数据会飙高一大截,陆军部的大佬们看了这数据高血压都得犯。长久以来,日本的轻武器射击原则都是精确射击,不管是什么枪,都要追求高精度,就是为了尽可能用较少的子弹杀死敌人,所以高射速根本不符合军部的要求。当然了,日本轻武器设计水平也就那样,你让他高出一款重量轻,射速高,性能还稳定的机枪,怕是也没这个能力。

日本的轻武设计能力怕是在二战主要参战的工业国中垫底


九二式是从大正三年式重机枪发展而来,这俩枪外观上差不多,区别在于口径不同(一个6.5mm一个7.7mm)。射速也略有不同,大正三年式能达到500发每分,九二式就只有400-450发每分,估计就是换了口径后因为后坐力变大的关系,射速进一步降低了。

大正三年式重机枪

其实重机枪射速慢点倒不是什么太致命的问题,因为很多时候都是打点射,九二式点射时精度还是不错的;要说最奇葩的还是供弹。日本人在机枪供弹系统上就没正常过,歪把子用的是装弹费劲,极容易卡壳的弹斗,九二式虽然用的供弹板,但是容量只有30发。。。这可是重机枪啊!重机枪要的就是火力持续性,很多时候不要求多准,而是可以打个不停,结果你打30发就得换弹,这不是开玩笑吗,你以为是玩FPS游戏随时按R?当时的民二四式用的是250发的帆布弹链,火力持续性就要好得多,连MG42这样的通用机枪都有250发弹链,这才是封锁战场所需要的火力持续能力。在战场上,九二式遇到民二四式根本抬不起头,不论射速还是持续性都差太多了。

九二式机枪和30发的供弹板

第一次长沙会战期间日军使用的九二式重机枪,这要是对面有个民二四机枪阵地能打到他抬不起头

这里要纠正一下,九二式真的没有比马克沁重啊。我们比比重量数据:当时的中华民国产的马克沁——民二四式,也就是德国MG08的国产化版本枪带三脚架重65kg,这还没算4kg冷却水;俄国版本的马克沁M1910不带冷却水重64.3kg。九二式式重机枪带三脚架重55.3kg。这算下来还是比马克沁轻了差不多10kg的。只不过作为一款气冷机枪这个重量也没啥好骄傲的,因为同样是气冷的.美制M2HB机枪发射的是.50口径的子弹,射速还比九二式高,全重也才58kg。

九二式比马克沁的子孙还是要轻一些

6

评价一款武器装备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不能仅从一两个参数轻易下结论。

98式重机枪

日本人不是没有装备过水冷式的重机枪,最早19世纪末期就曾经进口过数百挺马克沁重机枪。一战结束后又从英国又引进了维克斯重机枪(马克沁机枪的英国版),并在其基础上研制设计了98式重机枪。98式重机枪依靠水冷散热,外形上和维克斯重机枪相似,继承了持续射击性好的优点。但当时的日军已经大量装备气冷的92式重机枪,因此水冷式的98式重机枪并没有大批量生产。

日本98式重机枪口径为7.7毫米,使用30发保弹板或200发弹链供弹,全重约50公斤,射速550发/分,有效射程超过2000米,总共生产了大约1500挺,主要装备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永备工事中。

92式重机枪

日本92式重机枪也并非独立设计,而是以法国M1900/1897哈奇开斯重机枪为原型研制。早在日俄战争前,日本就引进了并仿制了气冷式的哈奇开斯重机枪,而引进的原因据说是当时无法掌握水冷重机枪的关键技术。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陆军自认为仿制的哈奇开斯重机枪表现还算令人满意,因此决定在哈奇开斯机枪的基础上设计一款适合日军使用的新型重机枪。在纠正了枪管散热能力差、弹药威力小的问题后,于1932年正式推出了让中国军民耳熟能详的92式重机枪。

92式重机枪作为日军大队级的直接火力支援武器,每个日军师团都装备有100余挺的92式重机枪,总共生产了约45000余挺,数量远超水冷的98式重机枪,是二战时期日军的主力装备之一。

92式重机枪,口径 7.7毫米,使用30发保弹板供弹,枪身重27.6公斤,全重超过55公斤,理论射速450发/分,战斗射速200发/分,有效射程1000米。

92式重机枪的问题

虽然日军将92式重机枪作为了主要装备,但92式重机枪的问题却不少。

日军装备92式重机枪的最初是为了摆脱冷却水的限制,降低后勤难度。但为了保证枪身散热,92式又增加了散热片的数量和体积,结果导致气冷的机枪反而比水冷机枪还要重。

射速偏低的原因则是92式重机枪使用了饱受诟病的保弹板供弹。保弹板供弹是法国人在哈奇开斯重机枪上首先使用的,原意是为了解决帆布弹链寿命短、易损坏而设计的,但保弹板供弹的缺点就是需要不断地更换弹药,火力持续性差,因此其战斗射程远低于理论射速。

另外,保弹板的设计也存在很大缺陷,携带中很容易因磕碰变形而造成供弹故障,因此需要时不时需要修理一下,很是浪费精力和时间。在搞清楚保弹板的缺点后,法国就将哈奇开斯机枪也改成了弹链供弹,彻底抛弃了保弹板的设计。可谁知道日本人却偏抱着供弹板不放,一直用到了二战。

法国人在设计保弹板时看中了其形状固定,便于携带,寿命长,可重复利用的优点,但在实际使用中根本没有达到预设想中的状况,反而因易磕碰变形导致比帆布弹链的问题还多。

为什么会装备92式重机枪

92式重机枪的装备和日军的战术思想与实际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旧日本陆军的步兵战术来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当时机枪还未普及各国普遍使用步枪射击,重视刺刀突击的作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机枪的作用开始显现,但日军以疯狂的刺刀冲锋突破了俄军的防御,使得其错误得认为战斗的最终胜利只能依靠面对面的白刃格斗。而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又强化了日军的错误认识,使其忽视了火力的作用,错估战争的发展形式。

日俄战争时期的日本军人

在这种思路下,再加上日本资源匮乏、军工技术偏低、工业生产能力落后等客观原因,旧日本陆军在训练上偏重精准射击和白刃格斗以及悍不畏死的武士道精神,在武器上则要求精度高、射程远,同时还要保证一定的通用性,减轻后勤压力。研制92式重机枪时,日本就为了精度刻意降低射速,使得其射击200米处的目标时命中率超过70%,成为了当时精度最高的重机枪。而过重的问题,对日军来来说反倒没什么影响。毕竟当时日军的步兵战术主要依靠步枪、轻机枪和掷弹筒的组合,对重机枪没有太多要求。如此一来,全枪过重倒是提高了机枪射击时的稳定性,提升了精度,反而契合日军对轻武器的设计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重量和射速的问题也没有过多显现出来。在早期中国战场上,日军占有全面的火力优势,既不需要92式进行大范围战场机动,也不用其执行长时间的火力压制任务,因此重量和射速的的缺点没有凸显出来,倒是使用保弹板降低了后勤难度。而后期的太平洋战场上,92式重机枪主要被用来当做固定火力点,并用坚固的工事加以保护,机动性差的问题同样也被掩盖,射速问题也被日军以步兵战术所弥补。

综合来说,看似缺点突出的92式重机枪,其实很适合当时旧日本陆军下的作战思想,因此大量装备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要奇怪,当年的日本作战思想已经脱离了时代潮流,过于重视对精度的要求,却忽视了火力输出的重要性。所以,才会装备很多颇具特点的步兵武器,比如又远又准的“三八大盖”,偏重的\"歪把子\",能上刺刀的“拐把子”等等。只不过这些武器只能在日军的战术体系下使用,一旦脱离出来,就成为了一件“奇葩”。

但是,我们在评价武器时,必须要代入当时的背景和环境加以考虑,否则就成了“刻舟求剑”。

日本研制的百式冲锋枪,不仅有两脚架,还能上刺刀,而且设计时要求还了很高的射程和精度。

7

问的好啊,日军最有资格回答,日军的回答就是:不用九二式,我还有啥重机枪能用?

九二式重机枪其实就是个放大版的三年式重机枪,这个三年式重机枪就是以法国的哈奇开斯M1914为蓝本升级研发的。最开始,日本也琢磨仿制马克沁的,但是日本人认为马克沁机枪可靠性不好,不如哈奇开斯。后来6.5mm子弹的威力不足,日军又弄出来7.7mm子弹的九二式。
(三年式重机枪)

这个九二式重机枪有多重呢,带上三脚架有55公斤,民24的重量也才49公斤。这个九二式重机枪需要多少人伺候呢?正常编制四个机枪班加上一个弹药班,一个机枪班,带着一挺九二式,每个班11个人两匹马,弹药班11个人8匹马。也就是说,一挺九二式重机枪,需要十来个人伺候才行。

然后这东西是用30发的弹板供弹,火力持续性不足,射速慢,每分钟400发,再加上需要频繁换弹板,实际射速比马克沁慢多了。而且这枪抽壳太暴力,供弹口那里有个毛刷,子弹经过的时候自动给子弹刷油(不是用手拿刷子刷)。

看上去这枪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但是,没办法,日军只有这一挺重机枪啊。

那会儿,日本的枪械其实都是仿制出来的,三八大盖是仿制的毛瑟,歪把子仿制的是哈奇开斯1909,南部14式手枪闭锁抄的意呆利的Glisenti…………没一个自己原创的,轻武器这一块,他和咱们当时其实是不相上下的,都是仿制再仿制。

so……你让日本自己研发一个新的重机枪,难度是不是不小?当时日本轻武器军工这一块,就是一个仿制阶段。而且,在重机枪这块,也属于没处仿制的。马克沁他看不上,美军的老干妈他拿不来,德军的通用机枪MG42他生产不来。

而等到后来,日军又有了96式机枪,其实是捷克式外形的歪把子,还是仿制改进的。那会儿日军步兵班里,火力其实是够用了的,每个班一挺机枪,足够了,对于重机枪,也不用太过多的追求了。

不过话说回来,南部麟次郎和有坂成章等日本轻武器专家,这些人的潜力都已经被挖掘的很彻底了。你想让他们再把脑子里的东西抠出来,研制新的机枪,也是有点难。

8

二战时期的日本陆军的军用装备总喜欢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其中92式重机枪就是典型的代表,脱胎于法国哈奇开斯气冷式是重机枪的九二式可以说是完全获取了气冷式重机枪的技术。其实相比马克沁重机枪,九二式重机枪的枪身并不是很重,九二式的枪身重27.5公斤,而马克沁重机枪的枪身重量也有27.2公斤,两者之间的重量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之所以感觉92式重机枪重是因为加上它本身的枪架,它的枪战和他的枪声差不多一样重,整体加起来有55公斤。

而马克沁重机枪在各国都有自己的衍生型,而中国在抗战时期使用的民-24型重机枪是仿制于德国MG-08型重机枪,但是简化了枪架,因为MG-08的枪架高达36公斤,全枪的整体重达到了62公斤,这个重量远比日本92式的重量要大。而中国仿制这款重机枪时就简化了枪身和枪架,中国仿制版枪身只有20公斤而枪架也有29公斤。所以55公斤和49公斤的差距并不算很大。至于说说速度慢的问题,其实真正打起来的话并不要求太高的射速,像德国的MG-42每分钟1200发的射速太快,除了浪费子弹以外还消耗枪管的寿命。
德国的MG-08
式重机枪
民-24式重机枪

马克沁重机枪最高射速可以达到600发每分钟,但是它是可以调节的,最慢的也才100发一分钟,日本在使用重机枪的过程中主要以点射压制为主,所以并不需要太高的射速,而且每分钟450发的射速也完全够用,美军的M-2重机枪也是这个水平。而为什么日本会引发水冷式的马克沁重机枪,这是因为在日俄战争中引进重机枪的时候,法国用的就是哈奇开斯气冷式机枪,并且在战斗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给日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日本就是搞气冷式的技术,之后以哈奇开斯重机枪为蓝本自己逆向设计,最终搞出了九二式重机枪。

9

在二战期间,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参战国家使用的很多武器直到今天都非常经典,一些国家在作战中使用了重机枪,而说到重机枪,最经典的可能就是马克沁重机枪,当年中国军队使用这种重机枪,给日军造成了巨大的杀伤,而日军所使用的92式重机枪和马克沁比起来,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说起92式重机枪,相信很多人都是在看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宝贝疙瘩机枪,在那个缺弹少药的年代,缴获一挺92式重机枪确实是一件比较高兴的事情,毕竟数量比较稀缺。在电视剧中有一个情节,相信大家印象比较深刻。那就是李云龙在撤退时候,舍不得重机枪,可见这款武器在抗战时期的重要性。


不过话说回来,单纯说92式重机枪的性能并不是很强,相比其他国家的重机枪还有一定的差距。92式重机枪的射速远远低于马克沁重机枪,而整枪的质量又要比马克沁大,重量提升了不少,使用起来比较笨重。那么为什么日军在二战中要使用性能如此一般的重机枪,而不使用马克沁呢?

其实日军早就已经注意到了马克沁重机枪的优异性质,他们模仿马克沁重机枪,研制了一款98式重机枪,不过仿制一款武器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日军的这款98式重机枪使用30发弹板和弹链进行供弹,而且射速只有550发每分钟,低于马克沁重机枪的600发每分钟。由于日军的生产技术有限,这种重机枪最后只生产了1500挺,而且最后被日本用在了东北的永备工事中,并没有参与太多的战斗,所以这款重机枪其实非常失败。



92式重机枪是日俄战争以后的产物,日本当时正在研制的是气冷式重机枪,而他们在研制的时候,借鉴了法国哈奇开斯机枪的技术,最终92式重机枪一共生产了45000挺,成为了二战时期日军的主力装备之一。虽然日本对这款重机枪非常看好,但是日军士兵却不这样认为,日军的一个机枪小队配备1挺92式重机枪,而这个机枪小队的人员编制为10人,其中4名士兵负责抬运机枪,4个人负责搬运重机枪的弹药,而另外两个人则负责枪管和散热片,这样的编制在全世界的军队中也是比较少见的,因为这样太占军队的人员编制了。



另外由于日军的92式重机枪射速过慢,理论上能够达到450发子弹每分钟,但是在实际的射击中,只有180发子弹每分钟,这就导致中国军队的轻机枪有时候都能对日军的这款重机枪进行火力压制,所以也饱受日军士兵的诟病。毕竟打完30发子弹就得换弹药,这个换弹药的过程中就会影响射速,不像其他国家的重机枪,用弹链供弹,可以一直持续射击。弹板供弹成本还高,还影响了火力的持续性。

那么日军为什么不放弃使用这款重机枪呢?大家都知道日本的资源非常匮乏,而生产机枪子弹需要耗费大量的黄铜,日本实在是受不了战场上如此巨大的消耗,所以他们连步兵使用的冲锋枪都有所保留,更不要谈耗弹量更为巨大的重机枪了,所以日军才只能使用这款性能并不出色的92式重机枪。

10

仅仅通过射速以及重量这两个指标就来否定一款装备,这个想法过于可笑了,在重机枪来说,所射速低,真的非常低吗?92式重机枪实际上是一种仿制产品,原型哈斯开奇,曾经是一战时广泛被使用的型号,曾经在战争当中发挥不错的作用,说它的性能很差,那真是有点过于想象了吧。

日本这款产品不是没一点优点,也有自己的特点,使用的7.7毫米的子弹,威力并不低。射击精度很好,虽然采用气冷的方式让重量过大,但是非常适合于严寒条件,以及没有缺水的条件,这款机枪并不是怎么想象那么烂。单纯的通过几个社能参数来评价一款武器的好坏,需要从多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了。

任何武器装备的研发实际上是一种取舍的关系,各方面的性能需要平衡,而不是一二指标就行了,不是把事情想象成,不是好的,就是坏的。如果单纯找毛病,没有一款可以说没有毛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