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啥大学大多数老师穿着低调,平时和学生一起吃食堂,言行举止给

为啥大学大多数老师穿着低调,平时和学生一起吃食堂,言行举止给

2020-10-11 03:31阅读(71)

为啥大学大多数老师穿着低调,平时和学生一起吃食堂,言行举止给人很舒服的感觉?:我就是大学老师,很普通的一位,正巧符合描述。这个问题分三块儿,先说穿着朴

1

我就是大学老师,很普通的一位,正巧符合描述。

这个问题分三块儿,先说穿着朴素。这个问题有几个原因。一是中国大陆地区的大学老师的收入普遍不高(学术大拿、明星级老师和另有高收入外职的老师除外)。在新兴二线城市,温饱吧。入职二十年,幸而早期房价未起时,东挪西借,购得蜗居一处,得以安身。按现在的房价,购房不啻痴人梦语。二是大学老师多精神世界丰富,外在形象多追求整洁舒适,个别老师追求个性着装,但很少以商务正装为目标。

再来说说吃食堂。一是习惯。很多高校老师从学生时代开始便从未离开学校,吃食堂本就习以为常,是最正常的选择之一。二是风气。大学里,等级并不森严,上至校长,下至学生,食堂是大家共同的选择,是师生交流的场所,融洽的氛围令人神往,可口的食物令人流连,个个真情流露,人人撕下伪装。三是方便。大学老师工作其实很繁忙,十大过劳死行业中排名第六。食堂是近在身边的最方便也是最值得信赖的解决伙食问题的最佳选择。而且部分学校还有伙食补助(好羡慕),且指定在食堂使用,虽然不多,聊胜于无。

最后再来说说言行举止。毕竟是高级知识分子汇聚的地方,大家都素养都很高,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于一帮年青的学子们一起进餐,老师们总是心情激动,激素升高,便会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知识丰富,见解高妙,妙语连珠。并且在学生们的眼里,老师本身自带光环,崇拜心理使得老师显得更加平易近人。高校学生已经成人或者接近成人,开始发展自己独立的较为深刻的思想,高校老师也不再像中小学老师那样过于近身盯防,而是从一个高度去引导和影响他们的思想,这既给了学生们独立的空间,又给了他们发展的远景和方向,师生关系自然融洽,老师们便显得更加容颜美好,近人可鞠。

2

本人是大专老师,16年毕业后讲课,那时候我23,学生18,最大的学生22岁,可以说基本没啥代沟,自己刚毕业就来到学校,说实话,本身自己的思维还学生思维,还没有转换到工作思维。跟学生交流还是挺有的聊,因为是大专,好多课就是串着讲,第一学期我讲解剖,第二学期讲药理学,下年第一学期讲解剖,第二学期讲内科护理。有些学生我两年带过三次课,交流起来更是得心应手,课堂讨论,病例分析可以说师生交流起来无障碍。所以跟学生关系很融洽。

第二个,食堂吃饭问题,就我而言是完全喜欢。跟年轻人一块吃饭产生的愉悦不是你们这群糟老头能给的,哈哈哈。再就是食堂吃饭挺方便,口味全,种类多,价格便宜。

第三个,着装问题,这个看个人吧。我家做生意,我爸开帕斯特高配,当初给我买车,我爸想给我买汉兰达,我自己选最低配suv。大学本来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老老实实做学问,踏踏实实去讲课。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不能做到处处表里如一。但是中华民族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还是坚持。穿衣吃饭不必奢侈繁复,大方得体,干净卫生就可以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做老师体会不到老师的良苦用心。看着学生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痛心疾首啊!不说了,评论完备课

3

我不是老师,但是我可以用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这种情况,就像我们刚入职的时候可能会怕领导一样,但是处上一两年后,我们觉得领导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久而久之就会和领导成为一种朋友,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那么为什么大学里面老师感觉特别平易近人呢?

那就是因为我们都已经成年。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也没有那么多可怕的,不像小学一样,有时候会很怕老师上大学以后有时候可能和老师争论争辩,甚至和老师吵都有可能。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有一定的知识,也是成年人能够和老师真诚的交流,而且有一定的思想。在学术界里面。老师和学生都是相互学习的一个过程,所以老师也没有摆着架子去教学生,因为对于大学来说发散性的题更多,

有一些老师不会的题,可能学生都会,所以说对于老师来说,有可能是学生。其次呢,就是对于大学的老师来说有一定的素养,而且对于学生学的怎么样学的好不好?根本不在意,所以说完全没有吧。

学生管的太严,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就可能会时不时,因为如果老师没有一定,那么在上课的时候很可能会遇到各种的尴尬。所以个人认为在小学中学老师,

有一定的威严是正确的。但是到了高中和大学老师应该更加是和平的。更加比较温和。有一种如崩温尔雅的。大学老师的气度。

4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正如马云说,他对钱不感兴趣,身上穿的T恤,也是在淘宝上花几十块钱买的一样,并不代表马云没有钱。大学老师穿着低调,那是大学老师有内涵,不想张扬。

同样是老师,差距咋这么大呢?

一提到老师,一部分人露出鄙夷的目光,针对中小学老师的居多,而针对大学老师的较少。

大学老师不补课,而中小学老师补课现象较普遍。

大学老师不体罚学生,而中小学老师有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大学老师职业素养高,而一小部分中小学老师师德师风有问题。

大学老师人数较少,而中小学老师队伍庞大。

大学老师的学校食堂环境卫生较好,而中小学食堂卫生安全令人担忧。

大学老师,工资福利待遇高,而中学教师福利待遇一般。

大学老师工作量轻,而中小学教师工作繁杂。

大学老师注重内在,而中小学教师注重张扬。

大学老师注重平易近人,而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张口就骂人。

大学老师评职晋级顺利,而中小学老师为评职称发愁。

5

本人中学老师,对大学老师了解不多,就从老师相通的地方说一说,其实,老师都是平时衣着很随便,以运动类型为主,因为,运动服装穿起来舒服,与学生一起运动也方便的多,骑车行走都方便,不像其他行业一定要求职业装,西装革履领带衬衣,大学老师接触的都是大学生,属于成年人,师生之间界限不是那么森严,相比较,西装革履就显得高大上,便装就显得很随便,给人一种低调的感觉。过去,老教授还有不修边幅,邋遢不掇的很多,现在已经很少了,干净整洁,干练精神,但显得平常低调。至于平时和学生一起吃食堂,主要是因为大学老师一般住家距离学校较远,无论坐公交、坐地铁、开私家车,都需要花很多时间,过饭点的情况很普遍,不如下课就近在学校吃饭,早期,学校里有教工食堂,与学生食堂是分开的,现在,大学食堂都是外包的,对老师学生一视同仁,况且,现在学校食堂,食品内容丰富,品种齐全,质量保证,面、菜、鱼、肉,米饭、包子、馒头等,一应俱全,想吃什么都有,卫生干净,价格公道合理,所以,教师与学生一起吃食堂,就不足为奇了。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课余与学生一起吃饭,也可以交流一些学术问题,也可以交流一些人生感想,也可以交流一些时事新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融合在一起,平等交流,没有贵贱之分,没有等级之别,好些年龄差距不大的老师,甚至分辨不出学生还是老师,真的感觉很舒服!再着,相当一部分老师,就是从学校走向学校,已经习惯一直在食堂吃饭,当了老师继续在食堂吃饭就很正常了!

6

中国的知识分子,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就是再有能耐、再有知识、挣再多的钱也是如此等等。保持底调并不是没有钱买衣服,而大多数大学的老师本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精神,将个人的青春年华贡献在三尺讲台上。

本博有一师傅,上世纪的1964年清华大学的优等毕业生,本博曾看到他由时任校长蒋南翔亲自签发的奖励证书。夫妇两人都是大学毕业生。改革开放不久,这位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才生,由国家公派到美国学习两年。回国以后,成为当时化学工业部的计算中心主任。本博在他未出国之前,曾在他家生活月余时间,从未听见过他大声说话,也没有见过他发过火。文绉绉的,斯斯文文的样子,戴着一幅深度近视眼镜,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有学问。

这位师傅每天上班一身白大褂的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一家四口人除了吃饭休息,各自捧一本书读了起来。两个女儿都很优秀,大女儿国内北京经贸大学未毕业就去美国留学。小女儿北京某学院财会专业毕业生,现任职某会计师事物所。

本博不厌其烦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明,越是有才华的人越低调,越是有知识的人越不张狂,并且还平易近人。

而那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整天张牙舞爪,其实就是外强中干的表现。同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一个工农兵三年制的毕业生,在某国企当了一个分厂的副厂长,大有要想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焉的派头。让人们在其背后指指戳戳,当事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反正他手里还有那点儿小权力,让人们看其行为感觉就是一个跳梁小丑。

所以说,现在“大学大多数老师穿着低调,平时和学生一起吃食堂,言行举止给人很舒服的感觉”不为啥,就是平易近人。平时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也能了解到学生们所想、所思和学习、生活方面的困难。这种老师的低调行为和作法,应该大力提倡和宏扬。(2020/08/29)

7

在大学校园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不少老师会穿着朴素,经常到食堂与学生们一起吃饭,而且言行举止上并没有与学生拉开距离,给人一种平易近人、很舒服的感觉,这种现象在当前的大学校园中也经常会看到,似乎也成了一种正常现象。那么大学教师为什么不会像初中、高中老师那样严肃呢?

大多数老师会穿着低调,这属于一种正常现象,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多数大学教师的待遇并没有社会上普遍认为的那么高,他们也仅仅是一名普通人民教师而已,因此在着装上可能也不会有太多的花费,同时大学教师往往更注重地是教学工作,对于个人的着装只要符合老师的标准即可,并没有特别在意的,毕竟大学老师也是老师队伍中的组成部分,并不属于其他特殊行业,着装低调既是大学老师生活的体现,更是自身生活精神的体现。

平时和学生一起吃食堂,这种现象其实并不值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大学老师也是普通人,他们也同样过着节俭或者普通人的生活,众所周知在学校食堂吃饭,饭菜便宜而且干净卫生,广受学生及老师的好评,而不少老师由于上班地点与家庭之间的距离,无法满足自己回家做饭、吃饭,因此只能选择在学校食堂吃饭,既有利于过着节俭的生活、省钱,同时还能节省自己往返于学校与家之间的时间成本。

言行举止令人亲切舒服,其实到了大学之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师生关系,就不会与小学到高中时期那么“遥远”,老师也不会像之前那样的严肃及遥不可及,甚至可以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平等。在大学里,学生已经成年,老师在上课时也不会像初中、高中时期那样耳提面命,更多的是二者之间相互尊重、平等交流,老师不会对学生采用过度的命令式要求,因此学生们也会感觉老师更加平易近人。

8

你也应该上过大学,你有没有发现,大学是一个公平的平台,它不再像小学初中高中那样,老师就是“老大”不听话就教训你,大学你会发现,跟老师导员就像朋友一样,没有那么拘束了?

大学是一个半社会状态,大家都一样的生活状态,不存在压迫的那种感觉,相反,大学的老师还是学术派,很爱戴学生,很理解学生,他们的思想不再是,每天看紧学生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抓卫生,抓纪律,所以你不再会怕他们,也就会感到很舒服了,因为模式变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说上了大学以后就是进了“天堂”,老师不再管你了,就是如此,扮演的角色变了,感觉也就随之改变了。

不知道你能不能懂我说的?希望能解答你的疑虑

9

在高校工作,我认为题主的描述还是挺准确的,大多数大学老师确实是这样子,穿着低调,喜欢吃食堂,给人感觉亲切。我就来谈谈我所了解的那些大学老师。

首先说衣着

大学老师穿着确实比较低调,比较随意。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性格上都比较内敛,不张扬,而且大学环境也不允许他们穿奇装异服或者非常高档的时装。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多少精力、心思去打理外表,而低调随意的衣服通常都比较好打理,也比较舒服,比如运动服运动鞋,或者夏天的裤衩凉鞋。只要不上课,怎么舒服怎么穿。

我们今年暑假拍了个宣传片,里面有一个高层次人才的镜头,这老师直接从实验室赶过来,胡子都没刮就直接上镜了。成片后大家都说这样效果更好,反映了学校老师的敬业精神。像我们学校的女老师,绝大多数也都是抹点护肤品就素颜出门了。

但是低调并不代表质量不好哦。像我们学校的一些老师,平时很少穿西装这类正装,最喜欢穿的是冲锋衣,他们的冲锋衣也很少探路者,一般都是北面,再就是始祖鸟。好衣服质量好,一穿一冬天,一穿好几年,其实也很划算,还省心。



其次说吃饭

并不是每个老师每顿饭都在食堂吃,但很多老师确实有在学校吃饭的需要,尤其是午饭。很多老师住的离学校不近,中午要回家就太折腾了。何况很多老师下午还有课,一来一回如果遇到堵车就麻烦了。

至于去哪个食堂,最大原则就是近,离上课的教室近,离办公室近,也顾不上是学生食堂还是教工餐厅了。也有些高校的教工餐厅有补贴,持教工卡价格便宜,但老师们也得换换口味不是。

所以,在学生餐厅看到老师没什么好奇怪的,老师们都是形色匆匆,不是去享受美食,就是去解决肚子问题的。有些老师晚饭的时候还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食堂吃,这说明这位老师真的是没时间做饭,没时间看孩子。



最后说说举止舒服

虽然说学历不代表品行,但读了这么多年书,又承担着教师育人的责任,所以绝大多数大学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做到“自重”两个字的。为人客气有礼貌这是肯定的,跟是不是大学教师都没什么关系,绝大多数普通人也能做到。

还有很多大学老师具有一定的个人气质和风度,这就是知识和涵养的体现了。有些老师为人特别有亲和力,与学生没有什么距离,还有的老师虽然看着很有气场,但为人处事处处为他人着想,这些老师都会很受人尊敬。

而大多数大学老师也就是普通人,尤其是像我们这种理工科学校,老师专业水平高,但人文素养不一定很高,平时也是一副大老粗的样子。暑假和一群教师出去参加实践教育,有个大教授买了一双草鞋,天天穿草鞋出门。旁人可能觉得怪,观感不好,不像教授样,但认识的人就觉得可爱、率真。

上面就是我接触大学老师这么多年的切身感受,不用觉得大学老师高高在上,他们就是你身边的普通人。

10

你好,“腹有诗书气自华”、“言行举止给人很舒服感觉”的大学老师前来答题(笑)。居然大家对大学老师有这样的印象,开心一秒钟。感谢你喜欢大学老师。至于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感觉,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整体综合素质较高。(即使真的不高,在外也会表现及格,“为人师表”从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就牢牢刻在心里)条理清晰地王婆卖瓜,有点害羞,我尽量简单讲。一般现在大学的青年教师,都是博士学历;辅导员硕士学历起。学历与综合素质并非正相关,但是相对影响较大。读书多了,多多少少会自我要求更加严格,慎微慎独。这也是为什么看起来让人很舒服。

第二,“穿着低调”的原因,是因为“穷”。大部分大学老师的收入,也只是社会中位数,即刚刚过平均水平一点点。我十分不想告诉大家,我作为家里的老大,收入是倒数第一;今年刚刚工作第二年的表妹,月薪也超过了我。这样的收入水平,在客观条件上限制了穿着高调。当然,主观愿望上,我们也希望自己能显得平易近人、亲切(可爱)一些。现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希望在大学校园里,还能为学生们保留一方净土,离汹涌的物欲远一点,离内心的平静近一点。

第三,吃食堂的原因。有时候上完上午的课,学生们放学了,我们还有下午的课,甚至还是四节连上。这中午的休息时间,有时还想回办公室处理一些行政上的小活儿,吃食堂简直是最经济实惠最节省时间最方便的选择。当然了,我的收入水平也限制了我的午餐选择。不过,曾经某知名大学的新旧校长私下见面也是在学生食堂,两位校长在学生食堂愉快会晤,亲切合影,一时间传为美谈。所以,吃食堂对大学老师来说,是一种日常;食堂不仅能提供食物,还可以完成社交。一举多得,一物多用,我爱食堂。

最后,感谢你对大学老师的喜欢,我会更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