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什么手机广告总是知道我想要买什么?

为什么手机广告总是知道我想要买什么?

2020-10-09 00:34阅读(65)

为什么手机广告总是知道我想要买什么?我在一些软件上输入过小辣椒手机,然后贴吧的京东广告就精准的展示我所搜索的那一款型号小辣椒手机的信息,以往类似的例子

1

不知何时起,你是否有这种感觉,脑袋里刚想到什么,手机里的一些app就开始给你推荐这类广告?是不是很神奇?这其实是大数据作祟。

通俗的来讲,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通过大量的统计了解大家的喜好,想要的东西,从而得到他们想要的,比如精准营销,征信分析,消费分析等等。

所以,只要你在上网,只要手机上装的有一些app应用,只要你的个人信息在网络上,你的这些特征都会第一时间存储到大数据,而被一些商家利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有时偶尔买东西时会先进行一些产品搜索,很快神奇的一幕出现。无论是浏览器还是手机端的一些app开始跳出一些弹窗或者是联盟广告,全部是你搜索商品的同一类别。

其实,你也不用为此苦恼,比如当你去了一趟建材市场,给某个营销留了电话,你的电话整日的就会接到一些广告,当你买了房,很多装修公司会打你电话,很多家具商家会打你电话,甚至他们的电话时间都会根据你装修的进度有明确的顺序,恰恰你要需要某些时这类商家就会蜂拥而至。

这一切说明,互联网+已经充斥到我们的生活,你只需要善加利用即可。

2

虽然没有人或者公司会承认监听我们的手机,但是各种应用程序收集我们的信息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那么这些应用又是如何收集我们的个人信息呢?

第一种就是当你登录某网站,搜索或者浏览一些内容,这些内容服务器都是可以知道并记录下来的,这些信息相当于你主动提供给人家的,所以不存在监听的问题。举个例子,你前往某电商平台,搜索了一部手机信息,那么该电商就知道你可能对手机感兴趣,然后就会给你推送相关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会使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提高推送内容的准确性,在你和电商平台连接过程中,他可以知道你的IP地址,对家庭网络来说,不管你使用手机、还是电脑,这个出口IP是不变的,所以当你在手机上搜索了相关内容后,电脑端也会出现相应的内容。

另一种搜集你信息的方式就是读取你的本地文件,当我们通过浏览器或者一些应用查看网上内容时,会在本地(手机或者电脑)上留下一些临时文件,而很多应用(特别是手机端)在你使用前会要求一些权限,比如读取本地存储的权限,有些还会要求读取你电话本或者麦克风的权限,不同意一般将无法使用该应用,同意之后,他们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读取你的信息,包括你上网时留下的各种临时文件,然后再通过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给你推送相关的内容。

上面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户主动提供信息,一种是征得用户同意,并且他们也只是向你推送相关内容,如果没有用于非法获利,很难说是违法。

还有一种收集你信息的方法就是通过木马等病毒程序,这种方式肯定是违法的,不过因为这些木马往往都比较隐藏,一般用户很难发现,即使发现,也很难追踪到是谁给你植入的病毒。

那么该如何减少信息泄露呢,首先是在手机的设置-->应用权限中限制一些不必要的权限,比如下图是我对某宝的设置:

最后一点,尽量别安装一些来历不明应用,或者浏览一些不正规的网站,避免被植入木马。

3

这是一个很多人想知道的问题,因为担心私隐泄露,特别很多人看手机,甚至会带进卫生间浏览,而现在几乎所有的APP都会要求获取你的地理位置、拍摄权限、读取通讯录等行为,然后你感兴趣话题就会出现相关广告及向你推荐内容,使用户担心私隐的安全问题。


1、手机是否被监听了

手机广告总是知道机主要买什么,实际上这是大数据的算法,人工智能AI的运算法则,很多人因为在社交软件聊天或搜索网页后,事后就会产生出收到相关的推荐内容,担心私隐泄露及手机被监听等,产生出不信任和害怕的心理,实际只是系统的算法,并不会收集个人聊天内容。

手机算法每个APP都不相同,但大致道理相通,都是采取后台读取内容,但并非整句话完整地读取,而是根据用户打字习惯,将语句中的部分词语提取出来,经系统匹配广告给用户,此过程并非人工参与,当然也有些小公司可能出于商业需要,会将收集到的用户信息卖给别的公司,这样用户就会收到来自第三方的电话推销等行为。

2、此行为是否合法

经过手机商店认证的APP可信度比未经认证的可靠,因为存在法律问题,一般APP要在手机商店上架,需经过严格的审核,这样APP在设计的时候如存在收集用户行为,必须在符合法律的框架下完成,并有清楚的收集理由,且必须经过用户同意。

软件下载后,用户依然有权不同意收集个人信息,或在同意后关闭其功能,例如地理位置,可以在手机的设置上找到该软件,然后在权限管理修改为同意或禁止,点击禁止后,该APP无法再收集地理信息,需用户解除限制,其他权限的修改仍然可以按此方法解决。


3、屏蔽此类广告的方法

用户如不喜欢被收集或被推荐信息,可以在软件上将其关闭,一般在该软件的设置里面,具体每个APP的设置位置都不同,但方法大同小异,只要找到设置里面的广告推荐法,将其关闭即可,之后软件就会减小向你推荐广告。

我是奇谋科技哥,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如有后续疑问,欢迎在评论区探讨,谢谢提问,祝愉快。

4

大数据时代,你的手机浏览过什么,购买过什么,甚至在某种商品上停留了多久,后台都有详细记录。系统会计算归纳这些数据,分析你对那一类商品感兴趣,从而向你推荐这类商品。

5

大数据时代,广告推送都是根据你的喜好来推送的。有的放矢。

6

您好,我是数码小百科V V!

我来解答您的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您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平常查了哪些内容都会被大数据分析出来的。商家会根据用户的需求推应相关的产品。所以您才会看到商家知道您想购买什么。

您有关于数码类的问题可以随时私信我,第一时间帮您做出解答!

7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被采集到你在相关网上购物搜索了某个产品关键词。

8

1. 在今日头条,抖音,淘宝等各个流量平台经常有浏览或购物行为,平台会给你打上标签,比如关注娱乐,爱看美女短视频,爱买电子产品等。下次再浏览时就会推荐你偏好的内容和商品。

2. 现在大数据和推荐算法能力提升,你刚看完一个内容或商品,就马上给你推匹配的,更快的懂你。

3. 各个营销平台也有跨平台用户数据交换,当然不是直接明文姓名手机号身份证这么暴力交换,是基于一些数字特征加密撞库匹配和交换。比如你在淘宝收藏了一个商品,在今日头条浏览时,也能识别出你,给你推淘宝购物的广告。跨平台数据融合是更全面的懂你。

互联网无隐私,用户隐私保护在中国保护很弱。

9

说的好听叫大数据,不好听还是窃听。上传的这些数据,我感觉还都是个人隐私数据呢。随便就上传?

10

可能是公司之间的广告合作,也有可能是app的数据监听收集,李彦x说的\"中国人不需要隐私\",马x说的“我知道中国哪个省bra号最大”,马xx可以知道你几乎所有的朋友圈子和家庭圈子,数据可以用来堆积用户画像然后公司利用这个可以用来做精准消息推送和广告推广,你说可不可怕!而且这样利用数据会导致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把眼界在你常用的app上给你变小了。比如你在头条上看了数次吃播,那么大数据可能就认为你对吃情有独钟,那么大量展示给你的视频或者新闻都是跟吃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