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美军敢把先进的F35对外销售,难道不担心被仿制吗?

美军敢把先进的F35对外销售,难道不担心被仿制吗?

2020-09-26 09:32阅读(63)

美军敢把先进的F35对外销售,难道不担心被仿制吗?:美国对外卖的飞机多了,也没见谁仿制出来啥。像F-15、F-16到现在都卖了40多年了,依然只有美国会造,韩国、土

1

美国对外卖的飞机多了,也没见谁仿制出来啥。像F-15、F-16到现在都卖了40多年了,依然只有美国会造,韩国、土耳其之类的都是许可证生产,日本的F-2也是美国提供了基本设计和大量技术才整出来。至于这两款战斗机所用的F110、F100系列发动机,则完全是靠美国提供。

到目前为止,只有英、俄、中等寥寥几个国家能设计和生产F110、F100级别的航发,英国还能设计和生产F135级别的航发,也就是被F-35列为备用的F136发动机。没有发动机,想发展F-35这种战斗机就是天方夜谭。而现代小涵道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难度有多大,就是别人的发动机摆到那儿让你拆了测绘,你也搞不出来。

再说气动外形,不要看模样都知道,但是让你动手照样子弄出来,难度不比发动机简单多少。因为即便仿制,该做的风洞试验也少不了。光是高性能的风洞,就把绝大多数国家挡在门外了。而像战机的材料技术,机翼和机身的一体成型技术,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尤其是T/R模块所用的芯片设计、材料、加工工艺和封装,火控软件的编写等等,都远远不是看一下就知道怎么弄。比如F-35机身中央隔框的钛合金材料采用了高性能切削加工技术,但是钛合金怎么生产、高性能切削加工技术又是什么,不懂的还是不懂,看了也不懂。F-35还有大量的复合材料,这些组成结构是什么,又怎么弄出来,看了还是两眼一抹黑。

F-35每个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公差的要求是什么,有没有达到要求的工业母机,如果有加工母机又该怎么加工,如何对成千上万的零部件设计、生产进行组织协调,总装生产线怎么安排等等,这不是涉及到一个国家的航空工业实力,而是涉及到一个国家整体工业的实力,而且这种工业实力还必须很接近美国,如此才有可能仿制出F-35。放眼全球,有几个国家能够达到这个标准?但话说回来,如果有这种工业实力,又何必吭哧吭哧去仿制F-35,自主设计和生产同级别的战斗机岂不更好。(S)

2


根据洛.马公司的考察,目前日本三菱重工的小牧南工场组装的F-35战斗机的质量是最好的!品质优良性超过了美国本土制造的。

目前F35系列战斗机有两条“海外组装线”:一个在意大利,一个在日本。

意大利这条生产线,今后全欧洲购置的F35都要去那里“提货”…将来“北约”甚至是美国自己驻欧洲的F35大修也不必回到美国了,在意大利就能完成;日本这条生产线,目前只为日本提供F35,将来也会仿效意大利的模式,为亚太国家和驻东亚的美军服务。

既然是欧洲和日本都有组装线了,那么F35有没有被“仿制”的可能?其实美国并不担心这个问题,原因是F35系列属“国际飞机”,是美国与盟国合作、合资的产物!有许多北约国家参与,并且某一些零部件也由参与国提供!飞机本身也只有工业强国才有资格制造的!凡是参与F35的国家,大部分都能制造飞机机身部分,比如:日本和意大利…但是,F35的发动机、航电设备这类的核心设备……则只能有英美几个别的公司制造。

英国参与F35项目中的EODAS,就是F35“下巴”上的那个光学跟踪装置。

英国也只是在“光电分布孔径系统”(EODAS)参与了一部分,剩下的一些“高精尖”的子系统包括发动机,统统有美国自己制造!因为,其他国家根本制造不了!

实事求是的说,F35 所使用的F-135 发动机推力达到了20吨级别,确实让人吃惊!其它国家不说是“望尘莫及”,但也是“难以望其项背”!英国和俄罗斯这两个航空发动机制造大国,以自己现有的技术水平也是仿制不出来的,这不是替美国人说大话,科学进步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和强大的国力支持才能更上一层楼!

罗尔斯.罗伊斯那么强大的“航发”研制/制造能力,也只是参与了垂直起降“升力扇”部分。

由于制造工艺水平和科技含量太高,美国并不担心F35的技术外泄乃至有人仿制! F35这种高档飞机必须是由:工业门类齐全,航空工业技术发达、科研积累雄厚的国家才能制造,但目前拥有此等能力的国家世界上勉强有仨!其他国家不是工业上有所欠缺,就是财力上缺乏!就算将全套的F35图纸给他们,也不可能独立制造出来… 所以,美国自己清楚买给自己的盟国没有任何问题(因为盟国各方面都比他弱),也不担心被仿制,就算是仿制出来那也是十几二十几年后的事情,到时美国已经出现更先进的机型了。

3

美国大肆出售f35战斗机,甚至于俄罗斯都有可能通过印度或者土耳其获得到f35战斗机,那么美国就不担心被仿制么?美国完全不耐心,甚至于如果说华俄真的仿制f35的话,美国做梦都会笑醒。

第一,战斗机是一个整体化系统化的工程,受限于不同国家的发动机推力,冶金能力,制造能力,加工制造精度等等方面的限制,仿制一架战斗机,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

就算是图4那样的1:1仿制,最后也发生了铝材厚度不一致以及武器的改进。这就是因为不同的国家对于武器的性能趋势是不同的,比如说异国希望拥有更强大的武力,所以说他们宁愿削减一下轰炸机的载弹量,比如说美国的b17,但是英国表示还是更大的载弹,所以说往死里挂,然后就换上了7.7毫米呲水枪。

实际上,垂直起降战斗机是一个非常尴尬的类别,理论上来说短距起飞垂直降落能够更好的利用,在战后被摧毁的,破碎化的机场跑道来进行起飞,并且在降落过程中,对机场的要求很低,随便的,一个平地就能降落。

但是巨大的油耗是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战斗机无法忽视的问题。

并且硕大的升力风扇/升力发动机也会严重挤占机体内部空间,导致战斗机载弹量,最大燃油量以及机体结构强度下降。

当然了,真要用到垂直起降战斗机上一线的时候那么就证明机场已经残废。

所以说,就算他的性能差点,但是起码他们飞起来呀,而不是像常规起降飞机那样,困在地上动弹不得。

接着垂直起降战斗机在航母上找到的,适合他的空间,短距起飞能力强,短距降落能力强,哎呀妈呀,完美哈。

然后问题就来了,如果航空母舰或者说两栖攻击舰数量不足,研发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战斗机会导致什么问题?

巨大的研发成本均摊,所以说如果我在短期内只打算建造5艘,或者说10艘的两栖攻击舰。就算一搜两栖攻击舰,按照50架舰载机的配比,这也不过500架而已。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实际上有250个就撑死了,那么如果我们将这个至关重要的机会用在f35b的仿制板上,而非自行研发的垂直起降战斗机上,那么就等于打断了我国垂直起降电动机的研发可能

所以像f35这种东西,有远见的国家会自行研发性能相似的装备,而非照搬照抄,工业系统不够的国家让他照搬照着他也做不到,那么美国为什么要担心,太泛滥导致f35技术外流呢。

如果这些东西能够封死他国科技树的话,对于美国而言,那才叫一本万利。

实际上美国屡次向日本出售,或者说扶持日本高尖端武器的发展,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因素。

归根究底,只有没有创新能力的国家才会照搬照抄,如果说能力的国家更多的是哎呀,还能这样子?

而不是哇!这样做也行。

4

没有航空发电机,没有航电系统,自动火控系统,雷达系统,和武器系统的综合配套,给你图纸也玩不转。

5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美国这些年一直在积极推销F35,同时对F35战机的综合性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既然是这么好的一款飞机,美国人为什么就不能像雪藏F22一样,把F35也藏起来,反而积极外销呢?其实美国军方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从一开始就认清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F35并不是一款高端隐形机,它只能算是一款优秀隐形机。第二件事,是美国也不怕F35被仿制,谁要是有能力仿制F35肥电,美国就不卖给它。如果有哪个国家参考买到的F35努力个一二十年,成功仿制出来。到时候美国早已经推出了比F35和F22更好的六代机,美国也无所谓,根本不担心。

F35因为其肥硕的外型,被大家戏称为肥电,可实际上F35战机的机动性能可圈可点。实现这一点,靠的就是F35的超级大心脏F135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相比于f22使用的F119发动机,进步很大。尤其是在发动机寿命上,更上一层楼。目前国际上能够研发F119这种发动机的企业,就那两三家。至于f135发动机,恐怕只有普惠公司和罗罗公司联手,集成彼此的强项,才能办到。如果解决不了发动机问题,就算仿制了F35的外型,也没有什么意义。

美国研究了几十年的航电技术,把精华都放到了F35这架战机上。航空电子技术确实有一些弯道超车,或者模仿借鉴的机会,但只能借鉴到技术,很能获取实际的经验。美国相关电子企业在发展航电的历程里,也走了不少弯路,这些失误不会告诉别人。其他国家想要模仿,还需要走一段历程,经历一些失败,才能知道哪些经验是有用的。F35战机的隐身涂层技术也很高端,对于连第一代隐身涂层技术都没搞明白的国家,想要学习模范美国的第三代涂层,就有点脱离客观实际了。

F35不怕被模仿,也很难被仿制出来,美国对此是放心的。

6

这个问题反过来说,如果美国怕被仿制那么他还敢全世界卖吗?说白了,F-35的那些用户压根没有这些技术,就算想仿也是“心有余而立不足”,就算是拥有总装线的日本和意大利也是没有能力仿制。况且一旦偷着仿制就等着美国的政治制裁,所以既然有的用那么就老老实实用就行。

其实所谓的“逆向工程”根本就不是拿来“抄”这么简单,一切逆向工程都无论大小都是需要建立在完善的基础研究之上和实际工业能力之上。举个简单的例子:英特尔的CPU,相信屏幕前的朋友使用的电脑大部分都是英特尔的,然而你“逆向”一个试试?所以你不管仿制F-35还是仿制B-2都脱离不了那些理论研究、材料、计算机、加工、经验等等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这个国家是否有完整且成熟的航空工业,如果有咱们再来谈谈仿制的问题,如果没有那么就不要去嚷着搞仿制,老老实实的用就行。

F-35战斗机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因为他那个“给力”的F-135发动机,就因为只有1台发动机所以经常被网友误认为是“轻型”战斗机,然而他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1.5吨,如果按照最大起飞重量来看可以划到重型战斗机行列。F-18”大黄蜂“使用2台F414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29.8吨,F414单台加力推力9.98吨,F-35这是一台当两台。我们对比一下其他国家的现役主流小涵道涡扇发动机推力和推重比:F119-PW-100加力15.8吨,推重比9、F-110加力14.2吨,推重比7.74、AL-31F加力12.3吨,推重比7.9、WS-10B加力14吨,推重比8.5。然后呢,有能力仿制F-135发动机的国家有几个?从目前来看只有英国罗罗能仿制的最接近,法国赛蜂和俄罗斯土星顶多就算半个能仿制的国家。还有,俄系发动机普遍极限寿命在4000小时-5000小时,而F-135达到8000小时以上,还有说法是13000小时,这种逆天的寿命还是一台当两台用。

好了,我们再看一下F-35的用户,除了美国之外就是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色列、丹麦、比利时、挪威、荷兰,再加上个土耳其。然而这些国家中除了英国之外其他国家的实际工业水平根本不支持F-135发动机的仿制,就算抛开实际性能仅仅是“照葫芦画瓢”的能力都没有。而英国呢?如果英国有钱干嘛要去找美国买F-35呢?所以,美国既然敢把F-35卖出去就不怕他们在里面“耍心眼”,F-16战斗机卖给世界上几十个国家,然后呢?需要买的到现在也还是那个水平,高水平的也不需要买。

7

小挖客说学习完全可能,但仿制嘛,讲个故事:某国引进战斗机的生产组装,也有机会接触到其它先进技术。然后一看这引进的飞机就感觉这结构!这工艺!这材料!都不咋地呀!咱们有先进技术,也能随便减个几百公斤重量跟玩儿似的!于是上了新项目,果然就减了不少,哪知道一飞起来才发现,稳定性变得极差!试飞员要一直拉着杆才能平飞!只好继续改,把机内设备移来移去,怎么也弄不好!最后加了几百公斤配重才解决了问题……

这种事不是个案。美国当初给自己部署在阿拉斯加的F-15“鹰”式战斗机换装主动相控阵雷达,由于雷达的重量有些变化,后来直接在后机身增加了200公斤左右的配重

新飞机设计是总——分,而仿制可能是分——总

现代战斗机是个极其复杂系统,仿制真是不容易。上面这些,都还是有图纸、有工艺文件、有原始样机……的情况下,仿制成功再稍加改进都如此困难。如果只是卖出来的成品,只知道怎么操作,仿制的难度决不亚于重新开发1架新的飞机。为什么这么说?新飞机的总体设计思想从一开始就定下来,各个设计组可以在统一的思想下往外延伸再一起讨论,逐步解决分歧;仿制是要负责各个部分的人从分系统着手再汇总起来,光是这汇总部分就可以让大家吵上10年架都不带重样的……

但是在航空工业初建时期,仿制也是没办法,总比完全不知道如何着手要强一些

工艺和生产也是大问题

大家对汽车可能更熟。对于某个车型,国产和原装进口的之间,差距有多大应该很清楚。国产车很多还是授权组装,零件不用自己生产,只是组装部件,都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再来看飞机,零件数远远超过汽车。随便做个假设,每个零件都超重1克,数十万个零件就超出几百公斤!还不知道这重量是怎么分布的!而且全超重还是好事,如果有的超重,有的重量不足,重量分布就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关键是还不知道变化的规律……想想都要炸了

但是学习是完全可能的

以上这些困难发生在一比一复制中,的确非常困难。但是,拿到一架飞机去学习一下完全可能,这有个重要前提不能忽略:自己要有设计制造飞机的能力!打个比方,你自己生产汽车,某些方面比如舒适性总也比不上丰田,于是你去买一辆丰田拿回来一拆:哦!原来小日本的前避震是这样,后避震又是这样的,座椅也跟咱们的不一样……这就非常有意义了。飞机也一样,(比喻不恰当,大家凑合一下看着)自己有飞机,但是速度总是上不去,买回来一架试试,人家推力也不大为啥就是飞得快?再贴上很多小线条飞上去看流场变化(如下图,NASA在F-18上贴了很多线来观察大迎角飞行下的流场变化),哦!原来要“掐腰”!掐腰了就能减小阻力……

美国的策略

所以美国卖F-35的时候也不傻,俄罗斯、我国及其关系比较近的国家是不卖的,因为这些有自己设计飞机的能力,能了解技术秘密有可能学习!能卖的国家也分了三六九等,关系最好的提供的资料也多些还帮你加装自己的系统,你就别自己干了买美国有就行了;关系远一些的先卖飞机赚一道钱,过些年再转让某些技术开放某些接口再赚一道钱;关系最远的甚至只能用美国零部件,一不听话了就不供零件了飞机立马就趴了窝。

这一套老美玩得太熟了,所以从不担心别人仿制。不说飞机了,就一个民用的WINDOWS软件,这几十年了,谁仿出来了?仿出来又有什么意义?所以关键还是要看自己,自己有了完整的能力,去学习起来就轻松。咱们这些年出新东西快了,充分说明自己的能力培养起来了。要是成天想着仿制,永远没出息

8

美国的F35战机对外销售根本不担心仿制,其关键部分有远程遥控自毁装制,就象俄卖给中国的苏35一样拆不了,别说仿制。

9

美国敢把F-35战斗机卖给一些国家,当然是笃定了这些国家在摆脱美国控制之后,仍然无法独立制造改款战机,因为F-35战斗机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这款战机的技术先进程度,对一个国家的航空制造业水平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

说句简单的话,这东西在国际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有能力仿制,现在购买F-35的国家,比如英国、日本等国家,也许能够单独制造出某一些零配件,但是却无法完成整机的独立制造。

所以美国人当然有信心把战斗机卖到这些国家,因为飞机就算是让这些国家拆了拿去1:1绘测,也造不出一家同等性能的飞机来。

比如日本军工企业从2000年左右,就在研究战斗机矢量喷口技术,但是在研究了十几年之后,搞出来的仍然只是“心神”战斗机上装备的,那种极为简陋的矢量技术,所以即使日本从美国引进了F-35战斗机生产线,但是这也仅仅只是一个组装线而已,与实现完全制造F-35还差得很远。

虽然日本军工企业会在组装生产F-35战斗机之后,会不断的吸收改款战机的相关技术,并提高日本军工企业的技术水平,但是想要完全掌握F-35的制造技术,估计也要等很多年以后才行,美国人就是这么牛X克拉斯。

此外美国人在卖F-35战斗机的时候,在保密上也准备了一些后手,比如这些战斗机会禁止他国拆卸维护,必须由美国公司派专人进行维护,甚至在有些比较弱势的国家里,美国还会要求他国飞行员禁止驾驶这些战斗机,这些战机的所有作战任务,都必须要由美军飞行员来完成。

这样事情并不是没有先例,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巴基斯坦就曾经进口了十多架美制F-16战斗机,但是这些战斗机被买回来之后,巴基斯坦空军根本就沾不上边,因为飞这款飞机的是美国飞行员,进行地面维护的也是美国派来的专门技术人员。所以在有些情况下,有些购买F-35的国家,也可能会遇到这些问题。

当然了,对于那些有能力仿制F-35战斗机的国家,美国是连碰都不敢让这些国家碰的,比如刚刚在2019年宣布服役第五代战斗机的俄罗斯和东方大国,美国人要是敢卖F-35进来,要不了多久东方大国就能给仿制一堆出来。

为什么美国不敢朝这两个国家卖F-35,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拥有系统的军工业体系,让这些国家达到飞机发动机,小到一颗飞机铆钉都能造出来,所以这些国家只要拿到了战斗机的实物,哪怕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也能在短时间里八九不离十地仿制出一架战斗机来。

所以对没有仿制能力的国家放心大胆的卖,对有仿制能力的国家进行技术上的严防死守,是今天美国出售F-35战斗机的不二法则,很显然美国人也害怕自己的技术流出去引发其他国家军工技术的提高,毕竟美国的军工技术还没有强悍到令人绝望的程度。

10

毫无疑问,F-35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必然也汇集了部分美国军工的核心技术,而且作为一款对外销售机型,就一定存在技术外泄的风险!

当然,美国肯定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在选择F-35买家的时候也有相应的门槛。首先,F-35在研发之初就被定义为一款多国联合参与的五代机项目,因此这些参与研发的国家人人有份。

但即便如此,美国也对联合研发国进行了等级划分:英国是唯一的一级合作伙伴;二级合作伙伴分别为荷兰、意大利;三级合作伙伴为挪威、丹麦、加拿大、土耳其、澳大利亚;除此以外的以色列、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等国都属于安全合作伙伴关系。

不难发现,能够采购F-35战斗机的无一例外都是美国的盟友。但盟友未必就一定可信,所以美国在同采购国进行交易时,都会签署一份类似保密协议的文件,目的就是防止相关技术被故意泄漏给第三方国家。

另外,美国对外出售的虽然都是F-35,但不同国家的待遇也不尽相同。以英国为例,其作为一级合作伙伴,不仅能够得到实机,而且也能获得部分技术转让;但一些安全合作伙伴买到的F-35有可能是技术\"阉割\"版。

客观而言,美国敢于出售F-35就证明其并不担心泄漏技术。毕竟先期圈定了一个可信任范围,而且适当取舍的主动权掌握在美国手里,还有就是对部分工艺的自信(送给你未必就造的出来);反观F-22,那才是真正的结晶产品,关系再好、价格再高一律免谈……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