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秋分响雷,遍地生贼”,这些农村谚语啥意思?

“秋分响雷,遍地生贼”,这些农村谚语啥意思?

2020-09-23 05:31阅读(159)

“秋分响雷,遍地生贼”,这些农村谚语啥意思?:“秋分响雷,遍地生贼”,这句俗语在容姐所在的河北石家庄晋州这里,是“二八月打雷,遍地是贼”,和题主的这句

1

“秋分响雷,遍地生贼”,这句俗语在容姐所在的河北石家庄晋州这里,是“二八月打雷,遍地是贼”,和题主的这句秋分打雷是不同的,不过秋分多半会在农历八月,因此可以说是基本一样的。那这句谚语是啥意思呢?下面容姐就来说说我的观点。

“秋分打雷,遍地生贼”啥意思?

秋分一般都会在农历八月,到了八月的时候,是冷空气南下的比较频繁了,气温会开始下降,一旦下雨就会降温好多,因此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很少再有冷暖气流的交汇了,因此也很少出现雷雨的天气了,因此在秋分的时候,一旦出现雷雨天气,就说明这一年天气不太正常。秋分打雷下雨,就说明这一年天气到了秋分还很热的。

在这样的秋季里,害虫就会变得多了起来,害虫多是不利于庄稼生长的,甚至会绝收的,人们在没有吃的情况下,在古代的时候是会要人命的。人们为了活命,就会去偷别人的东西,这些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贼人,其实他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贼人。

有道理吗?

老人们说的这句谚语,是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总结出来的,在现在已经不在适用,因为现在可以说是旱涝保丰收,缺少雨水,可以浇水。害虫多,可以打药,都是能够丰收的,除非遇到太大的灾难。

在古代人们种田,没有太多的肥料,也没有机井农药,因此就会靠天吃饭,因此庄稼长得总是很少,出现上顿不接下顿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遇到灾荒,人们就会没有吃的,严重的还会饿死,因此人们被逼无奈,只有做贼偷一些东西吃了。

这样看来这句俗语还是很有道理,不过现在有强大的祖国,社会好了,再也不会出现遍地是贼的情况了。你们说对吗?〔图片来自网络〕

2

24节气是我国科学史上一大成就,是智慧的文化遗产,它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业生产,影响世代人类的衣食住行。


秋分的“分”可以理解为“半”的意思,这里的“分”,将24小时一分为二,昼夜时间等长;将气温一分为二,由热转凉;将秋季一分为二,秋分的到来表示已经过去半年秋季。书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三候中的一候为雷始收声,二候为蛰虫坯户,三候为水始涸。那么秋分响雷会有什么后果呢?


随着秋天的到来,各种庄稼开始陆续成熟。收了南瓜收玉米,收了玉米收芝麻,收了芝麻收花生……一样接一样。此时不管已采收、待采收或者是已播种、待播种,都不适宜多雨。已经采收回来的粮食需要晾晒,晾晒不及时容易发霉变质。还在地里干浆了的大豆、稻谷等,遇到多雨会导致发芽落果等而减产。秋分前后也有需要种植的作物,如果雨水多,土壤容易板结等,不利农作物生长。


“秋分响雷,遍地生贼。”意思就是秋分后出现雷雨天气,这里的“贼”一是指多雨天气庄稼容易招病虫害,庄稼被虫吃掉减产;二是指庄稼减产后,人们为了吃饱而做一些偷鸡摸狗之事。

3

今天是9月22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也是我国的农民丰收节。秋分后,北半球开始变得昼短夜长,气温开始慢慢下降,也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两天恰好我们当地就下起了雨水,这个降温还是比较厉害的,对比前几日,明显没有人敢穿短袖了。

秋分收获忙

到了秋分,在过去也总结出了和秋分有关的农村谚语,比如“秋分响雷,遍地生贼”,那么这样的农村谚语是不是有道理呢?其实很多农村谚语都是前人劳动经验的总结或者对自然规律变化的总结,还是比较靠谱的,最起码可以说清一种现象,这句谚语也不例外。

秋分谷成穗

到了秋分,已经过了响雷的气候,如果在秋分还有雷电、雷雨天气,这充分说明气候出现了异常,对于正值秋收的老农来说,是不吉利的,严重的话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造成粮食紧缺。在以前生活不好过的时候,灾年会导致人被迫成为贼去偷其他人地里的庄稼,不过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即使真的秋分响雷了,也不一定遍地生贼。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秋分响雷,气候异常后,原本该很多农作物害虫寿终正寝的时候,它们却因为外界气候变化,越来越多了,对农作物的收成造成了损失,也成为了遍地的“贼”。

秋收

总的来说,秋分响雷是一种气候异常的表现,而且遍地生贼是间接说明了秋分响雷对农作物收成的影响,虽有夸张之意,但也道出了一种现象,因此,大家还是不要听见秋分的雷声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