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孙策有4个子女,4个弟弟,为何偏偏选择孙权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孙策有4个子女,4个弟弟,为何偏偏选择孙权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2020-09-14 08:01阅读(66)

孙策有4个子女,4个弟弟,为何偏偏选择孙权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我的答案是。孙策选择了弟弟孙权做继承人,主要还是他的儿子当时年纪太小了,根本无法统领江东,

1

我的答案是。孙策选择了弟弟孙权做继承人,主要还是他的儿子当时年纪太小了,根本无法统领江东,这个时候兄终弟及是最佳选择

我给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儿子尚幼,无法掌控局面。小霸王孙策死于公元200年,享年26岁。堂堂武夫死于无名小辈之手,也是够憋屈。真应了那句话“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此时孙策和大乔的儿子孙绍也才1岁(生于公元199年),一个在襁褓中的孩子在一个乱世中继承高位,不是什么好事。乱世中类似董卓、何进等豪杰尚且不能自保,一个婴儿能奈若何。孙策的死也证明江东势力余孽并不完全诚服于孙家,将外部强敌和内部敌人留给一个婴儿处理无异于送死。

2、幼儿当权会失去孙氏家族支持。孙坚有五个儿子 分别是:

孙策,孙坚长子;

孙权,孙坚次子;

孙翊,孙坚三子;

孙匡,孙坚四子;

孙朗,庶子。

孙氏家族的统治方式都是靠家族子弟联姻当地大家族,靠和大家族的婚姻来保证当地士族大户的支持。如果孙策幼儿当政,几个叔父是否会支持他?答案是否定的。具体可参考朱元璋死后建文帝几个叔父的做法。如果册立幼儿那么孙氏家族在江东就只有大乔家族一族支持了,也就是乔国老家族。乔国老家族是否支持还要看另外一个女婿周瑜的周氏家族是什么态度?失去了几乎全部江东士族大户的支持,一个孤儿寡母不管在军队、朝堂、外交都没有任何势力和支持,让别人屈膝臣服。凭什么?这好像有点理想主义。即便传位于孙权,孙策的后裔还是在孙子辈被孙权的后裔屠灭了,因为他们活着就有可能影响孙权后裔帝王的位置。历史上的所有会影响帝王位置的人,要么自己当帝王要么被灭门,从来没有第三种选择。

3、江东其他势力权利过大 孙策没想到自己会死,至少没想到会那么早死。孙氏家族的权利核心是孙策、孙策兄弟、孙氏家族姻亲构成的(周瑜也算是姻亲,他算是孙策连襟。),如果孙策要选立自己儿子做继承人,他必须培养自己儿子的势力,同时压制自己兄弟的势力和其他比较大的势力,保持一个平衡。因为儿子尚幼,孙策一直在培养自己亲兄弟的势力作为自己的辅佐,例如孙翊、孙匡等人均是管理一郡。这种策略可能在他儿子长大以前都不会变。他自己的儿子是一点势力也没有,原本属于他的势力再他死后有很大的可能不会效忠于他儿子。

后记:孙策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人,权衡再三选择了最优的方案。至少保证了他儿子这辈人能平安长大,至少保证了江东还在孙氏手中。长期来说这是最受益的选择。这也给我们启示,平常处事多考虑各方的利益。只有平衡了各方的利益,才能达成一致。遇事多思考,不要只站在自己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长远考虑方为上策

2

前言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独霸冮东的一代枭雄孙策在打猎过程中遭到刺客袭击,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小霸王孙策)

于是,孙策的继承人问题突兀而来,立刻就摆到了小霸王孙策和东吴军政重臣们的面前。

孙策临终前的最后抉择

孙策在弥留之际,对守在病榻前的重臣张昭等人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

随后,孙策把十九岁的二弟孙权叫到自己的面前,将会稽太守、讨逆将军、吴侯印绶交予孙权,嘱咐他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霸,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交代完后事,孙策就在当天晚上与世长辞了。

于是,孙权就此登场,坐领江东,继承并巩固扩大了父兄的基业,成就了孙吴政权的一方霸业;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历史事实证明:孙策的临终抉择是英明之举!

孙权被选为接班人的原因

孙策选择孙权继位的决定,事先就连重臣张昭、周瑜都不知道。

当时,孙策有儿子孙绍,不过年纪幼小;孙策还有三个弟弟:其中四弟孙匤最受孙策的喜爱,孙策曾经把父亲孙坚的爵位让给了孙匤;而三弟孙翊,在性情上与孙策最为脾性相投。

因此,孙策临终前,心理上一定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拈量轻重,左右为难。

选择孙权,应该是孙策在生命之火即将完全熄灭之际才作出的抉择。

(孙吴政权的重臣张昭)

据《三国志.孙翊传》记载:

“策临卒,张昭等谓策当以兵属俨(即孙翊),而策呼权,佩以印绶。

这就是说,在此刻之前,谜底尚未揭开,以致张昭等重臣都产生了误判。

那么,孙策为什么会最终选择了孙权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面相!

也可以说是封建迷信!但是,在当时的社会里,就是对人物德行、仪表等方面的品评鉴定。

这种鉴定,是一门非常玄妙高深的学问。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许邵对曹操的评定:“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十个字,简直可以总结曹操的一生,成为历史的定论,也成了品评人物的千古绝唱。

而孙权恰恰就胜在这一方面!

孙权面相奇特,被风评人物视为异人。

据说,孙权出生时的面相是“方颐大口,目有精光”,他的父亲孙坚一看,就认为这是贵相。

长大以后,孙权的相貌就更为奇特了:紫髯;长上短下。

也就是说,孙权长着紫红色的胡须,上半身比下半身还要长。

这在当时的社会中,属于奇特的大富大贵之相。

(孙权剧照)

当时出使东吴的东汉朝廷特使刘琬,就以相面识人而闻名。他从东吴回来后,曾经对人品评孙策弟兄:

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即孙权),形象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试识之。


由此可知,在这样的社会风评舆论中,孙权是具有绝对优势的。

而且,孙权的奇特面貌后来还令英雄刘备极为震惊和惶恐,以至不敢再与孙权见面。

这来自于《三国志.先主传》。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到京口去见孙权,商议相借荆州之事。双方亲切会面之后,刘备回到住处,对跟随的赵云等人说:

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

于是,在赵云等人的护送下,刘备昼夜兼程,急速离开了东吴的地盘。

这也侧面说明孙权面相奇伟,有威严之气势。

奇伟的相貌,风评之中的“大贵”之表;是孙策经过仔细权衡之后,最终选择孙权来作继承人的主要原因。

结语:说是封建迷信也好,玄学奇论也罢,总之,孙策根据社会上流行的人物风评品鉴,作出了由二弟孙权来继承自己的事业的抉择。

而历史事实证明:孙策的抉择是正确的。孙策选对了接班人,使孙吴政权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在孙权的领导下,东吴成为与曹魏、蜀汉相抗衡的一方强大势力,使中国进入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3

孙策,字伯符,是江东猛虎孙坚长子,也是江东基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公元191年,孙坚攻打荆州,被荆州刘表手下大将黄祖所杀,年仅17岁的孙策将其安葬,开启了征战生涯。孙策与周瑜同岁,两人经过数年的征讨,创立了江东一片基业。

然而,公元200年,孙策如曹操手下谋士郭嘉预测的一样,在丹徒山中打猎的时候,被原吴郡太守许贡手下宾客刺杀,不治身亡。

依据相关史料记载,孙策一共有4个子女,4个弟弟,为何偏偏选择孙权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下面以不交给自己的四个子女、交给孙权两个方面,分析如下。

不交给自己的四个子女

有人说,孙策没有将自己打下的江东基业交给他的子女,是因为他的四个子女岁数太小。虽然历史上没有记载孙策之子孙绍的岁数,但是孙策死时,年仅26岁,即使他十八岁娶妻生子,他的儿子孙绍最多才七八岁,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至于他的三个女儿,除了是孩子外,还是女子,是很难继承权力的。

诚然,一个孩子是很难继承权力的,可是也不是绝对继承不了。两汉皇帝就有很多几岁的小孩子继承皇位的,不足为奇,如汉武帝。大臣也有部分小孩子继承权力的,如东晋时期的桓玄的父亲桓温死的时候,他年仅5岁,却继承了他的父亲南郡公爵位。

现在,孙策没有将自己的权力交给子女,除了他们岁数小,还有其他原因。

当时处于乱世,纷争不断,需要一个成年人来当家。“儿皇帝”不少,在长大之后,这些皇帝也能够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国家处于大统一的情况。国家统一,皇帝的压力也不大,只要辅政大臣能够按部就班地辅佐皇帝,妥善处理朝政即可。儿皇帝迟早有一天会长大,会掌握权力。如果有人想要对小皇帝不利,也会有无数的忠臣站出来,保护小皇帝。

现在,江东基业只是一个雏形,还有不少反对势力,如孙策就是被不服自己的许贡门客所杀。除了江东之外,当时还有许多敌对势力,如袁绍、袁术、曹操、刘备、刘表等地方实力派。

因此,孙策为了万全,只能将自己及父亲孙坚打下的江山交给一个年长之人,而非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

那么,孙策一共有孙权、孙翊、孙匡、孙朗四个兄弟,为何没有将权势交给其他三人,而是交给了弟弟孙权呢?有下面三个原因。

其一,孙策死时,孙权是他最年长的弟弟,刚刚成年。

孙策死于公元200年,这一年,孙权19虚岁,刚刚成年,能够独立思考,处理政事了。而孙策的其他兄弟们岁数都比较小,如孙翊、孙匡、孙朗三个弟弟,最大的孙翊也比孙权小2岁,而孙匡、孙朗岁数更小了。孙朗还是庶出,更没资格继承。

孙坚死时,孙策是17岁,岁数也不大,靠着自己的双手,闯出了一片天地。孙策别无他法,在自己的四个兄弟里面,只能选一个相对年长的,来继承自己打下的一片基业。他选中了孙权。

其二,孙权从小便有不凡的表现,得到孙策的青睐。

孙权为人性度弘朗,崇尚侠义,尤其崇拜自己的父兄,喜欢和有本事的人在一起。建安元年(196年),孙策攻克丹阳、吴、会稽三郡后,任命15岁的孙权为阳羡县长,开始处理政务。

其三,孙策认为和孙权比举贤任能,自愧不如。

孙策遇刺后,伤势日益严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便开始安排后事。他请来张昭等人,托孤后事。孙策是这样对张昭等人托孤的:“现在汉室垂危,中原大乱,咱们江东只要据险坚守,坐山观虎斗即可,不需要征战。你们要好好辅佐我弟弟孙权!”他又叫来孙权,将印绶交给他,说道:

“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孙策的长处是攻城略地,开疆辟土,而孙权的长处是任人唯贤,守江山。攻城容易守城难,孙权比孙策更适合守江山,也是很合适的人选。

结语

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时,再次遇到他父亲遇到过的情况,当时他扛起重任,收拾残军,现在他的子女都很小,中原也不稳定是不可能继承自己的权力的。按照亲疏远近,接下来,孙策只能从四个弟弟中选择一个当自己的继承人。由于以上三个原因,孙策选中了年长、从小聪明的孙权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前往“魁哥说三国”公号,观看更多三国精彩文章。

4

简单来说,孙权年纪大且有能力。

在电视剧《新三国》中,的确有一个雷人桥段,讲的是孙策死后有大臣提议由孙策的亲子孙绍继位,大乔垂帘听政,但这个建议是完全没有可行性的,因为此时的孙氏江东别说是一个稳固的王朝,就连独立政权都不是,它只是一个极不稳固的半独立集团。

即便是这个集团的董事长孙策本人,也不像曹操那样具有君主般的权威,集团得以维系,完全仰仗孙策长子身份和个人的战功威望,一旦孙策身死,这种威望荡然无存,这个集团也就岌岌可危了。

这个问题可以从孙策等人的官职看出来,当时整个集团的人名义上都是汉臣,孙策自己是太守,手下一帮人也是太守,如果没有孙策本人的威望,太守有什么理由向另一个太守称臣呢?

《三国志·孙策传》载:策自领会稽太守,复以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分豫章为庐陵郡,以贲弟辅为庐陵太守,丹杨朱治为吴郡太守。

《三国志·吴主传》载: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孙策还在世的时候,这种以战功为基础建立的集团联系就显得很脆弱,孙策在城门楼上延请宾客,结果于禁吉一来,三分之二的人下楼迎拜,气的孙策当场把于吉收押,随后处死。


这种脆弱到孙权上位时,基本上就是断裂,孙权一不是孙坚长子,对孙坚旧部缺乏号召力;二在平定江东的过程中没有大的战功,缺乏威信;三与孙策部下没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大家都是太守,他没有合法权力命令这些和自己地位相匹的人。

而且孙策在夺取江东的过程中多行杀戮,士人中对其反感者很多,徐宣、徐奕、陈矫等等全都是明确拒绝孙策招揽的,要么偷跑回家,要么宁死不屈,反正孙策也不敢杀他们,要么偷偷跑到交州等其他势力。

加上外部还有曹操和刘表的强敌环伺,孙策身死之时孙氏集团的处境其实非常危险,用内忧外患来形容在合适不过了。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优先选择能够带领集团存活下去的主公,长者贤者优先,很明显,这两者都是孙权占优。

孙策死的时候26岁,孙权19岁,而孙绍再大也低于十岁,人事都不懂,如何承担大业?从这一点来看,能跟孙权争一下的只有他的弟弟们,尤其是只比他小一岁的孙翊。

这种争端被孙策本人否决了,他经过多年的观察,认定孙权更适合接他的班,即便如此,他也不敢抱多大的希望,千叮咛万嘱咐张昭给自己家族留条后路。

《三国志·张昭传·裴松之注》:《吴历》曰: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这句话跟日后刘备托孤诸葛亮那番话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反映了孙策对张昭的信任,如果我老弟不顶事,位子就你来坐,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把我家人送回老家吧。

孙权的老妈吴夫人同样充满忧虑。

《三国志·董袭传》载:策薨,权年少,初统事,太妃忧之。

事实证明,吴夫人和孙策的担忧一点也没错,要不是孙权能力强、张昭周瑜等人尽力辅佐,孙氏真的就落入万劫不复之地了。

孙策一死,江东人心便骚乱不堪,孙权连哭都没哭完,就被张昭止住了眼泪,直接扶上马出去定人心。


《三国志·吴主传》载: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

然而,人心是没有那么容易镇住的,尤其孙权三条劣势仍在,孙氏掌控下的各个郡,很快就爆发了此起彼伏的叛乱,不论是不是孙家人,都想在孙策去世后的动荡中捞一笔。

《三国志·虞翻传·裴松之注》载:吴书曰:策薨,权统事。定武中郎将暠,策之从兄也,屯乌程,整帅吏士,欲取会稽。

《三国志·孙翊传》载:建安八年,以偏将军领丹杨太守,时年二十。后卒为左右边鸿所杀,鸿亦即诛。

《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载:江表传曰:初策表用李术为庐江太守,策亡之后,术不肯事权,而多纳其亡叛。

《三国志·程普传》载:策薨,与张昭等共辅孙权,遂周旋三郡,平讨不服。

《三国志·朱治传》载:权从兄豫章太守贲,女为曹公子妇,及曹公破荆州,威震南土,贲畏惧,欲遣子入质。

《三国志·孙辅传·裴松之注》载:典略曰:辅恐权不能保守江东,因权出行东冶,乃遣人赍书呼曹公。行人以告,权乃还,伪若不知,与张昭共见辅,权谓辅曰:“兄厌乐邪,何为呼他人?”辅云无是。权因投书与昭,昭示辅,辅惭无辞。

孙策一死,孙权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到处平叛,同时还要检阅军队、开设幕府、招揽人才、安抚人心、拉拢大族、剿杀不臣,经过长期的恩威并施,孙权才攒够威望,给自己表了个州牧的称号,彻底跟手下拉开差距,开始大踏步向君主身份迈进。

如果换了孙绍,即便有张昭、周瑜等的辅佐,可这两人并不姓孙,跟孙氏族人的矛盾必然很大,碰上孙辅这种投降派,孙权敢拿着投降信去找他质问,哥你叫外人干啥?而孙绍去问:伯父你为什么要投降?估计孙辅一巴掌就扇了过去。

5

孙策选择孙权继承江东基业,既是最佳选择,又是无奈的选择。

公元200年,有小霸王之称的孙策遭到暗算,伤重不治,而江东基业必须有一个继承人。那么,这个继承人要怎么选 ?

一、这个继承人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这个继承人必须要得到各方面的认可,既包括江东的土豪士族,又包括了孙氏内部。

江东的政治架构,是孙氏与当地的大家族依靠联姻等手段结成的利益共同体,那些经营百年的大家庭出人、出钱,支持孙策成就了江东霸业,孙策则给予他们在政治、经济上的回报。你跟大家族讲忠诚度?不如直接把利益摆开了讲更有效果!

而对于孙氏内部来讲,则要得到所有孙氏家族成员的认可。以三国初期的天下形势来讲,如果镇不住场子,很容易造成江东内乱,选择继承人必须慎之又慎。

二、谁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从感情上来讲,孙策当然希望能把基业传给自己的子女。

但是,孙策逝世前26岁,就算他16岁娶妻生子,他和大乔的儿子孙绍也才10岁,一个10岁的孩子,如何在乱世中掌握江东基业?

东汉末年之乱,如董卓这般凶狡残暴、如吕布这般英勇无敌、如何进这般权谋手腕,都无法保全性命,何况是一个小孩儿?

那么,只有从他的几个弟弟中选择一人了。尴尬的是,孙策的几个弟弟在继承基业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年龄太幼。

孙坚有四个儿子,除孙策外,还有孙权、孙翊、孙匡、孙朗。此时的孙权,并未显露出过人的才华和手腕,唯一的优势就是年龄。

所以,孙策选择二弟孙权继承江东,也是无奈的选择。

三、江东内部暗流汹涌

孙氏家族雄霸江东,但是孙坚、孙策都去世过早,没有来得及选择和培养好继承人。

更为严重的是,江东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

在孙家内部,孙翊、孙匡皆为一郡之主,孙权亦有相当的支持者,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能否在孙家内部震慑诸将?为了权位,兄弟手足相残的还少吗?

而江东诸族,势力最大的乔国老是孙策的老丈人,若孙策在,他当然会不遗余力地支持他。但孙策既去,如果江东内乱,乔国老权衡之下,是否会另外一个女婿周瑜呢?没有发生的事情不敢揣测,但周氏家族并非弱者。

江东在孙策当政时,聚集了相当数量的谋士武将,孙策故去之后,这些谋士武将,又有多少能够服膺幼主?

所以,综合权衡之下,孙权是最佳的选择。

三国继承人的尴尬

在三国时期,魏、蜀、吴的继承人,都曾经面临着尴尬。

吴地一方,子幼弟弱;

蜀汉一方,刘禅难称英明,全靠刘备打下的基业;

曹魏比蜀、吴要好,可惜后代不寿,没有熬过司马懿。

其实,从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三国争霸,只是历史进程中几朵不起眼的浪花而已,当然,不想浪的浪花不是好浪花!

所以,孙策的理智战胜了感情,选择了在江东局势下最好的选择,保证了权力在异常情况下的平衡过度,幸运的是,孙权在接手江东后,展现了过人的能力!得以在三国争霸的复杂环境下站稳脚跟! 从这一点来说,孙策选对了人!

6

孙策,字伯符,是孙坚之子,孙权之兄。其父孙坚死后,其接管孙坚旧部,后经过努力,得以一统江东,故孙策是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孙策在当时可谓是当世俊杰,不过可惜的事,他却英年早逝,死时只二十六岁。而他虽有子女,但在临终前,他并没有把江东大权交给他的孩子,而且让其弟孙权接掌江东。

当然那时孙策不仅有子女,而且弟弟还不止孙权一个,那为什么孙策要选择孙权接掌江东呢?

首先,孙策临终时虽有子,但其子年幼。当时虽江东一统,但毕竟还是有些动荡的。在加上又处在东汉末年诸侯割据严重的局面,这时江东后继之主若所托非人,是对江东很不利的。

孙策心里是想着江东的未来,为了江东未来,他就愿意选择一个合适的人来接替他。孙权在年龄上是合适的。

其次,孙策就算不把江东交给其子,但孙策却不止孙权一个弟弟,至于为什么会选择孙权,还是因为年龄,孙权是孙策弟弟中年龄较大的。

最后重要的一点是,当时江东虽然统一,但统一之后就是需要治理,统一是需要武力,但治理却需要管理。

孙策雄武过人,这一点孙权是不能比的,当然孙策也知道这点。但是那时的江东却需要一个能治理、守护江东的人。

直白点就是说,江东是打下来了,但接下来就看守江东了。孙策清楚的知道率兵决战冲锋陷阵,孙权不如孙策。但知人善用、举贤任能、各尽其心守护江东,他却不如孙权。故而孙策会选择孙权来接掌江东。

7

小霸王孙策去世的时候,只不过才26岁,他有一儿三女,当时他的儿子孙绍年纪实在是太小。为此孙策不得已将自己的大位传给了弟弟孙权。

当时孙权年纪也不大,只有19岁,不过在老孙家排行第二,已经是最年长的了。当时孙策看不到多少孙权的才能,只不过因为他年纪最长,更适合担任主公之位罢了。

后世说孙策曾经说过孙权治国能力比自己强,这完全就是扯犊子。或者说,是孙权在回忆往事的时候,给自己脸上贴金。

孙策打下来的江山,并不稳固。

孙策打下来的江山稳固吗?这是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因为孙策从袁术那边叛离以后,是以武力征服了江东地区。

可是他并没有完全征服所有人,当时江东的各大家族,表面上虽然支持孙策,可是他们自己全都拥有一定的兵马钱粮,完全可以跟老孙家抗衡。

在这种局势不稳的情况下,孙策突然就被人给宰掉了。其实他被杀的事情,也证明了他在江东的地位并不稳固。

那么年幼的孙绍这个时候上台,其实无异于是把大好河山送给他人。孙策打下江山,尚未给地方百姓和土豪们任何恩惠,一直都是以高压政策来对待他们,人家怎么可能会真心辅佐你这个幼小的主公呢?

所以一旦孙策将基业交给孙绍,让周瑜和张昭辅政的话,那么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周瑜和张昭完全架空孙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周瑜和张昭镇不住江东地方土豪,从而使得老孙家的江山荡然无存。

曹操和刘表对江东都是虎视眈眈。

孙策打下江东以后,公然宣布要跟称帝的袁术决裂。这以后,孙策其实就没有一个盟友了。在北边有强大的曹操,在西边有虎视眈眈的刘表。

这两个人都指望着孙策死了以后,他们好找机会南下夺取江东基业。尤其是荆州的刘表,当年孙坚就是死在了他的手里,他早就对江东垂涎三尺了。

一旦孙绍登基,主少国疑的情况下,刘表必然会出兵东进。而江东这边根本就没有充足的准备,甚至内部会发生叛乱的情况。

内外交困之下,孙家的基业,必然会荡然无存。就算刘表没这个胆子,孙绍也长大了几岁,熬到刘表病死了。

这个时候曹操又要南下了,到时候孙绍的表现,绝对不会比荆州的刘琮要好多少。两个都是孩子,刘琮还相对年长一些。

孙权毕竟是孙家兄弟中年纪最大的人了。

孙策其实有4个弟弟,分别是孙权、孙翊、孙匡和孙朗。这4个弟弟在当时来说,其实是看不出谁好谁坏的,毕竟都没什么历练。

这其中,孙权的岁数是最大的,当时已经有19岁了。而三弟孙翊比孙权小两岁,也已经有17岁了。

当时张昭等人甚至向孙策提出建议,让跟孙策比较像的孙翊接任大位,可是这件事被孙策给拒绝了,由此可见孙翊也是个人才。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行奉义校尉。汉以策远脩职贡,遣使者刘琬加锡命。琬语人曰“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试识之”---《三国志》

但是孙策眼光独到,偏偏就是选中了孙权。他认为孙权年纪最大,又没有什么特别的缺陷,是非常适合担任这个主公的。

相反,如果长兄死后,老三继位,那么孙权的地位可就比较尴尬了。到时候酿成了孙氏家族内部的斗争,岂不是得不偿失。

孙策真的看得出孙权的能力?只能说是死马当活马医。

孙权有能力,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他在乱世之中,能够保住兄长留下的基业,这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了。

可是当年只有19岁的孙权,有什么能力是孙策可以看得上的呢?史书上说孙策看中了孙权选贤任能的本事,这话就有点过分了。

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创甚,请张昭等谓曰“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至夜卒,时年二十六。---《三国志》

当时孙权手里一丢丢权力都没有,他拿什么体现自己选贤任能的能力呢?当年孙权15岁的时候,的确是做过县令,可是这不能证明他有什么特别的能力。

而且治理一个县和治理整个江东,还是有非常大区别的。为此孙策看到了孙权身上的潜力是真的,但是并不能看那么远。

孙策选择孙权,最大的理由,那是别无他选了。儿子太小,其他弟弟年纪也不大,而且容易酿成内乱,所以选择活着的弟弟中,年纪最大的一个,是最好的选择。

总结:孙权日后没有追封哥哥为皇帝,有点对不起哥哥。

说到底,江东基业其实是孙策打下来的。孙坚当年被杀以后,他的集团已经散乱不堪,是孙策一点点把老将们聚集在一起,这才有了创业的资本。

后来孙策平定江东,所以靠的不仅仅是这帮老将,更多是自己发展起来的力量,比如说周瑜、太史慈等人。

权称尊号,追谥策曰长沙桓王,封子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绍卒,子奉嗣。孙皓时,讹言谓奉当立,诛死。---《三国志》

可是在孙权登基称帝以后,追封父兄的时候,给自己的哥哥孙策只封了个长沙桓王。这不管放在哪儿都是说不过去的。

但是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孙策如果是皇帝,那么他的子孙后代就有了继承权,将来也会造成孙氏内乱的局面。虽然对不起哥哥,却是最理智的做法。

参考资料:《三国志》

8

因为除了孙权,孙策别无选择。

一、孙策交班匆忙

孙策遇刺才二十多岁,一个二十几岁的人怎么可能有意去培养接班人呢?自己还正在上升期,创业期,他的弟弟和孩子根本没有被他有意识的培养,孙权自己也只当过阳羡令,这根本谈不上培养。

孙权是老二都只能得到如此培养,其他更小的自然很难获得锻炼。

二、孙权是最佳的人选

很多人对于孙策的理解是有误会的,以为孙策已经打下了江东,实际上孙策实际有效管理的区域并不多,很多地方并不认同孙策的管理。最典型的就是孙权时期做过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讨平山越。

简而言之,孙策交给孙权的不是江东,而只是一个江东的范围框架,真正实现对江东有效管理和统治的不是孙策而是孙权。

这样说有证据吗?

当然有了,孙策新亡的时候,吴夫人也就是孙策的母亲问董袭,江东能保得住吗?

如果江东真的安稳,吴夫人也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结果董袭是这样回答的:

江东有山川之固,而讨逆明府恩德在民,讨虏承基,大小用命,张昭秉众事,袭等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时也,万无所忧。——《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五》

孙家宗室不止吴夫人没有信心,连孙家宗室都不看好,孙策的堂兄孙辅当时被孙策任命为庐陵太守,当他得知孙权继位,第一个反应就是勾结曹操。

孙坚之弟孙静长子孙暠就想在会稽这个地方自立,同时想取代孙权。

外部庐江太守李术公然反叛。

这些人都被孙权有效的制止了,从事后的效果看孙权是不二人选。

孙权并非第一人选

还有一个人物,那就是孙权的弟弟孙翊,孙翊只比孙权少二岁。因为他们的年龄相近,所以孙翊也有很多大臣拥立,但是孙翊严厉暴躁,喜怒快意,大臣最终还是觉得孙权比较合适。

所以对于孙策的传位,并不只是孙策的指定,事实上是孙策,吴夫人,张昭,周瑜等人共同商议的结果,实际并非是一言堂。

从这个角度来看说,孙策是不可能传给自己的儿子,他们也不太会拥护。因为他们在确立的时候必然要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更合适保住江东作为第一选择

这也就是为什么没传给儿子,传给了孙权的原因。

9

孙策有4个子女,有4个弟弟,却偏偏选择孙权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很多人可能会误会孙策怕自己死后孙权篡位,出于保护自己儿子的目的不得已而为之。事实上,即便他不传位给孙权,孙权也没有篡位的能力。江东的实权并不掌握在孙权手中,况且还有吴国太与周瑜、张昭等人在,孙权不敢乱来。

孙策之所以传位给孙权,是出于对江东大计着想,必须传位给他。不仅如此,孙策还让他“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希望他把东吴带好,临终前鼓励孙权,表示他可以做好。充分说明了孙策是出于真心。

有人说孙策只是个莽夫,事实上,那只是《三国演义》的误传。从孙策看准时机果断脱离袁术,短时间内平定江东、奠定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县)的基业来看,他无疑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政治人物。若非其英年早逝,吴国必定是另外一番光景。

孙策有自己的优势:

第一、战略眼光独到、用兵为奇!

第二、识人用人之术也堪称有极高的水准!

虽然论政治韬略,孙策比不上曹操、刘备等人,但并不是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才能。比如袁术被击败前夕,孙策的兵马早已运至庐江附近,借用攻打刘表为幌子,一举击败庐江豪强刘勋,目的就是收揽袁术的文臣武将,包括袁术的左右亲信张勋、桥蕤、杨弘等人。

其中,桥蕤很可能是二桥的父亲,孙策与大乔的结合,很可能是一场政治婚姻。为了让袁术的部将死心塌地,孙策还为孙权主持了一场政治婚姻,让他娶了袁术的女儿。这就能说明孙策的政治头脑。比起那些只懂划分袁术领土的刘表、张绣等人要高明得多。

另外,孙策军事韬略以及识人用人之术,论综合水平并不在曹操、刘备之下。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识人用人”,在奠定江东基业的过程中,他及时拉拢了张昭、张纮、秦松、陈端等一系列谋主,很多时候都是他及时发掘了这些人的才能亲自去招揽的。特别是临终前的一句话“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充分显示了孙策知人善任的伯乐之才。简单的一句话,彻底指引了孙权往后的用人方向。

——对于临终前选择孙权为继承人,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主要为了江东的大局着想!

孙策了看得一清二楚,在他执掌江东期间,就开始任用孙权,并让他跟随自己参与了多次大型战役,包括此前提到的庐江之战。除了孙策给他的政治婚姻外,孙权甚至还在这一战中找到了真爱步练师。

临终前,孙策还给孙权打气:

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相比之下,孙策清楚,孙权比自己的优势在于文略,表面上似乎很善于隐忍,实际上内含王者气息。如果让孙权统领江东,江东不会被他带跨。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孙权接管江东后,除了老年时期略显昏庸之外,前三国时期几乎不逊色于曹操、刘备,也是一位雄主。

而且根据江东的国情,他也必须选择孙权,因为江东虽然暂时“一统”,根基却摇摇欲坠并未稳固,曹操彼时已渐显扭转官渡颓势、王霸北方之态势。相比之下,无论曹操、袁绍谁最终取胜,江东都是最弱小的,甚至于与对岸的刘表相比,可能在孙策死后都不足为敌。

——对于江东来说,这条统一的道路还很长远,似乎才刚刚开始,尽头在哪里谁也不知道。

这时候如果让他的儿子接管江东,无异于让江东十余年内陷入“无主”的困境。在群雄相争的时代中,一个“无主政权”岂能长远?

“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个道理,孙策岂能不知?

由此可见,孙策临终前让孙权接替,是出于对江东未来的考量,是唯一的正确选择,是必然结果!

10

孙策选择孙坚作继承人,是必然选择,除非他想江东集团二世而亡,否则绝不会将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孙绍。

一、孙权接位是孙策亲自考察、决定,有从政能力

孙策因被许贡门客所伤,重创垂危之际,专门将孙权叫到身边,将印绶交给他佩戴,也就是传位之意。

按孙策的说法: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言下之意,打仗你没我厉害,但人事管理,我就不如权弟你了。

不仅如此,孙策还召来张昭等征臣,请他们辅佐弟弟孙权(公等善相吾弟)。

也就是说,孙策不仅口头上传位给孙权,连他的继任班子都给初步搭好,临终托以国事。

那么,孙权真的如孙策所说,有一定的从政能力吗?

还真有。

孙权15岁时,就担任了阳羡长的官职,后来又被举孝廉、举茂才,担任了奉义校尉之职。

虽然这些官位都跟家世有关系,说白了,是给他父兄面子,但孙权能在这些位置上坐稳,则是他自己的能力。

孙权不仅有处理内政的能力,还曾跟随孙策四处征讨,比如庐江太守刘勋、黄祖等,对于军事也不是一无所知的门外汉。

孙策对孙权有较深了解,知道他的能力,在江东基业还不太稳定的时候,将位置传给孙权,是很正常的选择。

二、孙策之子年幼,无力接替江东重担

孙策死时,年仅26岁,而当时孙权19岁,在古人看来已经是可以独当一面的成年人。

孙策之子孙绍,满打满算,当时不过12、13岁,作为一方首领,还是有些勉强,很难笼络东吴臣僚之心。

一方是还在学习阶段的小孩,而另一方却是已经从政几年的政坛老手,大臣们会更服气谁?不用问也知道。

三国乱世之中,大家都更讲究实际利益,而不是纯粹拥护正统——要说正统,大家不都是乱臣贼子?

当然,也许有人要说,蜀汉后主刘禅,他也是16岁就接下老爸的基业,不也能做得很好?

问题在于,刘禅16岁已经接近成人,能够独立处理一些事情,而更重要的是,刘备托孤的对象是诸葛亮,这位蜀汉纯臣完全将辅佐刘禅当成自己的责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且刘备当时也没有其他得力近亲,可以成为蜀汉霸主。

甚至,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还说出让诸葛亮取而代之的话,足见当时人的心目中,主弱臣强,则可取代之。

这也是为何司马氏能够篡权曹魏。

孙策必须防着这一点,宁愿让弟弟继位,也不能将儿子拱上一个烫屁股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