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王亚樵死后,他的手下都去做什么了?

王亚樵死后,他的手下都去做什么了?

2020-09-10 16:01阅读(89)

王亚樵死后,他的手下都去做什么了?:答:王亚樵的墓碑上镌有碣文,其中有一句称其为“中国近代史上之奇男子也”,可谓恰如其分。王亚樵瘦小文弱,早期曾做过教

1




答:王亚樵的墓碑上镌有碣文,其中有一句称其为“中国近代史上之奇男子也”,可谓恰如其分。

王亚樵瘦小文弱,早期曾做过教书先生,但他天生有一副泼天泼地的胆,因不满于世道黑暗,推崇“血流五步撼天下”的刺客理念,专门策划暗杀上层社会的达官要人,纵横南北,震响一时。

1923年,时在上海王亚樵因反对曹锟贿选,遭到了直系军阀的通辑。王亚樵一怒之下,安排了数十名杀手刺杀淞沪警察厅厅长徐国梁。该年11月10日下午,徐国梁果乘其自备汽车到大世界对面温泉浴室洗澡,洗罢出门,早已等候多时的十几支手枪齐齐发作。徐国梁浑身被射成蜂窝,不治身死。

王亚樵此举得到了浙江军阀卢永祥的赏识,出任浙江纵队司令,在划湖州之地练兵。

王亚樵在湖州八雀寺、三对门二山之间招兵买马,招到了方振武、余亚农、戴笠、胡宗南、胡抱一、黄文迪等人,均受编任队长之职。

期间,王亚樵自认为与戴笠、胡宗南意气相投,在胡抱一的提议,四人结拜为金兰兄弟。

1926年国共合作出师北伐,常恒芳任安徽宣慰使,王亚樵任副宣慰使,分赴各地宣抚军民拥护北伐。宣慰使署设太湖,副宣慰使署设高良涧(洪泽)。安徽军阀陈调元派兵围困王亚樵于洪泽湖。王亚樵率众突围,一番激战过后,仅有十余人脱围。王亚樵的得力干将阚培林、张在中、殷爱棠、刘醒吾被陈调元尾追擒获,最后惨遭活埋。

王亚樵发誓非报此仇不可。

1928年秋,建设委员会委员长兼安徽建设厅长张秋白请陈调元到其住所南京梅溪山庄午餐。王亚樵派出宣济民等一批杀手前往刺杀陈调元。

可惜的是,宣济民等人去迟了一步,陈调元已经离开。

宣济民等人不愿空归,当场击毙助陈为祸的张秋白。

陈调元闻之悚惧,请求调离,辞去安徽省主席,由王亚樵的手下方振武继任。

1930年前后蒋介石集中兵力“剿共”,搞得民不聊生。

王亚樵决定出手除蒋。

1931年,王亚樵命手下“四大金刚”之一的华克之率陈成等跟踪蒋介石至庐山。因路上关卡重重,无法携带枪械。王亚樵便买来十几只火腿,将枪置于其中,分送庐山。可惜的是,华克之等人取出枪支后,没处理好丢弃的火腿,引起了蒋介石侍卫的警觉。以至于6月14日,陈成守候到出来散步的蒋介石时,尚未来得及出击,已被蒋的巡逻警卫发现行踪。一番枪战过后,陈成倒在乱枪之中。

庐山刺蒋刺蒋失败后,王亚樵杀蒋之心更炽,国民党内部亦多起而反蒋。

蒋介石以退为进,伪称下野退居奉化,密令财政部长宋子文卡住孙科财政、逼孙科下台。

王亚樵于是把枪口转向宋子文。

7月23日上午宋子文与其秘书唐腴胪在上海火车北站下车,埋伏多时的华克之急命开枪,但因宋子文与唐腴胪样貌、服饰、年龄差不多,杀手们乱枪放倒了唐,掼下烟幕弹,安全撤离。

两个月后,九一八事变,丢了东三省的张学良无处安身,来上海休养,让杜月笙帮罩着点。

杜拍着胸膛说,在上海无论遇到什么麻烦,只要吱个声,立马摆平。

张学良于是大大方方地入住杜月笙府。

王亚樵在其门前放了一枚拆去引信的炸弹,让杜月笙转告张学良:要么马上整兵马和日本人决一死战;要么回东北自杀以谢国人。如果二者都不愿、不敢,那么就交出全部财产,购买军火,接济关外的抗日义勇军。以上三条务必择一而行,否则将代表人民予以制裁。

杜月笙脸色大变,告诉张学良:王亚樵对您不满,我罩不住您。

张学良毛骨悚然,连夜离沪。

19路军在上海抗击日军期间,王亚樵建敢死队,轰炸日军入侵上海的主力舰“出云号”。该舰被炸,虽未炸毁但受到震伤,日军震惊。

蒋介石与日军签订淞沪停战协议,日本外相重光葵来到上海,准备于“天长节”(日本天皇生日)在虹口公园开“中日淞沪战争胜利庆祝大会”。

王亚樵密约朝鲜革命党人金九,由朝鲜勇士尹奉吉、金九、安昌浩携炸弹轰炸庆祝大会。

尹奉吉等人以必死之心往赴,当日,炸死日酋炸死白川义则、炸伤重光葵,摔死日租界商会会长岗村洋勇。

1935年,王亚樵还策划了第二次刺蒋行动。

该年11月1日,国民党召开四届六中全会,杀手孙凤鸣藏枪于照相机内,准备在蒋与众合影时行事。

但蒋介石见会场秩序混乱,以身体不适为由,推辞出席合影。

孙凤鸣杀蒋不成,只好退求其次,将愤怒的子弹射向与日本签订卖国条约的行政院长汪精卫。

汪精卫身中三枪,一枪击中左面颊,一枪击中左臂,一枪击中脊椎骨,其中打进脊椎的子弹始终无法取出,折磨了其下半世。

孙凤鸣也因此陪上了一条命。

王亚樵的行为,彻底激疯了蒋介石。

蒋介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除掉王亚樵。

最终,王亚樵死在了昔日结义兄弟戴笠的手下。

世传王亚樵的“斧头帮”有十万之众,其实是夸张之词。

王亚樵的“斧头帮”有十万之众的谣言是怎么产生的呢?

原来,1921年,王亚樵从余诚格手中接管安徽旅沪同乡会,号召皖籍工人入会,劳工总会人数达到数万之众。某次,一名皖籍工人遭到大资本家恶意拖欠工资,工人前往索要,反遭毒打。王亚樵大怒,前往铁匠铺打造了一百把斧头,从劳工中挑选出了一百名体格强壮者,每人发一草一木把,冲进资本家的大院中示威,因此被传为了“斧头帮”。

实际上,这个“斧头帮”讨到了工人工资后,就自动解散了,毕竟,都是劳工,养活家中妻儿老少才是正事。

一心追随王亚樵亡命江湖的,不过有限的几个人而已。

其中以郑抱真、余立奎、余亚农、华克之四人最为赤诚。

这四人,也因此被称为王亚樵的“四大金刚”。

下面说说这“四大金刚”的结局。

1937年全面抗战打响后,郑抱真组建了一支抗日游击武装,并率部转投新四军。解放后,他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任合肥市长,1954年病逝。

余亚农的经历与郑抱真比较相似,他组建了抗日武装加入新四军。解放后也担任过各级军政、政协、政府职务,后来做到了副省长,他去世于1959年。

王亚樵被害时,余立奎已身陷囹圄,一直被监禁到1948年。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担任过民革南京党部职务,后来回到老家安徽后,也先后担任过地区行署委员、省政府委员、一直做到省政协的副秘书长一职,去世于1967年。

华克之是两次刺蒋行动的实际负责人,王亚樵死后,他到了延安,为抗日和解放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华克之去世于1998年,享年九十七岁。

2

1960年代,王亚樵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华克之曾这样评说昔日的斧头帮大哥——

王亚樵者,皖北合肥人,前个世纪的末期,生在破产的小户人家,生活一向不富裕。清末民初,皖北出了不少大官僚、大政客、大军阀、大地主,最著名的前有李合肥(李鸿章),后有段合肥(段祺瑞),提携了成千上万的官僚、军人,纵横捭阖于北中国各省,王亚樵生在这样一个乱世,从小就秉性倔强、嫉恶如仇、敢作敢为,不屈不挠。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是年王亚樵22岁,自那时开始,他便自称朱家、郭解那样的轻财重义之士,一次次地反抗军阀暴政,一次次地遭到通缉。

1920年代初,王亚樵潜入上海,接管安徽旅沪同乡会,号召皖籍工人入会,一时间入会者络绎不绝,人数达到十万之众。

一次,一名皖籍工人遭到上海资本家恶意拖欠工资,工人前去索要,反遭毒打。王亚樵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当即前往铁匠铺打了一百把斧头,率领一百名大汉手提百把利斧,冲进资本家大院讨要说法,吓的资本家连连道歉,当即赔付工人工资。

至此,斧头帮在上海声名鹊起,连青帮大亨杜月笙、黄金荣也要惧让三分。

那时,王亚樵虽是万人斧头帮帮主,但论个人财产,却时常为升斗奔走。有不知者,总认为他无知,时时受人利用,无所不为,不惜作奸犯科;而知他者,却认为他是半个知识分子,行书写得不坏,论人事也会咬文嚼字。

知他者说,王亚樵有平等思想,同情劳动者,否认一切权威。为了救人一难,经常倾家荡产,万金一掷;听人几句恭维话,也可拔刀相助,不计较后果。

总之,他是一个精神豁达,乱七八糟的好人。

他是喝上海乳汁长大的,说他是流氓,目不识丁,可以被人雇佣杀人,那是军统对他的污蔑。他绝不同于西方的那些黑手党组织,以制造恐怖作为生存手段,也不同于中国古老土地上的传统土匪,热衷杀人越货。

他绝非政治人物,也非军事人物,然而,他又有相当深沉的政治头脑和精湛的军事常识,同时,他还保留一些桀骜不驯的匪性。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摇摇欲坠的乱世上海滩,干下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庐山刺蒋,北站刺宋,南京刺汪,挫败杜月笙,警告张学良,一二八事变时配合十九路军浴血奋战,怒刺日酋白川大将,等等等等。

后来,他被戴笠的手下杀害,主要是因为戴笠流浪上海滩时,曾跟他订交,对他十分熟悉,另外,他有一个致命弱点,好女色,据不完全统计,他至少跟二十多个女人睡过觉。

关于王亚樵具体是怎么被杀害的?

说法很多。

王亚樵兄弟余立奎的小老婆佘婉君,是其中的关键。

1986年5月28日,曾经追捕过王亚樵的军统特务沈醉在接受安徽文史学者戴健的采访时,曾说:“王亚樵这个人,我抓过好几次,但都没有抓到。王亚樵最后被戴笠指派的余立奎小老婆余婉君跟踪到广西梧州,终遭杀害。余婉君这个人,长得漂亮,只是眼睛丑,戴个小眼睛——”

有人认为,王亚樵被杀,是戴笠抓住了他和余婉君有不正常男女关系,并利用余婉君设计了一个致命的胭脂井。

从王亚樵最后独自一人前往余婉君住处这个细节看,两人幽会的可能性很大。

但王亚樵的胞弟王述樵却认为,王亚樵实质上是死于里应外合的政治谋杀。王述樵说,那时广西管理极严,军统二十几个特务乘汽艇开进梧州,李宗仁、白崇禧岂有不知之理?王亚樵之死,乃是李、白开门揖盗,假戴笠之手而杀之,李、白之所以要这么做,一是因为已经获知他要投奔延安,二是因为他们正在谋求与蒋介石合作。

不管是死于阴谋,还是死于大意失荆州,1936年10月20日晚上8时许,一代暗杀大王身中五枪三刀,脸皮被剥,惨死梧州,年仅48岁。

王亚樵死在了奔向黎明前,那他的几位心腹兄弟,后来的命运如何呢?

王亚樵被杀时,其心腹兄弟华克之正在延安为他打前站,铺路。王亚樵死后,延安鉴于华克之身为南京政府通缉的要犯,不便公然收留,经过权衡,便将他派去华南,充当延安与李济深等华南实力派之间的信使。

后来,华克之化名张建良,在廖承志、潘汉年手下,在上海、香港从事地下情报工作。这一时期,他游走在周佛海等一批汉奸身边,获取了大量的日伪蒋情报,并为新四军搞到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

1949年之后,华克之一直从事国家安全工作。

1955年,因受潘汉年案牵连,身陷牢狱。

在牢狱中,华克之因屡次被审,愤懑异常,竟用筷子戳出了自己的右眼珠。

被关了11年出狱后,华克之以一个报社编辑的平凡身份,度过了余生,1998年1月7日去世。

先是江湖人物,后是灰色地带的情报人物,华克之能善终,也算是命硬了。

王亚樵的另一心腹兄弟郑抱真,昔日斧头帮金牌杀手,人头曾值十万大洋。七七事变后,他返回老家安徽寿县,拉队伍抗日,并担任了安徽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一路军第二支队司令,人马最盛时,有上千条枪。

1938年10月,在安徽的桂系第二十一集团军,担心抗日自卫军尾大不掉,决定改编、解散这支队伍。郑抱真响应地下党号召,率部毅然参加新四军,并在后来的战争中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

1949年1月21日,华东野战军先遣队向安徽合肥奔进,国民党守军弃城而逃,2月1日,合肥由县改市,郑抱真出任了第一任市长。

安徽全境解放后,郑抱真还曾担任过皖北行署副主任,1954年12月,病逝在上海,享年57年。

年寿虽不高,却是轰轰烈烈。

再说王亚樵的第三个心腹兄弟余亚农。

王亚樵死后,余亚农与郑抱真一起回到安徽,组建抗日自卫军,并担任了第五路指挥。但在1938年桂系的清洗中,他的应对不如郑抱真,因而被国民党逮捕入狱。

所幸经爱国人士营救,余亚农后来获释,之后他回到淮北一带,经商、务农。

抗战胜利后,余亚农在上海参加了民主同盟,1949年与地下党一起在宁沪策动起义,协助大军渡江。

解放后,余亚农的待遇不错,曾担任过安徽省副省长。

1959年,余亚农在病危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病逝,享年72岁。

最后再来说说余立奎。

余立奎曾是王亚樵身边最得力的干将,抗战时期铁血锄奸团的骨干成员,王亚樵策划的那些惊天暗杀,具体实施时都有余立奎的身影。

1935年行刺汪精卫后,余立奎跟随王亚樵一同逃到香港,但很不幸,在香港他被捕了。

值得一说的是,在狱中,无论是酷刑,还是王亚樵和余婉君的绯闻,都没能让这位江湖汉子背叛自己的大哥,1936年他被引渡回南京,被判死刑后遭到了长期监禁,直到1949年。

恢复自由后,1950年,余立奎担任了南京救济分会监委会副主任,并由李济琛介绍担任了民革南京分部常务委员,1951年回到安徽,历任皖北行署委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政协第一、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1967年逝世。

从王亚樵这四位兄弟后来的命运、人生历程看,他们这一帮人是有热血,有正气的,倘若王亚樵1936年不死,也许他还能写下一段传奇。

实在可惜。

3

大年初一周星驰的新电影《新喜剧之王》就要上映了,欠星爷电影票的可以去补了,相对于《新喜剧之王》纵横更期待的是《功夫》的续作。

在《功夫》里,出现一个帮派组织,梳着小背头,穿着黑西服,拿着小斧头,到处恃强凌弱收取保护费,实际上历史上真正的斧头帮并不是这样的形象与这样的性质,历史上真正的斧头帮,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帮派,是一个充满理想化的以劳苦大众为基础的暗杀组织,这个组织不但除暴安良,还是抗日锄奸的重要力量,在王亚樵的组织下,就曾炸死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

更令人难以相信的就是这个组织竟然还是一个反蒋组织,在反蒋人士的资助下,多次对蒋介石、宋子文等国民政府要员实行暗杀行动。

斧头帮的创建者就是号称亚洲第一杀手的王亚樵

对于王亚樵的评价,军统中的沈醉曾经这样写过:世人都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亚樵。蒋介石一提这个人,假牙就发酸;戴笠若是听说这个人又露面了,第一个反应就是检查门窗是否关好;而汪精卫的肋巴骨硬是被王亚樵这三个字活活敲断的。

当然,王亚樵本身是个很文弱的人,大多数行动都是他的手下进行的,可以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王亚樵最大的能力就在于利用斧头帮这个组织来进行的。

斧头帮真实的面目看起来可能会显得有点low,原名叫作 “安徽劳工上海同乡会”,说白了就是在上海打工的安徽人组建的老乡会,平时大家相互照顾一下,免遭资本家的压迫,王亚樵一开始也是替这些工人去要账,有的人不给,王亚樵就让这些工人一人拿把斧头去要账,一点点打出了自己的名堂,所以人们都称他们为斧头帮。

因为斧头帮越整越大发,当时一度吸纳了十多万人加入到斧头帮当中,尤其是其无政府主义的思想,遭到当时国民政府的忌讳,蒋介石最后让戴笠指使军统最后杀了王亚樵,王亚樵死后,斧头帮群龙无首,最后逐步瓦解。

王亚樵死了,斧头帮解散了,但是王亚樵曾经部下却都还在,他的部下其实也都是安徽老乡,下面就介绍一下王亚樵手下四大金刚在王亚樵死后都去做了什么。

负责军事的余立奎

在《远大前程》中“车夫余立奎”说的就是这个余立奎,在王亚樵的组织中,余立奎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因为余立奎有军方背景,因此主要负责斧头帮中后来跟军事相关的事情,1932年曾经和王亚樵一起组建淞沪抗日义勇军,后来一直活跃在福建进行反蒋活动。

1935年由于参加刺杀汪精卫,在香港被抓获,1936年被引渡,后被国民党政府长期监禁到1948年被得以释放。

1951年余立奎回到安徽历任皖北行署委员、安徽政府委员等职务,1967年去世,享年76岁。

负责联系的郑抱真

郑抱真1929赴上海参加了斧头帮,在斧头帮负责联系、行动及武器保管,在追随王亚樵期间,先后参与庐山刺杀蒋介石、上海北站刺杀宋子文等活动。

1932年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并且参与策划轰炸日军旗舰出云号、炸死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等活动。

王亚樵在广西梧州被军统杀害后,郑抱真回到安徽继续组织抗日武装,1938年率部参加新四军,在抗战时期,始终没有放弃自己抗日的信仰,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解放后郑抱真历任新中国首任合肥市长,安徽省人民政府第一秘书长等职务,1954年12月病逝于上海,享年57岁。

负责政治的余亚农

余亚农早年追随革命军参加革命活动,在第二次北伐期间,余亚农担任方振武部下第34军89师师长,后因反蒋失败流亡上海,因为也是安徽人,并且都是反蒋,在王亚樵组织铁血锄奸团后,余亚农也加入其中,在铁血锄奸团中负责政治工作,从事抗日宣传,调查日谍汉奸等工作。

王亚樵被杀期间,有意向到延安去,余亚农当时被派往延安联系,等他返回梧州时,王亚樵已经被特务所杀。

在王亚樵死后,余亚农继续组建抗日武装,从事抗日事业,因与新四军交好而被国民党所恶,被抓到监狱,后来经多方营救而出狱。

在解放战争中,加入到人民的军队,与郑抱真一起参加了解放战争,负责策动起义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59年去世,享年72岁。

负责锄奸的华克之

如果在民国江湖上有一个传说,那这个传说必然属于华克之,王亚樵部下中最能打的人就是华克之。

在刺杀汪精卫的行动中,实际就是由华克之负责的,汪精卫案后,国民政府悬赏10万大洋就要华克之的项上人头。

在王亚樵死后,华克之遭到国民党的疯狂追杀,最后投奔延安,坚决反蒋,在廖承志、潘汉年的介绍,参加了我党,并且成为我党隐蔽战线的一名工作者,

1938年,他被派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为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从事社会主义建设。

作为一名隐蔽战线工作者,就像《风筝》中郑耀先的经历一样,尽管做出很大的贡献,但很多事情并不能公开,后来由于潘汉年案受到牵连,1979年被平凡,1998年华克之逝世,享年96岁。

4

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一手创立了上海滩赫赫有名的斧头帮。在抗战时期,他以斧头帮为基础,组建了“铁血锄奸团”,他们策划用装在开水瓶里的定时炸弹把日本派遣军司令长官陆军大将白川义则炸上了西天,令上海的日伪军高官胆战心惊。在上海连名震一时的青帮头子黄金荣和杜月笙也要让他三分,甚至蒋介石、汪精卫、宋子文等也险些死于他手。他是名副其实的民国第一杀手,他无所畏忌,惹恼了蒋,1936年10月在广西梧州被国民党特务刺杀。他死后,他的手下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在王亚樵死后,斧头帮立刻处于群龙无首状态,最终解散,这个民国时期最大的暗杀集团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其中的一部分人继续投入到了抗战的事业中。今天,我们重点介绍王亚樵手下四大金刚的结局。郑抱真之前在斧头帮负责联系、行动及武器保管,先后参与庐山刺杀蒋介石、上海北站刺杀宋子文等惊天暗杀,1932年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参与策划轰炸日军旗舰出云号、炸死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1936追随王亚樵前往广西梧州,躲避军统追捕,不久,王亚樵遇难。在王亚樵死后,他回到自己的安徽老家组建抗日武装。1938年,他率部参加新四军,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54年12月病逝于上海,享年57岁。

余立奎负责军事,在王亚樵死后,由于1935年在香港参与刺杀汪精卫,被抓获,1936年被引渡,后被国民党政府长期监禁到1948年被得以释放。后来,一直从事社会主义建设,1967年去世,享年76岁。

余亚农负责政治,在王亚樵死后,他组建抗日武装,从事抗日事业,因与新四军交好而被国民党所恶,被抓到监狱,后来经多方营救而出狱。在解放战争中,策划国民党军队起义。在建国后,从事社会主义建设。1959年去世,享年72岁。

民国史上有一个神秘的百变刺客,用的化名至少有几十个,而他的真名其实叫华克之。作为斧头帮的四大金刚之一,华克之负责锄奸。在王亚樵死后,他遭到国民党和日伪的追杀,他奔赴延安,投身到我党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中,并且他立下了“七不”誓言,以此来激励自己。1938年,他被派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多次出生入死,深入虎穴,完成很多艰巨的任务,为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从事社会主义建设。1998年,96岁的他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王亚樵、斧头帮的四大金刚以及其他斧头帮帮众也罢,他们在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都是具有正义感和民族气节的爱国人士,毕生倾心于爱国活动,值得后人的敬仰和钦佩。各位,你们说呢?

5

第一次听到斧头帮,还是在周星驰的电影里。那个嚣张跋扈的帮派,给小时候的我留下很深印象。在历史上的确存在过斧头帮这个帮会。

一代枭雄王亚樵

这个帮会的老大也是赫赫有名,叫做王亚樵,其实他和黄金荣、杜月笙这些人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些人和传统意义上的帮派一样,收下的都是一些地痞无赖,做的事儿也都是欺男霸女,为非作歹。

王亚樵领导的这个帮派的名字,在很多人眼中,虽然总让人觉得非常暴戾、如同黑社会,像是黄金荣那种的。但事实上,王亚樵和一般人眼中帮派不同,他更像是一个绿林的豪杰,江湖好汉。

王亚樵出身贫寒,在那个时代,有钱人为富不仁,做着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并且到处剥削工人,甚至血腥镇压工人运动。

于是,斧头帮应运而生。这些人站在了工人的一面,在1921年的时候,王亚樵成立了劳工敢死队。其实,这才是斧头帮的真正名字。

只是因为他手下成员一般喜欢使用斧头,所以被人们误以为这是斧头帮,却忘记了他的真正名字。

但王亚樵除了做这些,还做了一些其他与传统混混不同的事。

当日本人在中国飞扬跋扈之时,他的斧头帮就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叫做“铁血除奸队”。

这些人,更像是古代除暴安良的大侠,他们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一些欺压良善的坏人,更多的放在卖国求荣的汉奸、日本侵略者身上。

以王亚樵为首的斧头帮的人,使用的手段非常血腥暴力,也非常具有震慑力。

并且,王亚樵本身,也很善于进行暗杀活动,在当时的社会中,的确造成了极大的反响,很多进步人士都把王亚樵当成是一代枭雄、仁人志士。

他刺杀的日本人中,有一个叫白川义则。这个人知名度虽然没有山本五十六之类的人高,但他杀的人,一点不少。在东北,他击败过郭松龄;在山东,他制造过济南惨案,又在1932年侵略上海,可以说是罪恶滔天。

王亚樵不会让这个人活得太好,于是安排一个叫尹奉吉的朝鲜人,把炸弹藏在了暖水壶里,趁着白川不备,扔向主席台,一声巨响,把白川炸成重伤。

后来,由于伤势过重,白川死了。虽然尹奉吉也牺牲了,但这次刺伤事件,奠定了王亚樵民族英雄的地位。

从王亚樵建立斧头帮那一刻开始,王亚樵的对手就非常的多,凡是和劳苦大众以及国家对立的,都成了王亚樵的刺杀对象。

因为在王亚樵眼中,这个充满罪恶的世界,只能用暴力来颠覆,如果没有人执行道义以及正义,那么,就让斧头帮来执行。

于是,王亚樵不断地策划各式各样的刺杀行动,造成了整个国民政府以及日本人的恐慌。却让所有热爱国人士大为振奋。

却惹恼了国民政府,因为,王亚樵开始谋划刺杀蒋介石。这种行为已经刺破了蒋介石等人的底线。

于是,蒋介石安排戴笠,刺杀了王亚樵。中华民国第一刺杀大王,刺杀了无数的汉奸走狗以及日本人,却最终被刺杀而亡。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亚樵被伟人评价为:抗日有功,大节不亏。这是非常高的评价,也是对王亚樵这个人最中肯的评价。

从这个评价,也可以看出,王亚樵是一个有良知有骨气的中国人。

另外,据传说,戴笠是王亚樵年轻时拜把子的弟兄,同时,戴笠是军统的一号人物,也是一个极善于暗杀的高手。于是,两个暗杀高手分道扬镳,最终兵戎相见。

最终,王亚樵死在戴笠之手,其实,他更是死在了国民政府之手,他以一个帮派的力量,挑战着腐朽的政府以及残暴的侵略者,虽败犹荣。

王亚樵的手下们

王亚樵死了,整个斧头帮群龙无首,逐渐土崩瓦解。上海滩,从此没了一个叫王亚樵的豪杰,黄金荣、杜月笙等人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这个“钉子户”死了,上海滩又成了哪些人的天下,何不弹冠相庆呢?

王亚樵死后,斧头帮也就走上了末路,而他的手下,也各奔东西,除了上文介绍过的,死在刺杀白川事件的尹奉吉以外,还有几个王亚樵手下的悍将,十分值得一提。

华克之,这个人是情报高手,也是一个伪装高手,他参加过刺杀汪精卫,也参加过刺杀蒋介石的策划,也在早年接触到潘汉年,成了一个党员,也成了我党地下组织成员之一。长期在隐蔽战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于1998年去世。

郑抱真,组织策划刺杀蒋介石、白川,在王亚樵死后,逃脱追捕,后加入我党,解放后,成为合肥市首任市长,1954年病逝。

余立奎,王亚樵手下核心成员,在刺杀汪精卫过程中被捕,被羁押,建国后被释放,长期在政协工作,1967年病逝。

孙凤鸣,王亚樵手下重要刺客之一,参加刺杀汪精卫,并重伤汪精卫,但被卫士所伤,牺牲。

贺坡光,王亚樵手下刺客,刺杀汪精卫过程中,辅助华克之,因刺汪案被捕,判刑十年,解放后,因潘汉年案受牵连,被捕入狱,1956年,死于狱中,1985年,平凡昭雪。

余亚农,铁血锄奸团成员,负责宣传工作,王亚樵死后,受李济深推荐,参加抗日同盟,在皖北开展抗战工作,解放后,在安徽工作,1959年去世。

余婉君,余立奎的小妾,被戴笠买通,出卖王亚樵,王亚樵死后,被灭口。

6

王亚樵被称为上海暗杀王,他建立的“斧头帮”,在上海常以斧头、手枪、炸弹等武器,专门对付其他帮会和欺压工人的富商,一时名震上海,他组织的“铁血锄奸团”让那些汉奸卖国贼闻风丧胆,而且就连上海青帮的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对王亚樵也要惧怕几分。

王亚樵一生战绩辉煌,组织过多次著名的暗杀活动,如1931年庐山刺杀蒋介石,在上海刺杀宋子文,1932年刺杀汉奸日寇,暗杀日本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1935年在南京刺杀汪精卫,以及国民党外交次长唐有壬等等。


毛主席评价王亚樵是: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原国民党军统少将沈醉评价王亚樵是:世人都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亚樵。蒋介石一提到这个人,假牙就发酸;戴笠若是听说这个人又露面了,第一个反应就是检查门窗是否关好;而汪精卫的肋巴骨硬是被王亚樵这三个字活活敲断的;连上海滩超级恶霸黄金荣、杜月笙一类流氓泰斗遇上王亚樵,也得赶紧绕道走。足可见王亚樵的厉害到什么程度。

但就是这么一位抗日志士、民族英雄,在1936年10月20日在即将投奔共产党之际,被戴笠暗杀于广西梧州。而王亚樵死后,斧头帮自然就慢慢解散了,各个成员流入茫茫人海去奔自己的生活。今天在这里介绍王亚樵手下四大助手的接下人生:


【1】郑抱真。安徽寿县人,1929年赴上海参加王亚樵领导的斧头帮组织,先后参与了庐山刺杀蒋介石、上海刺杀宋子文等暗杀活动。1932年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参与策划轰炸日军旗舰出云号、炸死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1936年郑抱真随王亚樵赴广西梧州躲避军统追捕。在王亚樵遇难后,其返回家乡寿县组织抗日武装,194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解放后,担任新中国首任合肥市长,1954年12月因病去世。


【2】余亚农。在王亚樵被暗杀之前的几个月,1936年8月,余亚农受李济琛领导的民族革命大同盟委托与张献廷持密信去延安,联系反蒋事宜,受到周恩来、李克农的热情接待,毛泽东、朱德亲自为其饯行,当他返回梧州的时候,王亚樵已被暗杀。1938年春,余亚农任皖北人民抗日自卫军第5路指挥,同年冬被国民党军队包围缴械逮捕,后获救,在淮北经商耕地以资糊口。日本投降后,加入民主同盟,以“民革”名义开展兵运工作,1949年冬与中共地下工作者一起在宁沪芜等地进行策动起义,协助大军渡江。解放后,余亚农先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皖北政治协商委员会副主席、皖北行署监委会副主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副省长等职。1959年去世。


【3】余立奎。其为“铁血锄奸团”的骨干成员,并参与了锄奸团大多数暗杀活动,如刺杀宋子文、汪精卫、日军军舰出云号被炸案、上海虹口公园爆炸案等多次行动。1935年参加行刺汪精卫在香港被捕,1936年引渡回南京被判处死刑,遭到长期监禁至1948年释放。1950年任南京救济分会监委会副主任,并由李济琛先生介绍任民革南京分部常务委员,1951年回安徽历任皖北行署委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政协第一、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1967年逝世。


【4】华克之。他是民国史上神秘的百变刺客,用的化名至少有几十个,而他的真名叫华克之。因为刺杀汪精卫,他的人头被悬赏10万大洋,而他却在江湖上神秘消失了。后来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的秘密战士。解放后又因潘汉年案件蒙冤入狱,1979年平反后以一个报社编辑的身份平凡的渡过了余生,1998年1月7日去世。

7

如果要说民国是有侠气的人是谁,我觉得非民国的暗杀大王王亚樵莫属,王亚樵的一生是豪气冲云天、侠气激荡风云的,他的身上有着太多太多的标签,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标签分别就是他民国暗杀之王和上海斧头帮帮主的身份。

他人生最光辉的事情,就是和一个韩国人联手炸死了日本的大将白川义则。

除此之外,他还是两个民国非常重量级人物的结拜兄弟,这两人分别就是戴笠和胡宗南。

王亚樵和戴笠反目成仇

戴笠是蒋介石手下的特务头子,虽然一生只担任过军统局副局长的职位,但是整个军统几十万号人物都是由他全权掌管的,权力巨大到了极点。

而胡宗南就更不用说了,他是蒋介石最为信任以及重用的黄埔学生,在蒋介石的支持下,成为了国民政府在大陆时期官职最高的黄埔学生。

仅在抗战时期,就一举斩获了战区司令长官的重要职位,成为了国民政府抗战时期最重要的几位统帅之一。

这两人就是王亚樵的兄弟,但在后来,随着理念的变幻,他们和王亚樵成为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胡宗南和王亚樵还好,没有和王亚樵产生太多的交集。

但是戴笠作为蒋介石手下最为凶狠的鹰犬,和王亚樵爆发了一系列生死的冲突,并最终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取走了王亚樵这位结拜兄弟的性命。

戴笠之所以要杀王亚樵,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王亚樵这位暗杀之王把他的刺杀目标瞄到了蒋介石身上,并对蒋介石以及蒋介石身边的一干大员进行了刺杀。

甚至在有一次对蒋介石进行刺杀的时候差点夺走了汪精卫的性命,这种种的事情是蒋介石和戴笠都无法容忍的,于是王亚樵就开始被戴笠以及戴笠手下一众特务给追杀了起来。

后来王亚樵是一直逃到了香港,在香港当局的庇护下,才躲过了戴笠等人的追杀。

不过戴笠又岂能让王亚樵继续活在世间,于是他接下来通过引蛇出洞的方法把王亚樵吸引到了广西梧州,趁其不备通过埋伏了结了他的生命。

王亚樵四位重要兄弟的去向

王亚樵作为民国的暗杀大王,他并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在他的背后,还有他的一帮兄弟、团队在支持着他。

而在他的兄弟中,有4个人是最为出色、出名的,这4个人分别就是他的兄弟余立奎、余亚农、华克之、郑抱真。

在王亚樵被戴笠杀死后,他的几位兄弟开始走向了几条不同的道路。


余立奎曾经和王亚樵一起逃到香港避难,不过因为他刺杀汪精卫的事情属实,所以在逃到香港后,他就被香港抓了起来。

最后他被香港转交给了蒋介石的国民政府,然后就一直被蒋介石关押在监狱中,直到1948年才被放了出来,在开国后,曾经担任过一定重要的职位。

余亚农后来的人生则比较复杂一些,在抗战爆发时期,他曾经组建过一支武装部队进行过抗日。

不过因为和我军交往甚密的原因,所以后来被国民政府的军队给抓住关了起来,不过没多久就被营救了出来。

开国后,曾经担任过非常重要的职位。

华克之后来投靠了我军,成为了我军的一名地下人员,一直潜伏在上海地区,为我军建立下了很多功勋,不过他的结局却没有前两人好。

郑抱真在王亚樵死后,他也自己建立了一支武装部队,参与进了浩浩荡荡的抗日战争中,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他带着自己的部队投靠了我军,成为了我军的一员,后来他成为了合肥市的市长。

所以说这就是王亚樵手下四号重要人物的去向,他们都非常爱国,除了余立奎待在监狱里一直无法施展出自己的身手之外,其他几人均在抗战中建立下了一定的功勋。

8

提及旧社会的帮会,我们立马就会想起电影《功夫》里斧头帮,他们好像只会横行霸道、收保护费,其实历史上的帮会也并不都是那个做派。

人分三六九等,帮会也是分层次的,民国时候王亚樵的斧头帮就难以简单用“好”和“坏”来说清楚。

王亚樵是辛亥斗士、共和英雄。1921年在上海创立斧头帮,以暗杀为营生。他的斧头帮让青帮胆颤,让恶棍心惊,让百姓称快,让老蒋不宁。王亚樵被成为中国第一暗杀王,中国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对王亚樵忌惮几分。

在王亚樵的指挥下,斧头帮上海刺杀过宋子文,南京暗杀过汪精卫,庐山暗杀过蒋介石。因为暗杀蒋介石,老蒋对王亚樵恨之入骨,军统头子戴笠更欲除之而后快,1936年10月,这个名震江湖的暗杀之王被军统特务暗杀,结束了他轰轰烈烈的杀手生涯。

关于王亚樵的一生,国民党元老李济深评价他是锄奸无过,抗倭有功,不拘小节,大义凛然。

王亚樵的斧头帮极盛时期兵强马壮,部下上千,铁杆也有百余人,但真正能称得上心腹的骨干也就几个人。在王亚樵被害后,几人各有各的下场。

“行动部长”华克之。

华克之有勇有谋,王亚樵对他言听计从,他对王亚樵也忠心耿耿可谓是王的左膀右臂,好多重大的暗杀行动都是华克之策划执行的。

华克之是江苏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在家是个乖乖虎,在学校也是个好学生,到社会是个有志青年,他跟王亚樵一样早年是个爱国者、革命者,满怀一腔热血要推翻满清专制,报效国家。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华克之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非常气愤,他亲自策划了对蒋介石的暗杀。暗杀失败后加入共产党,他跟着中共的特工之王潘汉年从事地下工作。

华克之在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上,在继续完成锄奸任务的同时,开始收集日伪的情报,把情报源源不断送给延安。


华克之是个非常能干的特工,不仅汪精卫和日本人勾结的情报被他及时搞到手,就是蒋介石跟日本人的秘密往来 也瞒不过华克之的眼睛。华克之得到蒋介石跟日本人勾搭的情报后及时转交延安,延安及时公开蒋介石丑闻,让老蒋非常尴尬,再也不敢胡作非为。

后来华克之回到延安毛主席身边,在临去延安之前,他又乔装打扮从日本人那里搞到了一批药品和武器弹药,挽救了无数抗日战士的生命。解放战争时期,华克之利用自己在江湖上的关系,获取了蒋介石大量绝密情报,为解放战争做出了很大贡献。1998年华克之与世长辞,享年96岁。

联络部长”郑抱真。

王亚樵的第二个老铁叫郑抱真。

如果说华克之是王亚樵的行动部长,郑抱真就是王亚樵的联络部长。


郑抱真1929年在上海参加斧头帮,在斧头帮主管联络和后勤工作,行动善后、武器购买,接受暗杀业务,收取佣金,佣金谈判都是郑抱真一手主抓。

王亚樵被戴笠暗杀后,郑抱真回到老家安徽拉起人马抗日,1938年投奔革命参加新四军。

新中国成立后,郑抱真当选为合肥第一任市长、安徽省政府秘书等职。1954年郑抱真去世,享年57岁。”

“外交部长”余立奎。


余立奎有军方背景,行伍出身,在政界也有人脉,于是王亚樵就让他负责协调黑白两道的关系。不过余立奎有时候也亲自出马干活,操作暗杀。1935年刺杀汪精卫就是他直接参与的。因为刺杀失败身份暴露被国民党抓捕判刑,直到解放前夕被释放。解放后余立奎到人民政府任职。1967年余立奎去世,终年78岁。

组织部长”余亚农。

余亚农也是行伍出身,在军阀方振武手下当过师长,有丰富的管理和政工经验。王亚樵就让余亚农选拔、审核、考核杀手,负责组织工作。

在王亚樵死后,余亚农拉起队伍抗日,后因从事抗日事业被捕,经共产党和民主人士多方营救被保外就医。在解放战争中,余亚农投身革命队伍,参加了解放战争。1959年余亚农去世,享年72岁。

9

王亚樵的斧头帮有十万之众,我主要讲讲他手下四大金刚的结局。

百变刺客华克之

华克之,江苏扬州人,斧头帮大部分暗杀活动都由他执行。由于工作关系,他非常擅长伪装,所以江湖中称他为“百变刺客”。

王亚樵被军统刺杀后,早年就与我党有联系的华克之直接去了延安,随后投入到隐蔽战线。

华克之的主要贡献有:打入汪伪政府内部,成为周佛海的坐上客,获取了大量日伪的绝密情报;扮演国军中将帮助新四军接收了日军五大卡车的武器弹药。

解放战争时期,华克之多次执行解救投诚将领家属的任务,并窃取过国防部绝密军事地图。

解放后,由于受牵连华坐了11年牢狱,后来做了一名图书管理员,1998年病逝,享年96岁。

四大金刚之余立奎

余立奎,安徽合肥人,在斧头帮主要负责组织策划工作。北伐时期曾担任过48军第1师师长,淞沪会战时组建抗日义勇军,被王亚樵任命为总司令。

斧头帮刺杀汪精卫后,余立奎不幸被捕,在狱中遭受了军统无数的严刑拷打,但他没透露斧头帮的半点秘密。

余立奎一直被国民党关押,直到1948年才被营救出来。解放后在李济深的举荐下,余立奎回到安徽为家乡父老做贡献。

四大金刚之余亚农

余亚农,安徽寿县人,中原大战时曾担任过冯玉祥第1路军司令。加入王亚樵的“铁血锄奸团”后,主要从事收集锄奸目标的情报工作。

王亚樵被杀后,余亚农回到老家组织了抗日队伍,因与新四军合作密切,被国民党缴械。

抗战胜利后,余亚农成了我党的一名地下工作者,曾策划过多次起义,为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建国后,余亚农一直在安徽地方政府工作。

四大金刚之郑抱真

郑抱真,安徽寿县人,在斧头帮主要从事对外联络和武器保管工作。王亚樵遇难后,他回到家乡组织了抗日队伍,同日军展开了游击战。

1938年底,郑抱真率部投奔了新四军,担任淮南抗日游击纵队纵队长。1940年担任江北纵队副司令。抗战胜利后,郑抱真一直在华中分局从事对外联络工作。

解放后,郑抱真出任合肥市第一任市长,因政绩出色,1952年升任安徽省政府秘书长。1954年底,郑抱真因病去世,年仅57岁。

有不同观点,欢迎留言区分享。了解更多历史,请关注花木童说史!

10

王亚樵,抗日志士,民族英雄,号称远东第一杀手,戴笠的拜把兄弟,大名鼎鼎的斧头帮帮主,杜月笙、黄金荣这些上海滩大佬都要敬他三分。

这样一个管尽人间不平事,纵横上海无人敌的牛人,最后是怎么死的?他手下那些斧头帮的兄弟们在他死后命运如何?且听作者一一为您分解。

斧头帮帮主,威震上海滩

很多民国影视剧中都有斧头帮的身影,斧头帮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创始人就是王亚樵。

王亚樵生活在清末,出生在安徽合肥一个普通百姓家庭,他年轻时性格刚烈,嫉恶如仇,见义勇为,是个十足的热血青年,在当地乡民中很有名气,由于亲身经历欧美列强入侵,目睹清廷懦弱无能,眼见民族危亡,王亚樵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立下报国救民的宏大志向。

辛亥革命爆发后,王亚樵深受鼓舞,投身革命事业,后来辗转来到上海,又追随孙中山。

王亚樵不懂政治,他个性突出,不受束缚,藐视一切强权,专门和当世压迫民众的豪门权贵做对,因此策划参与了很多暗杀军阀、恶霸、权贵的行动,逐渐声名鹊起。

在上海,身处社会底层的王亚樵结识了很多普通工人,后来担任了安徽旅沪同乡会会长。有一次,一个工人老乡讨薪不成,反被恶霸资本家毒打,王亚樵怒发冲冠,组织100多名工人手持利斧冲入工厂,把资本家狠狠教训了一顿,这便是斧头帮的由来。

反蒋抗日,民族真英雄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大搞白色恐怖、独裁统治,王亚樵最厌恶这种人,他公开反对蒋介石,从此和老蒋势同水火,多次亲自组织、策划和实施刺杀蒋介石、汪精卫、宋子文等国民党高层,甚至有一次差点要了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命。

九一八事变后,王亚樵又组织“铁血锄奸团”,针对日本高官、大汉奸开展刺杀行动,帮助朝鲜义士尹奉吉成功炸死了日本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蒋介石想要拉拢这位抗日勇士,给他送去很多钱,又许以高官,但王亚樵认清了蒋介石的本质,不为所动。

广西中计,被军统杀害

为除掉王亚樵这个眼中钉,肉中刺,蒋介石向戴笠下了死命令,要求戴笠不惜一切代价,干掉自己的结义兄弟王亚樵,但王亚樵号称远东第一杀手,戴笠也拿他不住,王亚樵甚至设计让香港警方拘留戴笠关了好几天,把戴笠恨得牙痒痒,却找不到王亚樵的踪迹。

1936年10月,阴险的戴笠用了一招“引蛇出洞”,他利用王亚樵讲义气的性格特点,囚禁了王亚樵的部下余立奎,并收买余立奎的妻子余婉君,让余婉君联系王亚樵,骗王亚樵说让她经济困难需要救助,王亚樵不知是计,悄悄来到余婉君家中。

王亚樵刚一进门,埋伏在屋中的军统特务便用石灰粉撒到他脸上,迷住了双眼,然后十几个特务一拥而上,和王亚樵展开搏斗,尽管王亚樵身手凌厉,但他眼睛被烧伤,最终寡不敌众,身中五枪,被刺三刀,当场身亡,而出卖王亚樵的余婉君最后也被军统灭口。

王亚樵死后,手下结局

王亚樵领导的“斧头帮”和“铁血锄奸团”中人才济济,其中四人最受重用,他们被称为“四大金刚”,王亚樵死后,他们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总体结局不错。

这四大金刚分别是:负责军事的余立奎;负责联系、行动、武器的郑抱真;负责政治的余亚农;负责锄奸的华克之。

1,余立奎

余立奎是铁血锄奸团的骨干,他有军方背景,擅长军事组织,曾协助王亚樵组建淞沪抗日义勇军,后来组织策划反蒋活动并参加刺杀汪精卫的行动,被国民党军统抓获后长期监禁,他的妻子余婉君协助军统击毙了王亚樵,而余立奎直到1948年才被释放。

新中国成立后,余立奎历任皖北行署委员、安徽政府委员等职,1967年去世,享年76岁。

2,郑抱真

郑抱真负责联系、行动及武器保管工作,先后策划参与庐山刺蒋(介石)、上海刺宋(子文)、轰炸日舰出云号、炸死日军大将白川义则等活动,并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王亚樵死后,郑抱真继续组织抗日武装,后率部参加新四军,为抗战胜利和全国解放做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郑抱真历任安徽省合肥市首任市长,安徽省人民政府第一秘书长等职务,1954年12月病逝,享年57岁。

3,余亚农

余亚农是革命老资格,早年追参加二次北伐,任革命军师长。余亚农在王亚樵麾下主要负责负责抗日宣传,调查日谍汉奸等政治工作。王亚樵被杀后,余亚农继续组建抗日武装,后被国民党逮捕入狱。解放战争时,余亚农积极协助我军组织策动起义,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余亚农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皖北政协副主席、皖北行署监委会副主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副省长等职1959年去世,享年72岁。

4,华克之

华克之是王亚樵手中的一把尖刀,也是江湖上的百变刺客,至少用过几十个化名,他曾直接负责刺杀汪精卫,也因此成为国民党的眼中钉。王亚樵死后,华克之遭到追杀,最后投奔延安,成为我党隐蔽战线的一名工作者,承担了很多危险人物,做出了不为人知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华克之曾受潘汉年案牵连,1998年病逝,享年96岁。

“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这是毛主席对王亚樵的评价,而王亚樵麾下“四大金刚”,都是真正的英雄志士。王亚樵死后,他们选择放弃个人单打独斗,依靠组织抗日,可以说是最正确的人生选择。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