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一年二十四节气中哪些是节,哪些是气?为什么?

一年二十四节气中哪些是节,哪些是气?为什么?

2020-08-28 12:32阅读(100)

一年二十四节气中哪些是节,哪些是气?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就把一年的365、6天分为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

1

古代中国人就把一年的365、6天分为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又分为十二节气(节)与十二中气(气),每月有一“节”与一“气”区分,

“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月之终.

节: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气:

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东北农村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鸭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芒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稳,小满鸟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少带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放秋垄,处暑呕麻杆。

白露烟上架,秋分动刀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封了地,小雪关场院。

大雪粮入囤,冬至肥送田。

小寒天更冷,大寒又过年。

节气与农业:

一月:

初一宜黑四边天,大雪调飞是旱年。

但淂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收田。

二月:

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

月中但得逢三卯,处处棉花豆麦实。

三月:

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人愁。

清风若从 南起,定是农家大收丰。

四月:

立夏东风少病魔,晴逢初八果生多。

雷鸣甲子庚长日,蟥虫定然侵庄禾。

五月:

端阳夏至雨丰年,芒种闻雷美心间。

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菜园里受熬煎。

六月:

三伏之日逢酷热,五谷杂粮多不结。

此日若不见灾危,三冬必定多雨雪。

七月:

立秋无雨实堪忧,万物从来只半收。

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无果。

八月:

秋分天气白云多,处处欢歌好晚禾。

只怕此日雷电闪,冬来米价贵得多。

九月:

初一飞雪损农民,重阳雨丰无冬晴。(没雨冬晴)

月中火色人多病,更遇雷声菜价增。

十月:

立冬逢壬来年旱,十五天晴冬暖身。

此日若逢壬子口,灾害疾病损穷民。

十一月:

初一西风盗贼多,更兼大雷有灾魔。

冬至天若无雪色,来年定唱太平歌。

十二月:

初一东风六畜灾,又逢人雪旱年来。

但遇此日晴明好,农家尽管放心怀。

中国的廿四节气已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入在联合国组织(图6)。

2

大部分人不知道节气是怎么来的,甚至有人认为节气来自西方,节气来自中国的历法——太阳历,那时,西方的祖先还不知在哪呢?


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 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历得来,太阳历是根据圭表的一年的影子长短而确定,具体如下:

1、一年分春秋。最早一年只分春秋,按太阳在圭表的投影,最长与最短点,确定冬至与夏至,以前太阳历,冬至就是一年之末。以前的过年指过冬至,现在还有许多地方保持过冬至的习俗;

2、春秋分四季,把春秋的中间点按春分、秋分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3、四季分八节,将四季的中点分别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把一年分为八节;

4、一节分三气,八节分二十四气,每节时间均分为三气,一年共二十四气,称之为节气;

5、一年360天,每5天为一候,气候之说,就是这么来的。


【节】,繁体【節】

《说文》:竹约也。从竹即声,如竹子的特点,一段一段的。

把季分段成节,四季分为八节。


【气】,象天上的云气,象天上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



关于太阳历,可以参考《夏小正》,相传为夏代遗留之物候及农事历也,文极简奥,古老。

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中国人不讲神话,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观察自然,总结出来的。现在所有的阴历,实际是阴阳历,即纪年是太阳历,纪月是太阴历。


通过节气的来源,可以看出,春秋、四季、季节、节气、气候等组词的来源了。



.

.


我是汉字谷主,欢迎关注!

【专注说文解字、快速识字、K12全语文、海外汉语,汉字创新思维、汉字国学、解字古诗文】

汉字师认证课程,让你成为一名合格的汉字老师、一名汉字启蒙师!

想了解详情,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99“ ,

想 了解《人字学习法》,私信留言:“

想了解更多的“汉字研学”详情,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YY”

3

二十四节气中,是十二个节,十二个气,对应于阴历十二个月中,一月一节一气,节在前,气在后,节代表时间季节,气代表气候变化。在干支历里,节是代表月份时间的交接点。如立春既是干支年的交接点,又是月的交接点。具体二十四节气是: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每月前者为节,后者为气。节对应时间季节,气对应气候变化。节气就是具有标识性的时间季节和气候变化的关键节点。节气也反映了太阳对地球照射形成的夹角。如春分秋分,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用黄经度量是0度,或180度,太阳直射赤道,阴阳昼夜都平分。从0度开始,太阳在黄道上向东移动,每15度为一节或一气。这节气反映时间季节及寒冷暑热变化,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规律特点来确定的,与月亮运动无关。一节一气称为节月。因地球不是按正圆而是照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运行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每个节气的时间长度并不是一样相等的。在冬至前后,速度快,节气时间就短些,不足15天,而夏至前后,速度慢,节气时间就长些,起于15天。

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运行规律而创制出来的,反映的是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和冷热寒暑气候的变化,以方便于农耕农事,日常生活等等。







4

二十四节气中,何为节,何为气?

一、二十四节气:

古人根据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太阳年365.25日分为立春、雨水、惊蛰等24个节气。这些节气先是平分的,平均每个节气是15.22日。后代根据太阳移动的速度,有的规定为14日(如冬至前后),有的规定为16日(夏至前后)。24个节气的名称和顺序如下;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这套节气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惊蛰古名“启蛰”,汉朝避景帝名讳改为“惊蛰”。24节气和月份搭配,但具体日子不是绝对固定年年一致的。因为节气跟着太阳年走,和朔望月没有关系。

二、节气和中气:

节气,代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的位置。每十五度设一个,共有24个,两个节气间平均差约15天,但因地球绕日速度随距日运近而变化,所以节气間距略有不同。古代天文家以24气分配十二月,在月首的称为“节气”,如立春、清明,在月中的称为“中气”,二者又通称“节气”。

节气的细分和置闰产生过一些关系。由于1个节气加上1个中气的时间大约是30.5天,要大于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气加中气要经上月推迟1至2天,以致推迟到某月就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后来就以这个月份置闰。所以古人说“闰月无中气”。阳历每月都有节气和中气,上半年每月6日和21日左右是交节日期,下半年每月8日和23日是交节期。

三、什么是气?

我们看古人是怎样论及“气”的。如:

《文子·守弱篇》中说: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

《易·乾卦》中说:同气相求。《系辞》中说“精气为物”。《礼·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元者,始长大也。《九家易》说其“元者、气之始也。”

气,被古人认为是生养万物的本源之物。春天到来,天地交泰,万物始生并渐壮,那是因为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就是阴阳同气相求,互相吸引相交面生。

一年24节气,其本质是24个“气”的不断接续,使岁月以及其间的万物生生不息而至于永久。本质上24个“气”都是天地之气的合同体,都是同一个“气”不断运转中的某一点。

5

二十四节气,是太阳历,按一年365日,等分为24段,首日为“节”,中间一日为“气”,也叫“中气”,月中之气。所以节气的日期对应的公历的日期基本固定。

下面就是二十四节气,前面是“节”,后面是“气”。

月份 地支 12节 12气正月 (寅) 立春  雨水二月 (卯) 惊蛰  春分三月 (辰) 清明  谷雨四月 (巳) 立夏  小满五月 (午) 芒种  夏至六月 (未) 小暑  大暑七月 (申) 立秋  处暑八月 (酉) 白露  秋分九月 (戌) 寒露  霜降十月 (亥) 立冬 小雪冬月 (子) 大雪  冬至

腊月 (丑) 小寒  大寒

节气是用来指导农业的,因为太阳历所对应的气候、温度、降水是比较固定的,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什么时候会下雨,能进行预估。如果用太阴历就不行了。所以我们中国的农历是“阴阳历”,月份标定是完全按月亮的朔望而定,气候标定则按太阳历的节气而定。

6

首先要认识一年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排列: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署。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古代划分月令是以“节”来代表进入点的,如正月立春为节,立春节就代表了正月的起步点,之后每隔一位为节(即上面每个月份的第一个名称)。节与节之间为“气”,它是代表本月之中的气象特征,所以也称“中气”。比如雨水为正月的中气,象征着降雨开始。同理春分为二月的中气,象征春季中间昼夜平分。余下的三月至十二月,每个月的中气都有其中气的含义特征,我就不一一枚举了。总之,节为每个月进入的起点界限,气为每个月中气的含义特征,这就是节和气区别的原因所在。




7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特有的。二十四个节气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为节,是反映四季变换的名称。

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气,是代表四季温度变化的现象。

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365度,以春分为起点划

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两等分相隔15度,每个等分点设有专名,包括气象气候变化,农作物生长等情况。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活动的结晶,是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8

朋友你的节与气回答对了,另五日为候三日为气的说法只用在奇门遁甲中,至于中气平时没用的地方阳历可以没有。国人只需把老祖宗传下的学好足以,二十四节气阴阳五行那是中华古文化遗产中的精品。可见你的学习付出较多。谢谢

9

二十四节气排序:春雨惊春晴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注: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是节,雨水是气,惊蛰是节,春分是气,清明是节,谷雨是气,立夏是节,小满是气,芒种是节,夏至是气,小暑是节,大暑是气,立秋是节,处暑是气,白露是节,秋分是气,寒露是节,霜降是气,立冬是节,小雪是气,大雪是节,冬至是气,小寒是节,大寒是气。

具体讲: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等十二个是“节”;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等十二个是“中气”。

斗星斗柄指向确立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循环往复。

立春,开始的意思,

惊蛰,开始响雷,冬眠动物复苏。

清明,天气清和明朗,气候温暖。

立夏,夏季开始的意思。

芒种,麦类等芒作物成熟。

小暑,正当初伏前后,天气开始炎热。

立秋,气温逐渐下降。

白露,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气疑成了露水。

寒露,气温明显下降

立冬,冬天开始的意思。

大雪,降雪较大。

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

十二气的含义。

雨水,降雨开始。

春分春季中间昼夜平分。

谷雨,降雨量增多,对

谷类生长有利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夏至,夏天到此时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大暑,为一年中最炎热季节。

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

秋分,秋季中间昼夜平分。

霜降,开始降霜。

小雪,开始降雪。

冬至,进人,数九寒天,白天短夜间长。

大寒,为最冷时节。

10

二十四节气分十二节,十二气。

十二节有

立春,开始的意思,

惊蛰,开始响雷,冬眠动物复苏。

清明,天气清和明朗,气候温暖。

立夏,夏季开始的意思。

芒种,麦类等芒作物成熟。

小暑,正当初伏前后,天气开始炎热。

立秋,气温逐渐下降。

白露,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气疑成了露水。

寒露,气温明显下降

立冬,冬天开始的意思。

大雪,降雪较大。

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

十二气的含义。

雨水,降雨开始。

春分春季中间昼夜平分。

谷雨,降雨量增多,对

谷类生长有利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夏至,夏天到此时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大暑,为一年中最炎热季节。

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

秋分,秋季中间昼夜平分。

霜降,开始降霜。

小雪,开始降雪。

冬至,进人,数九寒天,白天短夜间长。

大寒,为最冷时节。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