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梁山好汉燕青最后的归宿是什么?

梁山好汉燕青最后的归宿是什么?

2020-08-25 12:32阅读(76)

梁山好汉燕青最后的归宿是什么?:“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口。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刚刚送走宋徽宗的李师

1

“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口。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刚刚送走宋徽宗的李师师正欲放下珠帘,忽然间飘进香阁的这首词让她芳心大乱,因为她知道,这个人不是写她的秦少游。

“快下来吧,我的小浪子”!

李师师推开了窗格……

随即,一条黑影从檐顶飘落……

李师师顿时浑身酥软。

“姐姐,隔日如隔年,燕青想死你了”!

说话间,烛灯熄灭,一只玉手颤抖着放下了帷幔。



……………………。

“小浪子,卢俊义和宋江皆被毒死,你日后有何打算”!

李师师腑在燕青耳边问道。

“可惜!我家主人不听我劝,到死弄得人财两空。如今我身无分文,等日后报了仇,准备去江浙一带设堂传技谋生,到时还请姐姐倾囊相助”!

“放心,我的小浪子,我不会让你再卖线,到时姐姐与你一起浪迹天涯,不过,你若听姐姐之言,今晚便随你而去”!

“那就请姐姐道来”!



窗外,一轮玄月静悄悄掛在窗前,燕青抚了抚胸前几娄青丝。

“蔡太师、高俅非你力所能及。并且,赐毒酒乃当今圣上,你寻谁的仇?如方腊不灭,梁山众人等还可以战养战,如今南方已定,尔等已是兔死狗烹,孰不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之言,虽可悲,但可视做咎由自取。想那被你和卢员外冤杀的李固和贾氏,他们的阴魂看见你们又回到了朝廷,是何等心情?他们的后人又去找谁寻仇?祝家庄满门、扈家满门、史文恭、方腊等等,他们就真为贼子”?你假装投降,暗中反叛,用奸计使方腊被擒,同室操戈,你何尝不是凶人贼子?他们若有后人难道也向你、向梁山余孽寻仇……?想想吧!冤冤相报何时了,姐姐敬你是一条好汉,如能悔之,方为人中极品,姐随你才能心安”!

燕青听罢,再无强词,续卧于香幔之中。



隔日,宋徽宗早早来到了玉香阁,不见至爱,却从“楼主”手中接到了一块手帕,上书:“陛下安好,师昨夜已去,虽不面辞,实有难言之隐,又恐陛下伤极再痛师心,遂乃循迹风尘湖海。所攒金银在你来时的密道处,细寻之可见。如今辽兵犯境,师尽数捐于朝廷供作军饷,它日无缘相见”。

……思皇君——李师师……。

三个月后,江浙一带江湖中有人靠三种轻功绝技开设武堂广收门徒,这三种绝技是:燕子三抄水,燕子十八翻,燕子冲天。由于堂主的名子叫“李燕”,武林中给这个新兴派系起了一个名字——“燕子门”。



三年后,京城六扇门受宋徽宗密旨来到江浙“彻查”燕子门,堂主“李燕”事先得到呼延灼密报,暗地里遣散聚武堂,与妻子隐迹山林,从此消声匿迹。燕子门也因此继兴于江湖,隐于草莽。自此以后,历代掌门人都延袭李姓。



到了民国,就有了蒸子李三,但是不是“李燕”的后人无从考证。

2

燕青是个十分厉害的人物,也是作者另眼相待的人物。

为何这么说呢,在《水浒传》里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惯写一些水性女子,道德败坏,下场惨烈。而梁山好汉里的头面人物,从最开始的晁盖开始,到后面的宋江卢俊义什么的,重要的好汉基本都是不好女色的。水浒好汉里不是没有不好色的,不过一般都是不怎么样的人物,比如说最有名的是王英,又矮又丑,容貌猥琐,让人望而生厌,小霸王周通,强抢民女。另外几个虽然好色但表现不明显的,比如说霹雳火秦明,宋江害他死全家,但是有说把花荣妹妹给他续弦,他马上就答应了。双枪将董平,因为想霸占人家程家太守小姐不成,就背叛程太守,品行恶劣。九纹龙史进作为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开始是个地主家傻儿子的形象,有钱任性,应该少不了女人,这不后来为了擒拿董平,史进自信满满的说我东平府有熟人,可以做内应,那个内应就是他以前的相好李瑞兰,结果史进不识人,反而被女人出卖,最后反而被董平捉起来。这几个人里可以算是好汉里面比较看重女色的了,最后的下场都很惨,打方腊的时候皆死于非命。唯独有一个人,既是风流人物,道德人品上也没有瑕疵,长得还漂亮,最后的结局也很圆满,那就是燕青,足见作者有多么照顾燕青了。

这个燕青首先生的一副讨人喜欢的模样,英俊潇洒,一身雪白肉刺青,十分漂亮。生的好看不说,燕青还特别聪明,精通射弩相扑,吹啦弹唱,更是无所不精。他叫卢俊义主人,但关系却比一般主仆更紧密,关键燕青的见识才学,绝不像一个仆人,很多时候,卢俊义这个主人的见识反而不如他。

后来吴用那缺德玩意为了骗卢俊义上梁山,扮作算命的去给卢俊义算卦,卢俊义果然中计,作为卢俊义的心腹,燕青已经看出不妥,曾经好言相劝,但是卢俊义是什么人物,他是一方大豪,而且武功高强,号称棍棒天下无双,如何肯听人劝。燕青再聪明身份摆在那,后来卢俊义果然上当,好一番折腾,卢俊义,燕青都被迫上梁山。

前面燕青赞词里有说燕青是“风月场里第一”的人物,看看他会的技艺也不难看出,燕青曾经是一个十分风流的人物,然而,燕青风流不下流,绝不会因为美色误事,我估计这是作者对他另眼相看的主要原因。自从他上了梁山以后,燕青就没有什么机会接触美色,但是他技能突出,偏偏有一件大事需要他去做,那就是招安大计。正是如此,燕青有机会接近名动天下的李师师,按说燕青以前也是风月场里的老手,碰到了李师师这样的大美女,还不趁机表现挑逗一番。但是呢,燕青十分拎得清,李师师是宋徽宗看重的美人,是招安大计的关键,尽管李师师频频主动挑逗燕青,燕青却十分清楚自己位置,不为所动,后来更是顺势和李师师拜了姐弟,更通过李师师向皇帝为自己求得一纸赦书,以备不时之需。看的出来,这时候燕青已经为自己梁山好汉的身份担忧了,对自己的未来命运并不看好,所以早做准备。

后来对燕青有一个额外的描写,就是燕青曾经遇到一个认识十几年的故交,唤做许贯忠,这人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在山中服侍老母。听燕青说起来,有提醒他说“飞鸟尽良弓藏”,这一番遭遇更是为燕青未来的出路做了铺垫。

果然,后来在打完方腊以后,燕青就准备离开了,他唯一割舍不下的就是主人卢俊义,可是卢俊义自打招安以后,南征北战立了很多功劳,为人也膨胀起来,他还想着封妻荫子,博个好功名呢,坚决要待在朝中。燕青一看没法,最后告别卢俊义,给宋江留下一封信,就离开了。

燕青离开时,收拾了一担金银细软,这就更加有意思了,更是看出燕青的精明,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对燕青的偏爱,让他以后过得好一些。很多人都联想,燕青是不是去找李师师了啊,在我看来,这个可能性几乎没有,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按照水浒的设置来看,施耐庵对李师师是否定态度的,几次说她美色诱惑燕青,如果不是因为她太有名,是皇帝的外室,估计都要把她写死。而对燕青可以抵御美色诱惑,施耐庵是大加赞赏,这样的两个人,又怎能让他俩在一起呢。更关键一点,燕青当时为了绝了李师师心思,直接跟她结拜异性姐弟了,有了这层名分,怎么可能还在一起呢。

3

燕青,又叫燕小乙,绰号浪子,讳名天巧星,位居三十六天罡之末。

燕青本来是个流浪的孤儿,后来被北京大名府的员外郎卢俊义收养。有的版本里面说燕青是卢俊义的义子,但是在《水浒传》中,其实燕青是卢俊义的仆人,但是卢俊义对他非常好,加之燕青自己聪明伶俐,所以卢俊义也基本上是把他当着义子来抚养的。

后来宋江主持梁山之后,为了壮大梁山的声威,安排吴用化装成道士先生,历经波折把卢俊义赚上梁山入了伙,燕青也跟着上了梁山,担任步兵头领。

在梁山上,和燕青关系最好的人是李逵。所以后来有了李逵陪燕青下山打擂台的戏说,但是燕青的故事和整个梁山的主线发展关系不大。

燕青最大的贡献,恐怕就是在名妓李师师的家里,私见宋徽宗,促成了梁山的招安大计。梁山招安后,燕青跟随宋江的大军南征北战,隶属于卢俊义麾下,也立过一些功劳。打田虎,战王庆,征方腊,梁山义军九死一生,最终得胜回朝。

燕青前来劝谏他的主人卢俊义,让他功成身退,隐姓埋名,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安享晚年。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宋徽宗时期,奸臣当道,朝廷里面有蔡京、童贯、和高俅等人把持,梁山上的好汉虽然身经百戏,得胜回朝,但是一定会遭受朝中奸党的嫉妒和迫害。燕青让卢俊义急流勇退,是他的机智聪明之处,可惜卢俊义并没有听取他的劝告,反而责怪他说:我们立下功劳,正要博得个封妻荫子,衣锦还乡,你怎么说这等不合时宜的话呢?

燕青苦劝没有用,只好自己收拾行李,辞别了卢俊义,连夜走了。派人给宋江送去了一张纸条,告诉宋江自己一心想要离开,希望恕罪的话,在最后写了四句话的偈语:

雁序分飞自可惊,纳还官诰不求荣。身边自有君王赦,洒脱风尘过此生。

从此燕青一去,燕青就不知所踪了。从他留下的这四句偈语中,我们也能够大概推断出燕青最后的归宿。相对于那些入朝为官,最后被迫害而死的梁山好汉而言,燕青的功成身退,才是大聪明之处。

江湖传言,燕青离开之后,李师师也神秘消失了。所以有了这样的说法,燕青和李师师一起,归隐山林,不问世事,生儿育女,过上了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

燕青和李师师自然是郎情妾意,两情相悦。在《水浒传》中有这样的记录:

李师师再与燕青把盏,又把言语来调他。燕青恐怕他动手动脚,难以回避,心生一计,便动问道:“娘子今年贵庚多少?”李师师答道:“师师今年二十有七。”燕青说道:“小人今年二十有五,却小两年。娘子既然错爱,愿拜为姊姊!”燕青便起身,推金山,倒玉柱,拜了八拜。

燕青和李师师认了姐弟,可见李师师已经钟情于他。后来徽宗皇帝出现在李师师的闺房,李师师把燕青引见给了徽宗皇帝。燕青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乘此机会,为自己向徽宗皇帝要了一纸赦书。

燕青以目送情与李师师。李师师撒娇撒痴,奏天子道:“我只要陛下亲书一道赦书,赦免我兄弟,他才放心。”天子便写御书道:
神霄王府真主宣和羽士虚靖道君皇帝,特赦燕青本身一应无罪,诸司不许拿问。
写罢,下面押个御书花字。燕青再拜,叩头受命,李师师执盏擎杯谢恩。

所以在他离开时写给宋江的偈语里面,才会有“身边自有君王赦,洒脱风尘过此生”这一句。有了徽宗皇帝御笔书写的赦免书,就算是后来那些奸臣想要迫害燕青,也拿他没有办法了。从“洒脱风尘过此生”这一句我们也可以推断,不排除燕青和李师师一同归隐山林,逍遥自在地生活在一起的可能。

我们宁可相信,燕青最终不仅保全了性命,而且收获了爱情这样的美好结局。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

4

施老爷子对燕青这个人物显然十分钟爱,也是他写水浒传后期塑造的最成功的一个人物角色,不吝惜这种笔墨来描绘这个人物外貌。

出场词《沁园春》一首如此形容燕青: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禀聪明。仪表自然磊落,梁山上真个夸能。益州古调,唱出绕梁声,果然是艺苑专精,风月丛中第一名。听鼓板喧云,笙声嘹亮,畅叙幽情。棍棒参差,揎拳飞脚,四百军州到处惊。人都羡英雄领袖,浪子燕青。

李师师更是一位奇女子,虽然是妓女,可因为是皇帝的最爱,所以在当时很有名气。许多皇亲贵胄以和李师师交往为最快乐,也感觉很骄傲自豪。人们常用“沉鱼落雁”、“羞花闭月”来形容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美丽,然而,北宋风流倜傥秦学士的一句“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让这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四大美女黯然失色。

人们都说羡慕燕青,绝大程度绝不是因为结局,而是因为开端——初到京城便被第一名妓撩。

燕青却要那婆娘欢喜,只的把出本事来,接过箫,便呜呜咽咽也吹一曲。李师师听了,不住声喝采,说道:“哥哥原来恁地吹的好箫!”

现在看看燕青和李师师,虽然李师师艳绝天下,但燕青却敬而远之:

其一,燕青接近李师师,那是有一定的目的去的,那就是宋江想让李师师转达自己的目的。燕青自然不敢沉迷其中,宋江他得罪不起。

其二,李师师阅人无数,不是一般的妓女,作为京城名妓,自然有一套把玩人的伎俩。燕青号称浪子,但是他也不敢玩火,京城的名妓可不是好糊弄的,弄不好死都不知咋死的。

其三,李师师是皇帝的最爱,皇帝谁敢得罪,敢于皇帝争风吃醋,自然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初到京城,燕青在李师师处遇到了宋徽宗。小乙哥说了梁山的种种“委屈”之后,并没有直接要梁山的赦书,反而是要了自己的赦书。

作为梁山一员,燕青把公与私分得很清楚,在梁山泊中不会被宋江思想同化,相反保持其独立性。一百零八个好汉里,他与卢俊义情深意重,但与其他人却保持着距离,除了出行遛遛李逵外。这也是后来燕青劝退卢俊义,而不劝退宋江的原因。

要了自己的赦书堪称燕青人生中最大的秘密了,之后最后才告诉了宋江。

宋江看那一张字纸时,上面写道是:

辱弟燕青百拜恳告先锋主将麾下:自蒙收录,多感厚恩。效死干功,补报难尽。今自思命薄身微,不堪国家任用,情愿退居山野,为一闲人。本待拜辞,恐主将义气深重,不肯轻放,连夜潜去。今留口号四句拜辞,望乞主帅恕罪:雁序分飞自可惊,纳还官诰不求荣。身边自有君王赦,洒脱风尘过此生。

燕青的眼光看得比别人远,即使睿智如宋江吴用,也就看到了招安,而燕青却看到了招安之后。一句“身边自有君王赦”,让宋江彻底明白了。

5

燕青,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浪子,又名燕小乙。北宋大名府人氏。原是大户卢俊义的心腹家奴。后来跟谁卢俊义上了梁山。文武双全,多才多艺。梁山天罡星排名第三十六位天巧星。担任水泊梁山步军头领,后随梁山兄弟诏安,征讨方腊后隐退江湖。

好汉燕青到底去了哪里?

水浒传书中第一百一十九回是这么说的:鲁智深浙江做化,宋公明以衣锦还乡,宋公明带领好汉剿灭方腊带领,班师回朝。途中,浪子燕青对卢俊义说:小乙自幼跟随主人,蒙恩感德,一言难尽。今既大事已毕,欲同主人纳还原受官诰,私去隐迹埋名,寻个僻静去处,以终天年。燕青纳头拜了八拜,当夜收拾了一点担金珠宝贝挑着,竟不知投何处去了。

书中标明浪子燕青在途中,就看透了朝廷,看淡了官场,于是便有了随主人归隐山林的想法,路上就劝卢俊义一起寻个僻静去处颐养天。当时卢俊义是这么想的,梁山兄弟南征北战好不容易班师回朝,大功告成,就等朝廷封官嘉奖后在衣锦还乡也不迟,为何要就此一走了之。所以没有听燕青的劝阻。后来燕青还以历史典故为例奉劝卢俊义,怎奈卢俊义就是不听。燕青看主公一心想归隐朝廷也就不便在多说。

于是拜别了玉麒麟卢俊义,离开了梁山众兄弟,收拾行囊走人了。后来宋江在整理行囊中发现燕青走时留给他的一张字纸。上面是这样写的:雁序纷飞自可惊,纳还官诰不求荣。身边自有君王赦,洒脱风尘过此生。

可见燕青早已看破红尘,也对当时尔虞我诈的官场失去了信心,所以选择了离去。

燕青走后不久,卢俊义就被奸臣陷害而死。梁山好汉也相继死去。只有鲁智深,武松等人先行一步躲过一劫。那么燕青到底去了哪里?卢俊义死燕青都没有 回来见一面。想必真的是远走高飞啦!

水浒传中传言燕青当年带着结拜姐姐,一代名妓李师师归隐山林,颐养天年去了。这个说法有点不妥。你想啊,李师师是谁啊?那是北宋末年青楼歌姬,是诸多公子王孙,文人雅士竞相争夺的对象。据传当时深得宋徽宗喜爱。一个浪子燕青,怎么可能带走一个受皇上恩宠的女人。跟宋徽宗抢女人,胆子也太大了吧。所以这种可能不大。

还有一种猜测,就是燕青走时带着一担金珠宝贝,到京城换了银两给昔日的老相好,名妓赵元奴赎了身。携美人归隐山林隐居起来了。

赵元奴,也是京师名妓,和李师师是好朋友。燕青早年通过李师师认识的赵元奴,燕青能文能武一身武艺,而且吹得一手好笛子。赵元奴年轻貌美,秀色可餐。俩人一见钟情。才子配佳人,郎才女貌。一起私奔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燕青真是这样抱得美人隐居山林,有情人终成眷属。也算是梁山好汉中结局最完美的一个了。

6

却说宋江为打通关节,欲用金银与美男计买得京城名妓李师师欢心。那宋江为何要讨李师师欢心呢,只因李师师是那皇上宋徽宗情妇,并深得宋徽宗宠爱,徽宗常常沉于李师师温柔乡之中,远了宫中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只要打通这李帅帅关节,枕边风一吹,再加宋徽宗本就不是明君,那宋江受的招安指日可待。

梁山此时事业正兴,钱财自然是不会少的,只是用美男计人选何人。宋江寻卢俊义、吴用商议,思遍梁山108将,最终认为燕青最为合适。因这燕青,人称浪子,长的一表人才,又善吹拉弹唱,更懂女人之心。于是唤燕青前来,说明缘由,宋江等人来到这京城。

闲话少说,且言这京城名妓李师师,长的婀娜多姿,风情万种,更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因而深得徽宗欢心,虽名为卖唱之人,却不得与他人有曲通之欢。虽处锦衣玉食之中,内心都常是郁闷,只因徽宗虽常来,却因帝妃嫔三千,难免心力交瘁,怎能不心存寂寞呢。这李师师仍风流妩媚娇娘,这燕青称得风流倜傥俊男。李师师见得燕青之后,有一见钟情之感,经李师师弹琴,燕青吹箫,俩人珠连璧合,共鸣一曲四面埋伏,早引得李师师芳心暗许,认得这燕青为知己之人。

李师师故言,听得燕哥一身绣纹之花,要求相看,燕青为完成宋江之计,只得脱去衣袍,让李师师赏看。这李师师见得燕青雪白肌肤上花团锦簇,早已酥软,贴身亲吻燕青。此时燕青也对师师有爱慕之心,两心相悦,便度了云雨之欢。

情浓意浓,过后俩人山盟海誓,称今生绝不食言,要求得终身相伴。俩人商议,待梁山被招安之后,寻机浪迹天涯。

只因燕青重义,才陪得宋江一干人等,四处征战,待平定方腊之后,燕青主动提出不回朝中为官,而要做一平民百姓,宋江知其燕青要寻师师远去,也未阻拦。

燕青夜旧京城,见得师师,两人相拥哭泣,当晚离了京城,带着几位仆人,沿京杭大运河,泛舟南下,到了杭州。在杭州,燕青结识一帮江湖义士,为逃避官府追杀,乘船泛海,到了台湾,因此时台湾仍为未开化之地,燕青与李师师一干人等,便在此开荒拓田,燕青成了宝岛之王,李师师做了王后,荣耀无限。

7

燕青可以说是梁山好汉中完美第一人,他的归宿也是最完美的。

第一:貌美

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禀聪明,仪表天然磊落,梁山上端的夸能。依州古调,唱出绕梁声,果然是艺苑专精,风月丛中第一名。听鼓板喧云,笙声嘹亮,畅叙幽情。棍棒参差,揎拳飞脚,四百军州到处惊。人都羡英雄领袖,浪子燕青。

燕青是梁山第一美男,与黑而矮的丑男宋江遥相呼应,但是宋江的招安大计,正是全靠燕青搞定李师师来达成的。

第二:忠义两全

燕青对梁山的忠义,不如说是对卢俊义的忠义。

卢俊义要离家避祸,燕青要护送,遭拒绝后“流泪拜别”。卢俊义离开梁山回到北京,燕青在城外迎接,“伏地便哭”,告知卢俊义娘子与李固私通之事。卢俊义却“一脚踢倒燕青”,自己入城。读到此,颇感卢俊义视燕青为草芥。

即便如此,燕青担心卢俊义吃官司坐牢,竟还去外面乞讨半罐饭,要给主人充饥。卢俊义半路遇袭,命悬一线,燕青一箭射死薛霸,又身背卢俊义逃命,此为第一次救卢俊义。燕青之于卢俊义,是很类似武松之于亲生兄长武大郎的。

第二次是在讨伐王庆的过程中,燕青在卢俊义出征前带领五百步兵砍伐树木,引得卢俊义“冷笑不止”,结果卢俊义大败,多亏燕青提前砍树,搭出浮桥才获救。此为燕青第二次救卢俊义。从这一回可再次看出,卢俊义和燕青之间除了主仆之谊、养育之恩外,绝无真正的相知和默契,卢俊义也从来没有尊重过燕青。

虽然屡遭主人的轻视,但燕青是位天性豁达的人,也因此而比相较地位更高的各种大哥拥有更为快意的人生。如果说拥有金钱美女是成功者的标志,燕青在水浒108人中,无疑是夺得头魁的角色。而最能表现燕青潇洒一面的,则是他对待名利的态度。

第三:风流洒脱

首拜辞:

雁序分飞自可惊,

纳还官诰不求荣。

身边自有君王赦,

洒脱风尘过此生。

这是燕青离开宋江时留下的一首诗,小乙哥看来也是绝对的才貌双全了。

首句提到“雁序分飞”,似乎暗喻梁山好汉最终分崩离析,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凄惨情形,又似暗讽自己因射雁挨骂一事,因为“惊”的是宋江不是燕青,“求荣”的也是宋江不是燕青。

在第一百一十回中,有个燕青和宋江插曲却别有意味:宋江在行军路上忽见空中雁阵大乱,又听前面喝彩,差人查问,才知燕青用弓箭射下几只大雁。

宋江立即招来燕青,发表了一通几乎可称为长篇大论、婆婆妈妈、叽叽歪歪的训斥,什么大雁兼具仁义礼智信,如兄弟一般等等,但燕青的反应却是“默默无语,悔罪不及”一副沉默抗拒的姿态。

而事实上,宋江嫡系花荣也射过雁,但宋江却没有这通装腔作势的发泄之举。

“雕鸟尽,良弓藏”。

面对无法改变的局面,至情至性的燕青看透了这帮“外表热闹、实质虚妄”,一群氓式的“义气”。 他不想听更多虚伪的大道理,更不屑所谓功名富贵的牵累,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有声有色,情趣盎然的人生,才是燕青的归宿。

8

话说燕青担着一挑金银财宝,带着李师师出了汴京一路往东。直走到扬州城外青浦村才驻脚。(征方腊时,燕青已萌生退意,在此暗中购了一处房产。)

燕青本想和李师师就此归隐,躲在乡间安稳度日。可李师师以前锦衣玉食惯了,终究受不了这田园生活。两人只在乡间住了半个月,李师师就天天吵闹着要回汴梁。

燕青无奈,只好贱卖了房产,带着李师师搬进了扬州城。

这扬州城虽然刚经战火不久,但终究是江南大城。此时恰好中秋时节,在汴梁已经秋风瑟瑟树木枯零,扬州的树木仍然郁郁葱葱,处处生机盎然。李师师当时就央求燕青在城中定居。

两人在城中重新置下宅院,稍微打扫后,李师师和燕青到市集上购置生活用品。

一到市集,李师师就控制不住自己。才走了几间胭脂铺、绸缎庄,跟在身后的燕青连捧带抱,就已经拿不了了。

燕青刚要嘀咕心头不满,可李师师却责怪他说不该离汴京时,把衣物胭脂等等都扔下不顾,如今自己缺这少那十分不便,要不还是回汴京吧?

燕青心中郁闷,当时离开汴京,说好了浪迹天涯。可那两辆马车拉的,除了自己的一个包袱,其它都是李师师的箱子。光是衣物怕是就有一马车!

唉,毕竟自己带她出门时,承诺要给她幸福的生活,现在还能说什么?燕青在心里咬咬牙,大手一挥,随便买!

随便买?说的轻巧,饶是卢员外那样的身家,也受不住李师师这样随便买!

李师师在青楼时养尊处优,不但王公大臣豪强富贾争相送礼,连徽宗也拜倒在石榴裙下,经常吩咐宫人送衣食用品。因此在这扬州城里,平常人难得一见的奇珍异品,在她眼里不过是俗物一般。

没到三年光景,一担金银珠宝就见了底。燕青无奈,红着脸跟李师师商议能不能将就省着点花费?李师师回道:小乙,我已经很将就了。就说昨天我的水粉将将用完,去店中最好的也只有杭州货。你说我不用西洋货也就罢了,至少也要高丽货、倭国货吧?我要不是心疼你辛苦,能拿这杭州货将就?

一句话把燕青说的哑口无言。但终究这财宝已经见底,日后的用度还要想法解决。找梁山兄弟们借度?如今他们不似在山寨花用无度。招安的只有俸禄,没招安的要么当和尚道士、要么回家打渔耕田,哪里有钱照应自己?

正犯愁呢,恰好遇到了老朋友牛皋。牛皋之前在乱草岗当强盗时曾与梁山有来往。当年牛皋投奔岳飞,还来请过燕青同去。今天在街上牛皋无意间看到燕青,就忙唤他一起吃酒。

久不曾与人畅怀,只三盏酒下肚,燕青就开始吐槽李师师花费太大。自己如今已不再是梁山好汉,也不能去偷去抢。凭一双手无论如何辛苦,终究无法解决问题。牛皋一听心中暗叫了声好。忙把康王赵构正在为了玉玺不肯登基的事告诉了燕青。

原来这汴京城破,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去。南逃的大臣们欲立康王赵构。但赵构怕惹火烧身,借口玉玺的下落不明,坚决不肯登基继位。现在黄潜善、汪伯彦等大臣重金悬赏天下英雄前往金国,寻徽宗、钦宗查问玉玺下落。寻回玉玺者,黄金千两,赐官封侯。

燕青一听有黄金千两,一拍桌子道:“富贵险中求!兄弟,这事包在哥哥身上了。”

当晚燕青辞了李师师,只说要去北方寻个朋友,月余则归。李师师当他是要出门找旧日兄弟们借钱,不好直说才有这番说辞,也就应了他。

燕青到了金国昼伏夜出,才半月就在燕京郊外追上了押解徽宗的队伍。

入夜,燕青偷偷来到囚笼旁,推醒徽宗。燕青经验足,还没等徽宗发问,就将一张煎饼递了过去。徽宗一路上受尽虐待,天天吃不饱,见了煎饼张口就吃。

燕青轻声道:“皇上,你还认得小乙么?”徽宗抬眼瞧了一下,点了点头。燕青又轻声把康王赵构耍性子不肯称帝,眼看大宋将亡的事简要的说了一遍。然后发问道:“玉玺现在何处?”徽宗放下煎饼,示意要喝水。燕青递过水壶,徽宗几口水下肚,又示意燕青俯耳。徽宗低声告诉了燕青玉玺的所在,同时让他劝康王尽快称帝,团结力量抗金,不能让大宋江山基业断送于斯。

燕青拜别了徽宗,赶回了汴京。昔日繁华的都城,此刻满目疮痍十室九空。

燕青忍着热泪,依徽宗所言寻到宋室宗庙。其时宗庙已经被金兵纵火烧毁。燕青在地上仔细辨认,终于找到了一块刻着北斗七星的地砖。掀开地砖,果然如徽宗所言下面藏有一个箱子。

燕青打开箱子,里面除了玉玺还有数十张画作。燕青铺开一张来看,竟是画的李师师。燕青妒火中烧,把画撕的粉碎。之后一把火把徽宗最为得意的这些作品烧了个精光。(败家玩意,一把火烧了半个苏富比。)

燕青回到扬州把玉玺交给牛皋,声言只要赏金,不要官爵。牛皋知道他无意仕途,只得应承。

牛皋面见康王赵构。赵构见了玉玺无话可说,只得答应择日登基称帝。

牛皋拿回赏金,燕青坚持只取一半。声言自知岳家军作战辛苦,这些钱给岳家军充做军费开支。只当自己替汴京万千受难的民众劳军了。

回转屋来,李师师见燕青带回了这么多的黄金喜出望外。追问是哪位朋友,竟然如此阔绰?

燕青想到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前大宋的大好山河,今时处处白骨横呈,百姓沿途标草卖儿卖女,金兵肆虐待汉人如猪狗,忍不住大哭起来。

李师师只当他是因为借钱受了冷遇,忙将他揽在怀里好言相抚。

又过了十余年,眼见着朝廷无心北伐,连岳飞也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问斩。燕青对大宋心灰意冷,终日郁郁寡欢。李师师见他意志消沉,瘦的脱了人形,也是担心不已。

绍兴十三年(1143年),混江龙李俊差人来信,言其在暹罗国打下好一片江山,劝燕青前往一起快活。

李师师见李俊当上了国主,这燕青要是前去投奔能亏待的了。荣华富贵自没的话说,见了兄弟多半心情也能好些。而且自己在这扬州住了十几年,早就觉得乏闷,也想出国旅行一番。本来燕青没什么心思去,经不住李师师耳边风天天劝,只得应允。

一个月后,两人收拾好行李,带上家眷仆人,踏上了李俊派来迎接的舟船前往暹罗国,终老也未再踏足南宋一步。

??坚持原创,敬请关注,谢谢支持!??






9

《水浒》第一百一十九回“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中:“军人收得字纸一张,来报覆宋先锋。宋江看那一张字纸时,上面写道是:‘辱弟燕青百拜恳告先锋主将麾下:自蒙收录,多感厚恩。效死干功,补报难尽。今自思命薄身微,不堪国家任用。情愿退居山野,为一闲人。本待拜辞,恐主将义气深重,不肯轻放。连夜潜去。今留口号四句拜辞,望乞主帅恕罪。“情愿自将官诰纳,不求富贵不求荣.身边自有君王赦,淡饭黄虀过此生。”宋江看了燕青的书并四句口号,心中郁悒不乐。”

在征讨方腊的战争结束后,燕青曾极力地去劝卢俊义隐迹埋名,找个僻净的地方,以终天年。应该说,燕青聪明睿智的,他应该意识到“飞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他也清楚地知道他们一直是朝廷一些官员的眼中钉和肉中刺,留下来将不亚于刀尖上跳舞,哪一天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无奈卢俊义没能听进去,燕青只好独自离开了了,正是燕青的这种忠心但不愚忠使他最后落了个最好的归宿。卢俊义呢?真的是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连悲壮都算不上,稀里糊涂,窝囊!憋屈!

燕青去了哪?

燕青原是个孤儿,后被富甲一方的卢俊义卢员外收养。因为燕青长得一身白肉,卢俊义就叫一个高手匠人,给燕青刺了一身遍体花绣,“恰似玉亭柱上铺软翠,若赛锦体”。施耐庵是这样介绍燕青“不则一身好花,那人更兼吹的,弹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亦是说的诸路乡谈,省的诸行百艺的市语,更且一身本事,无人比的。拿一张川弩,只用三枝短箭,郊外落生,并不放空,箭到物落,晚间入城,少杀也有百十个虫蚁。若赛锦标社,那里利物,管取都是他的。亦且此人百伶百俐,道头知尾。本身姓燕,排行第一,官名单讳个青字。北京城裏人口顺,都叫他做浪子燕青。”

燕青是个有能耐且具有侠义心肠的好汉。当卢俊义身陷囹圄时,他能甘冒着诸般委屈,屈,舍命搭救。在泰安庙会,他的侠义的一面表现的淋漓尽致,打败“擎天柱”任原,让他出尽风头,为梁山争得了风光。

燕青是个表面强悍,内心充满柔情的人。他不但能够打了“擎天柱”,也能摆平色艺兼具的李师师。可见,燕青的魅力甚至超过了风流的道君皇帝,以致于落于风尘的女李师师对其爱慕不已,并主动出击。因为有这一曲,很多人浪漫地认为,燕青离开后,是去找了李师师,最后双双快活于江湖之中。

从燕青的性格和行事风格来看,燕京是个有教养,有内涵的人,又向往自在,无拘无束,所以,浪迹江湖的可能性最大。

梁山诸好汉中,真正能勘透世事的,浪子燕青,行者武松二人。

读历史,聊生活,侃教育。欢迎关注头条号:社会我亮哥。

10

燕青的结局,八成是被人暗杀了…

《水浒传》中能一起善终的CP不多,李应和杜兴算得上是唯一幸运的一对了,而燕青曾劝卢俊义及时身退,但卢俊义不听,燕青无奈,选择了自己离开,关于燕青的结局,施公是这么描述的:

卢俊义道:“你辞我,待要那里去?”燕青道:“也只在主公前后。”卢俊义笑道:“原来也只恁地。看你到那里?”燕青纳头拜了八拜,当夜收拾了一担金珠宝贝挑着,竟不知投何处去了。

也就是说燕青连京城也没回就走了,具体去哪了,施公用了一句“不知投何处”就把读者打发了?细看小说,燕青是108将中唯一一个施公没给写出明确结局的人,在拜过卢俊义后,燕青的结局终止在一张字纸里,再也没有出现。

我们换个角度来想想,燕青在水浒后半段堪比主演的表现,不仅间接的成为了梁山能成功招安的功臣,也在征南中勇敢打入南军内部又间接引导了梁山的胜利,要知道梁山在出征之前,高俅和童贯可就是打着梁山团灭的期望送他们上路的,燕青一而再再而三的坏他们的好事,高俅他们能让他轻易就这么离开吗?

所以,小乙哥或许并不是没有交代,而是可能已经被杀了,无法再做交代了。

那么除了燕青的功绩可能会使他惹火上身,还有什么要命的物件吗?

那就是燕青当年让李师师向赵佶索要的赦书!

那么赦书的内容是怎么写的呢?大致内容是无论燕青想干什么都算“无罪”,没人能动的了你,并且赦书没有针对任何事件,也没有有效期(呵呵,有效期就是宋朝灭亡),我想无论是谁拿到这份赦书都会高兴的睡不着觉吧。

但是很遗憾,赦书背后所隐藏的利益关系链实在是可怕。

我们回想一下持有丹书铁券的柴进,柴进的丹书铁券可以保他一辈子衣食不缺,但柴进却用他来私藏案犯。按照柴进的话来讲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结交义士,培养口碑,但皇帝可未必会这么想,自古窝藏案犯都是谋逆的大罪,是要诛九族的。

既然皇帝为了祖宗的约定不能动这位柴氏后人,但是皇上养着的一些谄谀之人可是颇懂赵佶的心思,再加上高俅本来就和梁山有过节,所以不要觉得殷天锡的出现是偶然,柴进的落难也不是偶然。

那么,燕青会不会拿着赦书在民间肆意妄为呢?就算以小乙哥的性格不会这么做,但这不代表皇帝不这么想,奸臣不这么想。

所以,既然燕青已经变成了不受法律管控的人,并且有造反的可能,那么想要消除这块心病,只能将其暗杀了。

那么谁最有可能是杀害燕青的幕后主使呢,逻辑文史姨已在前文提到过对梁山隔阂很深的高俅,但除了高俅之外,还有一个人的嫌疑也很大,那就是宋江。

燕青在得到赦书后,曾兴致勃勃的去宋江面前报告,我们无法得知他这是天真烂漫还是故意炫耀,但在宋江看来,燕青已经达到了其他107个兄弟或许永远都无法达到的高度,那就是成功洗白,回归良民。

但是,再回到我上面的假想里,一生无罪的燕青会不会再次造反坏了兄弟们的名声?想想为什么宋江临死前还要毒死李逵?如果宋江觉得燕青可能会做出不利于梁山的举动,就算这是高俅设置的套子,以他的性格会不会做宁错杀不放过的事呢?

所以,洒脱的燕青下场并不会好到哪去,或许他是真的已经被杀了吧~


文/逻辑文史游

所以说,免死金牌有时候是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