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隋炀帝、李世民为啥拼了命都要打高丽?

隋炀帝、李世民为啥拼了命都要打高丽?

2020-08-17 04:02阅读(77)

隋炀帝、李世民为啥拼了命都要打高丽?:首先要指出题主的一个错误,是高高丽,不是高丽。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杨广三次征伐高高丽以失败告终。而且导致大隋

1

首先要指出题主的一个错误,是高高丽,不是高丽。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杨广三次征伐高高丽以失败告终。而且导致大隋的亡国。而李世民不顾隋朝亡国的原因。也是数次征伐高高丽。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隋唐两代为何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讨伐高高丽。那么隋唐讨伐高高丽原由是什么。

高高丽从汉武帝开始就是华夏领土,后来又成为中国的附属国,但数次归附和独立,也曾经多次攻击辽东。在隋唐时期。高高丽就串通突厥、契丹、靺鞨等不停的袭扰大隋的边疆,如果不加以遏制的话,欲望一步步膨胀,有可能有入主中原的。更大野心隋文帝在位的时候,高高丽国主数次攻击辽西。引发杨坚不满。在杨坚的震慑之下、最终以高高丽退兵结束、而杨广征伐高高丽的原因是他个人的好大喜功。四方来夷,八方朝拜。是杨广的梦想和希望。再就是就是为了震慑边境,尤其是为了警告突厥。以攻击和占领来达到威慑目的。虽然结果却失败了。但这个战略是正确的。

杨广征伐高丽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彻底掌控兵权和摆脱门阀尤其是关陇军事集团的掣肘。西魏八柱国牢牢的把控了关陇集团的军事权利。杨坚之所以能够废周建隋,就是因为自己是八柱国主要成员使得杨坚登基为帝。也正因为如此,杨氏父子也怕其他关陇集团有样学样,摆脱和彻底控制关陇集团是杨氏父子的共同思想和意识。但是杨广采取了比较激烈的手段,就是战争。通过战争掌控军队,也同时消耗关陇集团力量。关陇集团也不傻,对于杨广的征伐高丽,采取出工不出力。消极避战。但大规模的财富消耗也让关陇集体承受不起,所以才激起杨玄感造反,虽然被杨广迅速平定。但关陇已经开始造反,他们从新推举了李渊作为代理人。推翻大隋,再建新朝。

但李渊建唐以后,同样开始打压关陇集团,做的比杨广更狠更绝。李世民采取的和杨广一样的方法,就是征伐高高丽,可以说。隋唐两代征伐高高丽首要目的都是为了对付关陇集团。再就是唐太宗作为一个大战略家,有着控制全局的眼光,认为高高丽对中原王朝的潜在危险,所以要征高高丽,必须将危机扼杀于萌芽状态。

而另外一点就是高高丽的政权和游牧性质的突厥不同,高高丽和大唐一样的政权架构。而且高高丽有5百万人口,对于大唐威胁远远大于突厥的威胁。可以说对中央政权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李世民才不一切代价征伐高高丽。最终在高宗李治当政时候平定高高丽。可以说,积两朝3代帝王之力去征伐高丽?值得吗?可以数。值得,太值得了,太有必要。如果不对高高丽加以讨伐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2

还真是有人敢问,就有人敢答,都说历史创作门槛最低,在这个问题下凸显的十分严重。

本来这个问题就是错的,隋炀帝和唐太宗连续攻打的是高句丽,并不是高丽,一名答主完全认为高句丽就是高丽,一名答主故作大明白,认为高丽当时应该叫做高句丽。

老百姓分不清高句丽和高丽尚且可以理解,要是历史创作者都分不清,我劝你多买几本书看看,想要吃这碗饭,还是要提升一下自己的水平。

老百姓不分高句丽和高丽是因为从地盘上看,二者有一定重合性,从时间维度上来说,二者相差不过二百五十年。

2015年公司组织我们去本溪五女山旅游,五女山上的高句丽王城,作为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一个十分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遗址,但是可悲的是,我的同事都是开口闭口高句(ju)丽,或者高丽,很少有人知道是高句(gou)丽,当然,我们公司是卖猪饲料的,成天都跟猪打交道,不知道也正常。

实际上,不论是地盘上的维度,还是时间上的维度,都不足以证明二者的关系,尤其是相距二百五十年,还要扯上关系,那真是扯淡了。

高句丽是在公元669年被唐朝给灭掉,而高丽是在公元918年成立,只不过为了将自己的政权跟高句丽扯上点关系,因此才叫高丽。

以民族构成来说,高句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政权,包括扶余、契丹、鲜卑、新罗人、汉人,等到唐朝灭掉高句丽后,将高句丽人整体迁移到关内,与内地人融合在了一起,而高丽政权是朝鲜半岛的新罗人(可能与高句丽时的新罗人还不一样)建立的,跟高句丽除了名字有一点像,并没有什么关系。

打个比方,我国的女真族曾经建立了强大的政权,也就是金国,等到金国被灭后,经过元明两朝的统治,明末的女真虽然还叫女真,但是有可能不再是金国时女真的血统,甚至有说法是,女真南下后,西伯利亚的通古斯人占据了原来女真生活的地方,到明朝时期被称为女真。

等到努尔哈赤率领女真人建立了政权时,称后金,承接自金国,实则是为了给自己的政权“贴金”。

不要说后金统治者爱新觉罗与金国的统治者完颜氏没有血缘关系,就是女真族的构成上,也很不一样。

游牧民族之所以强大,不在于血统高贵,也不完全是游牧多骑兵可以碾压农耕政权的步兵,很大因素在于,游牧政权能够进行融合,形成一个游牧大联盟,不管是匈奴,还是鲜卑,亦或是蒙古和女真,都是表面上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实质上是由多个民族部落共同组成的。

高句丽虽然是一个农耕政权,但是却由于身处游牧民族包围当中,深受游牧文化影响,在民族构成上,不断扩充,从三国时期,逐渐发展,到公元六世纪的时候,兼并了诸多民族部落而形成在东北地区极为特殊的政权。

当然高句丽能够发展起来,实际上也是借了游牧民族南下的光,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化的民族大体上维持了北朝的统治,并且将视线放到了对南朝作战时期。

而高句丽正是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起来的,等到隋朝彻底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后,与日益强大的高句丽没有了缓冲地带,自然要爆发冲突。

隋炀帝和唐太宗都要全力攻打高句丽,按照唐太宗所说“高句丽不除,后世必为大患”。

从开疆拓土的角度来说,还是比较有先见之明的,在吸收了北朝的军事力量后,隋唐的军事实力可以说是达到了历代中央王朝之最,可以说,完全不虚高句丽。

实际上,在隋唐逐渐崛起的时候,高句丽由于内乱却走向衰落,当时在朝鲜半岛的百济和新罗联手对抗高句丽政权,严重拖垮了高句丽国力。

只不过隋炀帝好大喜功,在攻打高句丽的过程中,由于操之过急,结果在辽河流域被高句丽打败,后来由于隋朝内部叛乱,加上隋炀帝一直以来的苛政政策,导致隋朝最终崩盘。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自然也意识到高句丽对唐政权北方的威胁,因此也展开对高句丽的进攻。

当然,唐太宗吸取了隋炀帝的失败教训,采取以优势兵力骚扰作战,打击高句丽的经济基础,在高句丽腹地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最终使得高句丽军事实力下降,到唐高宗李治时,联合新罗最终击败高句丽。

讲述隋唐与高句丽政权战争的必然性,其实没有多大意思,在中国这块土地的历史上,最不缺乏的就是战争,隋炀帝和唐太宗都是好大喜功之人,在军事强盛时期必然对外扩张。

本文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够分清高句丽与高丽的区别,由于高句丽是唐朝与新罗联合所灭,使得新罗能够在朝鲜半岛站稳脚跟,此后,新罗将唐朝在朝鲜半岛的实力驱逐,唐朝当时陷入对吐蕃的战争,不得不默认了新罗在朝鲜地区的霸主地位。

新罗政权也成为朝鲜半岛上首次统一的政权,在新罗统治的一百年后,爆发大规模起义,在这些起义中,弓裔和甄萱两个军阀脱颖而出,分别打出了高句丽和百济的旗号(史称后高句丽和后百济),并且与原来的新罗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可以说,这个后高句丽和原来的高句丽是没有联系的,不过是托名而已,此后后高句丽政权中的军阀王建取代弓裔,定国号为高丽,也被称为王氏高丽。

3

隋朝末年及唐朝初年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无论是隋炀帝,还是唐太宗,都在拼命地和高句丽作战。

可以说,隋朝之所以灭亡,与隋炀帝聚集全国性的兵力,三次与高句丽作战不无关系。由于发动了这样几场穷兵黩武的战争,使得国内老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妻离子散,因此爆发了隋末农民大起义,最终推翻了隋朝。

(隋炀帝画像)

我们现在看到的隋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是认为隋炀帝残暴不仁,乱杀大臣,以及贪图享乐,比如修大运河,修宫殿等等。不过,这种说法,更多的应该是唐朝对隋炀帝的一种抹黑,是唐朝按照古代君王应该有的“仁爱”标准,否定隋炀帝的一种表现。只有否定了隋炀帝,唐朝的建立才显得顺理成章。

不过,虽然用这种方式否定隋炀帝,是对隋炀帝的抹黑。但事实上,隋炀帝本身并不白,隋朝的灭亡,确实是他造成的。主要的原因,就是调动全国兵力,三次打击高句丽。

应该说,李世民虽然用残暴贪玩好色这些内容来评价隋炀帝,但是他对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心知肚明的,知道隋炀帝是因为发动了对高句丽穷兵黩武的战争,国家才灭亡的。知道打击高句丽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不能轻易发动。

有一件事可以证明李世民的觉悟。李世民在第一次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的时候,尽管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攻下高句丽10座城,俘虏了高句丽7万人,斩首了高句丽4万首级。但是由于唐军损失了2千人,以及8千战马。因此,唐玄宗当时说了一句,如果魏征活着,他肯定会劝我,不让我干这样的事情。

唐太宗难道不知道他是大胜吗?既然知道他是大胜,为什么还要说出这样的话呢?这话明显就是后悔,后悔自己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战争。

(唐太宗)

那么,唐太宗真的是后悔对高句丽的战争吗?显然不是的,因为后来他又多次攻打高句丽,一点儿也不停歇。如果唐太宗真的后悔,他以后就不会打了。那么既然如此,唐太宗为什么还要说这样的话呢?

很明显,唐太宗这样说,就是因为他害怕自己打高句丽,像隋炀帝一样,引起国内大臣及百姓的反感,从而造成国内的动乱,走到隋炀帝那样的结局。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隋炀帝、唐太宗都要打高句丽,乃至于最终唐高宗也继续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直到把高句丽灭亡呢?

我认为,隋唐的统治者之所以这样做,涉及到整个中原国家对北方少数民族国家的一种策略问题。

在中国古代,中原国家认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存在,对中原国家是一种巨大的威胁,不能让他们发展壮大,一旦发展壮大,中原国家就危险了。尤其是匈奴,以及后来的五胡乱华,给中原国家带来了深刻的惨痛的记忆。

(五胡乱华)

汉朝的时候,从汉武帝开始,就一直对少数民族国家进行强硬的打击。一直到三国时期,曹操忙着打内战。但是当他看到乌桓等少数民族国家对中原国家构成威胁的时候,他依然毅然领兵去和乌桓作战,打败乌桓,解除乌桓对曹魏的威胁。而三国统一后的晋朝,由于内部争斗,造成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大批少数民族内迁,这也就是“五胡乱华”。而五胡乱华的恶果是非常明显的,此后还经历了东晋十六国,以及后来的南北朝对峙,前后长达近四百年。

可以说,作为在南北朝之后,第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隋朝,以及在隋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唐朝来说,严格抑制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壮大,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事实上,当时的隋唐,还不仅仅只针对高句丽,还针对了北方的其它少数民族。比如对突厥,对吐谷浑等等的打击。而且唐朝还试图把河西走廊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知道有个河西走廊,才有在西域分化化解少数民族国家的抓手,从而确保中原国家的安全。

高句丽是一个在东北异军突起的民族,他在东北的半岛上取得了优势的地位,并且虎视眈眈要向中原挺进。如果中原任由他们发展,那么结局是不堪设想的。因此,为了控制东北的局势,避免东北的威胁,无论是隋炀帝,还是唐太宗,以及后来的唐高宗,都要对高句丽进行穷追猛打。

(参考资料:《隋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

4

这个问题问得静夜史想打人!

麻烦提问之前先区分一下“高句丽”和“高丽”好不?

“高句丽”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割据政权,自西晋以后就开始不断壮大,到隋唐时期开始威胁中原;

而“高丽”是在唐朝灭亡后的918年,由王建建立在半岛上的政权,后来被李成桂取代!

好了,切入正题,对于高句丽,为什么隋朝和唐朝都要倾全国之力攻打?隋炀帝甚至堵上一个帝国的国运?难道仅仅是隋炀帝的一句“勿遗子孙忧”吗?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高句丽与众不同

前37年,高句丽人朱蒙建国,标志着高句丽的建立。

高句丽建立后,势力很快膨胀,53年,高句丽将分散的5个部落设为5个省,开始实行集权化统治;56年,高句丽吞并周边的东沃沮,后吞并东濊部分地区。

在完成这些扩张后,高句丽与东汉发生了直接的冲突,高句丽对东汉的乐浪郡、玄菟郡等辽东地区发动进攻。在汉朝的反击下,高句丽迁都到丸都城,也就是吉林省集安市西面的丸都山上,完全摆脱了汉朝的控制。

汉朝灭亡后,曹魏成为北方的统治者。高句丽曾进攻辽东西部。244年,曹魏征讨高句丽,摧毁了其都城丸都城。高句丽东川王逃到沃沮,也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北部。

265年,西晋建立,随后统一中原。但是西晋建国开始,就陷入深刻的危机中,311年,西进步爆发永嘉之乱,拉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随即东北方的高句丽也开始快速复兴!

311年,高句丽趁中原混乱,“秋八月袭取辽东西安平”;

313年,“冬十月侵乐浪郡,虏获男女二千余口”;

314年“秋九月南侵带方郡”,此举使高句丽取得了对朝鲜半岛北方的统治,这也是棒子宣传高句丽是其祖先的原始出处。

4世纪末5世纪初,中原仍然动荡不止,高句丽向外扩张的势头愈发猛烈,除南征百济、北讨契丹、扶余外,在404年占领了玄菟、乐浪两郡土地,辽水以东大片土地纳入高句丽的版图,高句丽境遇达到一个顶峰。

427年,为加强对百济和新罗的控制,高句丽迁都平壤。五世纪末,高句丽又吞并了一些扶余、靺鞨和契丹部落;与北魏保持军事对峙的同时,保持了对新罗的控制。

此时的高句丽疆域东临日本海;南控汉江流域;西北跨辽水;北到辉发河、松花江流域。

高句丽从建国开始,就处于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中,短短400年时间高句丽就成为东北地区一个强悍的政权。

不仅如此,高句丽还于372年从中原引入佛教为国教,并依照中原制度建立国家教育机构“太学”;还改革军队,使之战斗力更加强悍。

和蒙古高原上的匈奴、东胡、鲜卑和扶余等游牧民族不同,高句丽诞生在一望无际的东北平原上,这气候条件相对于蒙古高原都要优越一些,因此高句丽没有发展游牧业,而是发展农业,这是高句丽能够不断向外扩张的物质基础!

而且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最大的区别就是,游牧民族抢完了就跑,而农耕文明占住了就不走,是典型的“安土重迁”。

最可怕的是,高句丽不断引进和学习中原制度,也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封建制政权,在制度上与中原持平,和游牧民族本质上区分开来。

要知道,一旦建立了封建政权,下一步就具备了争夺中原正统的条件。

正是因为高句丽和游牧民族相比与众不同的特点,所以隋朝才对高句丽如此“关心”。

在隋文帝通过挑拨将突厥搞成东西两部分后,就开始征讨高句丽,此时的高句丽虽然开始衰落但是因为占据了地利,所以隋文帝没有成功;

到隋炀帝,虽然修筑了大运河,而且三次征讨,但仍然没有成功且导致了国本动摇;

唐太宗时期,虽然征讨高句丽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并没有对高句丽产生巨大冲击;

唐高宗时期,正式对高句丽开始灭国之战。663年,白江口海战,唐军彻底消灭倭寇水师,进而消灭百济;668年,唐军攻占平壤,高句丽彻底被灭国!

2、东北不平,中原不安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都关系到中原王朝以及整个东北亚局势的稳定。

前227年,秦始皇灭燕,并一路追击燕国残部到辽东,从此辽东正式纳入秦朝版图;

前108年,汉武帝消灭卫满朝鲜,在其故地设置了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四个郡,统称为“汉四郡”。汉四郡的设置标志着汉朝对东北地区和半岛北部的经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668年,唐高宗消灭高句丽之后,在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将其故地设置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任命薛仁贵领兵2万镇守其地。唐朝将高句丽贵族及大部分富户与数十万百姓迁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国各民族中。高句丽部分留在辽东,其余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罗。

唐朝灭亡后,918年,王建建立高丽王朝,从此半岛正式出现封建制度的统一政权。而此时的东北地区则开始不再风平浪静。

渤海国灭亡后,907年,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辽国发源于今天的承德滦平,占据了整个东北、蒙古高原、燕云十六州以及半岛北部地区。

辽国同样是完成封建化的少数民族政权,长期与北宋对峙,实力强大!

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阿城称帝,建立金国,随即开始了对辽国的征讨,终于在1125年消灭辽国;金灭辽后,于1127年消灭北宋,史称“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后,金国继续南下,企图一举统一中原,在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

此时的高丽王朝分别臣服于辽国和金国。而蒙古建立后,高丽再次换了主人。

蒙古汗国开始,对高丽先后进行了9次征讨,终于迫使高丽臣服。为了征讨日本,忽必烈在高丽设置征东行省,高丽成为中原王朝辖地;

明朝建立后,李氏朝鲜取代高丽,明朝成为其宗主国;

明朝后期,日本侵略李氏朝鲜,同时东北地区的女真开始崛起,对明朝形成巨大冲击;

清朝时期,日本再次自半岛入侵,清朝甲午惨败,随后沙俄侵占东北,清朝的危机更加深重;

可以说,东北的易手,不仅关系着中原王朝的存亡,更关系着东北亚地区的稳定。所以历朝历代王朝都不可能视而不见!

所以,隋唐四代帝王征讨高句丽也就顺理成章了,因为只有取得东北的控制权,才能维持在东北亚的霸主地位!

这也是维护中原王朝的稳定和安全!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5

这个国家的名字叫高句gou丽,不是高丽。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只是两个国家的疆域相似。隋朝末年隋炀帝三次,征调百万民夫、大军进攻高句丽,国内矛盾加剧,引起了隋末群雄割据,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唐朝对高句丽的战士从公元643年开始,到668年高句丽覆灭结束,前后经历唐太宗、唐高宗两朝,爆发战争数十次,历时25年!为什么隋唐两朝对于剿灭高句丽这样同心同德,不遗余力呢?这事还得从高句丽的历史发展和农耕文化冲突说起!



高句丽疆域大致是现在的朝鲜、我国的辽宁省、吉林省南部地区。这一地带从西汉开始便是我国疆域,随后长久的成为我国的附属国。因此受我国文化影响较大,是中原地区之外少有的农耕文化区域。除此之外高句丽的军事能力强盛,兵器与中原地区政权相近。高句丽与中原政权之争,相较于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争斗更为剧烈。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资源争夺点不同,两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共存。而前两者文化性质相似,土地是两者争夺的共同的生存资源,是不可能共存的竞争,早晚有一方会被吞并。因此有了隋朝、唐朝与高句丽持续不断的战争。



隋朝建立初年,高句丽联合北方、东北方少数民族多次进攻隋朝边境。最终在隋文帝杨坚的强大实力面前,不得不退兵言和。到了隋炀帝之时,隋朝统一全国,国力强盛。隋炀帝杨广为了达到四海宾服的目的,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战争。前后共计三次,虽然后来高句丽上表称臣,但是隋朝当时国内已经爆发大规模起义,因此称臣之后的高句丽一直是阳奉阴违。并未彻底臣服。



公元643年高句丽企图攻灭唐朝属国新罗,新罗上表唐太宗,唐太宗劝和不成之后,趁机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战争。在半年的战争之中,唐朝虽然遇到抵抗,但整体上来说,一直处于进攻状态,并且不断推进,取得非凡战果。唐太宗以未能达到剿灭高句丽目的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自此之后两国开始了长

达25年战争。公元666年唐高宗下令发动了对高句丽的全面战争,公元668唐朝大军兵临平壤城下,高句丽开城投降。


投降之后的高句丽王公贵族、平民百姓数十万人被迁往中原,分散安置。另有部门高句丽居民进入渤海国、新罗等地。唐朝将高句丽领土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自此高句丽彻底灭亡!东北地区的农耕文明宣告灭亡。隋唐与高句丽的战争与这之后的明与后金之战,性质相似。两者不同的战争结果也充分说明了两种农耕文明的敌对性和不可共存性。两种文明的竞争只能以一个国家的灭亡结束!

6

丨高丽王城



在隋唐两朝历史中,位于朝鲜半岛的高丽王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虽偏居辽东塞外,却与隋唐两朝都爆发大规模战争,从公元612年隋炀第一次出兵高丽,到公元699年唐高宗征服高丽,这场持续了两朝四帝58年的战争才得以落幕。



高丽在我们的印象中,不过是盘踞在朝鲜半岛地区的偏僻小国,高丽到底做了什么,引来隋唐两朝四帝的持续征服,在隋唐两朝强大的攻势下,高丽又为什么可以坚持58年,甚至连才兼文武的唐太宗都折戟沉沙?





高丽其国



首先要说明的是,隋唐时期的高丽和后来的高丽王朝并不是一个国家,这个时期的高丽准确的说应该叫高句丽。



汉武帝征服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地区设立了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统称汉四郡,朝鲜半岛北部第一次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而生活在朝鲜半岛的高句丽民族成了玄菟郡高句丽县的大汉子民。



公元前82年,真番郡、临屯郡并入乐浪郡、玄菟郡



西汉末年,高句丽趁西汉衰微脱离汉朝统治,建立政权。东汉建立后,新生的高句丽自知无法与汉朝抗衡,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一直都是一个人畜无害的小王国,对外向东汉称臣,获得东汉朝廷的保护,对内安心发育,逐渐从一个边陲小国成长为域外强权。



东汉时期半岛局势



三国魏晋时期,曾经那个无比强大的汉朝灭亡,经过一百多年的发育的高句丽也想逐鹿中原,没想到惨遭两次毁灭性打击。



第一次是三国时期,高句丽趁魏国辽东郡叛乱,发兵攻打辽东,却被魏军轻松击败,高句丽国都丸都城(丸都,这不就是“要完”嘛)陷落,国王也死在逃亡途中。

第二次则在东晋十六国时期,这时的中原地区陷入了五胡混战,关中为氐族的前秦,河北为鲜卑慕容氏的前燕。高句丽刚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刚刚恢复了几分实力,又发兵攻打了乐浪郡,结果被前燕暴打一顿,就连高丽王宫也被前燕军队一把火烧了,丸都城这回彻底玩完了。



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的丸都城遗址



连续被曹魏和前燕教育,高句丽终于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在后来的南北朝时期,南方强则向南方称臣,北方强则向北方称臣,度过了较为安稳的一段时间。高句丽的收敛,除了与中原王朝的实力差距悬殊外,朝鲜半岛在这一时期也进入了自己的三国时代,即北边的高句丽,和南方新罗、百济。新罗和百济起源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部落,现代韩国的“韩”便源自这三韩部落。



北魏时期半岛局势



从上述历史可以看出,高句丽自建国以来,一直没有放下扩张领土的尝试,即便被曹魏打击到几乎亡国,依然在找机会夺取朝鲜半岛和辽东地区,足见其野心。同时,从曹魏到前燕,不过几十年的时间,高句丽却从濒临亡国到再次复兴,也可以看出高句丽民族的韧性和能力。





隋朝与高句丽的从和到战



南北朝后期,中原王朝开始称高句丽为高丽。此时的高丽已经成长为东北地区强大的地方政权,不仅完全占领了心思梦莹的汉四郡,还不时侵扰辽东地区,成为中原王朝仅次于突厥的的边患。



隋文帝建立隋朝统一南北后,由于突厥的严重威胁,被迫对高丽采取安抚政策。开皇元年,“高丽王高阳遣使朝贡,授阳大将军,辽东郡公”,然而高句丽并不甘心做一个“郡公”。高汤即位后,“汤复遣使诣阙,进授大将军,改封高丽王”。高汤死后,其子高元即位,高元比其父更加得寸进尺,于开皇十八年(598年)发兵进攻辽西,隋文帝大怒,派杨琼率三十万大军讨伐高丽,可这次讨伐却因为“乏食,复遇疾疫”而无功而返,最终以高元请罪而不了了之。

公元605年隋朝和朝鲜三国



隋炀帝即位后,经过文帝的励精图治,隋朝进入鼎盛时期,而强敌突厥在隋朝的打击下,已经臣服,来自北方的威胁不复存在,高丽就成了隋朝首要打击对象。

隋炀帝登基时,作为藩属国国君的高元本应亲自来长安朝贺,却只是派使者敷衍了事,这在隋炀帝看来,是对自己和隋朝的不尊重,结合文帝时期的冲突来看,是时候教训一下高丽了。



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巡视突厥,却在突厥启民可汗的营帐内看到了高丽的使者,这不免让人怀疑高丽与突厥秘密勾结,引起了隋炀帝的不满和警惕。隋炀帝对高丽使者说道:“朕明年当往涿郡,尔还日语告高丽王,益早来朝,勿自疑惧......苟或不朝,将率军民往巡彼土。”



《隋炀帝东幸图》好大喜功的隋炀帝酷爱巡游,河西走廊、漠北高原、水乡扬州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大臣裴炬对隋炀帝说道:“高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箕子,汉世分三郡,晋室亦统辽东。今乃不臣,别为外域,故先帝疾焉,欲征之久矣。但以杨琼不肖,师出无功。当陛下之时,安得不事,使此冠带之境,仍为蛮貊之乡乎?”从裴炬的话中可以看出,高丽自古以来都是中原王朝的疆土,高丽的如此这般,对隋朝来说,无异于叛国。



果不其然,即便“将率军民往巡彼土”,高丽王依旧没有如期朝见,于是在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下诏亲征高丽。然而,击败了突厥、灭亡了吐谷浑的隋朝却在高丽失了足,前两次大败而归,第三次虽取得了胜利,却没能彻底征服高丽,甚至因为隋炀帝三征高丽,在国内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导致如日中天的隋朝二世而亡。





唐朝平定高丽



李唐代隋后,喘过气的高丽立即与唐朝修好,拿起了“阳奉阴违”的老一套。唐高祖李渊鉴于战争方定以及隋伐高丽的教训,采取隐忍的策略,册封高丽王高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确定了唐朝和高丽的臣属关系,专心恢复国内民生经济、处理突厥边患。

公元640年唐朝和朝鲜三国



然而,高丽依然痴心于东北霸权,将隋朝出征将士的遗体堆积成山,谓之京观,耀武扬威。唐朝得知后,遣使捣毁,收敛隋朝将士遗体。高丽以为唐朝动怒要攻打自己,“乃筑长城,东北自扶余城,西南至海,千有余里”,摆出了与唐朝开战的态势。但唐朝此时刚刚结束对突厥的战争,并不想与高丽再生战事。



贞观十六年(642年),高丽发生了政变,泉盖苏文弑杀高丽王高建武,立高藏为高丽王,独揽朝政。于此同时,泉盖苏文又与百济联盟,入侵新罗,“谋欲取新罗党项城,以塞入朝(唐)之路。”



高丽、百济、新罗同为唐朝的藩属国,泉盖苏文先是弑杀唐朝册立的高丽王,又联合百济攻打新罗,不仅影响了唐朝在朝鲜半岛的宗主国地位,更极大地威胁了唐朝东北边疆的安全和稳定。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下诏讨伐高丽,一为高丽讨伐弑君逆臣,二为新罗抵抗侵略,三为隋朝死难将士报仇,四为收复辽东中国故土。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率四十万大军亲征高丽。唐太宗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皇帝之一,却在高丽重蹈了隋炀帝的覆辙,铩羽而归。不甘心的唐太宗又于贞观二十一年、二十二年接连两次征讨高丽,依旧无功而发。唐太宗去世后,征服高丽的历史任务便交给了唐高宗。





唐高宗即位后,吸取了唐太宗和隋炀帝的教训,联合新罗,首先攻打实力较弱的百济,在朝鲜半岛先夺得一处落脚地,然后在新罗的配合下南北夹击高丽,避免了在陌生环境下的单独作战。



白袍将军薛仁贵便是在唐征高丽的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名将

总章元年(668年),唐军攻克平壤城,高丽灭亡,“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以统之。”这场持续了两朝58年的高丽征服战争彻底结束,而此时的唐朝东灭百济、高丽,西亡突厥,疆域空前辽阔,四夷宾服,确定了以唐朝的中心的华夷秩序。





隋唐征高丽的原因



隋唐两朝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也要征服高丽,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为了收复辽东及汉四郡这一历朝故土,二是为了维护以宗主国为中心的天下秩序。



在文章开头就已说明,朝鲜半岛北部地区自汉武帝时期就已设立郡县,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虽然高句丽在后来建立国家,但也作为属国在中原王朝统治下持续了400多年。南北朝时期,高丽脱离了中原王朝的控制,但也一直向中原南北王朝称臣。





在这数百年的时间里,高丽在文化、礼仪等方面基本上与中原王朝趋同,因此在隋唐人民看来,高丽是有别于五胡突厥的特殊存在,是华而非夷。如唐高祖时期,温彦博上书说:“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玄菟郡耳。魏晋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不臣.....”,唐太宗也曾说道:“辽东,旧中国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



在看隋唐两朝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炀帝三征高丽,是因为高丽王“朝觐之礼,莫肯躬亲”,“兼并东胡,屡兴边衅”;唐太宗三征高丽,是因为高丽臣子弑君、辱杀中国良善、侵暴邻国,隋唐两朝征高丽无不是于高丽对宗主国地位的蔑视以及对周边国家的侵掠。



《启民可汗献马图》



隋唐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与契丹、突厥、靺鞨、高丽、新罗、百济等周边国家都建立了以朝贡、册封为主的宗藩关系,确立了以隋唐为中心的天下秩序。隋唐两朝作为宗主国,有责任保护藩属国的安全,有权力维持各藩属国之间的正常秩序。而高丽三番五次的侵略邻国,无异于对隋唐两朝宗主国地位的挑衅,唐高宗出征高丽前曾说道:“昔齐桓列土诸侯,尚存亡国,况朕万国之土,岂可不恤危藩。”因此,隋唐征高丽,也是维护自己宗主国地位的需要。

7

隋文帝、隋炀帝、李世民三位皇帝之所以打高句丽,就是因为高句丽叛服不常,你强大了,他臣服,你弱了,他就打你,因此为了解决后患,两朝皇帝都以消灭高句丽这句话为中心,一而再,再而三的征讨高句丽,只不过隋炀帝把自己的国家搭进去了,李世民却吸取教训消弱了高句丽实力,给儿子李治铺好了路。

8

笔者认为,隋唐两代不惜花血本征高丽(当时应该叫高句丽,朝鲜半岛还处于三国鼎立的时代),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高丽真的太高调了,总想入侵中原。

一、高丽的发展历史

高丽建国时是西汉末期。朱蒙建国后就采取积极扩张的政策,他死后的继任者也世代把扩张作为基本国策。在两汉和三国时,因为中原对辽东能有效统治,所以高丽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西晋末年中原大乱,失去了对东北地区的控制,高丽获得了扩张的契机。

高丽一面接受中原政权的册封,一面积极地发展势力,占有了大半个东北地区。它也一直没有放弃染指中原的企图,不断干预中原事务。只是中原相继面起的政权如前秦、北魏等显无暇顾及东北,但还是有能力遏制高丽的西扩。

隋朝建立的时候,高丽的疆城东临日本海,西过辽河,不仅占有辽东,而且伸入辽西,南达汉江以北,周围的民族如棘鞠、契丹等都役属于它。由于长期的扩张,高丽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有的学者考证,隋唐之际高丽军队的人数大约在三十万以上。

、隋代征高丽的原因及情况

隋文帝并没有深入东北的意图,他封高丽王为“高句丽王”,承认了高丽在东北的地位。但是高丽却和突厥一起支持盘踞在辽西的高宝宁。高宝宁是北齐的残余势力,与隋朝相对扰。高丽不仅在地盘和人口上支持高宝宁,而且出兵帮助高宝宁内犯。即使这样,隋文帝在消灭了高宝宁后也没有兼并高丽的意图。但高丽却扩军备战,囤积粮食修筑工事,不顾隋文帝的警告,进犯辽西,挑起事瑞。

高丽的态度和举动既危害了隋朝东北地区的安全,也挑战了隋朝在东亚秩序中的主导地位。周围的政权都奉隋朝为宗主国,就连强大的突厥也改变了以前的态度,向南称臣。小小的高丽却敢对隋朝用兵,隋朝还怎么去调停其他国家的关系呢。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隋文帝曾发兵反击,但仗最终没有打起来。隋炀帝三次出兵高丽,遭受重大损失。几十万将士的尸骨留在了高丽,却没有换来安定的东北局势。唐朝在维承隋朝政权的同时,也自然地继承了这一政治格局。

三、唐代征高丽的原因及情况

唐朝建立的初期,由于两者都面临着突厥的成胁,高丽主动与唐朝建立友好关系。两国相互遣返了俘虏,成为盟友。但是随着突厥的衰落和最终瓦解,契丹、室书等东北地区民族都向唐朝朝贡。高丽又把唐朝看成了阻挡自己扩张的障碍。621年,唐太宗派使节去高丽收埋隋朝战死将士的遗骸,毁掉了高丽当年用隋朝将士尸骨筑成的“京观”(用尸骨修筑的高台) ,将这些魂断异国的将土收殓埋葬。

但高丽却一改以前的友好态度,转面积极备战,调动全国力量,修筑了一条长达一千多里的长城,防御唐朝。

对于高丽的对抗态度,唐太宗隐忍不发。但是最后唐太宗终于还是爆发了,御驾亲征高丽,历史的结局就是依然没有把高丽打服。

9

打的是高句丽

因为高句丽不是高丽,实际这个在唐朝就类似于北宋时候的辽,南宋时候的金,明朝时候的后金。其实就是现在的东北朝鲜韩国一线。

  与那些游牧民族不同,高句丽这是一个真的有机会发展成高度文明强国的势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哪怕伤筋动骨大伤元气,能除了它都是值得的。

  在军政态势上,高句丽在辽东的扩张势必会成为华北平原的直接威胁,双方缺乏战略缓冲地带。

  更重要的是高句丽的所处位置处于中原王朝鞭长莫及之处,但高句丽却能够直接威胁到中原王朝的北部边疆。

  民族文化文化方面,作为间杂了汉、夷、夫余三者的山地民族,经济生活上渔猎与农业并行,在文化沟通层面与中原文化区别很大。

  所以对突厥形成一定压制之后,隋唐王朝便会将战略重心转移到对高句丽的征服。

  隋炀帝战略方针非常激进,而他所采取的行动使得双方的矛盾完全激化,但隋王朝倾国之力所发动的远征却最终压垮了隋帝国的国力。

  唐太宗在另立太子李治之后,意识到必须在自己这一代尽早铲除边境威胁,才能够保证在唐王朝的下一代边疆问题才能够实现缓和,于是在贞观十九年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战争,联合新罗瓦解高句丽的实力,之后李治时期才得以在公元655年到公元688年的一系列战争当中最终实现消灭高句丽的战略目的。

  东北的地理非常特殊,外部地处偏远,又是苦寒之地,内部四通八达,资源丰富。一旦有一个强大的政权组织起来,南下占据中原几乎是必然的选择(就像日本吞并朝鲜)。和漠北那些始终在打打杀杀的的游牧部落不同,东北是农耕文明,汉化程度更高,更稳定,也更容易入主中原。所以历代朝廷对东北方向是高度戒备的。把东北看成中原附近的区域就容易理解了,如果九州之内有人造反也会立刻镇压的。其它边疆方向都没有东北这么特殊。

  国际政治素来都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不可割裂来看。所以,打高句丽的主因不在国外,而在国内。那么,到底为何要打高句丽呢?这就要看当时的时代背景了。

  隋炀帝是江南小门阀势力拱出来的皇帝,在关陇集团和山东集团面前实在不占优势。所以,隋炀帝迫切需要军功。换句话说,这是隋炀帝的政治集团的一次赌博。

  至于唐太宗的征伐,那时是唐初,陈寅恪先生讲过,唐初奉行关中本位的政策。对高句丽的征伐,正是扩大陇右集团的力量,削弱山东门阀力量的关键一步。所以,这些国际政治行动的背后,其实是精明的政治算计。

  当然,做政治决策嘛,只看党派利益不够,也要考虑下其他的得失。

10

谢邀,首先隋炀帝和唐太宗的皇位来的都不正,所以需要建立功勋为自己证明,隋朝时北面基本已经安分唐太宗同样是安定北方后再收拾的高句丽~再说高句丽本身也不安分实力不强却不安分阳奉阴违,勾结势力想要挑衅中原王朝有点找打的意思~还有一个个人认为正面的理由,隋炀帝唐太宗有心恢复汉魏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