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如何陪伴孩子学习?

如何陪伴孩子学习?

2020-08-11 12:12阅读(66)

如何陪伴孩子学习?:很多家长不懂得如何陪伴孩子学习,教师也无法三言两语说清楚,我觉得教师可以把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积累的有效的案例,记录下来分:-陪伴,学

1

很多家长不懂得如何陪伴孩子学习,教师也无法三言两语说清楚,我觉得教师可以把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积累的有效的案例,记录下来分享给家长,让他们从中学习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慢慢地在实践中领悟。下面的实践案例,希望能够给到家长一些启发:

我遇到了一个特殊的孩子,虽然已是四年级的年龄,但是心智比较幼稚,数学学习很困难,无法融入同龄伙伴的学习活动,只能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训练,可是情绪行为问题比较严重,缺乏规则意识。有一天上个训课时,小辉拿来了一包瓜子。我灵机一动,从中倒出出一小半的瓜子,请他估计一下,这里有几颗瓜子?他也不示弱,让我估计一下。我就把我们估计的数字写在黑板上:小辉估算105颗,老师估计有90颗。究竟谁的估算比较正确呢?请他一颗一颗数一数,他静下心来仔细地数着,有时瓜子掉在了地上,我提醒他注意留心保护。最终数出153颗,请他判断谁估计得比较准确?并用数字来说明:你估计的数字与实际的数字相差几?老师呢?你和老师的估计,谁的比较准?(153—105=48 105—90=63 48<63)你估计得比较接近实际的数字,比老师的估计准。第一轮,小辉获胜,他满心欢喜。

怎样才能估计得更接近实际数字呢?我一边演示一边操作:把153颗瓜子分成三堆,每一堆放在手心里把握一下,大约50颗。然后倒出另外剩余的瓜子估计一下有多少呢?他用观察估计比原来的多,估计200颗,我用手把握估计210颗。然后指导他用不同的方法数数验证:2颗2颗地数,实际数一数有多少颗?他数到了241颗。通过比较发现,这次老师估计得比较准确。

接着我又给他出了一道难题:你知道今天带来的这包瓜子一共有多少颗呢?不用数数的方法,行吗?他看着这么多的瓜子,有些为难了。我让他观察,一堆瓜子153颗,另一堆瓜子241颗,你能列出算式统计一下今天共带来多少瓜子吗?他眼睛一转,有办法啦!153+241=?计算出来就是啦!算一算,竖式计算来帮忙。

然后,我引进了平均分的概念:我们两个分着吃,分得一样多才公平,这就是平均分,怎么分呢?让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吧!394平均分成2份,是不是要算394里有几个2?列出算式394÷2=197。算出后,一起来操作:每人拿一堆,这样公平吗?不公平!因为153<241那么多的一堆里要拿多少出来给到153呢?(197—153=44)现在你有几颗?我有几颗?这样就公平了。

当他急着想吃瓜子时,我训练一下他的延迟满足,重新创设情景:今天我们打算先吃一部分,另一部分留着明天吃。如果这时妹妹也来了,我们和妹妹一起分享吧!三个人平均分,该怎么分呢?他有些退缩:“现在妹妹不在,就咱们俩分着吃吧!”我坚持着:“假设妹妹就在这里。”我指导他:“是不是先数一数一共有几颗,再平均分成三份,就是总数除以3,就是每个人可以得到的数量?”“嗯嗯!”这一次数数又变着花样:5颗5颗数,让他独立数出来,然后除以3,按照计算结果平均分成三份。

最后根据他的出色表现,奖励吃瓜子,先定好规则——慢慢地剥开,小心地吃,垃圾丢进废纸篓,别让瓜子壳掉在地上。如果违规了,就停止吃瓜子,明天再继续。

刚开始,他还是小心翼翼的,但是没过一会儿,他的瓜子壳掉在地上,我十分干脆地坚决停止,收起了所有的瓜子。这一下他拿出了一直控制别人的手段:哭闹求饶叫喊发脾气。我没有迁就,坚定地告知遵守规则不耍赖,今天的瓜子课程已经结束了,我们要接受今天的结局。从中吸取教训,回家锻炼提高动作技能,争取明天更好的表现。如果继续耍赖明天的瓜子课程也将取消,因为你不守规则无法跟你玩了。当他听明白了奖惩措施,稍稍平静下来,我说:“你需要几分钟来调整自己的情绪?”他说需要5分钟。我就给他5分钟的时间,静静地在一旁做自己的事。但是他还是叽里咕噜地有些不甘心,我就指导他调整自己的心情——深呼吸,暗示自己,允许自己的失误,接受今天失败的事实,遵守规则不耍赖,明天还有机会,我要回去好好锻炼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终于,他恢复了平静:“好吧,我接受今天的结局!明天我会更加小心的。”我们顺利地进入下一个学习活动。

回顾今天的学习,从生活场景入手,将数学运用到他感兴趣的吃瓜子事件中,他乐意跟着老师一起完成估算、数数、计算、比较、平均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延长了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在将近1个小时的数学活动过程中,没有厌倦逃避。同时训练了他的延迟满足的能力,遵守规则,懂得分享,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接受失败的事实,吸取教训加强锻炼。如果他经常在生活中接受这样的陪伴与辅导,我相信他会更加健康地成长。

看到这个教学的实例,家长是不是也会有很多启发?家长也会模仿老师的做法去辅导孩子,这样老师、家长一起努力就能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杨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韦志中心理学网校学校心理学系主任

陆惠芳:上海宝山区罗店中心学校心理教师,韦志中心理学网校学员

2

尊敬的同学家长朋友们想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要多与孩子交流,可以问问孩子今天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有没有受到老师表扬、今天举手发言了几次、今天被老师点名批评了几次,通过交流让孩子自信,有良好的人生态度(认真、耐心、责任心)懂得做人比学习更重要。



让孩子少看电视,保护眼睛的同时,有更多的时间来读书、画画、体育运动、睡觉。现在到了冬天,电视看多了,早上就会赖床,也不能精力充沛地学习。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我校讯通发的作业一般都要口头和书面的)。多读读课外书,每天至少半小时(不妨和孩子一起读,增进您与孩子间的感情。)谅解和包容孩子的缺点乃至错误。不要因为孩子在某个阶段的落后对孩子失去信心。要用长远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即便是孩子犯了错误也应该以平和语调、建议和探讨的方式转达给孩子,既要明白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也存在缺点。



我们对孩子有多少的期待,孩子不会让你失望。多赞美、少批评。赞美使人温馨和感激,能让人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孩子需要这种善意与美好的表达。但赞美要恰到好处,多赞美过程的努力。例举:我给班主任写信,其实是也在间接地表扬了他。



记得有个故事:一位中国有人赞美一位美国人女儿的美貌。在女儿不在身边时,美国老很严肃的对中国人说:容貌的美是天生的,你不该赞美,你应该赞美她的努力。读书读书,不是只读我们这本语文书,语文书只是老师教孩子学习方法,获得更多的知识还是靠大量的课外阅读家长的参与陪伴一起学习成长!

3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困惑,如何陪伴孩子学习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效果。这个要看孩子处于什么年龄段。如果孩子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建议陪伴孩子学习时注意书写是否工整,坐姿是否端正,握笔姿势是否正确,计算格式是否正确,培养一个好的学习习惯。适当背些唐诗。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从四五年级开始要培养孩子单位时间做题的效率,最好买个计时器,在规定时间内让孩子完成应用题或计算题或阅读理解。让孩子学习如何有效规划时间。初中阶段最好制作一个孩子的个人成长记录表,将周考,月考,还有在校的德能分制作成曲线图,根据曲线图看孩子学习的波动情况,并制定出改进措施。周考,月考卷装订成册,准备好错题本,尤其是理科,把错题抄下来让孩子重做一次,明白错误在哪里,避免以后错误。文科类古诗词,古文言文,英语美文,单词该背的背,家长尽量抽背,才能清楚孩子的完成情况。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因为初中是孩子身体和心理成长最快的阶段。家长应多陪伴,细观察,多行动,少啰嗦,多感化,少指责,遇到孩子犯错不急躁,找准原因再出手解决!高中阶段大多数孩子已经有比较强的自主意识,这时候需要家长不仅要做父母更要做孩子的朋友,多沟通多倾听让孩子尽快适应高中紧张而快节奏的学习,和孩子共同分析学习波动情况,和孩子一起找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多尊重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4

毕竟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

认识一个做指甲的姐姐,书读的不多却有个知书达礼的乖巧儿子。她说她做的很简单,就是在儿子学习的时候安静的陪在旁边看书,她看的可能只是一本杂志。她家可以每天不看电视,但是不能不读书。读书让贫乏的物质变的丰富。

5

说到陪伴,确实有许多家长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有的父母看起来确实回到了孩子身边,但,他们是如何陪伴孩子的呢?当你在孩子身边“存在”着,他们,又感知到你的“存在”了吗?我想,这里要打个问号。那么,如何做到陪伴?高质量的陪伴呢?

我认为首要和重要的,只有一条:远离手机。离开了手机,陪伴质量自然会上去。

时刻关注手机,已经成了一种病,所有人都会患上的病。原因之一在于现在的很多事情都需要通过手机来处理,这是客观原因。主观上,我们确实越来越依赖手机,不敢问,在你看着手机的时间里面,有多少是有质量的利用手机呢?而手机不离手,已经成了阻碍亲子沟通的首要与重要障碍。君可见,有多少小学生的作文里面写道:我的爸爸(妈妈)整天手机不离手。就连自诩懂得一些育儿之道,且经常做学生心理咨询的我,在工作忙时,在想偷懒时,也会多看手机几眼,每到此时,儿子就会形容妈妈喜欢玩手机。注意,我算是一个注重亲子沟通,并有质量的陪伴孩子的妈妈。不敢想,天底下,有多少孩子正是经历着那么多的“爱看手机的爸爸(妈妈)”?

所以,远离手机,在陪伴孩子前,后,来处理手机上必须处理的事情。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请让手机离得远些。你会发现,远离手机,你的心便会静下来,而这时,孩子自会真正体会到:妈妈就在我身边。

儿子曾经给我出了一个方案,他说是在网上看资料后的总结,结合我家情况,妈妈可以在以下几个时间看手机:

时间一:儿子起床前的半小时;

时间二:送完儿子上学后;至接儿子放学前的半小时

时间三:儿子睡觉后

算下来,我需要在以下时间不玩手机:

时间一:陪儿子早上学习的时间,吃早餐的时间,送儿子上学的路上;计2小时。

时间二:接儿子放学至晚上作业至儿子睡觉的时间。计4小时。

再算下来,一天睡觉算8小时,再加上这6小时,我还有10个小时可以玩手机。

看看,孩子其实要求不高,他们只是需要:你在,身在,心也在。

所以,我仅提出这首要一条:离开手机。孩子在,手机便不在,孩子不在,手机再拿出来,试一试,当你离开了手机上纷繁信息的烦扰,你会不会安静下来?若能安静下来,看看,你和孩子的相伴,是不是感觉会大大不一样呢?

图|网络


慢下来,心生活,我是心理咨询师蒋敏,愿与您一起寻回生活的初心。

欢迎关注公众号:翔步心理 ID:Jiangmin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