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如何评价中药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作用?

如何评价中药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作用?

2020-08-05 13:34阅读(61)

如何评价中药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作用?:迄今为止尚无单独应用中药根除幽门螺杆菌有效的报道,因此中药主要起辅助作用。与评估益生菌一样,评估中药在根除

1

迄今为止尚无单独应用中药根除幽门螺杆菌有效的报道,因此中药主要起辅助作用。与评估益生菌一样,评估中药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涉及是否可提高根除率和降低根除治疗不良反应2方面。

药物被推荐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前一般需要进行系列研究,包括体外药敏试验、单一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作用和联合用药的作用。

体外药敏试验是评估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否有效的初始研究,但中药行药物试验存在困难:(1)中药多是复方成分;(2)敏感性判断(最低抑菌浓度,MIC)需参考应用该药后人体中该药物血浓度或局部浓度,中药很难提供。由于受胃酸等因素影响,幽门螺杆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其体内效果并不一致。单一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清除率、根除率)可初步评估该药体内效果,但目前尚未见到相关报道。

目前中药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作用研究的报道仅限于联合用药, 其策略主要是用中药替代铋剂和根除治疗结束后加用中药。良好对照的研究表明,中药效果稍低于或相当于铋剂,治疗结束后加用中药18d可提高4%~6%根除率,但这些结果尚待更多研究证实。除非有铋剂禁忌,在四联方案中用中药替代铋剂的策略并不可取,因为铋剂疗效已得到充分肯定。此外,有研究提示,益生菌的疗效仅在低根除率(70%)方案中得到显示(例如从70%提高到80%),而在高根除率方案中则难以显示(不能从90%提高到95%)。中药也可能存在类似情况。中药是否可降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不良反应及其费用-效果比优势尚待更多研究评估。

综上所述,目前难以完整评估中药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作用,初步研究显示可能有应用前景,但基于目前的证据尚不足以全面推广。

2

对于单味中药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经大量研究证实对幽门螺杆菌有明显抑制或杀灭作用的中药单味药的范围逐步扩大。



目前对于单味中药的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存在两大观点:一是主张清热解毒为主,一是主张扶正祛邪为主,而多数试验表明清热解毒中药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中更具优势。





不同性味、不同作用的中药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38种中药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这些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中药多集中于清热燥湿解毒、温中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行气解郁几大类中药。



1、清热燥湿解毒药主要有黄连、黄芩、大黄、黄柏、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青黛、土茯苓、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鱼腥草、紫花地丁、白头翁、秦皮、鸦胆子等;



2、温中健脾益气药主要有桂枝、吴茱萸、高良姜、甘草;活血化瘀药主要有延胡索、丹参、三七、归尾、乳香、山楂;



3、行气解郁药主要有柴胡、厚朴、枳实、乌药、陈皮、玫瑰花等;补益药主要有白芍、黄芪、艾叶、豆蔻、远志、金樱子等。





研究结果还表明清热解毒、温中行气、补益类3类中药的抑菌作用呈递减趋势,其中黄连、黄芩具有高度抑菌作用,大黄、地榆、马鞭草具有中度抑菌作用。



鹿衔草、旋覆花、金银花、连翘、丹参、石榴皮、黄柏、干姜、北秦皮、墨旱莲、甘草、泽兰、白花蛇舌草、葛根、桑叶、仙鹤草、败酱草、当归、延胡索、赤芍、广木香具有轻度抑菌作用。国内许多学者进行的类似试验结果相近。





日本学者今村理佐经实验研究发现大黄、生姜、木香、苦参、石菖蒲根、儿茶、芦荟、白草果及芍药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特别是白草果和芍药对幽门螺杆菌有完全抑制作用。



已有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PPI标准三联结合中成药荆花胃康胶丸、温胃舒、养胃舒等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明显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减少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增加临床症状缓解率。



注:根除幽门螺杆菌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