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浙江大学对努某某重新处分“开除学籍”,是迫于舆论压力吗?

浙江大学对努某某重新处分“开除学籍”,是迫于舆论压力吗?

2020-08-01 10:04阅读(91)

浙江大学对努某某重新处分“开除学籍”,是迫于舆论压力吗?:不管学校是不是迫于舆论压力,只要学校想通就好,支持浙江大学给予努某某开除学籍的处分!事情起因:

1

不管学校是不是迫于舆论压力,只要学校想通就好,支持浙江大学给予努某某开除学籍的处分!

事情起因:

2019年2月22日凌晨,浙大学生努某某趁被害人醉酒之际,将其带至校外自己的出租房内,先是强行抚摸被害人的隐私部位,后意图与之发生性关系,被害人不停反抗并声称要报警,努某某因害怕对方报警而停止继续犯罪。

2020年7月14日,浙江大学发布一则通告,称该校这名2016级学生努某某因犯强奸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学校对其作出“留校察看”处分。消息一出,舆论哗然,网友们纷纷质疑学校处分过轻。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几乎在同一时间,哈工大计算机专业两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因在选修课考试中找人替考、作弊,被学校开除!国科大研究生季子越在境外社交平台发表一系列不当言论,被学校开除!

想想哈工大和国科大的处分,浙江大学的处分尴尬不?当浙大第一次给予努某某留校察看处分时,努某某非但毫无悔意,反而连发多条朋友圈,“我快乐回来了!”歌舞升平、岁月静好,俨然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事情经过:

2020年7月21日,因努某某被处以留校察看处分引发网络关注,学校发布了一份情况通报,指出学校之所以作出“留校察看”处分,是根据司法部门认定的犯罪终止、具有自首情节给出的。当然,根据学校相关条例规定,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和缓刑的学生,学校可以在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两项中选择其中一项。很显然,学校选择了最轻的处分。

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实际上,学校作出留校察看处分,也是参考了努某某所在学院,院领导讨论出来的部分意见,大体意思是,念其初犯,来自贫困地区,是少数民族等,本着教育挽救的角度才做出的决定。随着事情的发酵,网上曝出很多关于努某某生活作风、人品、学业等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浙江大学高度重视,立刻重启后续调查。

事情结果:

2020年7月31日深夜,浙江大学官方发布最新的情况通报,称经过调查核实,发现努某某确实存在多项违纪违规的情况,决定给予努某某开除学籍的处分!

总结:

努某某被开除学籍,有人说学校是迫于舆论压力的改变,也有人说是学校知错就改。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不得不说,浙江大学的办事效率还挺高,能够对网民、学生以及当事人的举报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理。

最后,希望浙江大学谨记,修德第一,修业第二。道德有缺陷的学生,就算他有再多优点,也不值得宽容!

看完的朋友,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2

浙江大学对于努某某处以开除学籍的处分。相信是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要知道,在之前是给予努某某留校察看的处分。

当初努某某的事件在网上曝光后,很多网友都对浙江大学的处理结果不满意,并且还拿出了哈工大两名学子因作弊而被开除的事件对比,浙江大学的名声一落再落。

当初浙江大学以努某某是少数民族,初犯,家里是贫困地区等理由说出为何对努某某处理留校察看。

试问少数民族就能够纵容犯罪吗?国家对少数民族有政策的扶持,但不代表说犯罪不追究责任。初犯是说以后他还有机会再犯下一次再做决定?家里是贫困地区,难道他家里是贫困的吗,有多少知道他的人都说他经常前往ktv消费,而且消费水平还不低,他家是贫困地区的不代表他家贫困,而且贫困也不是包容犯罪的理由。

法院已经判决了努某某犯强奸罪已经是事实,根据法律,判处了努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半,可缓刑。这也已经是法院根据努某某是少数民族的身份而做到的宽容了。

但是浙江大学作为一所重点大学,校风都显得如此不正,如何让广大家长和学子放心,而且现在正值高考后的考生择校时期,已经有很多家长都在考虑让不让子女前往浙江大学就读了。这样浙江大学的压力自然是很大的。而浙江大学的压力就是对努某某“留校察看”的这个决定引发了广大网友的不满。

3

2020年7月31日深夜,浙大校务委员会作出开除努xx的处分,纠正了7月21日的“留校察看”的处分。为什么仅十天,就更改了?是迫于舆论的压力吗?还是浙大知错就改?抑或是舆论的压力?

对于这两份处分结果,浙大都给予了充分的理由,而且解释的有条有理,但仔细琢磨,耐人寻味。第一条处分,理由充分,第二条处分,同样充分。这是自相矛盾的解释!特别是第二次处分中说,经过调查,努xx存在多项违规违纪行为。试问,那努xx的这些行为第一次处分时你们没调查没掌握?这岂不轻率?

且不论这两次处分孰重孰轻,有一点让人怀疑,浙大重新开除努xx,有迫于舆论之嫌!



4

网络的力量是强大的,没有无数国人的正义呼吁,不会有今天这个结果,浙大原来在网上说第一次强奸,态度好,简直就是法盲,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正义的力量是强大的,浙大的风气该整治了,做了那么多恶的人,学校原来就没有发现吗?对罪犯如此包容,恶人会越来越多,让国人愤怒,浙大让国人失望,没有国民的正义之声,没有国民的压力,你就纵容犯罪分子吗?浩然正气为什么在你们这届领导中体现不出来呢?

5

毛主席说过,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人多力量大,又一个我爸是李刚的害群之马,被拉下马,希望对努某某这样的人可以做到法不容情,立刻执行收监。

首先肯定是迫于舆论压力,如果没有被报道被揭发,我想评凭借努某某的家庭,社会背景,浙大顶多还就是留校察看。

当然反过来想,浙大也有私心,不想名望扫地,但纸终究包不住火。

当事人的发声让整个事件真相大白,也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气愤不止,作为一个犯了刑法的人,判了刑,依旧还可以为所欲为,这不禁让人想象社会背景有多强大,如今浙大给予开除学习不过也是芒羊补牢,还未晚矣。

当然这件事对于浙大这样的名校,喜忧参半。戴着中国高等学校的帽子,做着低下的成人梦,让许多家长,尤其是女孩子家长,有点后怕,怕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也怕对于校方而言仅仅是个严重警告,留校察看,毫无作用。

对于努某某事件,还是希望我们的学校长点心吧,毕竟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是连芝麻西瓜混做一谈。

6

商家反应比法律快,留校察看卖火了!!!

7

绝对是迫于舆论压力,不情不愿做出的妥协。不信?你看:校方没人为此负责。

8

浙江大学对努某某重新做开除学籍的处理,想必很多人都是支持的,学校也对为何做这种处理做出了公开的声明,通过声明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对努某某做了重新的调查,也证明了网友们的举报基本都属实,他上学期间确实做了很多违规的事情,尤其是被留校察看以后,依然没有收敛,所以基于对学校规定认真的态度,就重新决定“开除学籍”的处罚。

至于说是不是迫于舆论的压力,我认为多多少少也是有一定关系的,因为学校做出的公告上标明,事件的起因是7月20日学校的努某某引发网络关注,如果没有网络的关注,想必学校还是不会做出这样的判决,所以说,迫于舆论压力,也是有一些的。

右上角关注帮忙点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网络举报的努某某所作所为,看来很多都坐实了

努某某事件发生以后,很多“当事人”出来举报他,一些女生当年迫于压力不敢说,如今也出来声明自己曾经被努某某欺负过。

这种情况下,学校只需要联系一下当事人,就能确定事情的真假。

过程咱们肯定是不会知道了,但结局就是努某某被开除学籍,由此看来,很多“传闻”应该都是真的,学校认真调查以后,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浙江大学这次“弥补”很到位

浙江大学之前因为努某某事件深受舆论漩涡之中,这次重新对努某某进行调查,真的是非常认真且合乎规定。

首先是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从经济,学业,作风等角度对努某某展开了调查,询问了很多当事人,甚至一些举报人,而且都做出了书面的记录,主要就是为了了解当年努某某的为人处事合不合格。

其次,调查小组提前对努某某做出了通知,并就本人要求开了一个听证会,听证会上也是争得了本人的同意,公开对努某某的调查进行的宣读,其中很多事情,努某某也都承认了。

最后,在努某某本身的参与下,不知道是视频参与还是直接到了现场,反正是努某某全程对自己的调查没有意义,可见努某某也对当年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了一些后悔,因此他主动的认了错,对调查结果也没有异议。

学业才是学生应该努力做的事

很多人都说,大学是半个社会,虽然言过其实,但也有一定的根据,到我认为,不管怎么 说,大学还是学校,而学生就应当以学业为主。

努某某的事情告诉我们,学生不好好学习,违反了学校的规定,即便毕业了,学校也依然有权利开除学籍,所以说,大学生也要以学业为主,切莫被花花世界迷惑了双眼。

喜欢的话,帮忙点一下关注,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9

题主问,浙江大学对努某某重新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是迫于舆论压力吗?

老警坚定地回答:是的!如果没有舆论的质疑和监督,该事件将会石沉大海。

感谢互联网的强大:《平安经》作者刚被免职,浙大努某某又被开除学籍

近日,一本平安经火了。

如果该书是出自一个市井小民之手,将会引来数不清的批评和嘲弄,甚至会送给这位写书小民一个“神经病”的称呼。

该书能顺利出版并在网上高价大卖,得益于众多马屁精的指鹿为马和疯狂吹捧,更是一群奴颜媚骨者对权力垂涎攀附的恶果。

同样一本书,却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原因就是作者的一般和不一般。而不一般的作者副厅长刚刚被免职。

还真是“双喜临门,同喜同贺。

昨天深夜,浙大在宣布重新调查努某某留校察看处分过去十天后,终于公布了最新的调查处理结果:给予努某某开除学籍处分。

留校察看改为开除学籍。

同样都是“四个字”的处分名称,却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场狂风暴雨般的声讨浪潮。

从两个事件的处理结果看,我们应该感谢互联网的强大,它使得原来很多社会中的阴暗角落,被拉回到阳光下晒一晒。

浙大的重新处理决定,完全是在强大负面舆情的压力下,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如果这么说不够准确,或者说冤枉了浙大认真处理努某某的诚意。

那么就必须问一问:如果没有互联网的持续监督,浙大会主动改变原来的决定吗?

这个问题,不用任何人回答,因为答案不言自明,每个人的心里都明镜一样清楚。

自2018年以来,浙大对三名作弊学生、一名盗窃千元学生、两名吸食毒品学生都作出了留校察看处理。

如果说,上述处理尚能勉强通过,而对犯强奸罪的努某某也是同样的处理,就未免让人对浙大的“处罚标尺”感到疑惑不解,这个处罚的尺度也太宽泛了。

再看看同样是名校的哈工大,对于两名考试中作弊的学生,果断作出开除学籍处分。

而我们的名校浙大,不但对作弊的、偷东西的、瘾君子一律留校察看,还对强奸犯也作出同样处理,难道非要等学生杀了人、判了死刑才开除学籍吗?

浙大,你可长点心吧!

10

第一,我们先回顾一下事情的大概经过,看看这位来自浙江大学的努某某都干了什么!2019年2月,他将一个女孩灌醉后,将其带至校外自己的出租房内,欲强行和其发生关系,因被害人不停反抗并声称要报警,努某某因害怕停止了犯罪行为,其实就是强奸未遂!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努某某到派出所自首!2020年4月17日,经法院审理判决努某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随后,7月17日,浙大发布通告,根据《浙江大学学生违纪处理办法》规定,给予努某留校察看处分。

第二,但事情很快再起波澜,浙江大学的这份“疼爱”和“不忍心”,并没有让努某心存感激,重新做人!7月21日,努某被处分后依然在朋友圈晒自拍、发布旅游动态,被曝光后引发网友的热议,随后他的一些生活细节和黑历史也被扒了出来,而曝光这些信息很多都是被努某猥亵的女孩,“经常挂科,成绩差,喜欢摄影,大三就在外租房,之前还曾强迫小学妹发生关系,经常去酒吧检人等”,因此浙江大学对于这样学生仅仅给与留校察看的处分,也引起了很大争议,正值高考招生季,浙江大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第三,浙大悬崖勒马,及时止损,百年名校的眼里容不得这样的败类!浙江大学面对网络舆论的压力,迅速成立专项调查小组,梳理网络举报,并向很多了解努某的师生了解情况,经过取证,核实,审议等流程,于7月31日深夜发布通告,宣布对努某给与开除学籍的处分。

事情的整个经过就是这样,很明显,浙江大学是在舆论的压力面前低了头,或者说在舆论的压力下,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决定。在这里有几句话想对浙江大学说,对于这件事,其实很多网友最生气,最关心的并不是你们是否开除他,我们真正担忧的是,浙江大学作这样的国内一流学府,差点做出一件毁三观的事情!强奸是罪犯,跟违纪是两码事,二者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是不一样的。说实话,对于努某这样的人,应该去看守所或者劳改中心好好改造,而不是留在浙江大学里享受国内领先的高等教育,对于努某这样的人,留校察看,就是在浪费公共资源,对于努某这样的人,即便他的学问,学识,学历再高,归根结底对于我们的社会还是一种危害和风险。所以,应该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要不然他永远不知道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