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雍正王朝》邬思道为何笑纳了如月?如月真是去监视老邬的吗?后

《雍正王朝》邬思道为何笑纳了如月?如月真是去监视老邬的吗?后

2020-07-31 14:32阅读(74)

《雍正王朝》邬思道为何笑纳了如月?如月真是去监视老邬的吗?后来他们怎么样了?: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前脚刚即位,后脚邬思道就要遭殃,通过双方一晚上的

1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前脚刚即位,后脚邬思道就要遭殃,通过双方一晚上的较量,最终君臣达成一致意见,邬思道提出半隐。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邬思道就迫不及待地出城了,刚走一段路,就听到后面马蹄声起,原来是老十三胤祥追了上来。

那么老十三胤祥为什么要追上邬思道,又为什么送了他三件大礼呢?

一、

邬思道头一天晚上刚刚躲过了雍正帝的杀机,此时尚惊魂未定,关于躲过杀机的事,我们之前讲过,不再重复。总之是邬思道巧妙地利用雍正帝多疑的性格,调用五路人马,迷惑雍正帝。

最后又遇到了蹊跷前来拜访的,疑似要“清君侧”的十七阿哥,没等雍正帝反应过来,邬思道便用“天子无私事”打发走了十七阿哥。

经历了这么多事,此时老十三胤祥又追了上来,邬思道自然心中是七上八下,不知道老十三胤祥的坛子里装了什么药。

而老十三胤祥的坛子里装的确实不是什么药,而是酒,当然,也能理解成药——心药!

其实老十三胤祥此次前来,给邬思道的第一感觉就是,这肯定是雍正帝反悔了,要来除掉他。所以,面对老十三胤祥递过来的酒,邬思道是不接,而是疑惑地看着老十三胤祥。

“我替四哥敬您老人家……为您践行。”

这一刻,邬思道肯定想到了坎儿,坎儿就是被老四胤禛指使的高毋庸用毒酒毒死的。他不敢相信,老十三胤祥号称“侠王”,一向光明磊落,怎么可能也干这么龌龊的事情?

老十三胤祥愣了一下,马上就明白了邬思道的意思,于是自己先倒了一碗,一干而尽。

这里有一个疑问,老十三胤祥此举到底是受雍正帝的命令,还是自发的呢?

二、

虽然老十三胤祥嘴上讲的是替四哥,但是这句话是有问题的,正确的说法是皇上四哥,或者直接说皇上。如果他单纯用了四哥这个称呼,就证明给邬思道践行这个行为,并不是雍正帝的命令。

那么是不是说,雍正帝没有命令呢,当然有,只不过并不是命令老十三胤祥的,而是下给四福晋,也就是当今的皇后的。

我们再看这个酒,这个酒是什么酒?

这个酒是当初老四胤禛冒着风险,扇了守门的小太监一个巴掌,才潜进宗人府,探望老十三胤祥时带的酒。当时,他们就定下了武力夺取皇位的策略,结成夺权铁三角。

当时的邬思道刚刚被老四胤禛用金银财宝试探过,甚至不惜自比李世民,确保邬思道跟大家是一条心。想不到仅仅几天之隔,现在主子成了皇上,老十三胤祥也马上就被封铁帽子王,只有邬思道,孤苦伶仃,一个人默默离去。

这坛子酒代表着有始有终,一半是策划夺权的时候喝的,另一半是留到夺权成功,庆功时喝的。老十三胤祥代表不了皇上,他顶多能代表一天前的四哥,所以,他才讲自己是替四哥给邬思道践行。

来完成夺权成功后的仪式,那就是干掉这半坛子酒,只是三人,变成了二人。实际上以老十三胤祥的脾气,他自然会疑惑,邬思道为什么会走,但是他没问,只是说了一句:

“我们对不起您呐!”

那么老十三胤祥为什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呢?

三、

这一句话是发自老十三胤祥自身的,但他用了“我们”二字,也就表明,他不是奉雍正帝命令而来。

他只是觉得,雍正帝的做法有点想不通,也确实对不住邬思道,原因有三:

第一个原因前面也讲了,本来三个人共事,共谋大业,结果功成了,两个享受胜利果实,而出力最大的邬思道,却要浪迹天涯,从内心有点对不住他。

第二个原因则是老十三胤祥的难言之隐,他号称“侠王”,遇到不平之事,都想打抱不平。想当初为了魏东亭,他不惜跟老四胤禛翻脸,张五哥刑部冤案,他一怒之下甚至找到康熙帝,就连太子胤礽犯案,他都不肯落井下石,被牵连。

而这次邬思道归隐,他却没有做什么,或者说他曾经找过雍正帝,但是结果失望。他是为自己不能留住邬思道而感到抱歉,不是抱歉归隐这件事,而是抱歉雍正帝不能留他,留他就是害他。后来雍正帝发愁无人可用之时,老十三胤祥还提到过要是邬思道在就好了,结果被雍正帝白眼。

第三个原因就是隐藏比较深的原因,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那就是,对不起邬思道的爱情。邬思道跟年秋月的爱情,第一个看出来的恐怕不是老四胤禛,而是老十三胤祥。那一次他到雍亲王府吃饭,谁去叫邬思道都叫不出来,还是年秋月一下子就解决了问题,那时候起,他就知道他们有戏。

可是,随着老十三胤祥被抓,时局变化,想不到再出来之时,四哥成了皇上,年秋月已经成为了年妃。

四、

即使邬思道归隐了,雍正帝也没有放过他,而是派了个眼线,那么老十三胤祥知不知道如月有问题呢?

其实他并不知道,如果是雍正帝直接告诉老十三胤祥,如月是派去监视邬思道的。以“侠王”的秉性,自然不会同意,而雍正帝也了解他的脾气,自然不会这么安排!

而且如月并不是老十三胤祥弄来的,因为他昨天还在宗人府关着呢,一晚上不可能就变出一个如月来。当老十三胤祥把如月带下来的时候,他说的是:

“这是我和四嫂商量,让她来照顾你的!”

所以,如月是四福晋(皇后)提前就准备好的,或许准备的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只有她最像秋月,老十三胤祥选择了她而已,并给起名如月,这样也让老十三胤祥心中的愧疚感,得以减缓。

邬思道上车之后,回过头来说了一句:

“看来,我这后半辈子,又得让人管着了!”

这句话也是一语双关,表面上的意思是说以后,如月就要伺候自己了。另一层含义是说给老十三胤祥听的,我邬思道,还是离不开你们的管控啊。

五、

那么如月是派去监视邬思道的,这个事实有根据吗?

实际上,雍正帝也好,皇后也好,对如月也没有那么大的信心,能汇报就汇报,不能汇报也就算了。

邬思道何等聪明,在确信如月没有问题之前,他是不会轻易表露心境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他去田文镜那里,最开始他在李卫那里,李卫这小子太忠诚,不易脱身。

所以,他在李卫那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安心教如月练字。这也说明,邬思道还是有所顾忌的,他既做给李卫看,也做给如月看,同时也获得了雍正帝的放心。

后来他设计去山西,并在酒楼见到田文镜,当时在场的就四个人,李卫、邬思道、如月和田文镜。当时李卫是设计用“八千两银子”把邬思道卖给田文镜当幕僚,此事只有这四个人知道。

后来李卫这小子进京,他跟雍正帝聊起邬思道,雍正帝突然问了一句:

“听说邬思道想去田文镜处?”

当时李卫的冷汗就流了下来,邬思道想去田文镜处这件事,只有前面提到的四个人知道。邬思道不可能自己跟雍正帝讲,李卫也不会讲,不然雍正帝不会这么问,李卫也不会吃了一惊。田文镜更不会汇报,毕竟他跟雍正帝的关系还没有好到无话不说,而且他也没有动机汇报,不然最后邬思道也不会从他那逃跑。

唯一汇报的,只能是如月,当然,这只是推理,如月的嫌疑最大,当然也不排除雍正帝知道田文镜那里有麻烦,故意这样问李卫的。而邬思道想必也不想脱离雍正帝视线,不然也不会教她写字。

后来邬思道带着如月逃跑,一方面他可能策反了如月,或者如月也被他降服,毕竟一个小女子,雍正帝也不会难为她。第二种原因则在于,君臣心照不宣,如月在身边,就证明我邬思道逃不掉的,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也就等于,双方买了一个心安!

邬思道面对老十三胤祥的践行,也动了真情,给了他几条建议,包括推掉铁帽子王称号,包括观察府邸办秘密事的人,包括以后要低调做事。而这几条建议,确实震动了老十三胤祥,至于后面他下棋都不敢赢雍正帝,这是后话了,此处不提。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2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当中,邬思道是四阿哥胤禛在民间寻访到的一位“高人”,这位“高人”还真的就是“名不虚传”。四阿哥胤禛在康熙朝后期的九子夺嫡当中惊险胜出,最终继承大位登上皇帝宝座,邬思道作为胤禛的师爷,的确是功不可没。

邬思道竭尽全力的使出浑身解数帮助四阿哥胤禛夺取皇位,除了展现自己的平生所学的本领之外,报答四阿哥胤禛对他这个“带罪之身”的落魄文人的知遇之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但是,四阿哥胤禛对这位邬先生,除了当做师爷看待,对他尊重有加并“言听计从”之外,其实在内心深处,胤禛对邬思道还是不完全放心和十分信任的——毕竟属于“萍水相逢”加上少不了为了争夺太子之位而合谋搞一些“阴谋诡计”,胤禛对邬思道总的来说还是有所防范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在邬思道和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之间的感情方面,四阿哥胤禛“夺人所爱”,还是对邬思道有所亏欠,毕竟邬思道和年秋月属于“两情相悦”,并且年秋月对邬思道的感情四阿哥胤禛是心知肚明。但是,为了更加牢固的把年羹尧这个得力心腹抓在手里,除了给年羹尧一家抬籍之外,胤禛还娶了年秋月为侧福晋,年羹尧和胤禛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除了主仆关系还成了亲戚——尽管胤禛并不喜欢年秋月。

对于胤禛的这种做法,邬思道内心如何不是太清楚,因为看不出来邬思道有什么情绪上的波动,但是从理智上邬思道是理解胤禛的,他知道胤禛要想夺取大位,没有年羹尧的死心塌地的支持和帮助是不行的。

在这个背景下,邬思道就是有怨气也不能有所表现,邬思道还是有大局观的——毕竟他的终极目标是帮助他的主子四爷夺取皇位,在这个终极目标之下,儿女情长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在四阿哥胤禛登上皇位成为雍正皇帝的当天晚上,雍正深夜回到潜邸,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目的 ,就是处理这位立下汗马功劳的师爷邬思道,这个“处理”的含义当中,肯定是包括让邬思道消失的选项。

邬思道对于雍正连夜回到潜邸并点名见他的目的还是是分清楚的,作为一个“神一样存在”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师爷,邬思道的这点判断能力还是有的。

事实上邬思道对于雍正的这个心思应该是早有准备,不然的话,邬思道不可能在雍正说出对于如何安置他“容朕再考虑考虑”的时候,立刻就有了可以说是“深思熟虑”的应对。

邬思道首先坚决的拒绝了或者说自己堵死了“入仕”的可能,他向雍正提出了自己的“三不可用”,其中的重点就是自己是一个“善搞阴谋”的人,而四爷今后作为皇上,是要靠“光明正大”的。

接下来邬思道提出了“半隐”的请求——远离朝堂又可以让雍正随时找到自己,也能随时监视自己。他主动提出到雍正最信任的心腹李卫的府上当个幕宾,他知道只有在李卫那里他最安全,同时雍正也最放心。

这样的应对,如果没有事先的谋划是不可能临时起意应对自如的。雍正对邬思道的自我安排还是比较满意,毕竟如果不是有“逼的太紧”的情况,雍正也是不忍心真的就把邬思道“处理”掉。

在曾经的主仆,现在的君臣之间达成默契的情况下,邬思道离开京城到李卫那里“半隐”,这个时候十三阿哥胤祥去送行,应该就是“奉旨行事”。

邬思道其实应该是非常清楚十三阿哥胤祥的到来肯定是奉旨代雍正送行,他手里的那半坛子酒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但是,邬思道还是对十三阿哥胤祥提起了“与帝王相处,共患难易,同甘苦难”,并且劝十三阿哥胤祥不要接受“铁帽子王”的封赏。

这看起来似乎是邬思道有挑拨十三阿哥胤祥和雍正之间的关系的嫌疑,邬思道应该是分清楚,十三阿哥胤祥和雍正之间的关系不太好挑拨,他为什么要说这些呢?

邬思道的意思,应该是通过十三阿哥胤祥传达给雍正一个信息,那就是奉劝雍正不要做“飞鸟尽良弓藏”的事,希望雍正能坚守他们之间的协议。

而十三阿哥胤祥的那句“我们对不起你”,则肯定是雍正对邬思道的歉意,这个歉意只是来自于雍正在年秋月的问题上“横刀夺爱”的歉意,因为除了这点不地道之外,雍正几乎没有什么对不起邬思道的地方——无论功劳多大都不可能入朝为官,这是邬思道自己也很清楚的事。

既然是有歉意,那么一句“对不起”就显得比较虚伪,所以十三阿哥胤祥带来了一个女人“如月”,算是赏给邬思道一个贴身的仆人,也是贴身的女人,一个伴儿。

对于这个女人,邬思道其实是非常满意的——这个女人很像那个他的“意中人”年秋月,他见到这个女人的第一眼就脱口而出:“秋月……”。而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显然也是照着年秋月的替身来找的,并且给这个女人起了一个很有意味的名字“如月”。

邬思道笑纳雍正给他的这个“礼物”应该是顺理成章也是不得不收的。况且雍正的这个“礼物”也的确是用了心思,邬思道肯定不能不要,也是心满意足的,所以邬思道说:“看样子我这后半辈子是有人管着了”的时候,是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他的“管”有两层意思:第一是照顾,第二就是看管。

至于这个叫如月的女人是不是雍正派去监视邬思道的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否定的,我认为,至少雍正把这个如月送给邬思道的主要目的还是给邬思道找一个能照顾邬思道后半生的女人,毕竟邬思道的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身边事需要有人照顾的,雍正还真的没有必要像看贼一样找人寸步不离的监视邬思道。在李卫那里,邬思道的一举一动恐怕李卫就“看得过来”。

但是,这个如月也肯定是有一定的“监视”的职责的,这种监视更多的是“信息和情报”的收集上报,从后来雍正对邬思道行踪的动态掌握的比较清楚和及时的细节来看,似乎雍正除了李卫这个信息来源之外还有其他的信息来源,这个信息来源不排除那个邬思道身边的如月的可能。

从另一方面来讲,邬思道其实也是需要如月这个和雍正保持联系的渠道,他也需要雍正随时掌握他的动态,只有这样他的处境就是安全的,所以,即使邬思道知道如月可能是雍正的耳目,邬思道也会装糊涂,在他来讲,他要保证一点,就是在雍正面前“无秘密”。

直到邬思道帮助田文镜查处了诺敏的案子,又帮着年羹尧找到叛军主力,眼看着雍正逐步坐稳了皇位之后,邬思道也开始寻找自己的退路,他在雍正到河南巡视之际,设计让田文镜把自己轰走,尽管邬思道想远走高飞,但是他还是带着如月一起去“退隐江湖”,如月这个唯一和雍正联系的纽带,邬思道这辈子是不会撒开手的。

只要有如月在,邬思道就可以如愿过上“隐士”的生活。

邬思道就是一个“高人”。

3

雍正顺利登上皇位之后的第一晚,诳说为了安全要回住一晚,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

邬先生呢?

四下暗黑,杀气腾腾。他的目的昭然若揭,害怕老邬此时有什么举动,打算回来试探一下邬思道,扑杀之心暗藏心底。

但是邬思道早已想好了保全之策,来了个“半隐”,道出不能为官出仕的三条理由,其实大家可以认真琢磨一下,这三条理由究竟是否站得住脚。雍正会不会相信?

雍正此时虽有扑杀之心,但是无奈当时外有五路人马,都是由邬思道临时调遣的,故不敢轻举妄动。邬思道成功得以脱身。

临别,是十三爷带了个丫鬟如月前来送行。邬思道与十三爷说了些许知心话,算是老邬与十三爷的交情。十三爷说,和四嫂商量了,给你派个保姆如月侍候你。

无奈十三爷也不是当年的侠王了,虽有义气长存,但是政治气息渐浓。此举雍正才是真正幕后策划,十三爷也无法,权当真的是给他一个可以照顾生活起居的保姆。

所以,这个丫鬟不简单,定是雍正派去监视邬思道的间谍。

当然,这些怎么瞒得过邬思道,心里明镜似的,并且二话没说就笑纳了。因为他知道,既然雍正监视他,就意味着他不会死,若拒之,则真是离死不远了。

所以,他一定要笑纳,笑纳就能活命。

为什么雍正非要派个间谍保姆去监视邬思道呢?

一是因为老邬的三条理由不大能站得住脚,他不相信。

二是雍正刚刚继位,朝局不稳,各方势力虎视眈眈,如果老邬此时又被他人所利用,这着实是一个难以对付的人,所以他要防范于未然。

在此后的几年中,为了让雍正放心,老邬兑现了他对雍正的承诺。

一是协助田文镜查抄诺敏番库造假案,二是协助年羹尧查找西北叛军主力(有名的灯下黑),这两件事情,都是关乎雍正立足的大事,电视剧虽然没有表面,但是雍正心里很清楚,这都是老邬的功劳。至于说到李卫那里去,让李卫看着他,只不过是老邬的苦肉计,让雍正在继位之初,更放心他罢了。

为什么后来邬思道和如月都没有再出现过?

有人说,雍正心里放不下这个梗,所以最终还是派人杀了他,也有道理,因为雍正为人实在多疑苛刻,对自己有威胁的人,极少放过,兄弟之间尚且如此,何况一小小的谋臣。

但是我个人认为不是。

雍正虽然多疑苛刻,但是也不说滥杀无辜之人,以后没有再见邬思道和如月的踪影,主要原因在于雍正的帝位已经稳固,西北平叛,年羹尧死,新政得以推行,八爷党逼宫乱政是自家兄弟捣蛋,老邬怎好出手?八爷党覆灭之后,兄弟们个个都被他收拾了,雍正再无敌对势力,最后就连自己的儿子弘时也被他干掉了。

所以,逐步稳固下来的铁桶江山,有没有邬思道,便也无足轻重了。加之随着年龄的增长,邬思道只怕也只是一个糟老头子了,起不到翻云覆雨的作用了。倒是这个如月,年纪轻轻要监视老邬的一生,大好的青春奉献给了雍正的政治统治。因为这是她的使命。

4

做为四爷胤禛的重要谋士,雍正继承皇位的那天晚上,邬思道知道自己需要离开了。

那天晚上,雍正回到了潜邸,见到了邬思道,说是宫中情况不明,为了安全起见,回来住一晚上,顺便看看邬思道。

其实真正的用意是来试探邬先生是否忠心,有没有必要除掉,因为,知道自己秘密的人越少越好。

雍正说:“今晚孝子守陵,本不应该回来,无奈宫中情况不明,今晚回来住一晚上,明天该又是另一个忙法了。”

随即,雍正帝试探邬思道,打算给邬先生安排一个名分。这时,邬思道说出了“三不可用“:

一、自己本是残疾之人,属于“六根不全”的人,为官者,讲究仪表堂堂,残缺之人不可为官。如果雍正启用自己,至公不公,于私有私。

二、自己是康熙朝犯人。如果雍正启用自己,那是康熙帝当年抓人抓错了,还是雍正帝用人用错了?这样有辱先帝圣名。

三、自己的才华都是阴谋诡计,上不了台面。而雍正帝治国,讲究光明正大。再说,这么多年,自己的才智早就被榨干了,无才可用。

那拒绝了雍正帝,邬思道想干嘛?想要另寻高枝?不可能,这样会死得更快。只能隐退。

雍正帝问:“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先生怎么个隐法?”

邬思道:“臣想半隐。原因有二:一、臣身无分文,全隐必然饿死。二、君臣十几年,感情犹在,若果全隐,陛下想念臣而又找不到臣,臣心不安。所以,臣既要找到吃饭的地方,又要让皇上找到我,以便了了这段恩遇之情。”

实际上 ,邬思道是在求饶。如果全部隐退,必然失去雍正帝控制,如果被别的势力利用,后患无穷,所以说,全隐必死。只有寄身在皇上信赖的人那里,皇上才放心。所以,雍正应允了邬思道的请求,同意他去李卫那里。

临行之前,由十三爷来送他。当时十三爷拿出了半坛子酒,这是当年自己被圈禁宗人府的时候,四哥胤禛去看他,带给他的。原本剩下的酒,打算四爷夺嫡成功,荣登大位之际,三人开怀畅饮。

然而,此时,邬先生却要离开。相信这也是雍正的意思。

饮完了坛中酒,十三爷说了一句“我们对不起你。”然后叫出了一位姑娘,名叫如月,让如月照顾邬先生后半生。

邬先生一看,差点儿认为是秋月。仔细一看是如月姑娘。邬先生没有犹豫,立刻笑纳了,还开玩笑着说:“自己的后半辈子又要听她的了!”

雍正为何送把如月给邬先生?

这要从秋月说起。秋月原本是雍正身边的侍女,为了照顾或者监视邬思道,胤禛送给了邬思道。而秋月和邬思道逐渐有了感情,那邬思道能不能娶了秋月?

不能。因为秋月还有一层身份。她是年羹尧的妹妹。若果邬思道娶了秋月,必然和年羹尧关系紧密,胤禛能不能容忍邬思道和年羹尧联合?于是,邬思道做了个顺水人情,自己做媒,把秋月嫁给了胤禛,成了胤禛的侧福晋,才化解了这一段感情危机。这样一来,相当于胤禛横刀夺爱了,如今,面对邬思道孑然一身的局面,雍正当然要想办法补偿给邬思道,于是,就找了一位跟秋月长相相符的如月赐给了他。意思是,见到如月,就如同见到秋月,还还是老实本分为妙,否则死无葬身之地。

那邬思道为何毫不犹豫的笑纳了?

原因很简单,接受了如月,说明自己跟秋月的感情一刀两断。接受了如月,说明君臣的感情犹在;如果拒绝了如月,那么意味着割袍断义,后果很严重。

邬思道领着如月,先是到了李卫那里,后来又到了田文镜那里,因为酬金与田文竟闹掰(也许是故意的),邬思道被田文镜请出府邸。邬思道彻底浪迹天涯,雍正帝没有派人去追,说明二人感情彻底了解,雍正帝最终放弃了邬思道,邬思道得以善终。

5

雍正能够在“九子夺嫡”中最终胜出,顺利登上皇位,邬思道可谓“劳苦功高”。作为四爷党幕后的智囊人物,邬思道的才智谋略当属超一流。而雍正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处理”邬思道。

雍正好不容易在“九子夺嫡”中赢得皇位,绝不会轻易让它动摇。而邬思道的存在就是一种风险和威胁,他知道太多雍正夺嫡的内幕,也太过了解雍正。他能够帮助雍正上位,同样有可能助别人将雍正拉下皇位。只有把邬思道这个“不确定因素”摆平,雍正才能安心坐稳皇位。



雍正要“处理”邬思道,方法可谓众多,包括让邬思道永远消失。但雍正没有直接这么做,虽然雍正素来以果决狠辣著称,但也绝非弑杀之人。他先是试探邬思道一番,把问题抛给邬思道自己,让其自己选择归宿。邬思道自然是明白雍正的顾忌和想法,他深知四爷不再是雍亲王,而是雍正帝。虽然是同一个主子,但身份的转变,也让邬思道明白,该是自己做出抉择的时候了,二选一,生或者死!



没有人会不珍惜自己的生命,邬思道自然也不例外。他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也知道一旦“入仕”也就意味着性命到头了。邬思道了解雍正的脾性,以他的多疑和对自己的忌惮,除掉自己只是时间问题。因此邬思道果断拒绝入朝为官,并且主动提出到李卫府上“半隐”。李卫是雍正的心腹,相当于邬思道主动要求生活在雍正的“控制”之下,表明自己无意朝政以及想要安度晚年的心愿。对于这样的结果,应该是邬思道早已想好的退路。



回到正题,在送别邬思道时,十三爷带来了一个名叫“如月”的女人,说是安排给邬思道,侍候邬思道的贴身之人。而邬思道接受笑纳了如月,其中隐含着多层深意

一、如月是雍正对邬思道的补偿

“如月”之名取得很有意思,寓意着像秋月。而这位名叫如月的女子在外貌上与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很相似,像到连邬思道第一眼都没有分辨出来,脱口而出:“秋月。”显然,如月是雍正特意给邬思道寻找的秋月替身



关于邬思道与年秋月的情感可谓是日久生情、两情相悦。虽然两人的年龄上有着较大的差距,但在感情上却情投意合。无奈,在四爷的“介入”下不得不分开,秋月被四爷纳为侧福晋,除了其自身对于秋月的喜爱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彻底拉拢年羹尧,为他抬旗。邬思道对此自然心知肚明,即便心里有所怨言和愤怒,却也只能埋藏心底。而雍正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他找了一个于秋月长相极为相似的如月来替代,算是对邬思道的补偿,也算是有心。对于雍正的这份心意,邬思道无法拒绝。



二、如月既是赏赐也是监视者

其实,对于雍正的不放心邬思道早已洞悉,他选择在李卫府上“半隐”就是主动暴露在雍正的视线监控之下。这么做既能够让雍正对他的行为、行踪了如指掌,让其放心,同时也能让邬思道的生命得到保障。而如月的出现,既是补偿邬思道,也有着暗中监视的用意。李卫在明,如月在暗,双管齐下,彻底将邬思道的一举一动掌控在手。由此可见,邬思道实在太过厉害,让雍正始终不能够放心。当然,站在雍正的角度,作为帝王来说,一切可能威胁其帝位皇权的隐患势必要彻底消灭或者彻底掌控,这也是人之常情。何况,雍正本就是一个生性多疑之人,这么做也符合他的作风。



三、如月是邬思道的“护身符”

把如月安排在邬思道身边,其用意邬思道是心如明镜。他知道雍正对他不会彻底放心,所以安排如月贴身监视他。反过来说,只要有如月在,说明邬思道还在雍正的控制范围之内,那么邬思道的性命就是安全的。因此,邬思道必须笑纳如月,而且还是心甘情愿的接收。只要有如月在邬思道身边,哪怕天涯海角,雍正都不会对他下手。反之,天下之大邬思道也无容身之地。所以说,如月就是雍正给予邬思道的一道“护身符”。雍正和邬思道都是聪明人,聪明人之间只需一点就通,就可以明白双方的意思和用意。



我是月关略萌,专注历史领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关注我,感谢大家的阅读点评。

6

在雍正登基的当天晚上,雍正没有留在宫里边,而是急急忙忙的回到了潜邸,一脸严肃的要见邬思道一面。奇怪的是雍正并没有和邬思道的分享自己登基成功的喜悦,而是吐槽自己府里兵力部署的太多。雍正也没有主动提出要给邬思道加官进爵,而是在邬思道说这是臣安排的,以后淡淡的说了一句你的事我会妥善安排的。谁也不知道冷血的雍正这时候心里在想着什么,或许他的目标就是要默默的处理掉这个知晓他一切事情都邬思道。

邬思道作为雍正登基幕后的最大智囊,甚至称得上第一功臣,除了亲近的几个人以外,没有人知道他。最后邬思道在和雍正的对话中也渐渐感到了不安,他主动提出了半隐的决定。一番发自肺腑的陈词之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雍正再冷血也有些许被邬思道打动,毕竟眼角的泪花是不会骗人的。邬思道走的时候,十三爷带了半坛子酒来送别邬思道。

这半坛子酒是十三爷被康熙囚禁的时候邬思道到托四爷带给他的。十三爷没有舍得全喝完,一直收藏着。这里有一个细节,开始邬思道以为十三爷是雍正派来留下他,赐他毒酒的,所以巫师道并没有喝下这碗酒,而是等十三爷喝下了一碗以后过了一段时间才喝的。临走前十三爷送给了邬思道,到一个女孩叫做如月。不知道第一眼看到如月的时候,情不自禁的喊出了秋月两字。我们都知道邬思道到和年秋月有一段忘年恋,却被雍正横刀夺爱。或许十三爷说我们对不起你的时候,除了最后没有给邬思道一个归处,年秋月也是一种潜台词。

那如月是不是派去监视邬思道的呢?这个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我们看后来也有一个细节,就是李卫和田文镜见面的时候,把邬思道引荐给了田文镜。邬思道提出帮助田文镜在河南处理事件的想法。但是这件事雍正应该是不知道的,而且这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在李卫到京城述职的时候。雍正却主动提起了这件事问李卫说邬先生是不是想要到田文静那里去?。那就去吧。可以说如果没有如月的报信,雍正又怎么会对邬思道的一举一动知晓得如此清楚?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雍正微服私访来到田文镜处要见邬先生的时候,邬思道已经提前要了4000两银子跑路了。雍正微服带着刘墨林,张五哥基本上谁也没有告诉,李卫都不知道,那邬思道又是怎么能预测到呢?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如月在给雍正报信的时候,被邬思道到给发现了。因为邬思道并不是神人,他虽然能揣测到别人的心意,但是并不能未卜先知。所以如月是雍正派来监视邬思道,有也是照顾邬思道,这应该是无确切无疑的。

文/红雨说历史

7

《雍正王朝》中,雍正登基后就想鸟尽弓藏,对邬先生产生了杀意。好在邬思道智慧与胆量过人,以“半隐”的名义逃过一劫。

邬先生走的时候,十三爷亲自来送行,并带来半坛好酒。两人是朋友,自然少不了把酒言欢。酒后,十三爷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对邬先生表示歉意。邬先生也提醒他,注意“安全”,收敛锋芒。

临行前,十三爷叫如月出来,名义上说是与四嫂商量,派来伺候邬先生的。实际上,如月可没有那么简单。

第一,受雍正指使,负责监视邬思道。

雍正这个人,向来比较多疑。邬先生胸怀韬略,又掌握着许多不可外传的秘密,万一被人利用或者反水,那后果可想而知。所以,雍正需要在邬先生身边安装一个监视器(如月),随时掌控他的动向。

第二,这也是变相地对邬先生的一种补偿。

雍正能够顺利继位,邬先生居功至伟。付出了太多,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这让雍正和十三爷都有些愧疚。邬先生已经知天命之年,又行动不便,给他一堆金银财宝是对知识分子的羞辱,找个丫鬟伺候他更加温情。

第三,这是对邬先生的赔偿。

邬先生与秋月两情相悦,这是众所周知却又心照不宣的事,但因为现实原因,秋月嫁给了胤禛。看看胤禛多腹黑吧,为了个人目的(拉拢年羹尧、敲打邬先生)霸王硬上弓,强行横刀夺爱。

丫鬟一定是刻意挑选出来的,不然不会那么像秋月,连邬先生都误以为是秋月。十三爷重新给她取名如月,表示要如秋月一样贴心地照顾邬先生。言外之意是,抢了你的秋月,赔个如月吧!

邬先生笑纳了,也无奈地笑了,说了句一语双关的话,“看来,我这后半辈子,又得让人管着咯!”这是对如月的满意,也是对雍正多疑的无可奈何。

邬思道明知如月是雍正派来监视他的,为何还要收下?

一、对雍正表示忠心,让他放心。

邬先生已经说过是“半隐”,那就表明还是要在雍正的视野中,不能杳无音讯。如果不接受如月,那就成了全隐,也是抗旨。接受如月,雍正才能安心,邬先生才能安全。

邬先生走的时候,头顶戴着的是五品官员的暖帽,表示自己还是要发光发热为雍正干活的。雍正的暗示与明示,邬先生还是要照单全收的。

二、盛情难却。

堂堂亲王为邬思道践行,算是给足面子了,何况两人交情不浅。既然十三爷开口,还是雍正的老婆安排的,三个人的面子总不能全部驳回吧?如果拒绝,那就是同时打了雍正、福晋、十三爷的脸。

三、个人需要。

邬先生一大把年纪,又孤苦伶仃,有个人来照顾,何乐而不为呢?如月在身边,还能说说话,解解闷,缓解对秋月的相思之苦,找点心理安慰。

两人先在李卫那儿落脚,后来又跳槽到了田文镜府衙。经过长期的相处,两人日久生情,如月被邬先生收编了。当雍正视察河南的时候,邬先生带着如月“全隐”了。

8

不笑纳行吗?如月十有八九就是雍正安排在邬思道身边的眼线。不想要?说不准走出去几步就人头落地了。

单说这名字,如月,如秋月一样,这本身就让邬思道欲罢不能。都知道邬思道和年秋月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但为了制衡年羹尧,胤禛娶了秋月。在这个问题上,胤禛其实是愧对邬思道的。



更重要的是,胤禛继位后,对于邬思道,不仅不能议功,而且还必须消失,因为他代表的是一个帝王不愿被人知晓的尔虞我诈的过去。而且,邬思道能力超群,一旦为人所用,势必威胁甚大。

所以胤禛能让邬思道留着一条老命离开,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还委托老十三胤祥送给他一个丫鬟,以如月为名,既能弥补他因失去秋月而造成的情感打击,还能陪伴他的余生。

当然,如月也必须承担起监视邬思道的光荣使命。因为严峻如帝王,不能允许任何人威胁到他的皇权。



后来田文镜前往山西查访诺敏问题,李卫将邬思道介绍给他,邬思道随即表示,给我一年八千两幕酬,去你的门下混口饭吃,我就告诉你如何查诺敏。想想当时在场的人都有谁?有李卫、田文镜、邬思道,还有一个人就是如月。

在这之后,李卫进京述职,雍正无意间说,听说邬先生想去田文镜那里?这一说,倒是把李卫吓出一身冷汗,他肯定想,只有四个人知道这件事,它咋就跑到皇上耳朵里去了呢?所以肯定不是李卫跟雍正说的,那么田文镜呢?直到邬思道离开,他都不知道邬思道与雍正之间的关系,肯定也不是他说的。邬思道自己说的吗?自然不可能。在场的只有如月一个人有这个可能性。

最后邬思道和如月怎样了?雍正视察河南,见到田文镜后,要看看邬先生。而在此之前,邬思道早就因为幕酬问题与田文镜闹翻,赶紧收拾行李,带着如月连夜离开了,还念叨着“再不走就来不及了”,看来他是猜到雍正要来了,所以才故意激怒田文镜,顺利躲开雍正。



那么雍正什么反应呢?田文镜说我去追,雍正摆摆手说,不必了。看来几番试探,雍正已经基本对邬思道放心了,即便还有几分不放心也无妨,毕竟如月还在邬思道的身边。

9

《雍正王朝》中长相酷似年秋月的如月,实际上就是雍正和十三爷胤祥送给邬思道的。

雍正登基后,与邬思道进行了一番深夜长谈,邬思道以一段“三不可用”的言论打消了雍正的疑虑,并且主动提出“半隐”,而这个“半隐”实际上就是找一个雍正自己信得过的人将自己看管起来,顺带也能解决邬思道自己的温饱问题,而“半隐”的去处就是李卫那里。

北京城外,十三爷追上了轻车简从的邬思道,一番叙旧交谈后,十三爷从跟随自己而来的马车上扶下来一个人,一个长相酷似年秋月的丫头,就连邬思道差点没有分辨出来,而她并不是年秋月,而是由十三爷亲自取名为如月的丫头。

这名丫头,则是十三爷胤祥在与雍王府福晋商量后,送给邬思道的,毕竟邬思道是轻车简从离去,这也算是十三爷自己的一番心意,同时也是雍正的一番心意,同时也是他的一番歉意。

如月是雍正安排监视邬思道的么?并不是。但是如月无论如何,邬思道是必须要收下的。

邬思道选择了“半隐”,实际上就已经将自己置身于雍正的掌控与监视之下,邬思道走也走不了,与外界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接触,如果还派一个丫头监视,那么太有失帝王的胸怀,更是不念与邬思道的旧情,剧中的雍正是断然不会如此的。况且,如果真有这样的安排,那么侠肝义胆的十三爷也必然是不会答应,更不会亲自把这样一个间谍和眼线送过去。

而更让人想不通的是,安排间谍丫头找一个自己的信得过或者自己培养出来的丫头送过去就好了,还正巧有一个就连邬思道都分不清是不是年秋月的丫头,这是费了多少苦心,经历了多少巧合,而雍正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么。

所以,如月并不是雍正安排去监视邬思道的。

但是,把如月送给邬思道确实是雍正对于邬思道的又一次试探,雍正需要看看邬思道对于自己的想法和态度。

不管如月的背景和目的如何,邬思道欣然接受,说明他们的君臣之谊还在,邬思道这是为了让雍正放心和安心,雍正自然也会满意。

如果邬思道真的不愿意接受如月,则说明此时的邬思道已经想好了后路,想好了怎样跳出雍正的视线,背弃“半隐”的诺言,真的担心如月是用正派来监视自己而拒绝让如月跟随,必然引起雍正的警觉,这样的话邬思道也就命不久矣了。

这样看来,无论如何,如月是邬思道必须要收下的。

把如月送给邬思道,是雍正,是十三爷,以及王府上下对于邬思道的敬意与歉意。

邬思道与年秋月情投意合,但是年秋月的身份太过于特殊,雍正必须通过与年秋月的结婚来进一步控制和把持年羹尧一家。而邬思道也非常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主动选择的退出,并且自己担任媒人,帮助雍正完成了这段婚姻,也是算尽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雍正对此必然也是有感动和愧疚的。

而送给邬思道如月,就是想让邬思道感觉到依然是由年秋月在侍奉自己,雍正等人,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于邬思道的敬意和歉意。同时,在雍正府上,邬思道确实也受到了极大的尊重,这样的离场也确实有些说不过去,邬思道也需要一个人来照顾生活起居,因而选择了如月来照顾邬思道,也能让邬思道安度晚年。

邬思道带着如月从田文镜的府上出走后,便再无音讯。

田文镜为了查清山西库银的真相,打赢同诺敏的这场官司,接受了邬思道8000两每年的幕酬要求,将邬思道纳入自己的幕府之中,而雍正对此也予以了默许。

到了田文镜府上的邬思道不仅经常与田文镜发生冲突,并且屡次用幕酬的事情来激怒田文镜,最终被田文镜请出了府,而邬思道也带着如月,赶在雍正前来河南视察之前,离开了田文镜的府上。

雍正也没有再去派人追赶邬思道,实际上,这也表明,雍正已经彻底放了邬思道。

从这二年邬思道在李卫和田文镜府上“半隐”的表现来看,邬思道并没有做任何让雍正担心的事,也没有说任何雍正所不希望他说话,基本赢得了雍正的放心。同时,毕竟知道邬思道的人是极少数的,雍正也不希望更多的人知道邬思道,更不希望别人知道邬思道与雍正的关系以及邬思道之前在王府所做的事情,因而,也就选择了放走邬思道,让邬思道真正的“全隐”。

从此,邬思道与如月便在无音讯。

10

在《雍正王朝》里,“如月”首先是对邬思道的一种补偿,是来照顾邬思道晚年生活的。

根据剧情逻辑,十三爷胤祥在给邬思道送行的时候,带了三件“礼物”。分别为“雍正送的未喝完的半坛酒”;一句“我们对不起你”;还有一个长得像年秋月的丫鬟“如月”。


首先那半坛酒,不是普通的酒。那是十三爷被圈禁关在宗人府时,四爷胤禛去探望他时,送的酒。这半坛酒是患难见真情的感情基础,原本这半坛酒理论上在十三爷胤祥的概念里,是应该雍正夺嫡成功,三人相聚庆功的酒。但此刻一个贵为天子,一个贵为亲王,而另一个则要浪迹天涯。胤祥心中难免过意不去。


其次那句话“我们对不起你”。这不单单代表了胤祥个人,更代表了雍正。雍正还是讲感情的,他知道为了自己成功,很多人都默默地为自己牺牲。这里面自然包括邬思道在内。他不但牺牲了与年秋月的爱情,本应颐养天年之际,却要浪迹天涯。


再次就是丫鬟“如月”,如月是胤祥特别从内务府千挑万选挑出来的。目的就是“补偿”邬思道的,“如月”实际上就是年秋月的替代品,主要工作就是照顾邬思道晚年生活,作为他的感情寄托。

但是如月的身份绝对没有那么简单。虽然电视剧里并没有公布她的身份,但是剧情还是给出了解答。

但是剧情有一处证实了邬思道的猜想。那就是邬思道怂恿李卫进京时路过山西,自己想挪身到田文镜处。


当他们在酒楼上商谈“八千两幕银”把邬思道”转让”给田文镜的时候。当时楼上只有四人,即田文镜、邬思道、如月、李卫。离他们最近的侍卫也在楼下。所以酒桌上的事情只有这四个人知道。


但是,当李卫进京见到雍正后,雍正竟然主动提出“听说邬思道想去田文镜处?”李卫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可见此事不是李卫告密;邬思道本身没有直接渠道与雍正沟通;而田文镜更不知道邬思道与雍正的这层关系,否则后来也不至于放邬思道走,所以也不是田文镜告密。

那有且只能由“如月”告密。但如月同时还是邬思道的”保护伞”。

此刻雍正事实上也就是故意将“如月”暴露给了李卫,则说明雍正对李卫的信任更近一层了。


但是邬思道在李卫处的大半年时间,足不出户,每天就是陪“如月”练字。那是证明了邬思道实际上知道如月的身份。自己不出门表面是做给李卫看的,实际上也是做给如月看的。有了这两处的消息到了雍正那里,雍正才能真正放心。所以即便邬思道离开,也要让雍正知道自己的动态。

最终邬思道在河南故意激怒田文镜,被田文镜“赶走”,邬思道着急地催着如月赶紧走。而当雍正一到河南,就问田文镜邬先生在哪?田文镜赶紧让人去追,雍正却说了句”不用了”。

那是因为雍正知道如月跟着邬思道,自己真的要找邬思道,那是还能找到的。而邬思道之所以敢跑,那也是因为身边有如月在,雍正可以不用刻意去找他。否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己又能逃哪去呢?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