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究竟有多重要呢?

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究竟有多重要呢?

2020-07-28 05:10阅读(61)

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究竟有多重要呢?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非常之大,家庭教育,重中之重,学校教育,教知识,文化,家庭教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对亲人,有

1

非常之大,家庭教育,重中之重,学校教育,教知识,文化,家庭教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对亲人,有礼貌,在外要平易近人,对娃娃从小要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父母是娃娃的第一任老师,千万要做好。太多了,不一一述说。

2

我的答案是:重要到,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这两天看了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心情很不好。不好的原因是电影通过松子的一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女人可能得到的最坏的人生结果。松子从小缺爱,她的父亲只怜爱她病弱的妹妹久美,她只能通过小心翼翼的讨好,通过做父亲喜欢的事情,读父亲喜欢的大学,做父亲喜欢的工作,来博得一点父亲的关注。但是父亲并不在意她,她第一次初恋与妹妹分享,在饭桌上被父亲大骂:“久美永远都没法谈恋爱,这这样告诉她让她心里有多难受!”松子终于受不了哭着跑出去了。

之后她在人生的路上,屡战屡败,再败再战,被男人殴打、家暴她不在意,被男人毁了事业她也不在意,她只是希望有人会给她一点爱,不要抛弃她。她用全部的自尊、前途,用她的一切去祈求爱,却最终求而不得。

这部电影在网上有很多解读:从松子的人格方面、松子的社会意识方面……从看这部电影时我在想: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松子这样的性格?是什么样的环境或条件影响了她的心理,最终使她走上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我想了很久,想不明白。直到我看了这本名叫《天生非此》的书,我想的一切问题,通通都有了答案。

《天生非此》的作者奥利弗·詹姆斯,是英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他被《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天生非此》有一个副标题,叫做“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奥利弗·詹姆斯认为人的一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童年时期的影响,童年时父母所采用的照料方式,是人在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原因。这是奥利弗·詹姆斯在研究、治疗数千个病患之后,总结得出的结论。

詹姆斯·奥利弗认为,人在婴幼儿时期,因为需要他人照料,所以在家庭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弱势使得儿童从心理上想要讨好并迎合父母。他们从言传、身教、身份认同三方面学习父母的行为。而作为父母则通常会将自己的压力和问题宣泄在自己孩子身上,对孩子实行精神忽视或身体忽视,精神虐待、身体虐待、体罚或性虐待等。詹姆斯·奥利弗认为,孩子遭受虐待是造成孩子成人后心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他指出,如果孩子遭受虐待,就会产生严重的悲观情绪,从而影响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感受。

《天生非此》作为詹姆斯·奥利弗的代表作,主要写了虐待是造成孩子性格问题的主因;伤害造成的性格特征会在家族中代际相传;爱是最好的疗愈方法三方面问题。

A、虐待是造成孩子性格问题的主因

说起虐待,很多人都觉得,只有被毒打,才是虐待。其实不然,詹姆斯·奥利弗在书中明确指出,受到不当处罚,被粗暴对待,明显得对其他子女更为偏爱,对子女反复挑剔,言语暴力,都是虐待的一种。

比如《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父亲不打她也不骂她,只是对她视若无睹,把她当小透明一样对待,这其实是一种更为严重的虐待——情感虐待。这种情感虐待是最具毁灭性的虐待。

与其他动物比,人的生长时间很长,在成人之前的十几年里,大部分孩子都跟父母在一起,由父母照料,读书、学习、玩耍……因为是被父母照料着的,孩子内心会有一种不安感,这种不安感在3岁之前表现特别明显。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认同,所以会努力获得父母的关注,并对自己的这种行为无限维护,詹姆斯·奥利弗将这种现象称为“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在中国,经常听到父母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要听话”,“你看xx家的孩子,多么听话懂事……”中国父母把听话懂事作为考察孩子是否优秀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孩子,也会努力迎合父母的需要,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曾经见过一位长相漂亮可爱的胖女孩,熟悉之后告诉她,如果她再瘦上10斤,一定是绝代佳人。她连连摇头:不可能,不可能!

她说她有个漂亮的妈妈,从她小时候记事起,她漂亮的妈妈就经常居高临下看着她,口气严厉地说:“你看看你长得,眼睛小嘴巴大,从头到脚就没一点像我的地方!”“带你出门,我都觉得丢人!”她觉得自己丑爆了。

长大后有男孩子追求她,她开心地告诉妈妈,她妈妈说:“别人那是看上咱们家有钱了,要不就你那长相,别人怎么会看中你呢?”她默默无语,拒绝了男孩的追求。

心里不舒服,她开始暴饮暴食,越来越胖,又成了她妈妈攻击她的借口。这位女孩三十岁了,单身,一事无成,抑郁症。

这种行为,奥利弗·詹姆斯成为“我很好,而你不是”机制。

他说,很多父母会把工作中积累的负性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所使用的方法大部分就是“我很好,而你不是”机制。据研究,80%的抑郁症病人都至少有过一种负面童年经历。

除此之外,情感虐待还包括“亲密恐怖主义”。就是通过狂怒或身体暴力的恐吓向受害者灌输恐惧感,这种行为还会出现在配偶之间。

B、 伤害造成的性格特征会在家族中代际相传

“对子女来说,想要获取父母的赞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完全复制他们的所作所为。”

孩子会通过言传、身教、身份认同三方面来获取父母的认同。

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会鼓励孩子的某些行为,对其他的自己不满意的行为加以抵制,孩子们知道了怎样的行为能讨好父母,怎样的行为会惹得父母不高兴。他们学会对父母听话照办以博得好孩子的名头。孩子性格的养成,无论是好的习惯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受到父母教育的直接影响。

孩子从很小时候起不仅会受到父母的教育,孩子自己也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孩子会观察父母的言谈举止,性格及行为模式。

所谓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除了言传、身教之外,还会把父母的言行代入自身,将其当做自身本身的一面。身份认同的根源是爱意或恐惧。

詹姆斯·奥利弗指出,因情感虐待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会在家族中代际相传,父母会复制自己父母的行为,而同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他举了英国名媛皮驰斯来作为例子。

皮驰斯的母亲葆拉是英国知名主播。葆拉在自己小时候,被父母亲虐待,在青少年早期就开始吸食烈性毒品,性放纵、滥交。曾多次婚内出轨。在2000年她41岁时,被发现因吸食海洛因过量死于家中。

她的二女儿皮驰斯,同样在十四五岁起开始吸食毒品,性滥交。在2014年,她被发现因吸食过量海洛因死于家中。

为什么与葆拉相似的是她的二女儿皮驰斯呢?

据调研发现,二女儿皮驰斯的姐姐菲菲比她大6岁,妹妹比她小一岁半。皮驰斯一出生,葆拉为了不影响大女儿和自己的生活,就把皮驰斯交给保姆照料。皮驰斯两岁时葆拉开始尝试自己照料皮驰斯,由于照料人的突然改换,小皮驰斯很不适应,整夜啼哭。这让葆拉很不耐烦,她觉得皮驰斯对自己抱有抗拒态度,所以与其相处时脾气更为暴躁易怒。她对待皮驰斯跟另外两个女儿的态度截然不同。在皮驰斯小时候就经常被忽视,同时被精神虐待。在她8-11岁时,遭受更为严重的精神折磨。

她没有安全感。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使得她把精神虐待作为对母亲的身份认同,在不知不觉当中,她身上已打上了母亲葆拉的烙印。她期望通过模仿并复制母亲的行为来获得安全感与社会认同。

但最终,这种影响太过巨大,皮驰斯最终走上了和母亲一模一样的道路。

C、 爱是最好的疗愈方法

上世纪哈利·哈洛著名的恒河猴实验,把刚出生的小恒河猴跟母亲分开抚养,在一个铁丝做的玩偶身上绑了奶瓶,另一只绒布做的玩偶身上什么也没有。小恒河猴在饿的时候会到铁丝玩偶那里吃奶,剩余的时间都呆在绒布做的玩偶身边。遇到惊吓是,小恒河猴会紧紧抱住绒布玩偶,发出尖叫。

令人回味的是,这些恒河猴长大后,表现出孤僻、不合群、无法适应族群生活、甚至无法交配的特点。他们回到族群内,便沦为了整个族群的最下层。

哈利·哈洛这一系列残忍的实验是想证明:爱,是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东西。

奥利弗·詹姆斯指出:找出自己家族中的代际模式

这种方法在于问问你的父母他们10岁时发生的事情,找出他们这样做的原因。

这种方法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等于把伤口血淋淋的撕开。但伤口一旦暴露,离痊愈也就不远了。

父母-成年人-孩子,改变代际最后的方式:成年人模式

很多家长自己的心智似乎并未长大,宛如时光凝滞,他们的心理也永久地停留在某个时间段,从此再无成长。他们要么摆出家长的姿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资产随意对待;要么如同孩子般大发雷霆逼着自己孩子认错。于是,孩子被迫快速成长,变成跟他们一模一样的人,家族的悲剧模式代代相传。

而最好的,就是使用成年人模式,去感知孩子的真正需要,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关怀。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有一句话:

“你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不要为了别人而活着——为了成为自己而活!”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爱,足够的关怀,在这世间行走时,磕磕碰碰,遍体鳞伤。只是外伤容易好,内伤难治愈。药膏涂抹在伤口可以治疗外伤,而内伤的疗愈,只能靠自己。打开心结,找到创伤的原因所在,掬一把爱的药花撒上,告诉自己,世界依然很美,我爱我自己!

3

这也是古人说的: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强盗,学拐子。

4

家庭养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生活在一个健康、有爱、快乐、向上、和睦的家庭里,孩子也会被这样的家庭氛围影响着。

生活在一个暴力、粗口狂飙、毫无斗志、小气、自私的家庭里,孩子同样被影响着。

因为,大人是孩子模仿的榜样。孩子孕育在妈妈肚子里已经被妈妈的一言一情绪而影响着,出生后家庭的养育同样给孩子们带来影响。

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请不要让孩子生活在不好的家庭氛围。

5

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不好的家庭教育影响孩子智力、情绪、心态的发展。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个人认为:

(一)培养孩子学会沟通很重要

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感受、鼓励孩子与你合作、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学会欣赏。




(二)培养孩子耐心聆听很重要

家长需要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的诉说、用\"哦、嗯、这样啊\"回应他们的感受、引导孩子说出他们的感受、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培养孩子养成耐心聆听的习惯。


(三)培养孩子勇敢表达感受很重要

鼓励孩子与你合作:首先为孩子描述你所看到的行为或者问题,其次提示孩子对问题或行为的看法,第三引导孩子用简单的词语表达,第四说出你的感受或是给孩子写便条。从而培养孩子勇敢学会表达感受。


(四)培养孩子学会自立很重要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尊重孩子的努力、不要问太多的问题、别急着告诉答案、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不要毁掉孩子的希望。




(五)培养孩子有赞美的能力很重要

学会赞赏孩子用积极心理的心态描述你所看到的并描述你的感受、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赞美词语。引导孩子学会赞美他人。

6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往往贯穿于孩子的一生。

  回忆起我的父母,他们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深深地影响了我:

  一、学会宽容,充满浪漫

  1、收集火柴盒

  我们小时候,掀起过一阵收集火柴盒的热潮,当时我也想收集。

  爸爸知道后,带着我去了他许多朋友家,一家一家地寻找火柴盒。

  这事已经过去30多年了,我还记得,爸爸不厌其烦,为了我的好奇心,默默地付出。

  2、制作宝葫芦

  有一年,看了《葫芦娃》和《西游记》,我特别想要一个宝葫芦。爸爸骑车到几十里外的一个朋友家里,找来了七八个葫芦,放在屋顶上晾晒。他说,等晒干了,把中间掏空,给我做一个像金角大王那样的宝葫芦,挂在我身上,当时我兴奋得不得了。

  可是有一天,爸爸在晒葫芦的时候,一脚踩空,腿上的一块皮蹭掉了,露出了骨头,被送进了医院,当时我的眼泪都下来啦!出院后,爸爸没有抱怨我,依然微笑着给我做葫芦,他是那样地宽容,保护着我的自尊心,呵护着我心中稚嫩的梦。

  长大以后,我当了老师。我也像爸爸一样,做一位善良、宽容、有浪漫情怀的老师。

  1、看电影

  孩子们学习累了,我就会用投影仪或笔记本放电影给学生看,学生们一蹦三尺高。学生的童年岂能缺少快乐?

  我善待学生,理解他们的心,往往能赢得他们真诚的爱。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孩子们喜欢我,我教的语文,成绩自然也不会差。

  2、郊游

  一到春天或秋天,我就会抽空学生去郊游。让他们自己带菜、筷子,然后我们徒步到很远的地方去游玩。累了,我们就坐下来吃饭、拍照、做游戏,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多年后,一个学生长大成人,来我家看我,说:“林老师,您让我最难忘的,是带我们去春游。可能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

  我想:等到他老的时候,回忆起我时,他的嘴角肯定会露出很甜美的微笑。

  3、聚餐

  有时候,我也会带学生到我家来聚餐,他们自己带菜、带方便面,我买点饮料,准备好碗筷,烧开水。男生女生各两桌,我一桌一桌地和他们喝饮料,吃菜,师生感情就这样慢慢增进了!

  我在笔记本上写下:如果想让孩子们爱你爱得立体,请你充满才华、永葆童心;如果想让孩子们爱你爱得长久,请付出真诚而浪漫的爱!

  我相信:一位教书认真,懂得宽容,同时又充满浪漫情怀的老师,一定会让学生终身铭记。

  二、关爱别人,学会感恩

  记得五岁那年,我得了急性肺炎,爸爸不在家,妈妈背着我到40里以外的一个医生家去看病。

  妈妈的个子只有一米五,她背着我气喘吁吁。我清楚地记得,她在路上休息了很多次,怕我难受,时常停下来,把我抱在怀里,边摇着我,边哼歌给我听。

  那时候家里穷,交通又不好,但这更体现了母亲的伟大,她对孩子的爱是那样地掏心掏肺,那样地深沉。

  长大后,我也变成了像母亲那样,对孩子充满爱的老师。

  这学期,我教了这样一个女生,她妈妈在汶川地震中失去生命,爸爸又在上几天出了车祸,她变成了孤儿。

  孤儿,教了23年,我第一次遇到这样可怜的学生。

  平时我对她照顾有加,比任何一个孩子都好,谁欺负她,我都不会放过。

  她平时看见我,经常做比心的动作,表示对我爱的回报。因为她喜欢读书,快毕业时,我买了一套四大名著原著送给了她,她特别高兴。

  我认为理想的教育是影响学生一生的,是长久的,还不是为了一时的分数。我相信,这个孩子一定会把我对她的爱传递给别人。

  三、兢兢业业,尽心尽责

  16岁,我考上师范,家里特别穷,爸爸的工资只有每月200元,而且还是半年一发,家里根本没有钱供我上学。

  爸爸知道我考上学校既高兴,又为难。他冒着雨骑车,到200里外一群关系不太近的亲戚家去借钱,第二天回来,只借了100元钱,自己还感冒了,躺倒在床上。

  看到爸爸憔悴的脸,我明白了:一个男子汉要有担当,要扛起一片天。

  长大后,父亲的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让我深知教师职责的神圣和重要。

  一次,男生小峰因摔倒,头皮擦破了一个长口子。到校医务室,要缝针,他很害怕,我对他说:“别怕,因为你是男生,要学会坚强,以后才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抓着他的双手,像爸爸一样给他呵护和力量,最后他坚强地撑到了手术结束,没有流一滴眼泪。

  女生小彤因为下课不慎被撞,伤到了腰,不能走路,急送县医院,学校点名让我去陪护,因为小彤最喜欢我。在车里,我给她看手机里的电影,缓解她的痛苦。走进ct室,我搀着她的手,将她扶上检测台。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给她夹菜。下午结果出来一看,没有什么毛病,虚惊一场。

  回来的车上,小彤和我有说有笑,无论身体和心理上,她都康复了过来。

  有时候,感动学生的,往往不是你上的一堂精彩的课,不是你的卓越才华,而是你对他无微不至地关爱,那也正是我们作为教师的神圣天职!

  总结: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终生的榜样,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长大后的品格。

  所以,从今天起,让我们多陪陪孩子,多用心关爱孩子,让他们沐浴着爱的阳光,茁壮成长!

  不知我说的对不对?欢迎评论交流。

7

家庭是一个人出生后第一个生长环境,也是全部的成长环境。直到上幼儿园后,成长环境分成两部分,家庭和学校。再以后,就成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部分。

看,家庭教育从始至终都在,对一个孩子的一生影响是占有绝对的导向作用。甚至我认为,一个人的脾气,性格,品质,做事风格,做人原则,道德底线,这些作为人的内在的固有的不可改变的东西,都来自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可以是“有作为”的过程,也可以是“不作为”,无为,只要是一个静态的环境就可以。这一点我们可以联想到很多现实的例子。例如,从小失去父母,只跟文盲爷爷奶奶度日,其中一人还是瘫痪,这样的家庭环境根本谈不上“有作为的教育”,但就是那么一个环境,让孩子从小就培养起坚强,担当,有责任,有孝心,积极上进的人,在读书考试晋级人生台阶方面,也毫不逊色。

当然那是极少数家庭教育的环境。普遍的普通人家,“有作为”的家庭教育下,更是影响着孩子每一个人生拐点,甚至长期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家庭。

8

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对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教育中度过的,尤其是影响孩子最重要的前6年。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心理思想态度、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跟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当看到哪个孩子行为不妥时,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孩子缺乏家教,而不会说那孩子在学校没学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们万不可忽视!

9

教育受多元因素影响。家庭式学生的启蒙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和家庭教育是孩子良好习惯的发源地,为后来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可保证孩子在未来可持续性学习中有效坚持,顺利提升。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应当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强大的互动的教育发展共同体,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10

家庭教育是耳濡目染的,你做啥孩子就跟着你做什么,不管你怎么说的,因为他们认为大人做的事情有意义。


在我的家里,我们读经典,孩子也跟着读,我们练习书法,亥子也跟着写,我们打扫卫生,孩子也跟着做。我们如何说话做事,孩子就如何说话做事,语气都很像。


如果家长不够“成功”,就需要支持孩子找到更好的老师,跟随他们学习和成长。而不是教育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才叫“争气”。


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决策上,总是拿自己的局限去框孩子,生怕孩子失败。或者有些成功的家长,用过去的成功,定义未来的成功。


孩子的思维模式源于家庭,他们的价值观从小就建立了,如果认知层面不提升,就很有可能片面理解这个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