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谭嗣同在临终前写下了“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两昆仑”究竟

谭嗣同在临终前写下了“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两昆仑”究竟

2020-07-24 22:26阅读(90)

谭嗣同在临终前写下了“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两昆仑”究竟说的是谁?有何为证?:1898年9月,光绪皇帝苦心经营的新政,被戊戌政变付之东流。康有为、梁启超

1

1898年9月,光绪皇帝苦心经营的新政,被戊戌政变付之东流。康有为、梁启超东渡日本避难,谭嗣同等6人被押上菜市口刑场,不经审讯即被处死;其中最为慷慨自若的,是被梁启超誉为晚清思想界彗星的谭嗣同。

谭嗣同在临死前夕,于囚狱里用炭渣在墙上题过一首七绝诗,这就是脍炙人口、传颂不绝的《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首诗借讽喻东汉党锢之祸,谴责顽固派罗织成罪的卑鄙行为,在表现自己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时,寄莫大希望于来者。

由于这首绝诗最后一句提到的“两昆仑”是比拟还是专称,引起了当时和后来研究者的诸多推测和猜疑,它究竟是指谁呢?

谭嗣同即将赴死,想起了与他一起变法的人们,有的走为上,有的来不及走,心中一酸挥笔写下绝命诗,缅怀那些留下来和去了的在变法过程中做过贡献的人们。留下的洒血唤民心,去了的遍地播火种,他们都是巍巍昆仑。以谭嗣同的品德而论昆仑决不单指某个人,生死面前谭嗣同选择赴义,其大公无私彰显的是品德的崇高,人们推崇谭嗣同也都是为了那从容赴死一刹那的道德感动。去了的人那个不是昆仑,都是在变法中奉献的人,都配得起昆仑。诗的精采处在于,两字在中间担起去和留,去的也昆仑,留的也昆仑。




2

在1895到1898年间,中国发生了一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到了1898年,百日维新将这次运动推向了高潮,其中康有为是这次运动的主要负责人。光绪帝一心希望能够改变国事贫弱的局面,决心推行维新变法。

期间与慈禧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最后慈禧下令大肆搜捕维新派官员。康有为得知消息从天津逃往香港,梁启超化装去了日本。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六人被杀。历史上称为“戊戌六君子”因为那年是戊戌年,所以也被成为“戊戌变法”。

谭嗣同就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写下了那首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去留肝胆两昆仑”其中“去”指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后离开的康有为、梁启超。那么“留”我们就很好理解了,指的是谭嗣同以及留下来的人。那么在这里他颂扬了康有为选择“去”是为了完成他们共同的理想。

“留”谭嗣同选择留下以死殉节,他期望以自己的死来唤醒同胞,激励大家。无论是“去”还是“留”同样是犹如昆仑山一样的宏伟气魄。

所以在这里我认为“去留”与“两昆仑”相对应,所以不是指人,而是“一生一死”无论是“生死”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爱国精神。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对中国历史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它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具有爱国救亡的积极意义。同时它的失败也证明了在当时的半封建社会下,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3

“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的“两昆仑”并不是指人,而是指人的忠心和气魄。

我们知道,在人的脏器中,肝主血,胆主决断。一腔热血代表一个人的忠心。如以前我们常说“满腔热血献给党”,党是不要你的热血的,要的是你的忠心与热情。胆主决断,一个人的决断就是一个人的豪气。我们说某人有胆气,就是说这个人有胆量,有气魄。

昆仑,即昆仑山脉(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是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该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所以,巍峨的昆仑山也是中华民族气魄的象征。

谭嗣同“去留肝胆两昆仑”诗句的全诗是:“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此诗前两句的大意是: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在逃亡中投宿时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此诗的题目是“狱中题壁”。既然是狱中所写,当然是意识到敌人不会放过他时的绝笔诗。前两句写了对同伴的祝福和希望了,后两句当是写自己的志向和豪情了:面对敌人的屠刀,我仰天大笑,无所畏惧;身虽然死了,可我力主变革,功在国家的忠诚和气节,会象昆仑山一样巍然屹立在百姓的心目中。




4

答:首先闲话一下谭嗣同这首诗作的初稿。

世人所熟知的二十八个字,是梁启超根据谭嗣同在狱中写给自己的绝笔信刊布出来的。

梁启超先后在《谭嗣同传》和《饮冰室诗话》刊布。

两次刊布又略有不同。

第一次写的是“望门投宿”,第二次改为了“望门投止”。

然后,到了1908年出版的《康梁绣像演义》,书中没写谭嗣同有绝命诗,反写六君子之一的林旭在狱中作诗,诗云:望门投止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

该诗与梁启超所刊布的诗有不小的区别,且归到了林旭名下。

这是怎么回事?

再后来,梁启超过世后,有名叫王照的人揭发,所谓谭嗣同的“绝笔信”,其实是梁启超、唐才常、毕永年三人伪造的。他说,这是唐才常当年亲口告诉自己的。

到了1995年,清史专家孔祥吉从当年的刑部官员唐烜所作的《留庵日钞》中,找到了谭嗣同《狱中题壁》诗之戊戌年刑部传抄本。

该诗与梁启超刊布的诗差别在“邻张俭”、“待树根”、“吾自横刀”、“仰天笑”几个字上。

另外,梁启超所改成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其实出于咸丰年间朝三暮四的墙头草、小人物苗沛霖的《秋霄独坐》一诗。

说完了谭嗣同诗背后的故事,下面就来谈谈这个“两昆仑”究竟说的是谁。

按照梁启超的解释,他说,这“两昆仑”,其一是指南海先生康有为,另一是指侠客大刀王五(王正谊)。

此说影响极广——今人郑云山作《谭嗣同》和《中国近代爱国者故事》,就沿袭了此说。

参加辛亥革命的蔡寄鸥却在其《鄂州血史》说,“两昆仑”为王五和唐才常。唐才常和谭嗣在湖南时,曾一起开办时务学堂和南学会,意气相投。

上世纪30年代,新闻记者陶菊隐的《新语林》却另有说法,说“两昆仑”指的是单刀王五和通臂猿胡七(胡致廷),因为这两人都向谭嗣同传授过武艺。

但蔡尚思等编的《谭嗣同全集》里,谭氏后人谭训聪专门作了附注,说谭嗣同有两个忠心耿耿的仆人,分别叫胡理臣、罗升。谭嗣同用昆仑来指代他们,是因为有“昆仑奴”的唐传奇小说。

不过,我认为最合理的,应该是冯友兰在《论谭嗣同》里说的,这“两昆仑”是一去一留的,那么,去的是指康有为,留的就是他谭嗣同本人,两人去与留都是为实现自己的抱负。

总觉得这是正解。

5

昆仑山在新疆,青海,西藏境内,分大,小昆仑两山。在光绪24年,1898年,是农历的戊戌年。由于慈禧太后当权,当时朝庭腐败,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等爱国人士用自己的一腔爱国热血能夠惊觉苟且偷安的芸芸众生,激发起变法图强的革命狂澜,在历史上称为“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廉,梁出奔在逃,谭希康,梁两位继续推动和领导变法实施。

基于这种认识,他对分任去留两职同仁同志给予祟高的肯定性和评价:去者,留者,路途虽殊,但目标相同,价值相同。正像昆仑山的两座山峰一样,比肩并秀,各领千秋风骚。

于是谭嗣同写下了:”我自横刀朝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警世名言!

6

有一种说法,这首诗并不是谭嗣同写的。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张俭与杜根,都是古代受迫害的忠臣贤士。这首诗以他们自喻。接下来说到自己,“横刀向天笑”,勇敢面对死亡,与谭嗣同那句著名的“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从嗣同始”对照,是勇于牺牲的英雄大无畏。

最后一句,以“昆仑”来比喻“去留”,对逃走的康有为、梁启超诸人表示充分理解:我为国家牺牲,你们却逃走,但你们要留此有用之身,以图后事,你们也和我同样伟大。

但是据近人研究,这首诗并非谭嗣同所写,而是逃走之人、心怀愧疚,托谭嗣同之名写下这首诗。本来逃走是为了身家性命,也可以理解为“以图后事”,但如果真伪作此诗,作者就有些小人了。

7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 \r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意为: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

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r

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r

8

有三种说法:,其一指谭嗣同和大刀王五,其二是戊戌六君子和离开的康梁,其三是大刀王五和唐才常。

网上流传观点如下:

1898年9 月,光绪皇帝苦心经营的新政,被戊戌政变付之东流。康有为、梁启超东渡日本避难,谭嗣同等6 人被押上菜市口刑场,不经审讯即被处死;其中最为慷慨自若的,是被梁启超誉为晚清思想界彗星的谭嗣同。谭嗣同在临死前夕,于囚狱里用炭渣在墙上题过一首七绝诗,这就是脍炙人口、传颂不绝的《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首诗借讽喻东汉党锢之祸,谴责顽固派罗织成罪的卑鄙行为,在表现自己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时,寄莫大希望于来者。后人称赞“其勇于解放旧思想之束缚,则有清一代,未有其比也”(杨荫深:《中国文学家列传》)。由于这首绝诗最后一句提到的“两昆仑”是比拟还是专称,引起了当时和后来研究者的诸多推测和猜疑,它究竟是指谁呢?

最早解释“两昆仑”的,是谭嗣同的战友梁启超。梁启超说:“所谓两昆仑者,其一指南海(康有为),其一乃侠客大刀王五,浏阳少年尝从之受剑术,以道义相期许。”梁启超是谭的同道,在谭嗣同被捕前夕,两人还慷慨话别。可以说他对这位挚友的思想、行为是十分了解的,所以此说数十年间成为权威之言,凡涉及此绝命诗者几乎皆沿用此说。钱基博亦称,“盖怀有为及北方大侠王正谊,所谓大刀王五者也”(《近百年湖南学风》)。今人郑云山《谭嗣同》和《中国近代爱国者故事》,均称“两昆仑,指康有为和王五”。李志等编《近代爱国人物剪影》还对王五此人作了介绍,说他原名白正谊,字子斌,父母双亡,年轻时为北京前门外顺兴镖局王五夫妇收养,始改姓王,因善使单刀,人称“大刀小王五”,后在反抗八国联军侵略者的战斗中牺牲。近年出版的《大刀王五传》即演其故事。据称王五在谭嗣同被捕前几分钟,还催他逃走,后来还打算劫法场搭救。在梁启超看来,王五在谭嗣同心里,乃是属于师友之类的大侠士。

可是,也有人反对说,“两昆仑”中不包括康有为。参加辛亥革命的蔡寄鸥所写的《鄂州血史》即主此说,书里则将“两昆仑”解释为王五和唐才常;后者和谭嗣同肝胆与共,他们一起在湖南开办时务学堂和南学会。诗里寄予希望的是唐才常。

30年代,新闻记者陶菊隐的《新语林》在记述谭嗣同轶事时说,当年谭嗣同住在北京半截胡同浏阳会馆时,有两个侠士,即单刀王五和通臂猿胡七(胡致廷)“同时教授他武艺”,据说,谭嗣同有一身轻功夫,好气功,而且善于耍使各种兵刃,乃得力于他俩的精心传授。因为他俩学的是昆仑派,“浏阳(谭嗣同)绝命诗所说两昆仑是指你(指胡致廷)和王五的,因为你们都是昆仑派。”此处如果循照唐人传奇里的剑侠,似乎有些符合情理;据称梁启超不认识胡七此人,只知道谭嗣同有密友王五。另外为了使自己老师形象更高大,就配上康有为的大名。

而在蔡尚思等编的《谭嗣同全集》里,谭训聪在附注又持另一说法,“胡理臣、罗升,两仆人,《狱中题壁诗》‘去留肝胆两昆仑’盖指两仆,盖昆仑奴之称也。”注释者作此说,似以谭嗣同下狱,与仆人信件有“尔等满怀忠爱,可嘉之至”等语为凭证。

近年,对于“两昆仑”解释,也有称其中之一,即是谭嗣同本人的,这大概是从诗句里有“去留”两字,解释为一去一留,一死一生而已。有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的《论谭嗣同》篇,则将“两昆仑”解释为“康有为和他(谭嗣同)或去或留各有自己的抱负”。皮明麻的《唐才常和自立军》也说“很可能一指谭嗣同自己”,作者坚持另一个“昆仓”乃是唐才常。“因为两人为刎颈交,在此以前,谭又曾电约唐才常赴京;谭的绝命诗视才常如昆仑之杰,对他寄托无限的信赖之情。”

谭嗣同是近代中国的重要人物,他在刑场上是铮铮铁骨的好男儿,他的思想豪迈奔放,写得一手绝妙文章,又兼擅长武技,这样一个文武兼备的全才人物,他笔下的昆仑客,自然亦非等闲之辈。谭嗣同良师益友可谓多矣,在此风云际会的莽莽神州,“横看成岭侧成峰”,因而,他临死前夕所指的“两昆仑”,出自后来者和生存者的猜测,当然自有见仁见智之分了。可是谁能合乎情理、准确地解剖谭嗣同此时此刻的用心呢?



9

大清光绪年间,谭嗣同变法失败,被朝庭正法。

谭嗣同给后人留下一首决别好诗:《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作者的意境自己为国过赴死死的其所然,自己的魂气象一座大山一样存在。昆仑山是高山,自己魂气也象昆仑山一样高高存在。




10

有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吧,昆仑山号称万山之祖,是我国文化和图腾的意念中的发祥地,是 中华民族的圣山。作为谭嗣同的老乡,我想他救义前的两种情绪是悲壮和慷慨聚合极致,堪比巍巍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