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阿里巴巴,小米,华为,花这么大的力气来研发芯片,对他们有什么

阿里巴巴,小米,华为,花这么大的力气来研发芯片,对他们有什么

2020-07-24 11:55阅读(64)

阿里巴巴,小米,华为,花这么大的力气来研发芯片,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好处?透过小米2017年2月28日澎湃S1发布会现场的雷军所讲和随后的业界所说与媒体所

1

有什么好处?

透过小米2017年2月28日澎湃S1发布会现场的雷军所讲和随后的业界所说与媒体所评,就可以得出答案。

当然,要得出关于好处的答案,就需要撇开澎湃S1到底是怎么样的这个话题。

1 雷军

据2017年的报道,早在2014年,雷军就在小米内部会议上提出了公司未来十年发展战略规划,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小米要拥有自己的芯片。那时,小米刚刚进入第五个年头,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1)所讲

在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处理器芯片是手机行业技术的制高点,是金字塔尖的科技,如果想在手机这个行业里面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还是要在核心技术上有自主权,公司才能走得远,而小米作为一家坚持追求科技探索的公司,做手机一直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而做手机芯片,就可以更好地实现软硬结合,实现小米对未来手机的理解。

雷军又讲到,“互联网思维是小米自研芯片成功的关键,……这一创新使得小米在芯片的开发过程实现了小步快跑的进展,迅速迭代升级”,“……这也是互联网+的一个典范”。

雷军介绍,在研发芯片的28个月里,小米公司储备了大量人才,不少人来自全球知名的芯片半导体公司,在这个行业从业经历超过10年。还介绍,小米选择了成熟的28nm制程工艺,这样不论在优化芯片尺寸和布置,还是在最后规模量产上,都能获得更成熟稳定的技术路线,让第一颗小米芯快速地成为现实。

雷军认为整个手机行业都在往更轻更薄的趋势发展,这也是小米芯片选择8核心、大小核结构的原因,可以保证在性能体验的同时,降低功耗。

在讲话中,雷军提到小米有上亿用户、大量需求。

(2)理解雷军所讲

小米对芯片研发的考虑早,也深知芯片技术高、难、尖,但小米要伟大、自主、坚持追求科技探索,还要为上亿用户体验极致着想、为适应未来手机的发展趋势。

而研发出了芯片,是得益于人才,是由于创新了芯片研发模式,并且是基于稳定成熟的技术。

2 业界

(1)所说

在28个月之后推出了芯片,让业内十分惊叹,接着便说了下面意思的话。

手机芯片几乎是这个星球上集成度最高的元器件,指甲大小的芯片上集成了10亿个晶体管,而且,做芯片投入巨大、周期极长,所以是“10亿起步,10年结果”,\"做芯片是九死一生”,需要莫大的勇气和足够的耐心。

小米之前,有能力同时研发设计芯片和手机终端的企业仅有三家,都在半导体或通讯行业有着十几年到几十年的积累。

做芯片仅仅有资金还不够,还需要拥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深厚的技术积累。

(2)理解业界所说

业界在芯片技术高难尖以及人才经验上,与雷军说法一致,但又说了险和长,更说了经费投入高和技术积累长。

3 媒体

(1)所评

作为互联网手机厂商,小米一直深切感受着手机芯片之痛,现在研发出来了定位中高端的自主研发芯片,成为了手机和芯片自研\"双全″企业,从此,中国在这一领域有力占据了半壁江山,有助于帮助中国手机企业和“中国制造”在国际竞争中进一步形成产业优势。

芯片是手机科技皇冠上的明珠,小米是一家工程师文化主导、充满技术理想的公司,渴望拿下这一信息科技的制高点;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极度重视用户体验,希望通过软硬件的紧密结合打磨更极致的产品体验。从创业伊始,小米就一直坚持大规模投入核心技术。

尽管没有做过芯片,小米却由于长期与高通等芯片公司的深度技术协作,对芯片已有了非常深的理解和技术、经验储备。

(2)理解媒体所评

媒体对推出澎湃S1的评论,不仅仅有雷军所讲的小米要伟大、自主、坚持追求科技探索、为用户体验极致着想、适应未来手机发展趋势,还有帮助中国手机企业和中国制造。

又评论到了业界所说的问题,认为小米一直坚持用高投入研发核心技术,而且认为小米对研发芯片有非常深的理解,还有技术和经验储备。

4 好处

花大力气来研发芯片,对阿里巴巴、小米、华为有什么好处?透过以上的纪实性描述以及字面上的理解,就基本上清楚了。由字面上,就能大体知道。

好处实在多多,又明明是广广、深深、远远的。

2

首先来讲阿里巴巴,小米,华为三家企业在芯片领域各自取得成就差距还是非常大,而且各家的研发芯片的出发点也是不一样。像阿里巴巴对于芯片的研发属于领域的拓展,因为阿里巴巴主要业务在电商,纯正的互联网公司企业,涉足芯片主要来源于对国内核心科技领域的一个探索,主体还是马云成立的达摩院。小米研发芯片主要还是为了自家的手机以及小米生态链服务,但是由于小米的属于刚成立不久的公司,根基还不是很牢固这个时候直接上阵芯片,还是显得有点勉为其难。华为研发芯片属于真正的业务刚需,因为华为在通信领域以及涉足的消费电子领域对于芯片的需求量巨大,而且从风险控制上讲拥有自己的芯片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三家企业芯片定位以及目前的进展

阿里巴巴现在发布了几款芯片,最近炒的比较热的含光800,属于AI芯片定制类型,主要着力点在于智能推理方面,对于涉足芯片领域不久的阿里巴巴已经算是非常大的成绩了,而且这种智能推理芯片能够直接使用在阿里云服务器上,算是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练兵场,未来阿里会着重围绕着云计算相关的芯片发力,也是对自己业务能力一个很好的补充,算是中国芯片市场上一股新生的力量,但不要指望着阿里巴巴一下在芯片领域就能得到顶级的标准,现在的发布的芯片只是在定制领域有所突破,距离真正的综合集成的芯片方面差距还是很远,但积极的意义重大,而且从差异化领域出发也能给很多外来的企业一种思路上的启示,不一定非要从大而广的领域切入,还可以从小的领域杀入一点点的积累经验,慢慢变成自己的拳头。

小米搞过澎湃芯片,属于低端芯片开始做的也是非常火热,单芯片研发属于非常烧钱的生意,可能持续花了很多钱,如果不坚持到最后中间的钱也就付之东流了,而且芯片的光刻打样的费用极高,也不是普通企业能够承担起的,经历了几次波折之后小米的澎湃进展不是很顺利。从最近小米的动态看已经开始投资入股别的芯片厂家了,这对于年轻的小米公司来讲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先集中精力把产品能力设计完善,在市场上让自己的产品站稳脚跟,打好国际市场这张牌。由于华为最近在欧洲市场的销量下降,雷军也在积极的开拓欧洲的市场,也是小米公司进一步提升自己销量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这三家企业里面真正在芯片领域有突破就属于华为公司了,华为在这个领域投入了上千亿,终于在基带芯片有了突破,现在全球范围内真正高端基带芯片只有华为和高通,苹果收购的英特尔基带芯片明显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这是华为公司取得的巨大进步,而且基带芯片能做了,附带的几乎所有的芯片领域的产品都可以涉猎了,未来华为还会在芯片领域推出更多的别的种类的芯片,主要得益于前面雄厚的技术积累,特别是在高端的5G芯片领域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率先发布了5G全功能的手机,这在业界内都是领先的,华为研发芯片也是控制风险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无论是通信行业还是消费电子领域对于芯片的需求都是必须的,因为一旦在芯片上被控制华为的产品很可能全线受到限制,有了自己的芯片风险上会降低很多,如果华为不是自己拥有了芯片技术,根本没有机会抵住美国的封锁。

对于芯片行业在国内还属于整体比较落后的局面,主要在于芯片领域技术门槛高,投资高回报周期长,任重而道远,但需要走在前面的企业起到很好的标兵作用,后边跟进的企业才能更有信心去涉足这行业的工作,希望能帮到你。

3

别的不说了,小米?还是算了吧!!!千万别说它是中国力量,谢谢!!!两三年前用过小米note2恶心死了兼职!!!

4

把小米从这个阵容踢出去吧

5

自研芯片的好处?我们可以请出华为同学。如果没有麒麟芯片,华为Mate系列不会追着苹果、三星一年一涨价。5年前,Mate7最高价3699,5年后,Mate30 Pro最高价6299,5G版6899。

在Mate30 Pro面前,三星S10不算贵,iPhone11真便宜。

Mate系列之所以敢于在价格上狂飙猛进,主要原因在于有麒麟芯片打底。

Mate7发布时,麒麟925刚成熟可用,所以手机定价比较务实低调;Mate30 Pro敢踩着三星脚后跟定价,是因为麒麟990已经可以PK骁龙,麒麟980还被高冷的苹果拉到发布会上暴捶,别以为被暴打很丢脸,要看是被谁打,能被苹果暴打,说明你已经有资格和行业一哥掰手腕了。

也就是说,已在芯片江湖扬名立万的麒麟芯片撑起了Mate系列的品牌溢价。有人会说,不对不对,Mate系列扬名立万是靠摄像功能,比如多摄像头,拍照屡次屠帮DxOMark。

其实,拍照也离不开SOC芯片中的ISP和NPU内核,说白了,SOC芯片就是手机的大脑,是差异化卖点的灵魂,SOC芯片的不同,才能使手机真正“不同”

vivo NEX3采用1080P三星A屏,和Mate30 Pro一样,5G版定价比后者便宜一大截,结果被骂成翔,市场表现惨淡,原因无他,主要是采用高通骁龙855+。

骁龙855+本身不是错,错的是它不仅出现在NEX3上,还出现在三线品牌联想,以及专吃性价比这碗饭、走廉价路线的红米身上,它们的价格最贵不超3千。这样,消费者看到NEX3超6千的价格,心里就会想:采用骁龙855+的红米不到3千,你要6千多,真特么贵!

简单说,SOC芯片可以打造出门槛很高的差异化卖点,那些靠在屏幕概念、音箱容积大小上打造卖点,门槛很低,很容易被对手迈过。还是举NEX3的例子,以瀑布屏为卖点,结果被发现和Mate30的一样,都是三星出产的曲面屏,边缘弯曲角度一样,分辨率同样为1080P。

这里并不是要和NEX3过不去,只是想说明,屏幕、运存、内存、摄像头等采用供应商技术的东西,很难建立优势门槛(你能买,别人也能买,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而用料、外观设计又很容易被模仿,同样难以甩开对手。

SOC芯片则不同,

门槛很高:

  • 集成设计有难度(虽然是买内核授权);

  • 资金需求量大(数以亿计);

  • 风险高(设计失败容易导致整个项目垮台,公司体量小的,甚至被连累亏损);

  • 必须有巨大的销量摊薄研发、设计、制造成本;

但一旦迈入SOC芯片门内,

好处也很多:

  • GPU、CPU、ISP、NPU和基带等内核,可以按自己的需求定制,打造手机强大的差异化优势;

  • 强大的差异化优势可以大幅提升手机的品牌溢价(前面已经讲过);

  • 高额的品牌溢价既可以获得高额利润,还可以将手机顺利推入一线高端品牌行列;

这就是即使澎湃芯片难产,小米也不愿放弃的原因,因为自研SOC芯片关系到长远发展,是公司的未来。也是vivo和OPPO开始尝试自研芯片的动力,当然,两家公司在初期不大可能玩SOC芯片这种高难度的,可能会找难度第一点的电源管理芯片什么的练手。


原创问答,搬运必究。

6

阿里巴巴、小米、华为为什么都要花费那么大的资金、人力、时间去研发芯片呢?

因为中国虽然是全球的制造工厂,全球大部分的电子设备都是在工作加工生产的,但是却没有一个核心的零件是在中国设计生产的。

2016年3月,中兴通讯被美国商务部实施出口限制措施,禁止美国对中兴销售元器件和软件,这项禁令直接导致中兴通讯停牌交易。被禁止的元器件中最核心的是什么呢?就是芯片。

要知道,没有了芯片,即使中国的组装能力再强,供应链能力再强,也是没法造出可以使用的通讯设备的。为了解除禁令,中兴通讯可以说是被迫接受了美国的各种处罚措施:

2017年3月,中兴通讯因被控违反美国的制裁,同意接受处罚,支付11.9亿美元的罚款。
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还对中兴通讯处以3亿美元罚款。
2018年6月7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政府与中兴通讯已经达成协议,只要后者再次缴纳10亿美元罚金,并改组董事会,即可解除相关禁令。
2018年7月12日,美国商务部表示,美国已经与中国中兴公司签署协议,取消近三个月来禁止美国供应商与中兴进行商业往来的禁令,中兴公司将能够恢复运营,禁令将在中兴向美国支付4亿保证金之后解除。

而这一切的处罚,都是因为中国没有芯片。如果中国有一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芯片,美国的这一切禁令和一切处罚都会是无用的。

中兴的遭遇给了中国企业惊醒,中国可以没有先进的核心技术,但是不能没有技术

而就在今年,这样的故事又在华为身上上演了。

美国以华为危害了美国的国家安全为由,禁止华为产品在美国的销售,并且逮捕了华为的CFO孟晚舟女士。这一次,美国无法再通过禁止对华为销售芯片来让华为服软了,因为华为有了麒麟。

当然,海思麒麟中最核心的ARM框架由于有美国人的专利,所以被遭到了限制。但不管如何的限制也改变不了海思麒麟已经崛起的脚步,ARM的禁令其实对于华为来说影响不大。所以美国直有通过谷歌服务的禁令,禁止华为手机的销售。可惜,这个脆弱的禁令无法挡住华为的基站、华为5G技术。

这就是一颗小小的芯片的力量。

阿里巴巴成立了平头哥半导体公司,为的就是发展中国的芯片架构,一旦平头哥真正成熟,那么中国也将由可能成为芯片技术的输出国。

而华为研究芯片,为的是自给自足。华为是全球最大的通讯设备供应商,有着全球最多的5G通讯技术专利和市场,一颗芯片,能够让华为不受到任何其他企业的影响。

小米研究芯片其实和华为是一样的原因,因为小米每年需要支付高通相当大一笔芯片费用,而且想要达到高通芯片的首发,也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当然,小米没有任何芯片研发的基础,所以现在小米芯片还没有任何的消息,不知道还有没有继续了。

不过,不管任何中国企业,研究芯片都是为了不受制于人,我们自己能够当家做主。也许我们仅仅是发展中国市场,美国的芯片企业不会拿我们怎么样。一旦我们走向世界,那么美帝的这把悬在我们头上的屠刀将会落下,让我们无法前进一步。

7

小米啥时候研发芯片了?

8

我是中国人,只用国产手机!不要被苹果、三星的水军们的吹捧忽悠和欺骗了,当今什么都可以伪造。苹果手机存在30个致命缺陷:1、不支持通话录音;2、信号极差(基带英特尔劣质);3、价格虚高;4、电池小,待机时间短;5、虽然现在有18所谓快充,但充电速度慢;6、关机后闹钟不响 不信可测 7、双层主板发热大,游戏发热,发热翻车;8、配件昂贵,不支持第三方更换;9、不支持滚动截图;10、传输文件麻烦,封闭系统;11、相对上代取消了3d touch功能,相对上代简配、12、5G遥遥无期,13、伪双卡双待,副卡不支持4G;14、外观沦落丑化15 max228克,半斤重砖头16 720p垃圾屏幕,都没上1080p,字体稍大,显示就是模糊,不信可测 17 后置三摄全网最丑18全网最大刘海全网最丑19 全网最大最粗边框 20最不安全手机被点名批评 21低温还关机,室外冬天低温部分不能用 第22点配件与电池价格是国产手机几倍 第23点标配5v1A充电器,没有18瓦充电器需要另外花243大洋购买,还需要花100多买专用数据线, 第24点 iphone11没有采用type c接口,为自家lighting接口,非常不方便 第25点 无3.5毫米耳机孔 第26点不支持存储卡扩展 第27点不支持红外遥控 28 不支持无线反向充电。29.不支持屏下指纹 30,app收费严重超标,部分app费用不仅要钱,会员费用是安卓两三倍。不服来辩!!!

9

你这个问题中,应该把小米删掉,小米可是没有花多大的力气来研发芯片。那么阿里巴巴和华为花大力气来研发芯片,这是因为芯片是科技产品的绝对核心竞争力,而且芯片只有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不会受制于人,为此芯片的投入是值得的。

科技产品有两大关键竞争力,芯片和操作系统,分别归属于硬件和软件。


华为在刚刚进入通信行业时,华为的老师是思科,那时的世界先进企业,例如思科、贝尔、爱立信、Juniper等企业,都是拥有自己的核心芯片的。所以华为向对手学习的方向之一,就是成立海思,进行芯片的研发,但是那个时候华为的决心还没那么大,毕竟商用的芯片的确投入小又很香。


而在华为被思科告了之后,华为老板任正非就认为,如果一直在使用商用芯片,华为一定在以后会受制于人。那时海思已经成立了一段时间,于是海思就承担起研发华为通信设备的核心芯片的任务,最终大概在2010年左右,华为的路由器的核心芯片实现了自研。

而阿里也类似,如果阿里巴巴依旧沿袭原来的淘宝路线,那么的确不需要考虑芯片的事情。但是阿里巴巴在聚焦阿里云之后,王坚博士首当其中的就是考虑自主化的问题,阿里云是操作系统、OS是率先实现自主化的,这是软件自主化,那么硬件的芯片阿里也是那时起,考虑关键芯片的自主化。


因为商用芯片涉及到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比如都使用AI商用芯片,那么为何你的能力能够比对手要强大,你的能力不强大的话,如何在竞争中胜出而不是打价格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阿里巴巴的图像识别最近获得了在美国比赛的第一,就是依托于自研的芯片的。

所以,凡是涉及到硬件竞争力的企业,都会逐步的聚焦芯片的研究。不仅仅是华为阿里,全球所有企业都是这样,例如苹果、谷歌、微软、三星,没有核心技术很难有竞争力。比如华为最近麒麟系列芯片连发,各种档次打的对手非常尴尬,这就是芯片的优势,任性!


如果没有芯片只能沦落到组装成熟方案拼价格战,HP、联想这些企业就是这样,或者玩各种抹黑的舆论战,例如小米就是这样,一般越心虚的人声音就会叫的越大。

事实也证明,华为任正非的看法是正确的,中美的科技争端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我们看到美国对华为、中兴还是一些超算公司制裁,第一步就是芯片制裁,如果华为没有足够的芯片能力,早就死在沙滩上,这应该给国内企业足够警醒了。

10

好处就是当高通对你说:我们不卖你芯片了!然后你能回答: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