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苦恼,自己妈妈总是抱怨,总是认为别人说她。怎么办?

苦恼,自己妈妈总是抱怨,总是认为别人说她。怎么办?

2020-07-20 19:50阅读(63)

苦恼,自己妈妈总是抱怨,总是认为别人说她。怎么办?我已结婚生子,家距离妈妈近,爸妈是一天不见我们就想那种,相互照应,本来应该很幸福。可是我很苦恼,妈妈

1

你妈妈的这种状态,其实生活中好多中老年女性多多少少都存在,年轻时性格好的到了中老年会轻一些,如果年轻时性格就不太好,到了中老年后就更难对付了,她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是必然的,内心就会引起一些变化,对自己衰老的容貌不满意,就会出现自卑感,身体状况如果处在更年期就烦躁不安了,对外人可能还能做到克制一下,对家人就看谁不顺眼就想说,发脾气,敏感,激动,所以对现在的你很难理解妈妈的行为。可能当你到了妈妈现在的年龄就会理解一些了,妈妈也不是故意的,相信她一定也想做个好妻子,好妈妈。但是有时是身不由己,所以为了避免矛盾,只能减少见面了次数与时间,还不能直接说,需要用智慧跟妈妈交流,也可以转移妈妈的注意力,比喻给她报个爱好班等等,出去参加活动,有事做就会好些,总之当你改变不了时,就要想办法学会适应,别跟妈妈较真,听到妈妈说到自己不喜欢的话,就一笑而过吧,也比让妈妈憋出病来好吧,你是妈妈在这世界上最爱的人,你都不能理解包容妈妈哪还有谁呀?心里充满爱看啥都可爱,静下心思考一下吧[玫瑰][玫瑰][玫瑰]




2

谢邀!其实我妈也有这种情况,不过要比你妈妈好一些。我不知道你妈妈的生长环境,很多人这样,和她自己的家庭有很大的关系。

我妈妈小时候,姥姥对她不太好,家里重男轻女,而且姥姥脾气不好 ,所以妈妈小时候很懦弱,在学校里也受欺负。不知道你妈妈的情况怎样?应该和原生家庭有些关系的。

这样长大的女孩子 ,没有自信、没有安全感。我们小时候,我妈常唠叨我们,说话特别难听。

针对你妈妈这种情况,我的建议如下:

1.给她安全感

我妈特别没有安全感的是,等她老了,我们就不会管她了。于是,我们用行动去关心她。弟弟经常去看他们,节假日带他们出去吃饭。我住在外地,有空的时候就带他们出去旅游。

2.顺着点儿她

不说她的饭不好吃、不说她的盐放太多。既然敏感,那就不说了。我妈做的汤最好喝、卤的肉好吃,可是炒的菜不好吃,但是我们一般不会说,都说好吃。你觉得这是善意的谎言也好,反正你别让她敏感呗。

3.给你妈妈找点业余活动,转移注意力

我的一个朋友,很早就没有了爸爸。她妈妈一个人把她养大,一直说为了她,没再婚。可想我朋友的压力。那个妈妈也是敏感型,而且还是暴脾气。她真受不了她妈。不过,后来,她给她妈妈找了个事做,就是让她妈妈参加了社区的志愿者小队。她妈妈天天和一堆老人出去活动,很开心,没有精力找她的茬了。你不妨也动动这方面的脑筋。

总之,开导、体贴加转移注意力,应该有些效果,另外,让你父亲也多关心她。希望对你有帮助。

@壁炉公子 中年狮子女,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一支笔写人间冷暖。??

3

这是一种幸福的烦恼,多少人渴望再听到父母的唠叨,可是他们却已不在世了;多少人因为工作的忙碌种种,没有尽孝,等有能力了,亲人又不在了而遗憾终身;父母在,不远游又是多少游子撕心裂肺的呐喊;所以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见解如下:

首先,要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含辛茹苦拉扯我们长大,这一点,从你问题中已经感受到你做的很好了,什么事都想着她,好吃的留给她,甚至外出打工被逼回家也是为了她。可见,你很爱她,值得肯定和赞扬,滴水之恩尚且需涌泉相报,何况伟大父母恩更需要我们感恩。但是你或许只给予了她物质上的回报,而忽略了她精神上的需求,她需要诉苦,她需要发泄,多陪她说说话。另外,你可以委婉指出她的缺点,比如盐放多了,你可以说:妈妈,您炒菜挺好吃的,就是再淡一点就更好吃了。相信比你对她说妈妈,你盐放多了效果更好。

其次,生活中我们总会把最差得脾气和最糟糕的一面留给最亲近的人,这是人的共性。陌生的人谁又会在乎你的喜怒,谁又会关心你的冷暖,谁又能忍受你唠叨和抱怨?你也有提到,母亲对外人都很客套,那你有没有想过母亲为什么爱向你抱怨?因为在她心中你是那个最亲的人啊,她只是向平常人一样把最糟糕的一面展示给了你。况且,你是她女儿,或许你还是独生女,当妈的总喜欢和女儿讲一些话,除了因为女性共有话题的之外,更是因为女儿会相较儿子更细腻,更贴心,她的抱怨或许就是想和你们多说几句话,也或许是想让你们对她更好一点。

再次,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父母也逐渐变老,也会进入更年期,更年期的老人更容易心烦气躁,睡眠质量也会下降,情绪也不稳定,经常会莫名生气,发脾气。这这问题如果有的话,建议平时多抽出时间陪陪母亲,多与大自然接触,让母亲进行适量的运动,比如:公园散步,广场舞等。有利于睡眠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心理健康。

最后,老人爱抱怨,做子女的又不爱听是个共性的社会话题,除了需要给她们物质的回馈自己之外,我们还需重视他们心理的健康。

4

妈妈那么大年纪了,有毛病恐怕也改不了了,不和子女说,和谁说啊,你们小时候就是这样的妈妈带大的,改变不了的性格改变不了的人,嘴上不饶人唠叨,你妈妈心应该很善良,老人越是年龄大了越爱絮叨,做子女的还是理解一下妈妈吧,母亲养我们长大,我们也要包容母亲的缺点,有个唠叨的妈妈也是一种幸福啊,换一种心情和妈妈交流,你就不会那样生气了,对妈妈要有耐心,我们也有孩子,应该能体会到养孩子的不易,换位思考一下

5

有两个建议,题主参考一下吧。

一个是您可以找机会带阿姨去做一两次义工。可以去养老院做饭或者居委会打扫卫生,或者街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也可以参与。也别说是什么目的,就说帮朋友忙,您也跟着,您的气氛轻松活跃些,尽量不要让阿姨还没去呢就开始反感。然后结束后您自己准备一些礼品,回家后跟阿姨说这是人家感谢给的,慢慢再看看效果。如果阿姨不反感,这个方法可以多用几次。不要再刻意谈论她的问题,这样只会让她更难受,情绪反应也会加重。

再一个,可以考虑给阿姨养个宠物。不要是猫狗,照顾起来太麻烦,非常费神。养鱼可以,但是缺少互动。极限的话可以考虑侏儒兔,照顾简单还能互动,慢慢再观察一下阿姨情绪的变化。

阿姨的情况不是讲理就能讲的好的,道理再好,阿姨也听不进去。发火着急只会火上浇油,需要通过心理疏导来解决问题。而且这个过程不会很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最后最后如果都不行,可以去看看心理医生,医院的心理门诊,应该有用。

希望对你有帮助。

6

很多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情况,母亲言语过多,喜欢唠叨,父亲的话相对沉默。

父母辈的感情一路吵吵闹闹,相互扶持,照顾儿女,其实挺不容易的。

科技发展太快,年轻人在享受改变,享受生活,而母亲却可能在尽力适应科技的发展,给生活造成的变化,父母年纪大了,未必还有小年轻的心和快速的适应能力,所以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人人都在忙碌,都在玩手机,忙工作忙生活,难免的,心里会有点孤单,或者说惶恐,年纪大了就喜欢回忆,偶尔喜欢抱怨,想到从前,再对比现在,唠叨可能就会变得多了些。

作为儿女,有时候受不了,是挺正常的,但,既然身为儿女,不管是因为孝心,还是因为爱,或者责任,与给孩子做个榜样。

适当的听取父母的唠叨真的挺重要,听听这位真心爱我们的人的烦恼,多点安慰,多点耐心,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中的温情?

这是个感情并不富裕,而财富漫天飞舞的时代,让我们守护不易的情感,让我们多制造点温情出来吧。

陌生人,祝你幸福,希望我的理解可以帮到你。

7

或许你妈正处于更年期,对一些人或事儿存在不满,甚至唠叨和抱怨。她可能只是诉说一下而已。你可以多倾听,多关心,多陪伴宽慰一下她。同时也善意的提醒她,让她明白抱怨只会让自己不开心,也让别人感觉不舒服。人要知足感思。希望她开心起来。

8

看到你说,妈妈总是抱怨,是你妈妈没有意识到,这已经是她和你们的主要交流方式了,但是这种交流方式你们并不喜欢。

你妈妈身上有深深的年代烙印,男主外女主内,交流少,自己操持家务,老公给不了太多的温情。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想从孩子那里寻求慰藉和安慰,但是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了,离自己远去了。可自己内心依旧空空。空虚、缺乏归属感使她一遍又一遍的向你倾诉她的生活,以换取你的关注,她的内心其实在害怕。

从你的叙述中看出,你妈妈没有自己的社交活动,你可以让她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想想她喜欢干什么,让她走出家门,多和别人接触,没事就和楼下的大妈唠唠嗑,降低对你的关注度。

同时,你需要改变一下沟通方式,由告诉变成询问,让她作出决定。例如,菜咸了,你可以说,妈妈,今天你做的菜真是太好吃了,但是你尝尝这菜,要是再把盐少放一点点,是不是会更好呢?由平铺直叙的交流方式改成询问式,让她自己改变,比直接告诉、说教的方式好。

作为儿女总是报喜不报忧,想着不让父母担心,这本来是好事,但是站在父母角度,总觉得帮不上儿女了,儿女不需要他们了,所以女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效果却不理想。你可以给她讲讲你生活工作中的苦恼,她虽然帮不上忙,但是她愿意听,也愿意为你出主意,主意听与不听就在于你了。这样也把她从抱怨的情绪中拉出来,让她向明天的生活看齐,让她没有时间回想过去,沉迷过去的情绪。

9

如果你自己啥都做到位了,你妈妈还那样,这就是你给妈妈养成习惯了。妈妈也可能是个絮叨嘴,你可以和妈妈推心置腹的聊聊,说说她给你的压力很不满,在给妈妈联系一下她的好朋友呀发小呀,让妈妈的情绪有倾诉的对象。你也可以给那些阿姨说说妈妈情况,毕竟同龄人好沟通。

10

如果我说你只有远离你妈妈才能不被她平添烦恼是不是很难接受呢?

你妈妈处在这种状态已经几十年了,本身就是脆弱敏感负能量爆棚的女人,基本是谁在他身边就毁谁的那种,你爸爸一个人被她摧残已经够值得同情了,你最好不要置自己的生活、老公的生活甚至孩子的性格于不顾,被所谓道德绑架每天忍受她,你只要做到该做的问心无愧就可以了,不必每天见面联系。